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开考

3个月前 作者: 凉月凉了
第76章 开考

第76章 开考

世界上没有问题是用钱粮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是钱粮给的还不够。

掐头首——皇帝一道学习的诏令,整个五军都督府高官都被调离。

撒钱粮——新的监军与锦衣卫带着钱粮入营。

这么两记组合拳下来,京营迅速就被接管了下来。

至于说会不会引发顺天府的治安问题。

那是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官府的事儿,和皇帝没关系。

接下来的几天内,神机营、五军营相继开拔,到南海子接受整编。

在锦衣卫的护卫下,朱由校站在小山坡上看着下方正在长跑的士卒。

新兵的选拔标准是,携小盾一面,钢刀一柄,鸟铳一支,着纸甲,赢三日之粮,一个时辰能行三十里地,选入虎贲、豹韬二卫,余者编入城建营。

这个选拔标准不算苛刻,主要考验的是意志力。

那些个酒囊饭袋是吃不了这种苦的。

“废物。”

看着一队明显是长期不运动的胖子因为跟不上大部队的节奏而落后,朱由校忍不住骂了一声。

“把这批人送去城建营去。”

“是。”

闻言,站在朱由校身后的传令兵了连忙拱手道。

走下山坡,校场之上,选拔出来的稍微有点士卒样子的兵卒正在两两捉对扭打在一起。

皇帝的规矩很简单,不管你原来是什么职位。

现在,想当官儿,想每个月多拿饷钱,那就表现出你的勇猛来。

伍长、什长、伙长、副都头、都头五级职位的选拔规则很是简单,打,用拳头说话。

能打过两个人当伍长,打得过三个当什长,打得过四个当伙长,打得过五个当都头。

这种选拔方式在军中很是行得通,拳头硬的人,才能管的住人。

至于说会不会造成怨气什么的。

还是那句话,钱粮到位了,什么都不是问题。

赢了的当官有赏一月饷银,输了的也赏一月饷银。

当场就给。

下了兵器,且有虎贲、豹韬两卫在旁边监视,就算是想闹腾,也是不可能的。

与此同时,一群文员正在登记造册,给这些人做个统计。

再往旁边,一群木工正在削木头。

皇帝定的新的兵牌,只有巴掌大小,上刻姓名、家庭住址。

陆陆续续调来了四万多的京营,虎贲、豹韬两卫选走了七千人。

如果问这会儿南海子里谁的头最疼,钱世桢表示,我当仁不让。

剩下的三万多人以及以前选出来的老弱病残,都塞到了他带着的城建营,让他带着在南海子修地球。

见树砍树,见山挖山,反正整个南海子都是皇家的,想怎么霍霍怎么霍霍。

虽然已经到了入冬时节,天气有些冷,但军帐还是有的,保证不会冻死人。

将这些人安顿下来后,钱世桢就带着这些人在南海子伐木、平地、建房子。

他们手中的家伙不是刀兵,而是铁锨、铁镐、独轮车。

皇帝对于城建营的要求不高,别闲下来就行,你哪怕领着这些人围着南海子转圈儿消食呢。

随着时间到了十月十五,终于到了开恩科的日子。

曹文诏为先导,五千虎贲卫,也不嫌扰民,浩浩汤汤的从永定门而入。

嘿,伱没猜错。

朱由校就是故意带着新兵在给这北京城的父老乡亲们刷存在感。

告诉大伙儿,新上位的小皇帝是个手里有兵的。

国子监兵马入京之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进入紫禁城,而是直接将承天门前的大广场围了起来。

在这里,宫内已经按照皇帝的吩咐,搬来了足够的桌子板凳。

为了凑出这些桌子板凳,锦衣卫可以说把京城中的酒家、饭店的桌子板凳都给买来了。

待到虎贲卫完成考场围圈,皇帝上了承天门后,国子监太学生们在国子监祭酒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考场。

待学生们都进入考试位置后,国子监祭酒公鼐上前道。

“臣国子监祭酒公鼐率领国子监太学生六千七百人恭请圣安。”

“朕安。”

坐在承天门城楼之上,朱由校看着下方的人头,突然真正有了当皇帝的感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上承祖宗之志,下拥黎民之愿。。。今国事艰难,官吏缺员。。。特开恩科,以选官吏。”

“开科。”

随着小太监念完圣旨,伴随着一声开科。

承天门下走出一个个捧着试卷的太监,开始给一众士卒发放试卷。

每人一张试卷两张草稿纸,笔墨纸砚早已预备好。

“咚!”

随着一声沉重的钟鸣。

万历四十八年的特别恩科考试开始。

人群的正前方,放着十几把椅子。

内阁辅臣、六部九寺的主官此时亲自上阵监考。

手中端着一杯清茶,周应秋微微斜了斜身子,向旁边毕自严的方向靠了靠。

他在犹豫要不要喝茶。

这大庭广众之下,要是去解手,有些丢人啊。

“你有没有将自己的试卷,交给国子监的太学生们让传阅?”

犹豫再三,周应秋还是没掀开杯盖。

“当然,我肯定给了。”

在他的身侧,度支司正卿毕自严有些奇怪的看着周应秋。

“皇上将试卷让我们带走,又要重新出题,不就是让我们将试卷交给太学生们让传阅吗?”

斜着眼睛看了眼内阁辅臣韩爌,周应秋小声道。

“我听说,韩辅没有将试卷交给太学生传阅?”

“哦?”

闻言,毕自严挑了挑眉毛,这可是皇帝允许的在国子监刷名望的机会,韩爌怎么会。。。

脑子稍微一转,毕自严就知道为什么。

“咳,韩辅考的不好,你就不要这么说了”

“他又不是最低的,怕什么。”

闻言,周应秋往左边示意了下,那边有个更低的。

“那位四十三分的大理寺卿,不大大方方的将自己的卷子给了太学生嘛。”

“皇上考的吏科,大理寺卿连一半分数都没拿到。”

“咳咳。”

听着两人这么调侃同僚,坐在毕自严身侧的工部尚书徐光启实在是忍不住了,示意周应秋看看他身侧韩爌的脸色。

他怕让这两人说下去,自己会当众笑出来。

“咳。”

接到徐光启的示意,周应秋咳嗽一声,整理下衣袍,重新坐好,仿佛刚才那个调笑同僚的人不是他一样。

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