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蛤蟆河子

3个月前 作者: 南月秋雨
第1章 蛤蟆河子

记忆中家乡的冬天特别的寒冷,赵野每次回忆起儿时,印象深刻都是冬天。

可能是年龄太小了,所以总是认为那时的雪下的特厚,它就是东北的吉林省吉林市江密峰镇一处偏远的山沟,叫“蛤蟆河子。”

这里四面环山地势险要且只有一个出口,吉林省监狱就在这个沟里。一九八三年冬十一岁的赵野收拾着他九年来在这山沟里积攒下来的宝贝,从两岁随父母到这叫蛤蟆河子的沟里基本没怎么出去过,一个孩子的宝贝就是木头枪、玻璃球、冰滑子(单脚在雪地上滑雪的铁筋)等玩具。

但独有一样是他最喜欢的,就是四页画着图画的牛皮折纸。从小喜欢画画的赵野是个人见人喜欢的孩子,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的。这几页画是一独眼犯人送他的,除了当警察的父母所能接触到的没别人,都叫他们“老犯。”

这四面环山的沟里有一条大河,河南就是监狱家属区清一色的平房小院,河北却是高墙深院的大围城!四周六个岗楼有一个连的部队把守。这就是关押重型犯的吉林监狱大院城。

那个年代的犯人真是很苦,白菜汤加黑窝头是不错的伙食。赵野见过他们出来种地干活时用药壶煮蛇吃,那个腥味呀!

赵野的家后山是种豆子的坡地,总有一独眼老犯在那放羊,这些做杂活的犯人叫“就业犯,”就是刑期已满,释放了又没家的可以在监狱外面一个叫小七队的生活区住,为政府干点杂活混口饭吃,又能挣点工分。有很多这样的犯人年岁大了老了就留下了,这独眼老人就干这放羊的活。而赵野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起初赵野是有点害怕这个人,戴着一副黄色塑料框的眼镜,眉头上有一道长疤,鹰钩鼻子像个坏蛋,但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混熟了。

只要独眼老人赶羊过来赵野就偷家里点好吃的过去,目地就是请独眼老人给他讲故事、画小人开枪打鬼子都行。

不知道老人以前是干嘛的写字画画都能。画龙是跟他学的,七零后的孩子男生不知道为什么都喜欢龙,同学都排队让赵野拿油笔在胳膊上画龙!

赵野最爱听老人讲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开山找宝的故事,每次老人讲的时候那一只眼睛像是要射出闪亮的光,说:“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金山,只要能把山打开里面就有无数的金鸡金马金牛,全是金的!不过可别太贪心,就抱一只金鸡出来就好。”…

这地方叫“蛤蟆河子”可能是四面环山的原因各种青蛙、黑斑、金线、虎皮、天老爷小舅子都往山下河里跑,有一段时间夜里赵野在整夜蛙声中都会梦到金山和里面的金鸡金马。

独眼老人姓“记”是老爸告诉赵野的,说:“这个人很厉害你让他教教你写字。“赵野一点不含糊,一是早有友谊没的说,二是真心喜欢愿意学。第二天跑去独眼老人家里,见炕头摆着小桌老人在写着什么,看到小赵野老人笑了笑问:“你小子又来送啥好吃地?”赵野:“没有,我爸让我来学写字。”

老人说:“你上炕来坐对面,”说着桌面摆上一张白纸,然后用一支沾水钢笔在纸上写了一行字。问道:“想学不?”赵野伸头看了一眼抬头对老人说了一个字:“学!”他看到的是刀刻在纸上一样的仿宋体,最厉害的是老人是倒写的字,正面是冲着坐对面的赵野。

一技之长受用一生!学宋体、魏碑、梅花纂成为日后赵野对参考古文的最大帮助。而独眼老人教给赵野的不只这些,谈古论今,奇闻异事,梅花易数,手相占卜,听得赵野是云里雾里,总是胡思乱想导致学习下降。

再有一年要上初中了,赵野的妈妈执意要搬到吉林市城里住,因为蛤蟆河子的子弟校初中教学水平有限,别影响孩子以后考大学……

犯人是不能成为师父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他们虽没以师徒相称,但赵野在长大后才明白所遇良师实在是难得呀…

记得告别独眼老人的时候外面下着雪,赵野的心是悲伤的,家人都先几天过去市里,只有他和老爸最后走,老爸把几只带不走的半大鸡杀了炖了一锅,赵野不懂什么叫故土难离,只知道再也不回来了,说不上心哪难受就是不舒服。

院子里老爸收拾了一些东西喊了一声:“都给你记大爷送去吧。”赵野拉着一堆家里搬不走的杂物的爬犁还有一小盆鸡肉进了老人的院子。

独眼老人站在门口脸上表情特别奇怪,赵野直到几十年后还能记得清楚,就像昨天一样。

那一只眼睛就像从没见过这个孩子一样,仔细又仔细的看着赵野的脸,道:“进屋吧我这些年怎么也不能白吃白拿你的!”赵野一愣后跟老人进了屋,灶台下还有火,锅里冒着气,不知道他自己做了一锅啥饭菜,一股子猪食味。

赵野从爬犁上双手揣起装鸡肉的盆放到小坑桌面上,独眼老人看了一眼笑了,从坑柜的被里拿出折了两折的长条牛皮纸,直接打开给赵野看了一眼后马上又折上说:“这是我画给你的,留个念性。”

赵野接过后看到封面什么都没有,只是在中间靠左有个红色钥匙形小印章。打开一看、好家伙!高山、流水、草原、树林、山崖、有字有画且标志东南西北!精致细腻、眼花缭乱。

两个字“喜欢!”老人说:“我呀,是要老死在这啦!老家也回不去了,想家乡的时候就画下来自己看看,岁数大了人也就没用了,咱爷俩有缘,这画如果你能用上也算了我心愿。”

又下雪了,监狱班车上没有几个人,赵野喜欢在最后一排,扒在后窗望着渐渐远去的家乡“蛤蟆河子”,又摸了摸怀里的那张图画,此时心已飞翔的追风少年怎会想到二十年后这画带来的却是天翻地覆,半梦半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