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晋国公主府和燕国公府

2个月前 作者: 醉里挑灯看剑客
第285章 晋国公主府和燕国公府

第285章 晋国公主府和燕国公府

看着化身为加钱居士的刘国璋,耶律大石心中惊喜忧患参半。

惊喜是,刘国璋要求加钱,那就有得谈。

忧患是,刘国璋最近狡诈如狐的名声,正在超越凶猛如虎。如此狡诈的人,加钱的要求是真是假?里面会不会有玄机?

“燕国公,请问加钱,需要加到几何?”

刘国璋淡淡一笑,头微微一仰,脸上的神情很直白地告诉耶律大石,你先出价,我看看再说。

“燕国公,我们已经愿意让出西京和南京道,总不能我们还让出东京道吧,这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金银珠宝,丝绸帛布,大宋缺吗?”耶律大石很有诚意地说道,满脸纠结。

看到刘国璋不为所动,耶律大石咬牙切齿道:“大辽皇帝拜大宋皇帝位叔父,甘为侄儿。可行?”

这个条件可以有!

官家最好面子的,如此条件报上去,必定龙颜大悦,四舍五入,等于燕云十六州收复一半了。

刘若愚期盼地看着刘国璋。

有些人啊,大辽这棵树还没完全倒,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改弦易辙。

无虑堂,是北辽最隐秘的事,很多事,确实连天祚帝都不知道。

二郎,要不咱们就答应了吧。

耶律大石脸色十分难看。

“你们进退自如,必定是与我宋廷某些人有勾结。我就想知道,是谁?大石林牙,不要说你不知道此事。你北辽对我大宋的细作用间,都由无虑堂进行。

要不要告诉刘二郎?

过了好一会,耶律大石问道:“燕国公想知道什么?”

想随意编造几个名字,又担心狡如狐的刘二郎在诈自己。

“叔父?要不认伯父吧”

此事,你家国主或许不知道,但你一定知道!”

刘二郎,你太得寸进尺了!

大辽皇帝认你国官家为叔父,我要费尽多少口舌。要是认伯父,怕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无虑堂是你国兰陵王萧兀纳执掌南枢密院时组建的,你是他的重要助手。去年他病逝,无虑堂就交到你的手里。

耶律大石眼皮猛地在跳,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国璋居然在这件事上等着。

军械兵甲丢失,军机密要泄露。

刚才刘二郎一提出这个问题,耶律大石就知道,此事不是砍几十个脑袋能摆平的。但是把宋国朝堂上跟辽人合作的势力出卖,他又非常不愿意。

杀伤上百人后,消散无踪。这些人强悍无比,却没有明显的标识,难以分辨是哪里的人。不过蛛丝马迹可以查出,他们应该是贵国皮室军的人。”

“燕国公,不妨说说你的要求?”

刚才的话语间,刘二郎似乎对自家的无虑堂非常了解。

你到底有没有诚意!

为何刘二郎却知道了!

大辽国势衰败后,朝中很多人起了心思。当初女真人在东北势如破竹,里面就有大玄机。

刘国璋看了耶律大石一眼,慢悠悠地说道:“去年七月,一伙强人从无忧洞杀出,袭杀了厚德宫主。

万一他对那些人心里有数,在拿到自己胡编乱造的名字后,可以托辞自己毫无诚意,直接拒绝联辽攻真武。

耶律大石迟疑了一会,最后说出了六个名字。

刘国璋记在心里,知道耶律大石这是丢弃保帅。抛弃一部分亲辽分子,保住他觉得更重要的核心人物。

换做自己也会这么做。

心里念着这些名字,刘国璋有些感叹。

两百年间,北辽对宋国一直保持着俯视势态。人性里有慕强的天性,难怪朝中亲辽派势力不小。

“好!本公知道了大石林牙和贵国的诚意,联手攻真武的事,我们可以继续谈下去了。”

谈了一个多时辰后,与耶律大石告辞,刘国璋和刘若愚先行转回汴京城,向官家汇报。

“二郎,你说如何向官家禀告?”

“若愚,你说耶律大石提出的宋辽联手攻打真武之计,有几分诚意?”

“十分诚意。只是这诚意全在缓解北辽的燃眉之急。要是真武部对北辽的威胁稍一减除,耶律大石可能不会反悔,北辽国主,其它权贵肯定会翻悔!”

“是啊。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礼义廉耻可讲,只有利益。利合则国合,利分则国争。可惜我们的官家,饱读圣贤书,把人想得太好了。”

刘若愚思考了一会,说道:“二郎,要是不告诉官家,耶律大石通过其它渠道,把事情报上去,我们就尴尬了。”

刘国璋看了他一眼,“若愚,我只是说北辽的这个说法,其实很没有诚意。没有说不报给官家。”

“报给官家,后面的事情怎么办?官家下诏跟北辽和谈,然后我们真要跟真武部翻脸吗?”

刘国璋哈哈一笑,“我们官家的脾性,你我还不清楚吗?一晚上能变三十个六个主意。就算下诏跟北辽商谈联手攻打真武之事。过到几天,北边的局势一变,他的主意就变了。”

刘若愚也笑了,“是啊,我们官家联金攻辽,说了好几年了,变来变去,直到金人尽占辽东,官家觉得有机可乘了,这才一力推动。

现在完颜部没了,冒出个真武部,肯定又得变个几年,才会定主意。”

刘国璋转过头,指着北方,对刘若愚说道:“北辽朝堂,群魔乱舞。古言云,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现在北辽朝廷,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到时候说不定我们官家才是一厢情愿呢。”

刘若愚笑道,“那我知道该如何禀告了。”

顿了一下,他主动说道:“宫主之事,我自会隐瞒不说。这些狗贼,敢陷害宫主,定要叫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这些混账,今日能媚辽,明日能媚金。历史上的靖康之耻,他们出力颇多啊,是要下毒手好好铲除了。

回到汴京,刘国璋和刘若愚分开禀告,两人的话大体一致,但是一些细节上,刘若愚说得更详细。甚至把刘国璋趁机“索贿”之事,也禀告给了赵佶。

“这个二郎,才刚成家,就知道积攒家财了。你说你去其它地方聚敛些也就罢了,怎么连北辽使者都敢勒索。真是胆大得没边了。”

但是刘若愚听得出来,赵佶话里虽然有呵斥的意思,却透出一种松了口气的意思。

三月初六,官家五姐赵福金与燕国公刘国璋大婚。

礼毕后,宣化坊那座大宅子,换了块匾额,变成了“晋国公主府”。

旁边相邻的几处大宅子,早些日子被人用尽手段买了下来,又用工匠修葺扩建,连成一个府邸,只有此前的刘府,现在的晋国公主府四分之一大。

两府之间,有一个侧门直通。

现在也终于挂出匾额:“燕国公府。”

在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汴京城官庶军民眼里,这或许是燕国公、五镇节度使、政宣年间大宋第一名将,刘二郎最后的倔强。

消息传到后宫,逗乐了一群后妃们,成了她们逗笑回娘家的赵福金的重要话题。

赵佶听说后,也是哭笑不得,干脆不闻不问,当做不知道。

新婚燕尔,如漆如胶,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六月初。

一匹快马飞快冲进了汴京城的东城门,带来一个让汴京军民震惊不已的消息。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