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摊上大事的赵佶

1个月前 作者: 醉里挑灯看剑客
第309章 摊上大事的赵佶

第309章 摊上大事的赵佶

冀州信都,鹿家大院改成的行宫里,赵佶又在宴请河北名士。

从汴京运过来的醴泉酒,从陕西过来的葡萄酒,从河东运来的汾酒,从西蜀运来的窖酒,从两浙运来的黄酒,琳琅满目。

从汴京带过来的御厨,拿出浑身解数,把河北的牛,陕西的羊,河东的鹿,京东的鹅,河南的鸭,京西的鸡,黄河里的鱼,烹饪成一道道精美的佳肴。

河北名士老则七八十岁,有的鹤发松姿,有的皓首苍颜;少则四五十岁,有温润明朗,有高傲孤拔,都是河北读书人的代表。

河北出世家,饶阳李家,洺州李家,沧州张家,大名范家,大名王家,真定贾家,相州韩家,真定韩家,都是出过本朝宰相的世家。

还有其他出进士官员,出名士大儒的世家,在赵佶眼里,这些人就是帮他维持河北的士大夫群体。

这些峨冠君子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满口称着君恩浩荡,颂着君圣臣贤,赞着丰亨豫大。

各个满腹才学,随口一吟,就是一篇华丽的诗章。

赵佶听得摇头晃脑,满心欢愉。

刘光世脸色惨白,哆嗦地问道:“爹爹,这事,这事,如何做的?”

刘光世咽了咽口水。

必须迎头赶上。

你说这天底下,谁最兵强马壮?”

刘延庆把刘光世拉到一边,轻声叮嘱了一番。

“先休息一下。待会还得跑,抓紧时间休息。”

“真武部阿克达赉汗和燕国公?”刘光世声音还在发颤。

酒喝到位,赵佶喝得很尽兴,在内侍们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向内院走去。

“是啊,后面完颜部,就在我们后面,只隔着两个时辰的路程。这些狼崽子,真能跑,比节帅的漠南骑兵还能跑。”姚平仲喘着气说道。

“爹爹,前面就是信都城,我们赶紧去救驾。”“

“你这孩子,真是死心眼。阿克达赉汗和燕国公,到底什么关系,你还没看破吗?”

“是!”

“如何做不得?”刘延庆冷然道,“河间城里,五皇子肃王和枢密院事蔡攸,被烧死在大火之中,你说是天意,还是人力?”

刘光世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节帅瞒得我们好苦啊!”

赵佶哈哈大笑,得意满满。

刘光世催促道。

人间极乐,不过如此!

信都城西,刘延庆一行队伍在离城不到十里的地方停下。

做皇帝做到我这个地步,也算是空前绝后了,回去后,暗示一下臣子们,必须给自己上尊号!

北辽亡国之君也敢叫什么天祚帝,天锡帝,朕身为天朝上邦的皇帝,反倒落了下风。

刚进门,一堆的美女围了上,接过赵佶,七嘴八舌地说道:“官家,你喝了好多酒,奴家备了醒酒汤,去我院里。”

“这事我们不做,有的是人抢着做。瓷器摔碎了,以前文官们裱糊的那一套,被撕得粉碎。这世道又回到兵强马壮者,当为天子。

“荒唐,我院子里就没备醒酒汤吗?官家,到我院里,我跟你唱曲,刚学的河北小调,可好听了。”

他精神一下子回来了,抖擞地说道:“儿子马上带着心腹去准备。”

“相机行事,做得妥当些。事毕后,那些做事的。”刘延庆抹了一下脖子。

“爹爹?”

“有的事做的,说不得;有的事说得,做不得!”刘延庆狠声道。

“儿子知道了。”

刘延庆拍了拍手,大声招呼着姚古、姚平仲等人,“好了,我们快些进城去,报信,救驾!”

“大败,大败!怎么会大败?”赵佶红着眼睛问道。

跪在跟前的刘延庆把情况简略地说了一遍,“四万三衙禁军、两万西军陷在燕京城,还有辛叔献父子、王永祥等将,十有八九死在里面。

臣与四万河北兵留在城外接应,被辽军偷袭,力战不敌撤了下来。”

“河间城呢?”

“河间城被耶律大石率辽军奔袭,失陷了。”

“朕的五哥呢”

“辽军还未杀到,接到臣派人报信的河间城内大火四起,军民惊慌失措,堵塞四门,臣根本进不去城,臣急着来信都给陛下报信,就赶紧继续南下。”

这时,有人禀告:“报!河间城有人赶来报信。”

“谁?”

“河北转运副使吕颐浩,河北宣抚使司录事参军朱胜非,河间府知府蔡靖。”

“叫进来。”

三人被传进来,衣衫破烂不堪,浑身被汗水浸透,散发着酸腐的味道。

“说,到底怎么回事?”

“臣等接到急报时,正在城外转运仓缉拿几位盗卖军械粮草的狗贼。连忙往城里赶,结果被堵在城门,怎么都进不去。

城里大火四起,军民慌乱不堪,臣等被乱军裹着,稀里糊涂就南下,一路急奔,到了信都。”

“朕的五哥,蔡卿呢?”

“陷在城里没有出来。”吕颐浩实话实说。

赵佶气得眼睛一黑。

朱胜非连忙说道:“官家,还是先移驾吧,辽人轻骑过了河间城,一路疾驰过来,离信都城不远了。”

正要发火的赵佶吓得脸色惨白,连声下令:“走,走,快走!”

众人连忙去准备,刘若愚扶着腿脚发软的赵佶,劝道:“官家,当务之急有两处,一是召集兵马来勤王。”

赵佶精神一振,抓住刘若愚的胳膊说道:“对,快叫刘二郎带兵来勤王。”

“官家,此前刘二郎是河东宣抚使,所以一兵一卒不敢入燕京啊。”

“拟诏,速速拟诏,朕授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进秦王,速速带兵南下。”

刘若愚示意内侍拟诏,继续说道:“二是汴京。”

“汴京如何?”

“值此大乱,臣担心有心人会乘机作乱。东宫仁慈纯朴,恐怕压不住那些人。”

有人会矫旨拥立其他皇子上位!

“太子确实庸钝了些,拟诏,晋国长公主同处分军国事,在朕未回京前,协助太子处理国事。”

“是。”

“这两份诏书,立即发出去。”赵佶催促道,“外面车驾都准备好了吗?记得把朕的后宫,皇子都带上,一个也不要落下。”

赵佶一行刚出信都南门,就看到城外大道有数千人打成了一片。有内侍,有官宦仆人,有禁军军士,有百姓,扭打在一起。

“怎么回事?”赵佶颤声问道。

无非是逃命之际,争夺马车牛车以及坐骑。

这次北伐,随驾的后宫内侍以及官宦们,各个赚得盆满钵满,私囊鼓鼓的。现在要逃命了,这些人不舍得丢弃一文一丝的钱财。

于是就抢夺军中的马车牛车和坐骑,把车上的粮草丢弃,把人员赶下去,装上自家的钱财珍宝。

随驾军中有一万三衙禁军,是花钱买名额来发财的,怎么可能愿意把自己的钱财丢弃,马车牛车让给别人。

毫不客气地就动手反击。

其它禁军憋着一肚子火,看到有人带头反击,人数还不少,马上跟着一起动手。

那些内侍官宦的仆人,只会仗势欺人,哪里打得过拿刀拿枪的军士,被打得落花流水。

双方为了各自的钱财,打得天昏地暗,被牵扯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场面也越来越混乱,有些军士看到机会,拔出刀枪,结群成队,当起强盗来。

财货抢了,妇人也抢了!

近十万军民四处逃散,场面极度混乱。

护驾的殿前直禁军被冲散,就连刘延庆父子、姚古叔侄的骑兵都被冲得七零八落,姚古叔侄更是不知下落。

刘延庆父子极力收拢,终于收得不到一千乱七八糟的兵马,有殿前直禁军,殿前司禁军,有西军,有河北兵,护着赵佶一行,慌乱向南逃。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