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秀才举人,决堤之谜

3个月前 作者: 灵灵吼
第334章 秀才举人,决堤之谜

第334章 秀才举人,决堤之谜

因为上报技能等待面试的灾民太多,崋部第二天就开始了面试。

张锟接到通知后,按照崋部将士的指引,来到专门面试“识字会算”的营地,赫然发现这一场便有数百人!

考场连桌子都没有,张锟等“考生”每人只有一个凳子和一张木板,须得以木板为桌,进行笔试。

卷子发现来后,张锟看过后有点懵。

他本以为,崋部这场考试再差也会考考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甚至是四书五经中的章句。

谁知上面竟是一道道用大白话写的“考题”。

比如第一题:你认为当官为吏最重要的两点是什么,请各用四个字回答。

又比如:张三在周老爷家打短工,因周老爷不给工钱,遂偷了他家一头羊卖掉,你认为官府应如何处理此事?

还比如:一典史得知两村村民为争水打群架,该如何应对?

和这些问题比起来,后面那些比“鸡兔同笼”还要略难点的算术应用题,反倒显得比较正常了。

张锟有考试的经验,因此看完了整张考卷后便先把算术题都尽量做了,只留下了一道确实不会的没做,接着才去答前面那些古怪的问题。

一直到监考官提示离考试结束还有一刻钟时,张锟才将前面的问题勉强都做了回答。至于说回答得是否正确,他就不清楚了。

匆匆检查了一遍卷子,便交了卷。

离开考试的营地后,张锟竟然碰到了昔日在祥符县学的一位同学,薛亮。

他听说薛亮考上举人了,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对方。

“薛亮?你怎么也会在这里?”

薛亮看到张锟也略微惊喜了下,随即叹道:“都是开封城里的,伱在这里,我如何就不该在这里?”

张锟直言道:“听说你中了举,之前洪水灌城时,没能托关系坐船逃出去吗?”

薛亮道:“开封城官员、权贵众多,进士也不少,我一个新晋举人算得了什么?

别说这事了,今天这场考试你也参加了,觉得如何?这会不会就是崋部遴选官吏的考试?”

张锟摇头,“选官肯定不会如此草率,多半是选拔一些文吏罢了。”

“我也是如此想的,但我听说,崋部吏员亦可升官。所以,今日这场考试,未尝不是你我在崋部迈入仕途的途径。

不过今日之考题,前面的那些倒还好说,后面的算术题未免偏难了些。”

张锟听了神色古怪。

薛亮察言观色能力颇强,见状问:“怎么,张兄可是有不同见解?”

张锟如实说道:“我倒是觉得后面的算术题相对容易,前面的那些问题古怪了些。”

“哈哈哈,”薛亮听了笑起来,“看来张兄算术能力颇强啊。”

显然,薛亮对张锟强于算术之事并不在意——在他看来,算术只是小道,只能用于遴选类似书算之类的文吏。前面那些问题,才是崋部为选拔预备官员所出的。

他比张锟更擅长前面的题,到了崋部,他这个举人也会比张锟更容易做官···

三日后。

考试结果出来,张锟、薛亮都被选上了。

薛亮被雇佣为灾民迁徙队伍的大队长,张锟却是成了负责统计、记录迁徙队伍中一营灾民物资用度的“账房”。

一个大队长管五十户灾民,而一营有十个大队长。真论及身份,张锟这个“账房”反倒是比薛亮这个大队长高了半级。

这让薛亮略有点无语。

但他到没有不满意——他认为大队长这个职位,做好了更容易“升官”,也更有实权。

不过,对于迁徙这件事,他却是略微有那么一点点抗拒的,因为他家在开封城外有几百亩田地。

崋部的官吏、将士做事都十分干练、高效,他们这些人的职务安排下去不过两天,便组织他们上船,准备往南迁徙。

上船之前,薛亮找到了他们的营长,一位崋军哨副。

薛亮已经打听清楚了崋军将官级别,知道营长比哨副高了三级,而这个哨副只是临时兼任难民营营长。

于是他见了这哨副,便道:“请问黄营长,我们这是要迁徙到哪里去?”

“南边去。”

听到这回答,薛亮眼角微抽,心道:你这不跟没回答一样吗?

遂硬着头皮追问:“具体是去南边哪里?”

“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看来是不方便说。’薛亮心想。

同时对他们将要被迁徙去的地方更好奇了。

上了船后,他暗中找到张锟谈论此事,推测道:“张兄,你说崋军该不会是要将我们迁徙到什么贫瘠、荒僻之地吧?不然为何要隐瞒迁徙地点?”

“不会。”张锟如今已经对崋军很信任,“你别忘了,当初那位旅军政员可是说过,我们将要迁徙去的地方,土地肥沃不亚于开封府。”

薛亮还是觉得崋军的迁徙地点有问题。

但见张锟对崋军之言深信不疑,便没再与其多谈论此事,而是提醒自己机警些,以防万一···

许州,东郊。

刘升已经带着亲卫军盯住许州城三日了。

附近的禹州已派了万余人来援,可惜完全无法满足刘升的胃口。他便视而不见,任由这万余闯军入城,让许州驻守的闯军增加到四万多人。

即便如此,今日闯军依旧按“约定”,送来了一百艘船只。

前两日,刘升还会带着些兴趣当场看着崋军将士检查那些船,今日却没有。

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见从开封府逃出来的一众大明官员、权贵!

说起来这事也挺有意思。

因为二月底便被闯军围城,开封府的众官员并不知道商丘、虞城等地已归顺崋部,还以为这几城像之前开封一样在坚守。

于是这些人坐着船从开封城逃出来后,便前往商丘,结果全都成了崋军俘虏。

获此大功,驻守商丘的警备军惊喜万分。

听闻刘升在许州,便派出一支队伍将这些人都送来许州的亲卫军营地。

王帐内。

刘升先让人将大明河南巡抚高名衡单独带来。

这人倒是有那么点羞耻心,又或者是比较好面子,并没有见到刘升就屈服,而是挺立站着,看刘升一眼后,便偏过头去。

刘升道:“高名衡,你作为大明河南巡抚,不仅有守土之责,也有护民之责。

你是大明的官,孤是崋部的王,你丢失了大明的国土跟孤也没关系。

孤只问你,为何开封府上百万百姓会遭洪水之灾,这黄河究竟是怎么决堤的?”

听到这番话,高名衡转过头来,露出诧异之色。

大概是没想到刘升上来就问这件事,而且很重视的样子。

随即他就答道:“此事没什么好隐瞒的,开掘黄河大堤乃推官黄澍之计策。

不过,黄澍原本是想决堤引黄河之水冲击闯贼营地,顺带灌注开封护城河。只是不知下面人办事时哪里出了差错,竟尽致使黄河大决堤。”

第二更。

写一半,突然肚子痛,更新来晚了。

晚安~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