289.第285章 自有大儒为你辩经

3个月前 作者: 娘子息怒
289.第285章 自有大儒为你辩经

第285章 自有大儒为你辩经

“五筒~”

“西风.”

午后未时末,蔡府暖阁。

蔡源、徐榜、陈景彦、西门恭四人围桌而坐。

旁边,陈初则和陈景安手谈对弈。陈初是个臭棋篓子,对围棋的理解仅限于知晓规则,陈景安却认为对弈可增强人考量全局的能力,得空便拉上陈初来一局。

新年嘛,紧绷了一年的神经都需稍稍松弛一下,五朵金花自然也要聚一聚,闲聊间议定的事,往往就会在不久后被当做政策落实下来。

以至于外界有传闻说,蔡州大事,皆定于牌桌。

陈景安却是第一次被邀请来参加此类活动,也算是他正式进入了桐山系核心。

“我已邀请了《大齐七曜刊》的主编汪敬饶、副编邹正道等九人来咱桐山,大约上元节前后便至,用的是报业促进发展基金会的名义。”

陈景安落下一子,随意道。

这件事,两人去年在东京城就有过商议,无非是请这些掌控着报纸舆论的人来蔡州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再请他们写几幅字画,拿去四海拍卖行运作一番,体面的赠对方些财物。

说到底,就是培养喉舌。

“白板.”

麻将桌上,对此事有所耳闻的陈景彦丢出一张牌,插话道:“是该如此,上次那君子言报馆信口雌黄,着实恼人。”

有了君子言一事后,众人愈发重视舆论之威。

陈初抬起头,问道:“三哥,孙昌浩近来没甚动静吧?”

“没。一直老老实实在官舍待着,过年都没怎么出门。”陈景彦回道。

陈初点点头,西门恭却笑呵呵道:“孙昌浩断脊之犬罢了。只要咱手里有将士,谁也奈何不了咱。倒是元章准备的征兵何时开启?那靖安军指挥使朱达又该如何处置?”

如今蔡州留守司下,本应实编两千五百人的镇淮军,员额已超了一倍,高达五千。

武卫军、宁江军各实编两千五百,三军共计万余人。

这些兵力若只拱卫蔡州一府,绰绰有余。

但陈初眼下实控蔡、颍、寿三州外加宿州怀远县,兵力已显捉襟见肘。

除了此三军,陈初还扶植了小辛在颍州组建了乡民自保性质的飞虎军,员额两千人。

飞虎军粮饷军械全赖蔡州留守司调拨,再有小辛心向陈大哥,是以飞虎军可算作非嫡系的自己人。

而另外两支名义上受陈初管辖的厢军,地位就有些尴尬了。

一是朱达,一是颍州都统制郭滔儿。

西门恭所言‘朱达该如何处置’,便隐隐有像当初‘处置’宁江军指挥使马茂兴那般的意思。

陈初治下,武卫军原指挥使寇世忠‘反叛’被斩,宁江军马茂兴死于‘贼人’之手。

若朱达再死于非命,会显得过于露骨了.

正思量间,蔡源却开口了,“元章到任蔡州以来,朱指挥使算的上礼敬有加,不可再随意坏人性命了,不然以后别府厢军指挥使谁还敢投他?”

“那大哥的意思是?”西门恭问道,毕竟能拿下一军指挥使给自己人,便代表多了两千五百将士的员额,正处于急速扩张中的桐山集团怎能不眼热。

蔡源却道:“那朱达好财,妻家做了咱四海商行的北地代理,近来没少赚。既然他爱财,咱就再多给几样好物的代理权”

“他便是爱财,也不会轻易舍了这指挥使的官职吧?”西门恭反问道。

“给了甜枣,也要让他看见咱的棍棒!如今靖安军时常和镇淮、武卫两军交道,咱们这三军将士拿多少饷、过的甚日子,他们看的见。靖安军中下层将士想投咱们三军、或想逼迫朱达提升军饷之人,不在少数,他压力不小.

朱达骨子里便是个商人,商人行事最看重赔赚。明知事不可为,不会再压上身价性命硬保那顶官帽。元章只需指派一名副手给他.若是他肯平稳交权,可继续跟着咱发财,还可留着他的指挥使名号,保他体面”

“若他不交权呢?”西门恭又道。

“他凭甚?人没咱的多,官没元章大。硬扛下去,早晚鸡飞蛋打,想来他能想清楚”

蔡源细细分析一番,陈初觉得这法子不错,不由笑着拱手道:“蔡主事,那此事”

“嗯,我寻机会私下劝劝他。”蔡源好像知道陈初想说什么,径直接了这个任务。

一直插不上话的徐榜呵呵一笑,道:“此处又无外人,老五称呼大哥官职作甚?直接叫大哥嘛.” 这老小子,又来拆台!

明知这一老一少的兄弟之间称呼·复杂,偏偏提起此事。

陈初没好气的白了徐榜一眼,道:“说的也是,我与二哥同样是结义兄弟,往后二哥不如随我喊蔡主事为‘爹’?”

“噗嗤~”西门恭当即笑出声来。

正不爽的蔡源呵呵一笑,从袖袋里摸出一支准备赏与晚辈的红包放在了桌上,随后一脸慈爱的看向了徐榜,似乎真的在等他喊一声‘爹’.

自讨了没趣的徐榜老脸一红,嚷道:“打牌,打牌”

一段小插曲,陈初和陈景安的对话继续。

“元章,我听说头一批蓝翔学堂的学童毕业了?”

“是啊。”

“元章,虽说学童入学两年半,识得几千字,能背得几首楚辞唐诗,但天下学问之深,岂是两年多能学通的?你若将来想用这些人,他们学识远远不够.”

陈景安劝道,陈初也知道学堂里的学童学问不够,但两人在‘学识’上的认知却不同。

陈景安所说的学识,是儒家经集,陈初想要的学识是数理化

两年多的时间,学童们除了识字和简单算学,基本没学别的东西。

平日里陈初也抽空大概写下了初中物理化学的重要知识点,虽不如教科书系统,但拿来做理化启蒙还是可以的。

陈初想的是,前面两年多,只当是义务教育,让学童有了读写技能,但接下来就要往精细化方向发展了。

对理化有兴趣的,专门学习理化课程。

喜欢饲养小动物的,可以跟着姚大叔学习兽医。

喜欢摆弄庄稼的,陈初亲自编写课程教导一些现代农学知识。

只不过,这个想法他从未和人说过,毕竟学堂不学儒家经典,而是学种地养牛,肯定会被士人阶级视为邪魔外道。

除非蔡州能依靠当地相对强劲的经济实力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向心力。

纵观历史,经济发达的地方文化的侵略性就越强,也更容易占据其他地方百姓的心智。

比如唐宋明时的东亚干儿棒子国、舔狗霓虹国。

也如后世部分衣服上总会印有某些莫名其妙的英文、某些阶层说话时总爱夹杂英文单词

果真是字母比汉子更好看,或者比汉语表达更准确么?

其实不然,只不过西方的经济强势会让人觉着字母更‘洋气’.

就如洋气这个词,若在强汉盛唐,绝不会是褒义词

由此,陈初提起了另外一桩事,“先生,请您筹备的淮北院准备的怎样了?”

说起这个,陈景安不由一笑,道:“全赖元章不吝投入,如今已为院选好址了,就在城东南的濡河畔,面水背山。我已初步拟出了首批院院士名单,待上值后我拿与你看看”

“好。”

陈初笑道。

去年年底,陈初谋划了两座学院,一座为淮北工程科学院,猫儿的舅舅秦永泰率领的团队,因制造出了钟表中必不可少的擒纵机构、以及铁匠余大猛带人从黄河河沙中发现了更具延展性、弹性的锰铁沙,分别当选了首届工程院院士。

这个名号,薪资待遇等同一县知县,全家不纳税,还可直接向陈初进言。

而另一座学院,便是院。

院广邀天下大儒,不分齐周,待遇相当优渥。

不但有高额津贴,还不用坐班,每年抽出几天来蔡州开场研讨会便好。

如果想留在蔡州更好,衣食住行全包

但所谓大儒一般都有几分邪性,就算是陈景安也没把握将名单上的人全部请过来。

不过陈初并不着急.慢慢来嘛,只要能拉来几位名人来为院背书,影响力慢慢积攒,总会有天下闻名那日。

就像那诺贝尔将,早期认可度也不算高,最后还不是引得全球趋之若鹜。

这件事操作下来,肯定会花进去不少钱财,陈初却不心疼。

因为陈景安有句话,说到他心坎里了只要给的名利足够丰厚,便是元章再离经叛道,自有大儒为你辩经.

说人话,便是公知养成。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