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暖宝宝,传武继承人黄婧
“马上就要冬天了,我听说火车司机容易得老寒腿,刚好前阵子的虎皮还剩下一些。
我拜托爹给你做了一个虎皮护腿,虎皮护肘,虎皮围脖。”
李爱国冒着寒风回到家,陈雪茹接过帆布包。
送上一搪瓷缸子热茶,就从袋子里出去了虎皮三件套摆在了桌子上。
这三件虎皮装备,再加上身上的虎皮坎肩,虎皮裤衩。
李爱国要是脱掉棉袄,能去京城动物冒充老虎了。
“护腿和护肘还行,围脖太扎眼了,穿上后跟大财主差不多。”
“也是,咱应该低调点。”陈雪茹吐了吐舌头,将围脖先放起来,等有功夫的时候,改成袜子。
她在街道办工作了那么久,也不是当初那个小姑娘了,深切知道财不外漏的道理。
在装穷这一点,她觉得李爱国做得相当到位。
李爱国现在身兼数职,每个月明面上的工资,足有一百多块钱,但是衣服都是破旧旧油包服。
上面补丁摞补丁的,衣领子洗得泛白,要是不知情的人,远远看去还为他是捡破烂的呢。
在这年头,越穷越光荣!
越穷越骄傲!吃完饭之后,李爱国本来打算筹划暖宝宝的事儿。
刚坐在书桌前,便被小陈姑娘拉住了胳膊。
陈雪茹眨眨眼,朝着屋内努了努嘴:“把虎皮四件套试试.”
“这会马上要睡觉了,试什么.”
李爱国话说一半,觑着小陈姑娘羞红的面颊,顿时明白了。
这是打着试衣服的旗号,干坏事儿啊。
小陈姑娘也变狡猾了!李爱国拉着陈雪茹柔软的小手,强压住心中的冲动,耐心叮嘱。
“雪茹啊,上次我不是告诉过你,生孩子这事儿不能着急嘛,咱们要平心静气”
陈雪茹凑到他耳边小声嘀咕几句,那呼出来的热气让李爱国脑瓜子嗡嗡作响。
“啥,新姿势?对对对,再高明的理论也要经过实践验证。衣服肯定得试一试才知道是不是合身。”
李爱国猛地站起身,抱着陈雪茹进到屋里,将她扔到床上,换上了虎皮四件套。
虎皮坎肩、虎皮护腕、虎皮裤衩、虎皮护腿.穿在身上。
对着镜子照照。
好家伙,里面出现了一个野人!野人紧绷的肌肉充满力量感,浑身散发着荷尔蒙气息,任哪個姑娘看了都得春心荡漾。
陈雪茹看得口水快流下来,她觉得自个算是这年月的时装设计师了。
李爱国抄起一根棍子,一指小陈姑娘。
“乌啦啦乌啦啦.”
一场属于原始人的战争就此展开。
夜静悄悄。
夜热闹闹。
隔壁刘岚被吵得睡不着觉,用脚踢了踢许大茂。
“大茂,隔壁啥动静啊,咋跟闹野人了似的。”
“可能是爱国又在练习外语吧,你也知道,他那人特爱学习。”
许大茂打个哈欠,有气无力的说道:“媳妇儿,咱睡觉吧,明天我还得下乡放电影。”
砰!许大茂被踹到了床下。
刘岚也是久经战场之人,哪能分不清隔壁是练习外语,还是在打架。
最近一阵子,许大茂的表现越来越不像话了,每次的公粮都不够数。
刘岚觉得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隔壁屋内。
原始人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
昏黄的灯光下,李爱国舒服的伸了个懒腰。
陈雪茹为了生孩子,也不知道从哪里学的古怪招数,跟乌龟趴窝一样。
他觉得陈雪茹好像是在打着生孩子的旗号耍流氓。
不过这倒也正好。
此时的陈雪茹已经累得动弹不得了,缓了许久才吐出口气。
“这次一点都没浪费,应该能怀上了。”
陈雪茹清理了一遍,又帮李爱国擦了擦,两人扯上被子靠在一起。
李爱国点上根烟,缓声问道:“你们裁缝铺有没有一种特薄,又特结实的布。”
李爱国在回来的路上,已经从系统里翻阅了暖宝宝的相关技术。
暖宝宝特别简单,靠着几种矿物相互化学反应发热。
那些矿物在药店就能买得到。
关键是包裹矿物的无纺布在这年月国内还没办法生产。
“正好我明天去医院看望爹,顺便帮你问问。”陈雪茹觉得时间差不多了,翻个过身,斜靠在李爱国身上。
“爹怎么了?”李爱国有些紧张,坐直了身体。
“老风湿了,那些年条件艰苦,大冬天也得去给客户送客,再加上屋子里潮,就落下了病根。
遇到阴雨天,爹就疼得受不了。”
陈雪茹提起这事儿,心情顿时沉重起来。
她母亲去世得早,是陈方轩一把屎一把尿把他们兄妹三个拉扯大。
现在他们都参加工作了,到了回报陈方轩的时候,却眼睁睁的看着陈方轩被风湿折磨得痛苦至极,却束手无策。
风湿在这年月是不治之症.好像用暖宝宝也能缓解。
李爱国这才下定决心,暗自启动系统。
打开系统面板。
蒸汽机驾驶:100;
烹饪:15;
自行车驾驶:95;
地质勘探技术:20;
刑事侦缉技术:61;
机械设计技术精通:60;动车组总成车体技术:30;
机械技能精通:60:
手搓核弹:0;
光刻机制造:0;
母猪产后护理:0;
高铁制造技术:0;当前积分916分。
肝一本书,只能获得一个积分。
又不能像玩企鹅游戏那样氪金,每个积分都特别宝贵。
李爱国就像是一个逛高档百货公司的穷小子一样,要把每一个积分都花在刀刃上。
所以最近几个月,他一个积分也没花,总算是攒了九百多分。
为了机务段的火车司机,为了老丈人.这次奢侈一把。
李爱国在系统中搜索暖宝宝。
很快面前的淡蓝色屏幕上浮现出一行文字。
暖宝宝圈套图纸技术(100积分)
好家伙,这么简单的玩意就要100积分,这不是讹诈吗?只是李爱国却清楚,暖宝宝成分简单,但是各种成分之间的比例却十分关键。
也许要经过上百次实验,才能够找出最佳配比。
太耽误时间了。
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早点搞出暖宝宝,就能早点帮助到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这笔积分花得很值.花得很值.”
李爱国重复了七八遍,这才下定决心,点击了购买按钮。
几乎是瞬间,脑海里突然多出了许多陌生的知识。
那些知识在系统的帮助下,很快变得简单易懂起来。
铁粉、水、活性炭、蛭石、吸水性树脂及食盐,成分比例,铁粉(此处省略了二十万字的技术说明。)李爱国原本以为暖宝宝的技术会很简单,没想到竟然这么复杂。
也是,系统提供的技术,是经过无数次修改,形成的最完美的技术,哪能这么简单!利用系统技术制造出的暖宝宝,能够达到最大效果。
这笔积分花得值了!
看到糙汉子嘿嘿笑,陈雪茹蹭了蹭他的胸膛。
“想什么好事儿呢?”
“当然是野人要进山了。”
李爱国翻了身天空中那轮明月害羞的躲在了云彩后面。
夜渐渐深了。
翌日一大早。
李爱国起了个大早,在书桌前撰写了一份计划书。
囫囵吞枣,吞下七个鸡蛋,两个馒头,一碗棒子面粥。
吃饱喝足,骑着自行车一路奔驰来到机务段里,敲开了邢段长的门。
啪。
计划书拍在了桌子上。
“打钱!”
面对李爱国伸出的手,邢段长猛地瞪大眼。
“爱国,你又有什么新想法了?”
方便面、雨伞项目都大获成功,邢段长现在对李爱国也充满了信心。
信心是有惯性的,邢段长拿起项目书,本来打算随意的看两眼,就批准计划。
只是看了两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铁粉、水、活性炭、蛭石.爱国,你准备开中药铺吗?”
“您别说,这玩意效果跟中药铺差不多,都可以治病救人。”
李爱国将暖宝宝的功效讲了一遍。
“可以随时发热,缓解老寒腿,风湿带来的疼痛,还能够取暖.这玩意是为咱们机务段量身定做的啊。”
邢段长最开始还以为李爱国在吹牛,搞明白暖宝宝的作用后,顿时激动了起来。
机务段的工种不仅仅是火车司机。
更多的是检修员,扳道工,这些工人远比火车司机要辛苦。
他们即使在冰天雪地里,也得冒着严寒沿着铁轨,守护火车的安全。
每年冬季,因为严寒冻伤的工人不计其数,甚至铁道医院里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冻伤科。
“批了,你赶紧把这玩意搞出来。”
邢段长在意识到暖宝宝的重要性之后,大笔一划,批下了一百块钱的巨额科研经费。
考虑到机务段不是中药铺。
从火车上没收来的物资中也没有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邢段长又写了一份介绍信。
拿了介绍信,李爱国又开始了一天的行车任务。
下午火车头停靠机务段站场,李爱国带着黄婧来到了后勤处,讨要科研经费。
后勤处的刘科长看到黄婧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亲闺女一样,又是端茶倒水,又是嘘寒问暖的。
反倒是李爱国这个大车司机被晾到了一边。
“刘科长,伱看看,这笔经费.”
李爱国递出单子。
刘科长看也没看,在单子上盖上印章,喊来一个办事儿,给李爱国支取了一百块钱。他继续盯着黄婧说道:“小黄姑娘,你什么时间还有空光临我们后勤处的仓库啊?”
“总是逮老鼠也有些乏味.等几天吧。”
见黄婧没有拒绝,刘科长表现得很兴奋,亲自将两人送出了科室。
李爱国此时也算是回过味来了。
停下脚步,上下打量黄婧:“徒弟,你帮着后勤处逮了多少老鼠?”
黄婧抬起下巴,眼皮上挑思忖片刻,道:“也没有多少,估计就百八十只吧。
最开始的时候,老鼠很多,又笨又傻,非常容易逮。
后来那些老鼠学聪明了,我废好大劲才能逮到一只。”
李爱国一听,感觉到不对劲。
后勤处仓库里储存了从火车上罚没来的各种物资,其中有很多还是粮食和食品。
因为这些物资属于公家所有,不能轻易分配给工人,所以只能堆放在那里,引来了不少老鼠。
那些老鼠个头大,又特别狡猾,很快就鼠患成灾。
为此,后勤处斥巨资五毛钱,从老乡家里买了几只田园猫。
结果,那些在乡下抓老鼠非常厉害的田园猫,竟然不是城里老鼠的对手。
后勤处又是设置陷阱,又是下老鼠药,都不管用。
“你咋抓老鼠的?”
嗖.黄婧从腰间抽出一支飞镖。
“家传的功夫,十多米开外有老鼠,我一囊一个准。”
飞镖呈流线型,表面光滑,纯钢材质打造。飞镖头尖锐,刃口锋利,飞镖尾巴上的红缨已经被盘秃噜了。
好家伙,这徒弟要是放在抗战神剧中,至少也得是八百米外,一飞镖戳死鬼子的角色。
李爱国:“.”
他沉默片刻,笑着说道:“黄婧,师傅对你还是挺不错的对吧?”
“确实很好,你是最好的师傅!”黄婧将飞镖插进腰间,背着手迈着快乐的小步伐朝着大门口走去。
李爱国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这年头传武十分盛行,收徒弟也是有风险的。
李爱国带着黄婧来到中药店购买了蛭石,又去整备车间扫了点铁粉,去食堂里倒了半罐子食盐。
最终还缺少一份主材:活性炭。
回到工作室的时候,正好看到隔壁救援队的同志在屋里烤火。
打了声招呼后,让黄婧取了一大块木炭。
材料摆在桌子上,看上去非常凌乱。
黄婧秀眉紧蹙:“师傅,你这是要干什么?又是中药,又是垃圾,还有木头块子”
“小黄啊,师傅来给你变个戏法。”
李爱国按照系统给出的比例,将各种材料混合在一块,然后把材料裹在一块破布里,浇上清水。
嘶嘶嘶.破布里很快冒出了白烟。
黄婧看得目瞪口呆,伸手摸了摸,布包竟然有些烫手。
她看看布包,再看看李爱国:“师傅,你是神仙?”
“什么神仙啊,黄婧同志,你要谨记,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唯物主义战士。”
李爱国训导两句,指着布包说道:“这玩意叫做暖宝宝,放在身上,可以起到保暖作用。”
黄婧双眼顿时瞪大瞪圆,紧盯着破布包再也离不开了。
当然了,简易的暖宝宝并不具备实用价值。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李爱国又跟据系统,对暖宝宝进行了改造。
万事俱备,只缺套在材料上的无纺布了,以及套在最外层的明胶。
无纺布倒可以用超薄结实的布代替,只不过导热效果差一点。
明胶却是必不可少的。
它涂抹在无纺布和暖宝宝外层之间,能够阻止空气进入通过透气膜进入里面,避免材料提前发生化学反应。
在后世,工业用的明胶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这年月化工产业落后,这条路子暂时走不通了。
而实用的明胶是通过用猪皮,牛皮,驴皮制成的。
猪皮这玩意倒是能够搞到。
李爱国下了班之后,骑着自行车在菜市场转了一圈。
此时接近傍晚,肉架子上的肥肉早就空了,只剩下一些没人要的瘦肉还挂在那里。
卖肉的大爷蹲在旁边吧嗒吧嗒的抽旱烟袋。
李爱国掏了根烟,想要打听有没有猪皮卖。
卖肉大爷上下打量李爱国:“你看我长得像猪皮吗?”
李爱国摇头。
“那不就得了!”老大爷翻个白眼,撇着嘴说道:“这阵子每个菜市场只能分到两头猪,上万住户等着吃肉,哪够分啊,刚运来就被抢光了。”
“猪皮也有人稀罕?”李爱国又掏了根烟,才算是打听明白。
这年月猪毛,猪皮都是重要的工业材料,能制成毛刷和皮包,皮鞋。
所以食品站供应出来的生猪,有一部分是去了皮。
同时,猪皮炸过之后,还是一道美味的菜肴。
那些没去皮的,连带肥膘都被人抢光了。
得,连猪皮也成金贵的了。
看来菜市场是买不到猪皮了,明天起早点,去城郊的食品站撞撞运气。
翌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
李爱国便从被窝里钻了出来,穿上虎皮四件套,套上厚棉袄,棉裤,棉靴。
脸上还戴上了厚厚的棉纱口罩。
整个人裹得跟大狗熊差不多。
这才推开门,步入了寒风中。
推着自行车刚出后院,便看到贾张氏和易中海两个人一前一后朝外面走去。
“我说老两位,你们这是要私奔呀。”
贾张氏被吓了一跳,张嘴就想骂,看到是李爱国,到了嘴边的话又吞咽了回去。
易中海尴尬的笑笑:“爱国啊,我我们锻炼身体。”
贾张氏眼睛一转,也说锻炼身体。
好家伙,真把别人当傻子了不过咱李爱国也不是那种多管闲事的人,没有理会二人,骑上自行车扬长而去。
贾张氏拍着胸口窝子说道:“吓死我了。”
易中海郁闷的说道:“谁让你一定要跟着我去食品站的?”
“我这不是怕你路上把肉偷吃了吗?”
易中海:“.”
提起跟贾张氏一块去食品站买猪肉的事儿,易中海就有些郁闷。
前阵子厂里把拖欠了好几个月的肉票发下来了。
易中海和贾东旭一共分到了三斤肉票。
原本打算留着过年的时候,买点肉包饺子。
谁承想贾张氏得知后,一定要这会就去卖肉。
理由很充足:“过春节肉食供应紧张,说不定买不到了。”
易中海也有阵子没吃肉了,便同意了下来,
谁承想贾张氏非要跟着去。
“别说了,快走吧,食品站那么远,咱们要是去晚了,说不定肉就卖完了。”
两人不再多说什么,冒着寒风,快步朝着食品站而去。
这年月物资实行统购统销,食品站是专管收购生猪,屠宰生猪,销售猪肉的地方。
食品站负责给供销社,菜市场供应猪肉,性质跟后世的屠宰场差不多。
菜市场买不到猪肉,这里能买到。
李爱国骑着自行车来到城郊食品站的时候,天刚蒙蒙亮。
京郊食品站是方圆四五十里内唯一的食品站,所有公社养殖的肥猪,都只能送到这里卖掉。
道路上能看到牛车,马车,驴车,都拉着生猪,浩浩荡荡的朝着食品站开去。
前往食品站要经过一个高坡,足有七八米高,李爱国猛蹬几下就要冲上高坡。
突然看到前面有一老一小两人,拉着一辆平板车往坡上走。
平板车上那三头猪特别肥胖,加起来足有四五百斤。
老社员身体前倾,再前倾,与地面构成了一个50度的角。
小孩在前面,使出吃奶的劲,拼命地拉着绳子,拼命地拉。
老社员脚下踩到了一块石头,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上。
这时候只凭小孩一个人的力气拉不住平板车了。
平板车这种建议的运输工具压根没有刹车系统,开始不断后溜。
此时老社员已经竭尽了全力,脸色变得铁青起来,想要喊狗蛋松开绳子。
但是一想到平板车溜下去,这三头猪要是摔伤了或者跑了,那麻烦就大了。
猪比人值钱啊。
他咬碎了牙齿,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但是身后的架子车依然吱吱宁宁的往后倒。
就在老社员已经认命的时候,一个高大的身影蹿出来,从后面推住了架子车。
原来是看到平板车要往后溜,李爱国捏住自行车闸跳下去,扔掉自行车,快步冲过去。
李爱国的年轻力壮,力气很大,架子车被生生的扛住了。
老社员获得了喘息之机,慌忙从地上跳起来,重新架好平板车。
三个人齐心合力将平板车拉上了高坡。
老社员此时脊梁上出满了冷汗,站在那里喘了几口气,说道:“同志,实在是太谢谢你了,俺是石桥公社的畜牧员赵东山,要不是你的话,这三头猪出了事,俺跟公社真没办法交代了。”
“客气了,工人社员是一家,谁遇到了都会帮一把的。”
石桥公社距离京城有二十多里地,两人要一路用平板车把猪拉过来,着实不容易。
老社员看到小孩愣在那里,连忙让他给李爱国打了招呼。
“这是俺儿子狗蛋。”
“小朋友长得真机灵。”李爱国从兜里摸出一块糖递给了狗蛋。
狗蛋看了看糖下意识的往后躲,看到赵东山点头,这才接过来,说了声:“谢谢叔叔。”
“叫俺哥”
李爱国有些无奈。
当火车司机就那么显老吗?
他回到坡下,将自行车拉起来,就准备离开。
赵东山看到自行车的横杠被划伤了,有些内疚的说道:“同志,为了救俺,你的自行车也摔坏了,要不等俺卖了猪拿了钱,给你修自行车,怎么样?”
“修啥啊,自行车就是个交通工具,磕磕碰碰的正常的事儿。”
因为此时距离食品站也不远了,李爱国便没有骑自行车,跟着两人一路来到食品站门口。
此时,食品站大门外已经有前来卖生猪的社员排起了长队。
几十上百辆马车,骡车,驴车,还有牛车真是浩浩荡荡的。
绑在平板车上的大肥猪,它拉了一泡很大的翔,顺带着,还放了长长的水。
赵东山踢了一下猪的屁股,骂着:“又少了几斤咧,好几块钱呢!”
他一脸悲戚,眼神满是哀怨。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