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

6个月前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

朱见深扶着额头。

脑子像是被针扎一般阵阵刺痛。

他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孽?

摊上一个蠢爹。

又来个傻儿子…

然后看史书评价,还偏偏自己评价不好…

“把太子叫来。”

万贞儿略有些担心。

“佑樘还小……你……”

朱见深疲惫的叹了口气。

“朕不打他,打有什么用。”

“但有些事还是要让他记住。”

……

“不可能!”

朱佑樘慌了。

轻飘飘的四个字则是无数家庭的破败,农田被淹没,卫所被冲离。

走来走去,朱佑樘额头上沁出一层冷汗。

他突然又想到一件事。

如果黄河改道,北方边境势必要偏离洪水。

那巴图孟克会不会趁机来犯?

朱佑樘站定身形。

眼中神色不定,最后还是浮现一抹坚定。

“朕要召回汪直!”

张皇后掩嘴盖住惊呼声。

朱佑樘眉头舒展开,看向天幕。

“朕,是天下主。”

……

【朱祐樘天真的“以德治国”理想不仅体现在内政上,在外交和军事上也是如此。】

【公元1488年,弘治元年。】

【朱祐樘任命许进为大同巡抚。】

【这个许进之前积极弹劾汪直被朱见深下狱审问。】

【按照文官的道德标准,有这种经历的那当然是“正人”,必须要重用。】

【但朱祐樘一上台,许进就被多次推荐,之后被委以重任。】

【而许进刚来到大同,“小王子”巴图孟克也来了。】

【他在大同城外连营三十里,自称“大元大可汗”,要求“入贡”。】

【许进向朝廷报告情况,却绝口不提兵临城下的事,反而说:

“今‘小王子’以皇上嗣统,感恩向化,遣使入贡。”

【“小王子”因为朱祐樘即位而受到“感化”,所以才来“入贡”。】

【朱祐樘信了。】

……

“这话我都不信啊!”

赵恒都被逗乐了。

“朱见深那么有城府的一人,这生出个纯性之人?”

“这……”

很难评。

刘娥一时分不清该把朱佑樘分到哪个君王分类里。

说他昏吧,他是真的心怀天下,真干正事。

说他明吧,他这事明显是越干越差。

“浮于表面?”

刘娥突然明白这种感觉是什么了。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赵恒听完想了想,有道理。

“从皇帝到大臣,一群人追求的就是眼前安稳。”

刘娥又补了一句。

“现在情形与明太祖那时差不多,都是追求表面稳定。”

“不同的是,明太祖那时是热油泼雪,此时则是以衾盖火。”

……

【但问题马上就出现了。】

【巴图孟克派五百人来入贡,一路好吃好喝,强买强卖,几倍的赏赐都拿回去了,但没多久又带兵到河套抢掠。】

【言官们愤怒弹劾许进。】

【而面对弹劾许进的诸多奏章,朱祐樘全部压了下去。】

【他坚持认为只要我以诚待人,别人一定会以诚待我。】

……

“我的爹啊!”

朱厚照瘫在椅子上,长叹一口气。

“君子六艺还有射御呢,你怎么就只看书礼啊……”

……

“孝宗……”

朱厚熜叹气不止。

“仁心为质,布政优优。”

“唉……是个好人……”

可惜是个烂好人。

……

【公元1490年,弘治三年。】

【巴图孟克大举入侵河套,按理说已经兵戎相见了,该撕破脸了吧?】

【但许进和朱佑樘的推动下,双方关系很快恢复如初了。】

……

大唐。

以诚待人?

“阿耶,他究竟想干什么?”

想不通,李承乾决定不想了。

直接问能想得通的人。

李世民张了张嘴。

他到底大约有一个猜测,但这猜测太离谱了!

但这种离谱的猜测反而可能就是朱佑樘的想法。

因为这个想法很天真。

“他可能是想用仁义之道来感化巴图孟克。”

每个字都听得懂,连在一起却直接干懵了李承乾。

他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家阿耶。

“啊?”

李世民咂了咂嘴。

“这个,额……”

“就是他可能认为,既然鞑靼部承认了自己是大明的朝贡国,那他就可以阻挡更北方的草原部落的入侵,成为北方的屏障。”

李承乾:……

李世民抬头望天。

“这可是堪比宣帝招降呼韩邪单于、朕招降突利可汗的盛事啊。”

“他应该就是这么想的。”

李承乾面无表情。

懂了。

若真是这样。

那他只能说。

皇帝被蒙蔽成这幅模样不是没有原因的。

汉宣帝招降南匈奴单于呼韩邪,是建立在汉武帝持续对匈奴的残酷打击之上才取得的成果。

而且招降以后,汉朝也没有指望呼韩邪单于能帮助他们防卫北匈奴。

陈汤依然远征三千里将北匈奴单于斩首。

而阿耶招降突利可汗也没指望他能帮忙解决突厥问题。

最后还是派代国公出塞,杀敌上万,活捉颉利。

明朝有这种军事优势吗?

开国有,但成化时期就没了。

朱佑樘这是引狼入室啊。

……

【就在朝廷的瞪眼珠子中,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越来越多。】

【当初朱见深逼着大同军户卖儿卖女凑足战马、预征一年以上的赋税、十多万将士多年浴血奋战。】

【王越和汪直出塞千里冒险奇袭才收复的河套平原。】

【就这样被鞑靼部落不声不响地给占了回去。】

……

大明。

朱元璋心平气和的坐在位子上。

马皇后一会儿看他一眼,一会儿看他一眼。

朱元璋感受着身边人的频频侧目,无奈道:

“咱不是不生气,而是已经不对他们抱有什么希望了。”

他出神的看着天幕,喃喃道:

“咱以为,咱给后代铺好了路。”

“大明就能像西汉那样国祚绵长,人心相附。”

“但咱错了。”

朱元璋嘲弄道:

“高惠文景。”

“汉初四帝谁都没多做过什么。”

“大汉国祚奠基了。”

“咱呢……一口气做了这么多……结果呢……”

朱元璋长叹一声。

“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平常心吧……”

马皇后也轻叹一声。

也不知你能平常心到几时。

……

【公元1495年,弘治八年。】

【巴图孟克正式撕破了对明朝的伪装,攻打甘肃、宁夏、宣府,三入辽东,基本上从西到东把“九边重镇”打了一遍。】

【公元1496年,弘治九年。】

【又在宣府、大同、榆林一带烧杀抢掠。】

【朱见深花费十多年心血稳定下来的北方安定局面荡然无存。】

【朱祐樘实在是没办法再假装和平了,而许进此时已经被升官了,不再负责边境防务。】

【朝廷讨论了半天,始终提不出合适的候选人。】

【朱祐樘是真急了,他一咬牙一跺脚!作出了他这辈子最大胆的决定!】

【召回汪直!王越!】

……

朱佑樘眼前一亮。

“看来未来的朕与现在的朕不谋而合啊!”

他眼睛瞥到案桌上奏折。

许进啊,对不住了。

你不进一趟大狱,朕没理由召回汪直和王越啊。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