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萧衍:我,梁武帝,打钱!

2个月前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173章 萧衍:我,梁武帝,打钱!

第173章 萧衍:我,梁武帝,打钱!

天幕上继续播放

在建康宫的东北方向,一座十分罕见的高层建筑——九层佛塔耸立而起。

围绕佛塔的则是楼阁高耸,宝殿宏大的寺庙。

寺庙匾额书写三个大字。

『同泰寺』

画面略过寺门、宝殿,来到广阔的天井处。

此时,须发皆白的萧衍正身穿僧衣,于高台上口若悬河的讲解佛经。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分别开示大般涅槃,有四相义。何等为四?”

“一者……”

随着阵阵梵音,画面悬空。

一道金光随着梵音凝结,形成四字。

『菩萨皇帝』

……

大秦,

赢政拧着眉头听着天上那阵阵诵声。

“这是什么东西?”

“老庄?”

……

大汉,

刘邦看了看吕雉,又看了看萧何与张良。

“菩萨是什么?”

底下两个老头也一脸茫然,小声讨论着

“年号?”

“诨号?”

“丞相,这东西怎么听着那么不对劲呢?”

尽学法家之令的萧何对这皇帝念叨的东西心有排斥,又暂不知排斥于哪。

张良瞥了一眼口称丞相的萧何,随即轻声道:

“……似有庄子姑射之意,却又不尽同逍遥之游。不似中国之物。”

……

炎汉·明帝时期

一脸疑惑的刘庄摩挲着手里的棍棒。

总觉得天上的这庄园与打扮很眼熟。

“啊!对!是佛寺!”

“等等!这皇帝当胡僧去了!”

刘庄顿时感觉到自己的精神收到了莫大的冲击!

佛、胡教、胡僧。

皇帝、中原、天子。

“你们南北朝还敢再大逆不道一点吗?”

“你们南北朝正常人士就这么稀少吗?”

……

北周·武帝时期

宇文邕看着天幕冷笑连连。

“头脑发昏就不要恋权不退,最后枉顾性命。”

寺院占有大量肥沃土地和人口,又不承担徭役租税,本就严重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和兵士来源,削弱国力。

不思解决,反而舍身寺庙,糊涂至极!

“朕可不会像你那般。”

想到那口出不逊的和尚和一无是处的道士,下定决心,随即开口道:

“诏:断佛、道二教,经象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令: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观塔庙,赐给王公!”

……

【公元527年,这一年,梁武帝在位整整二十五年。】

【对于人生而言,二十五年是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能将一个人改变很多,甚至面目全非。】

【而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已经让梁武帝失去了初为人君的奋发、敬业与进取之心。】

【这个时候,作为皇帝,他经常无心处理国家大事,而是一头扎进了佛学的海洋里。】

……

南梁·武帝时期

同泰寺里,萧衍看着天幕悠悠道:

“何人能懂我心?何人能懂我心?”

随即继续念诵着经文。

……

【早在公元519年,梁武帝就接受佛戒,正式皈依佛教,法名冠达,成了一个带发修行的俗家弟子。】

【此后,朝廷很多事务他都交给臣下去处理,自己则一心扑在了佛教事业上。】

【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不客气的说,是一个有些极端的佛教徒。】

【公元521年,于建康宫对面大兴土木,斥巨资建造了一座寺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同泰寺。】

【而同泰寺的鼎鼎大名,全靠梁武帝一人撑着。】

【公元527年三月初八,六十四岁的梁武帝到同泰寺舍身,在寺庙里吃住、念经、劳动,三天后,于三月十一日回到皇宫。】

【公元529年九月十五日,梁武帝又一次来到同泰寺,这次他是来寺庙举行“四部无遮大会”的。】

……

大隋·文帝时期

七岁的杨谅依偎在独孤伽罗的怀里,看着天幕好奇道:

“阿耶,阿母,什么是四部无遮大会啊?”

一旁正在处理政务的杨坚闻言笑道:

“四部无遮大会乃梁武帝首创。”

“四部是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种不同身份的佛徒。”

“无遮指不分高低贵贱、不必保守遮掩,众生平等,畅所欲言,大家在一起共同交流佛法心得。”

说着说着,杨坚来了兴致。

“且梁武帝还建立了儒、道、释三教同源说。”

“例如,老子孔子是佛祖的弟子……”

杨谅看着滔滔不绝的杨坚,不由看向独孤伽罗,然后就发现自家阿母也听得津津有味。

挠了挠脑壳,听不懂。

……

天幕上

一群文武大臣于同泰寺外苦苦等候,

待寺庙内的讲经之声停下后,大臣们迫不及待迈进寺庙,来到露台天井。

“陛下,经已讲完,该回宫处理政务了。”

“是啊陛下。”

萧衍头也不抬、眼也不睁的开口道:

“此间已无皇帝,我已舍身出家,法号冠达。”

……

【公元527年九月十六日,梁武帝脱帝服穿僧衣,于同泰寺讲解《大般涅槃经》。】

【大会开完后,朝廷文武大臣都等着梁武帝回宫处理政务。】

【梁武帝当场表示,他不想当皇帝了,他要舍身为寺奴,出家为僧。】

【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

【二十七日,梁武帝还俗。】

……

秦汉的一众皇帝表示:

别吵,朕在思考!

西汉一众皇帝还好,只是认为这佛教可能就跟诸子百家一样,这个皇帝也只是入了一家学派。

虽然不理解,但也能接受。

但东汉与三国时期等一众皇帝表示。

我不理解!也不接受!

……

曹魏,

司马三人皱着眉头。

“这南北朝的皇帝实在是……实在是…”

才思敏捷的司马懿头一次哑口无言。

“梁武帝……”

司马昭喃喃念叨着:

“这感觉就像魏武帝给张鲁当教徒去了一样……天崩地裂。”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喝着茶,看着天幕失笑道:

“自古信佛的皇帝不少,但像梁武帝这么疯狂的还从为有过。”

一旁的武媚娘思考一会,道:

“梁武帝会不会是借由壮大佛寺势力、联合佛寺来制衡世族呢?”

李治瞥了一眼认真询问的武媚娘,摇摇头无奈道:

“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梁武帝是个绝无仅有的蠢货。”

想了想,又加上一句。

“还是个比晋惠帝还傻的傻子。”

不理武媚娘一脸疑问的表情,李治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世族不是好个东西,但他们能治国。

梁武帝舍身期间,没有出现大臣篡权和部下叛乱的事情,可见梁武帝以儒治国是取得成功的。

媚娘还需要历练啊。

先试探一下,看看涉及宗教能写到什么程度。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