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掐住命运的咽喉

3个月前 作者: 醉里挑灯看剑客
第94章 掐住命运的咽喉

第94章 掐住命运的咽喉

高俅回到府上,在书房里坐了一会,叫来管院。

“前些日子,陵光院主叫人送来的礼物,装在一个长木盒里,放到哪里去了?”

“郎君,放在杂物房里。”

“拿过来。”

“是。”

过了一会,管院端着一个长木盒进来,把它摆在高俅旁边的桌子上。

“下去吧。”

“是。”

高俅盯着长木盒看了一会,伸手把它的盖子推开,露出一把断了弦的神臂弓。

右手伸进去,在弩臂上摸了摸,一把拎了出来,翻来覆去看了一圈,看到左弩臂上刻着一行字。

“军器监京兆府万年弓弩院甲子作坊”。

右弩臂上刻着一行字,“大夏静塞军司左二擒生军”,字体歪歪扭扭,跟左弩臂的字截然不同,是后刻上去的。

摸着摸着,高俅突然笑了,出声叫人把高药师唤来。

“郎君,药师来了。”

“药师,进来。”

“是。”

“待会你去军巡院和五河帮,跟张择端和王慕文说,就说本官收回前些日子的新规矩。”

“郎君,敢问是哪条新规矩?”

“前些日子,我叫你去军巡院和五河帮传话,说五河帮和军巡院的分成,从三七和五五,改为二八,军巡院拿二成,五河帮拿八成。”

“是的郎君,小的当时把话传到。张知院和王帮主没有出声,默认下来。”

“你告诉张择端和王慕文,分成重新改,军巡院和五河帮五五分。不管以前还是后来的地盘,全部对半分。”

高药师迟疑一下,“郎君,全部对半分?”

“嗯—,我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清楚,小的听得非常清楚,马上去传话。”

高俅把神臂弓放回到木盒子里,推上盖子,忍不住拍了拍,自言自语:“刘二郎,你是运气好呢,还是算计得好?呵呵,我宁可相信你是运气好!”

梁师成从蔡京的轿子上下来,坐上自己的轿子,回到皇城司官署里。

“爷爷回来了。”两位内侍左右侍禁迎上来。

梁师成点点头,径直走进签押房里坐下,眼睛眯了眯,想起一件事。

“前些日子,你说厚德宫的小崽子得了件刘二郎的物件?”

“是的,现在皇城司架阁库里放着。”

“呈上来,再把那个小崽子叫来,我要问问来龙去脉。”

“好的爷爷。”

等了半个时辰,东西和人都被传到。

“小的皇城司坐探贾六子,给内相爷爷请安。”

“起来。”

“谢爷爷。”

“你在厚德宫坐探?”

“是的。”

“物件呢?”

左侍禁连忙把物件递上去,一个不大的布袋,小心地放在桌子上,挨着梁师成右手的地方。

“爷爷,在这里。”

梁师成摸着布袋,问道:“你是怎么得到这件东西的?”

“回内相爷爷的话,那天早上,刘二郎单独一人来厚德宫,找刘宝祥祥老。那天是菩提达摩祖师的诞辰,祥老四更天就陪着宫主去菩提禅寺烧香念经。

刘二郎就把这物件留给门子,请他转交,还塞了几贯钱。巧了,刘二郎刚转背走,薛七等人护着两个侍女回厚德宫,替宫主拿两件厚衣裳。

薛七正巧看到刘二郎的背影,顺嘴问了一句。门子也说了缘由。薛七不知为何起了心思,说反正要回菩提禅寺,他给祥老带过去。门子图省事,就给了他。”

坐探嘴巴很利索,巴拉巴拉把整个过程讲得很清楚。

“不知为何,薛七迟迟没有把东西给到祥老。到黄昏,宫主和祥老知道刘二郎在封丘劫了囚犯,下午自个去开封府投案自首,商量几句就回了皇城,给官家请安。

路上,小的看到薛七趁着人没注意,把这包东西丢进路边的垃圾堆里。小的觉得它跟刘二郎有关联,寻思着是什么有用的东西,就找了借口,转回去把它给捡起来,回来交了公。”

“好!”梁师成点点头,打开布袋,里面有一封信,展开一看,是刘二郎拜托刘宝祥替他祭祖寻亲。

说什么请祥老看着同为汉祖子孙的份上,帮忙寻到祖亲,去坟前烧张纸。

“同为汉祖子孙?呵呵,祥老本姓不姓刘好嘛。”梁师成又倒出另外两件物件。

两张户纸,一块比石头都不值钱的劣玉。

第一张户纸比较新,上写:“明州鄞县城广德巷甲十二号,户主刘葆,妻林刘氏.长子刘珑,生于绍圣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次子刘琥,生于元符元年五月初五.”

上面还盖着鄞县大堂印。

第二张户纸很旧,上写:“开封府外城西厢建隆坊天波溪西巷甲十二号,户主刘彦清,妻宋刘氏,长子刘葆,次女刘氏.”

梁师成看着这张盖着开封府户曹大印的户纸,脑子咣地一声,就像敲响了一声锣。

“你!”梁师成一指右侍禁,“去我们皇城司架阁库里,寻一份文书,政和三年挡,明达皇后名下,寻亲一栏。快去,速速寻来。”

右侍禁一路小跑,很快就抱着一卷文书回来,放在跟前。

梁师成翻出一张开封府留底的户纸,跟刘国璋布袋里那张户纸放在一起,虽然一张皱皱巴巴,满是污迹,另一张陈旧不堪,但是中间的骑缝章却能合在一起。

里面的内容一模一样,字迹也大致相同,同一个书吏写的。

又拿起卷宗里另外一张纸,看了几眼后拿起那块劣玉,对着光看着内环,上面刻着四个字:“四海宴清”。

“全对上了!真是运气啊!运气!”

梁师成坐着想了一会,伸手把东西包在一起,塞进怀里,“走,去东宫。”

走到门口,指着那个坐探说道:“记下他的名字,擢升三阶,赏五十贯。”

“谢谢内相爷爷,谢谢内相爷爷。”

“你去厚德宫禀告一声,就说师成,下午去拜见帝姬和祥老。”

“是。”

下午,开封府西狱监牢里,刘国璋安安静静地坐在牢房里,栅栏外面是杨效节。

两人一脸的沉重。

“狄三郎没脸见我?”

“是的。三郎说,他是狄武襄公之后,从小就想着重振祖先荣耀,想了二三十年,都快要想疯了。

蔡太师府上的蔡万全找到他,答应给他一个绝好的机会,先保举为部将,再附上一份保荐信,推荐去到童太尉麾下,军功优叙。

有蔡太师的人情在,童太尉自然会多多给他机会,用性命拼出来的军功,也不会被墨了去,一刀一枪拼出个前程来。

蔡万全妙口生花,说得狄三郎心动。犹豫来犹豫去,犹豫了三五天,终于没扛住,投了那边。”

杨效节黯然地说道。

“获悉二郎知道他的背叛后,狄三郎大哭一场,关上门用刀自己了结。不过他诅咒发誓,他只说了红缨党部分事情,更机密的事情,包括赤心会,他一个字都没有吐露。

不管如何,他都背叛了自己的誓言,背叛了二郎你,背叛了大家伙。他说没脸见二郎和大家。”

杨效节已经是满脸泪水。

刘国璋也黯然神伤。

默然一会后交代杨效节:“狄三郎的事,不要跟别人说,对外就说他染上急病,病逝了。给他留份体面,给他家眷留条活路。”

“好的,二郎。”杨效节点头应道,“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等!蔡绦被杀一案,被宣布为染病暴卒,现场的禁军被移驻城外,严令封口,对于我们而言,是最好的结果。”

杨效节有些不解,“二郎,为什么会成了这个结果呢?”

“我原本想着用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子去掩盖我那件破案子,只是没有想到,这里面的水,比我想象的还要深。莫名其妙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的官家,比我想象得还有昏庸糊涂啊。”

“那现在我们怎么办?”

“静观其变!”

“我们只能等?”

“只能等。”刘国璋叹了一口气,“这就是我们的悲哀啊。心有壮志,却力所不逮。竭尽全力去拼,可命运的决定权,却不在我们手里。悲哀,实在悲哀啊。”

说完后,刘国璋笑了笑,“六郎,我们继续努力,争取掐住命运这个王八蛋的咽喉!”

杨效节满是悲愤的脸,难得一笑,“好!”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