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西夏要求和

2个月前 作者: 醉里挑灯看剑客
第245章 西夏要求和

第245章 西夏要求和

过了好一会,李平酉开口问道:“攻克定州?刘二郎想干什么?”

“切断了兴庆府与北边的联系。想必他的赤虎骑军主力,已经北上,对贺兰山以北的白马、朝顺两军司的牧场和部众,进行扫荡。”

嵬名答喟然回答道。

“刘二郎确实用兵如神。现在兴庆府能指望的援军,只剩下白马朝顺两军司和河北的骑兵。宋军攻克定州,切断了水陆两路的联系,再挥师北荡,兴庆府就成了孤城,宋军一一拔除周围各州,不在话下。”

李仁忠使劲咽了咽口水,“这可如何是好?”

灵州防御使妹勒遇罗开口道:“那得请侍郎大人赶紧东去,找宋人和谈啊。”

李仁忠听出他话里的讥讽之意,目光里闪过阴狠之色,恨然道:“出使北辽,拜访宋国正义之士,来回勾兑,议事和谈,需要时日啊。

刘二郎如狼似虎,一味蛮横,你们这些武将得拿出十二分的本事来,遏制住他的气势,我们才好施展谋略啊!”

好家伙,你们推卸责任的本事祖传的吧?怎么这么丝滑啊!

“和谈是不可能了。必须全力以赴,与刘二郎好好做过这一场。打赢了,怎么谈都行。打不赢,怎么谈都不行。”

嵬名答和李平酉脸色一变,“薛学士,你什么意思?”

陛下叫我带来几车宝货,美女十名,都是宗室贵人家眷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刘二郎年少得志,跋扈飞扬,定能投其所好!”

“这次宋军兵锋猖獗,兴庆府许多人都被吓住了,纷纷进言,请陛下狩猎凉州。陛下早就心动,只是战事还不完全明确,他迟疑未决。

李察哥在两人脸上扫了一圈,目光落在薛公素脸上,“薛刺史,你觉得呢?”

李仁忠一脸的运筹帷幄,听得众人面面相觑。

不和谈,那我的价值怎么体现出来?你为国尽忠,我也要为国出力啊!现在你们刀把子挥不动了,也该轮到我们这些笔杆子出马了。

“和谈?谈个屁啊!”嵬名答愤然地说道,“战场上打成这个怂样,能谈出个什么来!”

李察哥不动声色地看着薛公素。

薛公素迟疑了一会,轻声道:“和谈也好,笼城坚守也罢,会不会是陛下的缓兵之计?”

李察哥心中怒火翻腾,恨不得一巴掌把这厮从眼前扇开。但是心中念头转了几下,猛然想到了一件事,脸色转缓,还堆出几分笑意。

现在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怎么能叫你坏了事!

所以说,他的消息特别灵通,尤其是上层和内宫。

你们速速派出兵马,把和谈的书信传递过去,表明我们的诚意。刘二郎是粗鄙武夫,卑辞尊礼,再多送厚礼,自然能哄得他开心就好了。

“陛下的旨意,仗你们打,和谈我们谈。打归打,谈归谈。现在你们打不赢,要想保住大夏百年基业,就得我们去谈。

“李侍郎神机妙算,我马上派人出城,定会把你写的求和信递给刘二郎。”

四人关系密切,又肩负着灵州防务,责任重大。

李察哥此话一出,李仁忠不高兴了。

议事完毕,李仁忠踌躇满志地离开,其他不相干的人也陆续告辞离开。堂里只剩下李察哥、李平酉、嵬名答、薛公素四人。

“唉,陛下过于一厢情愿了。”李平酉黯然道。

盐州战事完毕,陛下下定了决心。这些日子一直在准备,可能就是这两日,陛下要巡幸凉州,狩猎河西。”

他长相俊美,又特别会生女儿,生下的六个女儿各个貌美如花,其中四位嫁给了朝中权贵,还有一位送入后宫,受宠被封为贵妃。

众人默然无语。

如此看来,踌躇满志的李仁忠也是陛下抛出的遮眼之物。和谈,谈好了,危险解除,他摆驾回来;谈崩了,他早在河西之地,安然无恙。

只是这名为狩猎,实为逃跑,会严重挫伤军民的士气。

国主都跑了,我们还守个球啊!

在场的四人,都知道“狩猎”的危害,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陛下怎么能如此糊涂呢?祖宗陵墓还在贺兰山下,他弃之远遁,蕃汉各部会离心离德啊。”嵬名答老泪纵横道。

是啊,西夏国原本就是以党项平夏部为主,统领党项六部,再联合各地蕃汉部落和世家势力,奉嵬名家为共主,组建而成。

弃陵墓,离太庙,远避偏安,从某种意义上说,李乾顺等于放弃了夏国共主的大义。以后再想恢复此前的国主威势,会很难了。

大夏国,恐怕要分崩离析。

“到底是谁给陛下灌得迷魂汤?”李平酉咬牙切齿说道。

国主一跑,困守灵州就难上加难。

这不是坑我们吗?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意义?”李察哥反倒下定决心,情绪一下子变得稳定。

看着风高云淡的李察哥,薛公素一双凤眼转了转,似乎有了主意。

又聊了两刻钟,谈来谈去无非就是死守灵州。前景如何,四人心中都有数,越谈越没有兴致。

最后都一一告辞离去。

李察哥看着夕阳西沉,艳红如血的天色,背着手,喟然叹道:“叶落而知秋,雪飞则知冬。这灵州城,难守了。万卷!”

“小的在。”

“做好准备,我们可能又得跑路了。”

“啊,大王,这灵州城守不住了?”

“人心涣散,各怀鬼胎,守个屁啊。”

“不是还有大王你在吗?”

“我?呵呵,败军之将,算个屁啊!这灵州城,龙蛇混杂,没人会听我的。我们还是早做准备吧。”

“是。”李万卷迟疑一下又问道,“大王,往西还是往北?”

李察哥转头看了他一眼,“多备粮草,多备战马兵甲。”

“是!”

怀州城以东横城堡中军大帐,刘国璋从张猛手里接过一份书信。

“哪里来的?”

“夏军骑兵打着白旗,特意送来的。”

刘国璋打开一看,忍不住笑了,“求和?”

想不到靖康年开封城那些文官丑态百出的戏码,居然提前在西夏兴庆府上演了。

这些饱读圣贤书的文官名士们,为什么会认为,敌方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会放弃巨大的利益,放手而去。

财货美女,老子把兴庆府打下来,不全是我的吗?

最后都落到自己手里,你送和我拿有什么区别?

刘国璋想了想,对张猛说道:“把野王先生、叔通先生和克臬请来。”

“是。”

宇文玄中是前两月,奉诏到宣抚司帮办军务。一起来的还有帮办粮草的赵鼎、楚麟轩、张浚等人。

说白了就是让心腹们赶紧来分润一份平夏军功,好进官加爵,占据关键位置。

慕容野王、宇文玄中和长孙谟先后赶到。

“夏国要求和。”刘国璋把书信递给宇文玄中。

宇文玄中看完后,递给慕容野王,“看来我们在兴庆府的乱心之计,生效了。侦保局这次居功甚伟!”

“侦保局这次立大功了。节帅,李乾顺和西夏国还有用处,得留着他们。只是他们困守兴庆府,事情就不好办了。还是走了好,走了干净。”

慕容野王看完书信,递给长孙谟,点着头说道。

“是啊,他们困守兴庆府,我们一不小心把他们给灭了,这事就麻烦了。鸟尽弓藏,还是得缓着来。”长孙谟也看完了求和信,“看样子李乾顺真得要走了,否则的话不会拉下脸面,派出重臣来求和。”

刘国璋看了一眼三位心腹,说道:“要不我们就谈谈?”

“谈谈。节帅,咱们谈归谈,打归打,两不耽误。”长孙谟嘿嘿地说道。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