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

3个月前 作者: 编辑出版18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

某一天,在寂静的夜里,连月亮也躺在云朵里酣睡,只有周言伴着沉重的心事无法睡去。

第二天一早,周言就起床了,他几乎没怎么睡,眼下顶着一大片黑眼圈。

蔡逸辰听到动静,探起头问“今天不是周末吗?怎么起的这么早?”

“嗯。待会准备去老街转转。”周言用还沙哑的声音回道。

滨海老街地处老城区,近几年随着市中心的转移,老街已不再繁荣,哪怕是周末,也没有什么人,只有偶尔几个背着相机去采风的。但烟火深巷处,那里还留有很多手工艺品的小店,在默默传承着技艺,既然找不到专业的设计公司合作,周言转变了思路,想去那里碰碰运气。

老城区实在远得很,周言转了两次地铁,又搭乘了公交车,才到达老街。

老街由横竖四条巷子交叉组成,每条巷子不长,笔直通道,三四百米而已,也没什么转弯处,没什么的人话,能从巷头望到巷尾。没有遮挡和拐弯,老巷子里的风,一年四季永远不急不缓地呼呼吹着。

巷子里的老房子还保存着历史的痕迹,高高的围墙,雕花的屋檐,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清晨,太阳在淡淡云层中若隐若现,深秋的风吹在脸上,让人精神气爽。周言来的挺早,但古街上的一些店铺已经拉开了门,在这柔和的日子里,周言也久违地放松了心情,放慢了脚步,沿着大理石古道上,徐徐地向前走着。

走着走着,周言驻足在了一家卖手工陶艺品的店铺前。店铺很小很简陋,许是平常也无人问津,店内陈设的陶艺品不多。架子上摆出来的小碗和盘子都十分风雅精致,上面的花纹或图案不过于华丽,但并不单调,线条柔和,古朴中带着丝丝的雅韵。周言第一眼看到就觉得非常适合书店的装修风格。正巧瞅见一名老师傅正在旁边做着陶艺,周言走近指着架子问。

“老师傅,您这上边的小陶碗和盘子怎么卖啊?”

“碗五块钱一个,盘子六块钱。”老师傅用着沧桑的声音回道。

周言被意外的低价怔住了一下。

“师傅,您这店开在老街可惜了,同样质量的陶艺品要摆去商场,身价可得涨上十倍!”周言对老师傅说。

老师傅似乎已经是听过不少这种话了,笑了笑。

“我家祖上也是专门做陶瓷的的手艺人,要真想发达,早就发达了。”

“您没想过离开吗?”周言问。

“这间店铺是我的父亲传给我的,我也不舍得离开,况且在这没什么不好,做陶艺就得清净自在,多了人群的喧嚣还能做得出什么好陶艺。”老师傅不以为然地说。

“看的出来您是个好的手艺人,我看了摆出来的陶艺品,做的很好看。”说着看到老师傅捧着一个奇形怪状的玩意儿,往架子上放去。瓷白色的身影,上面还带有镂空的工艺。

“哎?师傅,这是什么好玩意儿。”周言没见过,好奇地问。

老师傅听到后,对周言投去了欣赏的眼光,骄傲地说:“哼,算你识货。这啊,可是我的‘传家之宝’。”

“我能仔细看看吗?”周言说。

待老师傅点了点头,大手一挥后,周言急忙凑上前看。

奇形怪状的玩意儿原来是一条小鱼的模样,只不过尾鳍捏的高了些,周言远看没有认出来。尾鳍和身体连接的地方镶着几朵花,尾鳍和身体是镂空的,鱼鳞和花骨朵用细小的线条勾勒了出来,小巧的鱼嘴微微张着,整件工艺品的制作难度可想而知。

周言深深地陷入了这件艺术作品的魅力当中,久久没有回过神。

见周言对这“小鱼”十分感兴趣,老师傅也很开心,心里闪过了一个想法。

“来,孩子,跟我来。”说着就店里走去。

周言一头雾水,脚步却也连忙跟上。

老师傅推开店铺里间的门,领着周言来到后院,里面摆放着各种陶瓷工艺的设备。

“你刚刚看的啊,不是一般的陶瓷制品,它用到了现代镂空陶瓷工艺。镂空的陶瓷制品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在制成工艺上不同于普通瓷器的烧制方式,其从选料、制模、翻模、打浆、注浆,修胚、镂空、素烧、浇釉、高温烧,釉上贴花、烤花、打磨等等四十多道工序上,无一不需要纯手工精心制成。”老师傅边走边对周言说。

周言听了,心里更佩服了,眼前的这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人,原来有如此高超的技艺。

“我爷爷那辈出生在一个专门做陶瓷的小镇上。我们家的这门手艺,已经传承了好几十年了。父亲年轻时来到滨海市,想要把这手艺更广地传播出去,那时候的老街还很繁荣,只是近些年没落了,有好多年轻人都没见过这种工艺。”老师傅悠悠地说。

“太可惜了,我也是今天第一次了解到这门工艺。”周言说。

“我学艺不精,没有能掌握像我父亲那样好。”老师傅谦虚道。“本来这镂空工艺都是用在大物件上,近些年订单少,我闲着无事便用来做了很多小巧的物件。”

周言看到院内的石桌上还有各式各样的镂空陶艺品。

“这是镂空陶瓷灯,瓷器本身用的是不透光材料,但它的灯罩上有许多通孔,光线可以通过这些通孔照射出来。”老师傅说。

“这要是开了灯,效果一定韵味十足,别有情调啊!”周言发出感叹。

“只是这陶瓷灯它可以承受长时间的光线照射吗?用的时间长了,会不会有褪色的问题?”周言问道。

“镂空陶瓷灯体均经过3次高温烧制,最高烧制温度达1300多度,因此在耐高温特性上无与伦比,再长的亮灯时间也丝毫不会影响灯罩,更不会有异味、褪色的问题。”老师傅解释道

“这是......”

老师傅一一介绍着。

“老师傅,我和我的伙伴自己创业开了一家书店,想在我们店里的文创区放您的这些工艺品进行售卖,您愿意和我们合作吗?”周言提出此次来的主要目的。

老师傅听闻,转头看向周言。

“可是我的这些工艺品,跟书店、跟文创也搭不上边啊。”老师傅迟疑地说道。

“我们书店的顾客主要都是年轻人,我们可以帮您传播这些工艺品,让更多的青年人看到。况且我们书店正在转型,想找一些有特色、有创意的文创产品,来增加知名度,提升书店的文化品质。我觉得您的作品非常合适。”周言真诚地说。

老师傅摸着下巴,思考了一瞬。

“您看这个镂空工艺的碗,可以在里边放蜡烛或者香薰,放在房间里,富有一番小资格调。”周言见有戏,继续提议道。

过了一会儿,老师傅下定决心说:“好!我接受你的提议。”

“太好了,师傅,谢谢你!”周言激动地说。

“我也是看你有眼缘,一看就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你的书店一定能越办越好。”

“那师傅,过几天我们来拿货行吗?然后当场把定金付给你。”

“来拿货可以,先说好啊,我这些宝贝珍贵的很,你们可不许摔着碰着了啊。”老师傅佯怒。

“哎!好,您放心。那就这么说好了啊,我们过几天就来。”周言说着就跑出了后院,想要立马去跟小伙伴们分享这个好事。

“师傅,您可不许反悔啊!”过了一分钟,只见周言又跑了回来。

老师傅看着急匆匆跑回的周言,笑呵呵地摆了摆手。“知道了,知道了,臭小子。”

周言这才放心地离开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