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朱胜非动摇

3个月前 作者: 露白霜
第104章 朱胜非动摇

蒋老四笑着说道,“殿下,根据开封传来的消息,宗老将军之所以会对刘光世大军动手,是因为奉了太上皇之令!”

“如此倒也说得通了,有太上皇之令,那就不算不忠”

她随后又想起了一些事情,“王再兴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已经与朱胜非接触过几次了,但还未得到明确的答复。”蒋老四回答道。

赵璎珞微微颔首,“这个朱胜非倒是有些骨气!继续密切关注他的动向吧!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争取他的支持!”

“遵命!”蒋老四拱手之后便退了出去。

……

江浙地区的水稻种植月份一般在六月份之前,赶着晚稻的最后种植期限,赵璎珞终于买下来一百亩田地,并插上了水稻的秧苗。

这一批秧苗是她在实验室精心培育的,借鉴了那位老人一生的心血。

看着齐整整的秧苗种植完毕,赵璎珞长舒了一下懒腰,如果那些农户们知道这些水稻亩产能够达到两千斤,估计都惊讶得直接原地晕倒。

田埂上,水牛啃吃着嫩草,蒋老四则在跟那些农户交代着秧苗种下后的田间管理等基本知识。

赵璎珞则找到了一处凉快的地方,吹着小风,喝着山泉水,将朝堂纷争的烦恼全都抛诸脑后。

……

朝堂上的争吵,惹得朱胜非这几日非常不快,如今吕大人致仕回乡,主战派少了主心骨,跟那些投降派就落了下风。

听说那秦桧近日要建议官家联合金人南北夹击,意图摧毁赵璎珞的数十万大军,他气得差点在朝堂上掌掴秦桧。

不过最后关头还是理性战胜了感性。

下朝之后,他径直请了几天假,准备回城郊的乡下老家修养几日。

三辆马车带着他的家眷,十几名仆人步行,还有十名护卫骑马保护左右。

看到车窗外农户们在田里忙得热火朝天,朱胜非命人停下了马车,信步走到田埂旁,“老哥,这水稻平常年份收成如何?”

一位上了年纪的农户见一衣着华贵的大户人家开口相问,脸上的皱纹舒展,露出了一个憨厚的笑容。

“若赶上风调雨顺的年景,亩产能达到两三石就算高产了!”

“似这等产量,可能温饱?”

“扣除佃租勉强能户口,若赶上灾年,日子就不好过咯。”

朱胜非长叹了一口气,民以食为天,若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户们只能勉强糊口,碰上灾年又有多少人捱饥受饿?

如果……如果这些水田也似开封周边那些玉米小麦那般高产,则农户们就不必再为温饱担忧。

可这也是如果!官家如今执意要铲除那赵璎珞对自己皇位的威胁,又焉能准许她来临安帮助这些可怜的农户?

他正忧虑农户们的温饱问题,抬眼就看到了躺在树荫下的赵璎珞,见她就这么悠然自得地躺在草地上,看着农户在田地里劳作,便抬步走了过去。

从他的打扮来看,他八成是这一片田地主人的管事,如今拥有田地的富人们不用劳作,却能锦衣玉食,而农户们一年四季却都在为生计发愁,实在有失公允。

“先生如此悠闲自在,可知农户们的辛劳?”

赵璎珞见一个大官模样的人跟自己搭话,便起身坐了起来,抬眼看着他笑着说道,“这位大人焉知我不知农户们的辛劳?”

朱胜非微微一愣,他大概是没料到这个看上去有些秀气的管事,居然会反问他,“先生未曾下过田地,焉能知道农户们的辛劳?”

赵璎珞也不答他的话,起身径直走到一处还未插秧的水田边,脱去鞋袜,露出了白皙细腻的小脚。

随后左手操起一把秧苗,两只脚就这么踏进水田里,“大人可知这秧苗每株间隔多元?每行又多宽呢?何时播种又何时收获呢?如何管理养护呢?”

朱胜非语塞,他从未劳作过,又怎么会知道这些?

赵璎珞微微一笑,一边娴熟地插秧,一边回答他道,“每株间隔一指,每行间隔两指!三月早稻四月中稻五月晚稻,七八月即是收获期……”

朱胜非见他插秧的手法甚至比附近的老农户还要熟练,每一行都插得笔直,就像用尺子量过一般,脸色愠红,是自己唐突了!他是个老手。

插了差不多两行后,赵璎珞简单用水冲洗了一下手脚,再次回到朱胜非跟前,“这位大人,我知晓农户们的辛劳否?”

“先生深藏不漏,恕我无礼!”

朱胜非致歉之后,见那秀气的管事有些爱答不理,便硬着头皮近前问道,“敢问先生贵姓?”

“赵岩!”

“原来是赵先生,在下有几个疑惑,还望先生答疑。”

赵璎珞瞥了他一眼,见他还算恭敬,嘴里咬着一株草茎含糊不清地说道,“你说吧。”

“敢问这水稻亩产能达到多少?”

赵璎珞还未搭话,交代好农户们如何干活的蒋老四正好回来,便替她达到,“这位大人,这些秧苗,亩产能达到十石左右!”

朱胜非大概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是……是四石?”

蒋老四又不厌其烦地强调了一边,还用手比划着,“是十石!”

朱胜非见他这么信誓旦旦,不禁晒然一笑,“这位兄弟莫非是说笑?我为官十几载,还未听说有亩产十石的水稻。”

蒋老四待要与他争辩,赵璎珞抢过话来问道,“大人可曾听说过那赵璎珞?”

朱胜非点点头,“她是个奇女子,居然能让小麦的亩产达到十石!还有玉米、土豆等奇异的种子……”

“赵璎珞能让小麦亩产达到十石,难道我就不能让水稻亩产达到十石?”

“这……”

“赵璎珞能弄到奇异的种子,难道我就不能?”

朱胜非沉默了,在他看来,这个大宋有一个赵璎珞已经是皇天庇佑,若这个年轻人也能将水稻亩产提高到十石,那简直是太祖皇帝和皇天双重庇佑。

“先生说笑了,若那奇异的种子能自知者明么容易得到,那赵璎珞又怎么可能让中原百姓塑像供奉呢?”

赵璎珞并不想跟他继续争辩,毕竟想要说服他相信自己,只有靠实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