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大明颓势初显

6个月前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577章 大明颓势初显

【刘瑾一死,内厂与东西厂皆被罢黜。】

【事情似乎又回到了弘治时期的局面,而就在此时,一件对于朱厚照来说,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的大事发生了。】

【公元1510年,正德五年十月,河北霸州刘六、刘七起兵。】

……

刘启算着朱厚照手上的人物。

所谓“八虎”,与其说是八个人,不如说是倾向与皇帝的势力。

刘瑾是保不住了。

清君侧这个旗号一打,刘瑾成了王振,朱厚照成了朱祁镇。

不想落入建文后尘,这刘瑾一定是得死的。

“死的也算有价值……”

刘启觉得这宦官死的物超所值。

他这一死,天下大局里势力划分基本清晰了。

“这局面……”

刘启再一次感谢他爹不是傻子。

“你觉得这小皇帝下一步要干什么?”

小刘彻抬头,鼓着腮帮子道:

“应该趁势拿兵权吧?”

刘启点点头。

“就是不知道大明京营还有几分能耐。”

众所周知,开国时期是京营战力大于边军,但等安稳几十年后,边军战力大于京营。

而就看明朝此时的边军战力……

“有点难啊。”

……

天幕上。

河北霸州燃起烽火。

一条红箭头攻克安肃县,随即转入山东。

又分兵劫掠河南、山东,攻打沧州。

乱军旋即南下攻打济宁,未能克城。

又兵分两路分别攻打宿迁和徐州,劫掠淮西。

一路向西劫掠,在临城后又向北劫掠赵州等地。

直抵晋州后,再次分兵劫掠山东、河南。

……

【这场聚众起事一开始只有几千人,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到数万人!】

【他们横扫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各省。】

【成为自明朝开国以来,北方破坏力最大的一次暴乱。】

【公元1511年,正德六年八月,官军屡战屡败,主官拥兵畏战。】

【朱厚照决定由之前赋闲在家的太监谷大用总督,会同名将伏羌伯毛锐,率领明朝边境精锐军队,全力平定动乱。】

【十二月,又因河南告急,在兵部尚书何鉴和太监谷大用的建议下,朱厚照征调宣府、大同、辽东、延绥诸部南下平叛。】

……

……

大隋。

“这股流军的行军速度很快啊。”

杨坚摸着胡须若有所思。

“而且频繁南下北上西进,威逼京畿,让官军疲于奔命。”

“普通的流寇不会有这样的见识和能力。”

“这二人应该是豪强破落户。”

独孤伽罗扶了扶鬓角。

“还真是多事之秋。”

……

李渊轻哼一声。

他想起那个什么弘治中兴。

谁家中兴的底子薄成这个鬼样子。

这是让后人接盘啊。

……

“居然需要边军来南下平叛。”

李治坐在椅子上。

脸上的表情凝重。

“大明形势比想象中还要差啊。”……

【公元1512年,正德七年正月,刘六等人再次攻打霸州,被何鉴征调大军阻挡在涿州,随后义军南下。】

【伏羌伯毛锐在真定战败,谷大用拥兵观望不敢进军。】

【官军屡屡畏敌不前,却频繁邀功请赏,以义军裹挟的百姓首级请赏。】

【自出师以来,花费各类赏赐折合二百余万两白银。】

【四月,刘六、刘七等人率部东入登州、莱州,劫掠胶东半岛。】

【闰五月,义军进攻利津被击退,又围攻邳州,顺势南下,经过河南光山进入湖广,沿江掠聚,驻扎武昌,并截杀了上任途中的湖广巡抚。】

【随即,刘六被湖广官军击杀,刘七等人自黄州进入九江。】

【六月,陆完率领诸镇大军,疾驰至扬州。】

【同时,刘七等人经过芜湖、瓜州,停泊在通州狼山、常熟福山等地。】

【七月,刘七等人再次自通州溯流而上,进犯九江,被官军拦截,被迫停泊狼山,所部纷纷溃逃。】

【义军被迫进攻通州,被官军用火攻大败,刘七投水而死。】

【叛乱平息。】

……

赵恒一眼看到机会。

“小皇帝若是有魄力,就应该将京营与边军换防!”

刘娥下意识的摇头。

“没那么容易,那帮人还不容易制住京营,岂能让皇帝说换就换?”

“那他们还怎么拿捏皇帝?”

赵恒背负双手看着天幕,眼神深沉。

“所以朕才说。”

“要看小皇帝有没有魄力了。”

“因为小皇帝一旦真这么做。”

“也就说明皇帝与文臣之间的面子,彻底撕破了。”

……

耶律隆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啊!这熟悉的味道!”

“是你吗?大宋!”

文官势大,京营拉胯。

……

朱棣坐在石墩上一言不发。

“京营废了。”

这一次的变乱明晃晃的戳破了一件事实。

明朝京营已经衰落到连叛军都不如的事实。

破例征调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边军入关平叛。

“练新兵……”

朱棣似乎看到了未来的一潭死水。

就像宋朝一样的死水。

“一定要练新兵。”

“海运不能废。”

……

【刘六刘七的起义就像个引子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

【正德年间的起义开始蜂拥而至。】

【而种种平叛战役也透露出一个铁一般的事实。】

【不止京营,明朝地方军力也下降了,在应对义军时都需要借助附近土司的力量来平叛。】

【应时代的召唤,又一位历史人物登场。】

【公元1512年,正德七年十月,朱厚照下内旨调边兵入卫京师,大学士李东阳等人率都督府、六部、科道力谏,无果。】

【随后,大同游击江彬等人被召入京师。】

【江彬提出京军不习战阵,应当调宣府官军入卫京师,派京军按数顶替戍边,每年春秋轮换一次。】

【朱厚照派谷大用前往内阁商议,首辅李东阳等人坚决反对,上疏提出十项不便之处。】

【朱厚照直接降内旨颁行。】

【随后,宣府、大同官军被调入京,进行轮换。】

【江彬得以进入豹房,受命在西内练兵。】

【十二月,首辅李东阳致仕,杨廷和为首辅。】

【公元1514年,正德九年二月,朱厚照开始在钱宁、张锐等人的建议下,微服出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