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李夫子妙计,久站法选兵

3个月前 作者: 灵灵吼
第103章 李夫子妙计,久站法选兵

第103章 李夫子妙计,久站法选兵

华初营小食堂。

作为供给营中管事及其家属吃饭的地方,伙食自然比大食堂好些,算是管理人员的福利。

但因为各类物资依旧贫乏,管事们也大都从劳苦大众中脱颖而出没多久,很多还需要带头干活,所以还算朴实。

小食堂也就没什么精致饭菜,以多肉食,饭多管饱为主。

并且小食堂也只是个临时搭建的木棚,而非永久建筑。

李长文就坐在东北角的一张木桌上,喝着鱼肉粥,吃着土豆炒火鸡肉、腌萝卜干儿。

边吃边跟刘升讲他的计策。

他觉得这样很不礼貌,确实刘升要求的,说是节省时间。

这么好的饭菜李长文也很少吃到,此时吃得很快乐。

甚至已暗下决定,回头就接女儿一起来享福。

“听说义军之前扫荡过周边二十里的所有村寨庄堡,各村寨无有不服。

既如此,首领何不向大明官府学习,向这些村寨征募乡勇?

乡勇们大都有家人、族人在村寨中,义军容易掌控。同时,他们既有一定战斗力,又可以充当运粮民夫。

而各村寨只要出人帮义军运粮,便相当于进一步归顺义军。

若将军愿意再拿出些钱粮,当做酬劳付给运粮的乡勇,不仅可以消解百姓对征募乡勇的抵触,甚至还能俘获民心。”

刘升听了连连点头,笑道:“先生大才,所言确实是一举数得的妙计!”

李长文道:“此计执行起来并不容易,首领还需寻一得力属下去办才行。”

“先生放心,我心中已有合适人选。”

···

早饭后。

刘升让人将张谷英及其手下两名哨长,还有原渔猎团队长、大队长,叫到亲卫营地前的小校场上开会。

张谷英原本只领一哨常备军。

十几天前,刘升为应对官军来剿之事,几乎将北美这边的兵马都抽调走。

为了弥补北美兵力之不足,便让留守的亲卫按他以往挑选常备军新兵的标准,从华初营、河边营的男性民勇中各挑选200人,交给张谷英一起训练。

因此,张谷英手下原先的两名队长都被提拔为常备军新兵哨长。

另外,张遨、赫连岳及他们手下的四名常备军队长,也让刘升从刘家寨带了过来。

张遨是在明港被刘升救了后,交投名状跟随的弓兵什长,家人都在北美,忠诚、能力都可以,八月份练兵时,便被刘升任命为哨长。

赫连岳则是在铜山铁矿场被救出的矿奴,身手很不错,又有勇有谋,便也在八月份被提拔为哨长。

人到齐后,刘升开门见山地道:“今天召集大家,主要是宣布扩军之事。

此事我已与红娘子说过,确山县城那边更是已经组建了常备军第一营、第二营。

所以,今日主要是宣布如何组建常备军其他几个营,以及相关的将官任命。”

听到这番话,小校场上的义军将官神色都有了变化,大多数都是激动、高兴。

可以想见,扩军之后他们中的大部分必然都能升官。

同时,扩军还意味着义军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未来更加美好。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刘升先将常备军扩军后的营级编制讲解了下。

随即便正色道:“下面我宣布常备军第三至第六营的主、副将领任命!

兹令,红娘子任第三营营指挥,张谷英任营副。

杨和庆任第四营营指挥,胡东流任营副。

沈兆先任第五营营指挥,黄敢任营副。

刘长河任第六营营指挥,张遨任营副。”

宣读完委任令后,刘升扫视了众将官一眼,才接着道:“沈兆先、刘长河可各从渔猎团挑选两百名战士作为第五营、第六营的班底,暂且驻扎在华左营、河西营,负责相应镇守工作。

过几日,我会募选出一些新兵,编练之后,给你们补齐兵员缺额。

另外,你们再各自提名十个渔猎团伍长以上的将官交上来,我会从中任命新的大队长、队长。”

“遵命!”沈兆先、刘长河一起抱拳应道。

“胡东流!”

“属下在!”

“今日刘家寨那边的亲卫,会从留在外面的难民青壮中挑选新兵。

你过去与亲卫们一起编练,争取一旬之内,编练出四哨新兵,带着前往铜山铁矿场,将第三营兵员补齐。”

“遵命!”

刘升又看向张谷英。

他可以看得出来,在宣布任命后,张谷英神情有点异样。

多半是见结义的红娘子、杨和庆、文宥都成为了一营指挥,而他只是个营副,心里不痛快。

虽然洞悉这些,刘升却没准备做什么。

用人总有亲疏远近。

他与杨和庆、文宥更为相熟,自然会让两人多立功劳,更早升上去。

至于张谷英心里不痛快,他并不在乎。

出去后张谷英若能奋发立功,他不会吝啬提拔。

可若是张谷英心怀怨怼、行差踏错,他也不会手下留情。

“张谷英,伱回去将河边营那一哨老兵带过来,稍后我会带你们去大水瓶寨寻红娘子报到。”

“是!”

再之后,刘升又宣布:将亲军改名亲卫军,成员皆称亲卫。

并随之宣布了虎贲营、胜捷营、骁骑营的编制。

虎贲营以王老五为营指挥,李牛(明港弓兵什长)为营副。

胜捷营以史进才为营指挥,赫连岳为营副。

骁骑营以杨魁五暂代营指挥,毛诚国暂代营副。

两人实际各领一哨骑兵,并都将驻扎在天目山脚下,因为接下来这段时间,义军在汝宁府这边更需要骑兵。

至于亲卫军兵员,除了原有的180人,所缺兵员将在常备军及民勇中选拔。

目前的话,亲卫军三营都只能搭个架子,兵员补充及训练肯定是放到最后。

因为亲卫军平时没那么重的驻防任务,只需守住刘家寨及华初营空间门附近就行了。

再就是跟随刘升,充当护卫···

开完会,刘升又开始转运人员。

主要是将张谷英、胡东流等将官及一哨常备军送到刘家寨去。

李长文也被刘升顺带送走。

接着,刘升带着王老五等亲卫以及胡东流、张谷英,亲自督导对刘家寨这边近两千名难民青壮的选拔工作。

首先是让这些青壮重新登记,好方便义军采集他们的详细信息。

姓名,年龄,籍贯,家中尚有哪些人在,这些都属于基本信息。

需要进一步了解的详细信息有:以前是做什么的,是否读过书,大概能认识多少字,等等。

至于亲卫们选拔兵员,就比较简单了。

那就是让所有人站军姿,又没有那么严格,故名“久站”。

张谷英、胡东流等人虽见识过亲卫选拔新兵的场面,却还未理解为什么这么做。

今日难得两人一起参与,刘升便点拔一二。

“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当兵?”

胡东流首先道:“当然是力气大的,最好是有杀敌本领在身的。”

张谷英略一思索,道:“俺倒是觉得,当兵的首先要能吃苦耐劳。”

刘升笑道,“你们说的都对,却不全对。好兵首先要知道服从命令,遵守纪律。

不然的话,他再有本领,却不听指挥,肆意妄为,导致整场战斗失败,又有何用?

其次便是有耐力、耐心,也即是能吃苦耐劳、意志坚韧。

如此一来,即便士兵原本身体素质差点,不懂杀敌本领,也可以通过艰苦训练去学习、提升。

在前两项的基础上,才是勇力和杀敌本领。

所以,现在你们该知道亲卫为什么要用‘久立’这一方法来选拔兵员了吧?”

听了这番话,即便是心里原本有些不痛快的张谷英,也不禁感到佩服。

因为,一个简单的久立,就能试探出哪那些人能惯于服从命令,哪些人吃苦耐劳、意志坚韧,哪些人身体素质好。

胡东流更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道:“首领这一招实在是高呀,俺老胡学到了!”

这近两千18岁至35岁的青壮原本都是饥民,虽然已养了近十天,可身体与正常青壮仍有些差距。

所以,仅久站大半个时辰,就淘汰了过半人选,只剩八百人。

刘升留四百人在刘家寨,带了四百人与张谷英所领的一哨常备军来到大水瓶寨。

将新兵安顿到军营中后,便与张谷英找红娘子说事。

“我已任命小李村的李长文担任政事堂参赞,协助我处理华部政事。

今早,李先生针对运粮一事提了个计策,我觉得由你去做,最为让人放心···”

接着,刘升便将李长文所提的征募各村寨乡勇协助运粮之事说了。

红娘子听完不禁笑着赞道:“这李夫子出的点子着实不错!”

随即问:“这件事具体怎么做,何时去做,首领可有想法?”

刘升道:“这两三日,你可以包一日三餐、回来后给一斗粮食的薪酬待遇,先去各村寨募集乡勇。

募集五百乡勇便足够——我会再调一千青壮充当运粮民夫。

此外你再带两哨常备军老兵,以防万一。

大水瓶寨这边,由张谷英带三百民勇和四百新兵防守就足够了。”

红娘子听了点头,旋即看向张谷英问:“张三哥可有什么想法?”

红娘子看似豪爽,实际心思细腻得很。

张谷英一来,她就看出对方情绪有点异样。

联系此番扩军中刘升对各营将领的任命,她大概能猜出来张谷英心里有些不痛快。

这才在最后问了张谷英一句。

既是试探,也是想通过这种方法化解张谷英心中的郁闷。

她却不知,此时张谷英已经想通,不郁闷了。

原本给红娘子做营副,就不算委屈他。

如今红娘子又被刘升委派了其他任务,不就等于他以营副的身份坐镇大水瓶寨吗?

再想远点——营地不少老人都在私底下说,首领与红娘子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迟早结成夫妻。

若真如此,红娘子多半就不能领军了,到那时第三营营指挥的位置肯定轮到他来坐。

想明白这些,张谷英心里的那点不痛快自然一扫而空。

听红娘子问,便微微一笑道:“此事俺没什么要说的,全听首领安排!”

他这一反应,到是让刘升微微讶异。

暗道:难得呀,这张谷英竟这么快就想通了?

第二更。

没存稿,,,更新来晚了。

今天没加更。

感谢【溪水清清流淌】的100起点币打赏!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