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南直政事,聚焦归德

3个月前 作者: 灵灵吼
第309章 南直政事,聚焦归德

第309章 南直政事,聚焦归德

南京紫禁城,奉天殿。

“草民黄希宪参见大王。”

一头发花白老者向刘升行揖礼。

“平身。”

“谢大王。”

随着徽州、宁国、苏州、松江诸府易帜归崋的消息陆续传来,一些在南京被俘的明朝官员也陆续归降崋部。

黄希宪便是其中之一。

这位就是原来的大明应天巡抚,实际兼管应天、镇江、常州、苏州、松江五府,故也称苏淞巡抚。

崋军接掌南京时,黄希宪正好在城中,于是被俘。

此君乃江西袁州府分宜人,天启五年进士,今年已有五十六岁。

小地主家出身,原名极为俗气,叫做“黄金贵”。大约是天启皇帝也受不了这么俗气的名字,在其中进士后,便令其改名,遂改名黄希宪。

刘升了解过,黄希宪是从地方知县一步步升上来的,治理地方的能力颇佳。得知其愿意归崋,刘升便专门召见。

“先生在老家可还有什么家人?”

黄希宪摇头,“并无,家人都随草民来了南京,分宜那边只剩宗族。”

刘升道:“我军很快就会攻下整个江西,介时先生便可回家看看。”

黄希宪知道,刘升说这话是要安他的心——他作为应天巡抚,也算是封疆大吏了,归崋必然惹人注目,有可能牵累宗族。

若崋军能尽快攻占袁州府,他便没这方面担忧了。

刘升又道:“我知先生治理地方颇多善政,此前又为明应天巡抚,可愿就任南直隶左布政使一职,继续造福江南百姓?”

黄希宪既决定降崋,态度便很端正,当即应道:“微臣领旨谢恩!”

刘升微笑着点头,当即又跟黄希宪聊了些苏淞镇常四府的事——黄希宪做了几年应天巡抚,对这几府官绅百姓都有些了解。

这次降崋的官员不少,刘升总要了解哪些官员有能力,哪些官员无能,哪些又贪腐。

这次主动易帜归崋的几个知府中,徽州知府邹衍、苏州知府丁允元、松江知府陈亨皆有显功。

刘升了解三人情况后,已下令邹衍、丁允元兼任南直隶参议。

之所以不选陈亨,是因为此人太年轻了,今年才十八岁!

此君乃福州侯官(府城附郭)人,十五岁中秀才、举人,十六岁中进士(崇祯十三年),初授华亭(松江府附郭)县令。

陈亨到任后,恰逢前任松江知府方岳贡受诬陷,与松江同知、通判等一票官员皆被逮捕问罪,府衙一空,陈亨便以知县代理府事。

崇祯十四年,相关吏部官员一时选不出合适的知府人选,又见陈亨政绩突出,便于今年正式任命其为松江知府。

虽然陈亨很优秀,又是主动降崋,但刘升还是不准备拔苗助长,便令其继续担任松江知府。

黄希宪离开后,刘升又接见了另一位近日表示归崋的明臣,原南京监察御史之一的王孙蕃。

这位是万历四十六年举人出身,历任昌平学正、济宁知州、陕西监察御史、南京监察御史,在济宁知州任上政绩十分突出。

刘升与其交谈一番后,便委任其为南直隶右布政使。

不过王孙蕃乃北直隶保定雄县人,家人、亲族俱在北方,他不敢以原名投崋,便取复姓“王孙”中的孙字,化名孙凡。

至此,崋部南直隶省、府两级的官员基本都定了下来。

巡抚马士英、左布政使黄希宪、右布政使王孙蕃、章旷兼任左参议,邹衍兼任右参议,另有参议丁允元、李道赢。

李道赢原为崋部第二师的旅军政员,崋军攻下扬州之后,他转任扬州知府,也只有二十几岁···

与王孙蕃谈完话,刘升起来伸了个懒腰,便出奉天殿在周围走了走。

半小时后回到奉天殿,便见安小逢正在殿外等候,神情略有点焦急。

他瞧见刘升,立即迎上来行礼,“参见大王!”

“看你这神色,莫非哪里传来了紧急军情?”

刘升口中如此问,心里则在想,这安小逢到底才坐上讯风卫副统领之位没多久,遇事没有李唯七镇定。

安小逢道:“回禀大王,数日前李自成杀罗汝才,吞并其部众,之后遣十余万兵马向东,接收昔日罗汝才所掌控的豫东诸城,很可能会趁机拿下归德府全境。”

说着,便将一份翻译好的情报递了过来。

刘升看完,微微皱眉。

罗汝才既不归顺李自成,又不远离,没有认识到天下大势的剧烈变化,老想像几年前那样搞合作,被李自成吞并迟早的事,刘升并不意外。

但闯军若要趁机全据归德府,这事他就得注意了。

如今归德府为大明、闯军、崋军三方共据。

此前罗汝才部控制了睢州、宁陵,李自成部控制了考城,崋部则只占据了鹿邑、永城。

府治商丘以及虞城、夏邑,以及东边归属徐州的砀山县,还有这四城周边的密集集镇,都还掌握在当地明军手中。

无论是崋军还是闯军,都有能力灭掉据守商丘等地的明军。此前之所以都没动手,是因为不想引起彼此纷争。

如今闯军东进,若是全据归德府,便可以在此顺黄河而下,威胁崋部的淮南省徐州、淮安两府。

再加上刘升本就有意北上,归德府这剩余的四城还真不好让出去。

可若是与闯军开战,崋军便要向北方增兵,如此可就要影响到崋军拿下浙江、江西的进度了。

就目前形势来讲,刘升还真不想因为这四城跟闯军开战···

拿着情报坐在奉天殿龙椅上思考了一会儿,刘升便问安小逢,“此前不是让讯风卫派人跟归德府的明军接触,尝试招降吗,进展得如何了?”

安小逢道:“归德知府、通判此前在睢州之战殁于闯军手中,如今商丘几城以商丘知县梁以樟、推官王世琇、府同知颜则孔三人为主。”

刘升听了微愣,“职位最低的知县却被你排在前面,莫非这知县很强势,竟压过了府同知和推官?”

讯风卫虽然没能劝降商丘的明军,却掌握了不少情报。

安小逢回想他所知道的信息,答道:“那颜则孔能力平庸,更不识军略,梁以樟文武双全,通军略且为人强势,故商丘以其为主。

不过,此人乃保定府清苑人,在家乡兄弟三人皆有才名,称‘保定三梁’。

讯风卫虽未能探得具体是谁阻挠商丘等城归降我崋部,但末将猜测多半是此人的主意。”

刘升道:“你们讯风卫只需搜集情报、分门别类即可,推导之事不必去做,免得误导了孤及众将领。”

听到这话,安小逢心中一惊,知道他犯了忌讳,忙作揖道:“末将有错,请大王责罚!”

“罚俸一月,引以为戒。”

“谢大王宽恕。”

之后,刘升示意安小逢出去,思考起归德府的事该如何解决最好。

‘对了,侯恂、侯方域不就是商丘人吗?不如再让他们父子去劝降试试?’

今天状态不好,只能再欠一更了。

见谅。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