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锦囊妙计

2个月前 作者: 小船不用桨
第四章 锦囊妙计

冀州城西,烈府。

在府内大厅的主位上,坐着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手里拿着一封信件正在查看,旁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一个锦囊。

此人细眼长须,显得不怒自威,一看便久居上位,只是此刻看着信件,表情却有些奇怪,似喜似忧飘忽不定,更是苦笑连连,最后看罢还长叹一声:“有子如此,真不知是该欣慰还是该苦恼啊。”

老者旁边有一位管家模样的中年人一直侧立在旁伺候着,听得他说完话,不由得问道:“老爷,龙少爷的锦囊里可是说了些什么?”

老者一边苦笑摇头一边把信件递给管家,管家急忙接过来观看,只见上面如此写到:

儿如龙跪禀

今二月中旬,“神医”陆青回京,为讨佳人欢心,曾差人传讯小妹,令其教佳人知晓,以救其父。

但如龙深知父亲图谋苏家已久,耳目众多,知此事恐会加以利用,徒增变数,故又附赠两锦囊于妹。并言:若佳人忧虑,则拆小依计行事,若父亲困扰,则交大于您手。

今父亲看得此信,想必儿之忧已应。

儿所忧者,城主也,父亲大人欲重占冀州久矣,若有机会发难苏家,必不会错过,而此次最有效之法,唯劫持尔。佳人虽素有才名,却也孝顺无比,其父被劫,则其心必乱,想必父亲大人定会趁虚而入,以其父逼其就范,进而吞并苏家。

然劫持之事一起,变数亦增,城主此人文武双全,必然知晓此事是烈家所为,若及时安排人员严查城口,令佳人之父无法进城,不仅父之谋无法延续,反而骑虎难下,空得烫手之芋。

若解此事不难,只需令小妹对佳人言道:“进城人员虽可依画像盘查,但以防万一,还是派识得老爷之人从旁协助最为保险。”届时再由小妹自动请缨,入城易如反掌。

如此,父之危可迎刃而解,但儿望父亲宽宏大量,念佳人孤伶,其父进城后请网开一面,不要以此要挟。如龙感激不尽。

恭祝父亲大人万福。

儿如龙亲笔。

至此,这封信件管家是看完了,在明白老爷为何感叹的同时,心里也是震惊不比,自家少爷从小才思敏捷他是知道的,但从来没想到,这位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少爷,还有这未卜先知的本领。

信件里所书所写,不但对老爷之前的安排好似亲眼目睹,更对事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了如指掌,不由得让人感觉瞠目结舌。古人常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不过如此吧。

所以,管家看完后,含笑对老者说道:“龙少爷料事如神令小的大开眼界,此可谓老爷之福,烈家之福,老爷自然该欣慰。”

“哼,什么欣慰,此逆子之前居然帮外家之人,此刻不过是将功补过,等他回来,定然不饶。”这老者言辞严厉,可语气却没有丝毫责备的意味,满脸自豪的笑容更是出卖了他的内心。

这老者便是烈家的当代家主烈天齐了,而那个管家是烈家的老臣,名叫烈福。

说起来烈天齐最近可是苦恼的很,本来收到苏家老爷子进京求医,连夜出行的消息后,烈天齐是暗自狂喜,感叹苍天有眼,天赐良机,重霸冀州是指日可待,所以当即派烈如虎分批出城埋伏,而过程也是顺利无比。

只是第二天当烈如虎带着苏北山到了城门口,打算偷偷入城的时候,就发现城门守卫比往日多了很多,似乎是在搜寻着什么,尤其是马车,挨个查看,显然是得到了什么指示。

烈如虎看到这情况,心生警惕,并没有冒险进城,只是留下了一个给烈天齐带话的人就悄悄离开了。

烈如虎看到的显然跟烈如龙此时预料的一模一样,而且不仅如此,烈如龙还预先留下锦囊想到应对之法,足可见其智之深,其思之密,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不过烈如龙认为,会发生这样的事,是冀州城主反应迅速的结果。对于这一点,烈天齐是不同意的,他认为是烈如虎在云岭暴露了,所以才让苏家占得了先机。

因为城门封锁严查的消息传到烈家后,烈天齐第一时间联系了安插在苏府的眼线,问明情况后得知,原来当晚有苏家的商队回城恰巧路过云岭,并且还救回了一个现场生还的人。

因此烈天齐觉得可能在云岭的战斗中,那个活着的人认出了烈如虎。毕竟烈如虎在冀州境内很有名气,体态特征也很明显。这也让烈天齐不由得感叹苏家命不该绝。

可烈天齐哪里能想到苏家商队救回的那个人早已不是原装的了。

而且郝建旁观者清,也够机敏,一下子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及时的提醒了苏胜男让她找冀州城主帮忙,所以致使苏北山无法进城,更无法被烈家实质控制,如此一来形势逆转,反而把烈天齐弄得进退两难了。

毕竟苏家一下子死了几十号护卫,城主府有足够的理由介入调查。更甚者,若查到了烈如虎如今在城外的居住点,直接出兵围剿也不是不可行。

只不过现在时间尚短,他们不清楚如虎那里具体有多少人,同时也担心苏北山的安危,所以投鼠忌器,不敢贸然行动。

苏胜男也是因此而焦急万分。

可你说苏胜男急,烈天齐觉得自己现在比她还急。因为这件事烈家也是不愿意拖延的,也根本拖延不起,且不说时间越久,对方掌握的信就越多,单是苏北山重病的身体,也容不得烈天齐有太多的思考时间。

万一苏北山撑不住,突然撒手人寰,自己不仅会面对城主府的严厉盘查,还要承受当朝宰相的报复,虽然烈家已有了不惧此事的背景和底气,但京城里的那位二皇子如今正处在“封王”的关键时刻,若因为这件事而被牵连,有所差池,反而是得不偿失,毕竟宰相与二皇子的恩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如果说就此向苏家妥协,烈天齐又实在不愿意,毕竟这个机会真的太难得了,苏家老爷子都在手上,只要进了烈家大门,那自己便可高枕无忧,大族底蕴,再加上如今烈家背景雄厚,即便是一城之主,那也不是想查就查的。

到那时候,自己进可逼苏家就范,退可保苏北山安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陪苏家人玩,这样千载难逢的良机,烈天齐真的是不想错过。所以他为了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可说是是寝食难安,苦恼的很。

万幸,天无绝人之路,就在烈天齐愁眉不展的时候,烈如龙的这个锦囊解了燃眉之急。

只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眼前的困惑虽然是解决了,但又给烈天齐增加了新的烦恼。

烈天齐的两个儿子,烈如虎已是人杰,虽然年龄尚小,但已经初露武锋,不出意外,以后定然是一员沙场猛将。

而烈如龙就更了不得了,可称得上天纵之才,从小就心智非凡,不仅名满冀州,在京城也闯下了诺大的名号。

所以提起烈家双子,谁人不暗自称赞?

烈天齐对这两个儿子也是欣慰不已,还曾专门寻得天价古玉,花重金请大师为其造型,一龙一虎,足可见烈天齐对他们的疼爱。

再加上烈如龙如今深得二皇子的器重,说不得哪天就成从龙之臣。烈天齐敢行劫持之事,敢跟冀州城主叫板,不仅是靠家族底蕴,更多的底气是来源于此。所以,他对烈如龙的期望也最大。

只可惜英雄难过美人关,烈如龙一代人杰,却偏偏错入情网,喜欢上了苏胜男,三年前被苏胜男智激进京不说,此刻信中更是提及之前还曾暗中施助,这让烈天齐大感苦恼,心想,即便他当时能让苏北山顺利入城,估计也会被那个“小锦囊”所化解吧。

所以,虽然烈如龙一纸书信便让烈天齐多日的困扰一扫而空,但作为一家之主,对于烈如龙信中胳膊肘向外拐的举动也是头疼不已,这才有了那不知该欣慰还是该苦恼的感叹。

而且信的最后,烈如龙还不忘帮苏胜男求情,也更加让烈天齐确定:三年了,这小子对苏家女的感情不仅没有减退,反而愈演愈烈了。

一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心向外人,并且还是那苏家之女,烈天齐没由来就是一阵头大。三年前的那件事他至今都历历在目,即便烈天齐对烈如龙引以为傲,但此时也暗自为他担忧。想到这,烈天齐脸上的笑容就慢慢的消失了,开始沉思起来。

旁边的老管家烈福跟随烈天齐多年,可说是心腹之人,一看烈天齐的样子,就知道他在忧虑什么,当下轻声问道:“老爷可是在苦恼龙少爷与那苏家女的事情?”

烈天齐听后长叹一声:“唉,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那个混蛋小子也真是不让人不省心,天下美女何其多,他却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妄他自称才智无双,我看就是一个不开窍的榆木脑袋!”

老管家烈福听了烈天齐的抱怨却微微一笑,然后低头靠近烈天齐的耳边窃窃私语,不一会,便把烈天齐说得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最后,烈福总结道:“如此行事,既能吞并苏家,也可让龙少爷无话可说,说不得还要感谢一下老爷,可谓一箭三雕!”

烈天齐的脸上此刻已是面带笑容,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子,显然是在做着什么抉择,最后烈天齐眼睛一眯,悠悠的说道:“看来,老夫的这次寿辰,得办的隆重一些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