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谁是你的主子

3个月前 作者: 凉月凉了
第115章 谁是你的主子

第115章 谁是你的主子

本来,魏忠贤是打算直接找皇帝汇报,说叶向高不老实的,想看能不能直接把这人再给送回家去。

叶向高是被泰昌召回进京打算用的,但是小皇帝明显不想用这个人,找了个修实录的差事就给打发了。

哪作为皇帝的头号马仔,他魏忠贤觉得自己身为东厂督公,应该当仁不让的接下这将叶向高弄走的差事。

但最后想了想,还是先到司礼监找了刘时敏。

现在宫中四府,外务、内务、内财、典察四府,他和刘时敏虽然算是平起平坐。

但近些日子,魏忠贤也发现了刘时敏是个聪明人。

而且,他也发现相比于他,皇帝更看重刘时敏。

魏忠贤这人,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对比他位置高的人,一向保持着尊敬。

历史上,王安的死,那也是天启态度明确的要弄死王安,送了王安去南海子养麋鹿的情况下,魏忠贤才派人弄死了他。

“此事不简单。”

听完了魏忠贤的讲述,刘时敏放下手中正在看的奏本,抬头看向魏忠贤道。

“这是有人要将叶向高架在火上烤啊。”

“哦?详细说说。”

听到刘时敏的话,魏忠贤的两个小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起来。

对刘太监这个聪明人,凡事多请教请教,总没错的。

“敢请刘大珰解惑。”

“叶向高是前朝首辅,离京最少已经有七年了。皇爷明显就是不想用他,这才让他去翰林院修实录。”

“这个时候,韩爌这个内阁辅臣却去见了叶向高,你觉得皇爷知道后,会如何作想?”

“皇爷肯定会对叶向高起疑虑,对韩爌也会不满。”

听到刘时敏的话,魏忠贤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小声的道。

“哪我只要和皇爷说,这叶向高与韩爌有结党营私之嫌。。。”

“事情不是这么办的。”

闻言,刘时敏摆了摆手,用手指了指天上。

“我们这些太监是什么?是皇爷的家奴,做家奴就要有家奴的本分,虽说替皇爷分忧就是我们的本分。”

“但你如今是典察府的大珰,负有监察之权,将事情完完整整的汇报给皇帝,这也是你的本分。”

“皇爷没有让叶向高直接还乡,而是让他去翰林院修书,为什么?”

“是因为如果直接让叶向高此时回乡,外廷恐怕会说皇爷刻薄寡恩。伱这么去告诉皇爷,说叶向高有结党营私之嫌,你觉得皇爷会高兴?”

“哪以刘大珰之见,此事杂家应该如何处理?”

“如实报上去。”

“如实报上去?”

“对,将有人去叶向高府上的事,有哪些人,说了哪些话,不要添油加醋,做到如实上报。”

“嗯。。。”

听到刘时敏的话,魏忠贤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但又觉得哪儿不太对劲。

“这样就可以了?”

“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

作为历史上能从崇祯清算魏忠贤时好好的活下来的司礼监太监,刘时敏是一个绝对的聪明人。

“那个缪昌期和韩爌说的那些个话,往坏了说,可以是诽谤君上,私议朝政,这罪名可不小。往好了说,可以是关心朝政,心怀社稷,那是忠心啊。”

“但这些和叶向高有关系吗?并没有。”

“能入罪叶向高吗?也不行。”

“但他们弹劾于你我啊。”

闻言,魏忠贤有些不解释的道。

“皇爷会因为外臣之言,就治内臣之罪吗?”

听到魏忠贤对于被人称为四贼的事耿耿于怀,刘时敏笑着道。

“这些日子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你还不明白吗?”

“王安死时,你就在乾清宫。皇爷为什么要让王安自缢?后面清理宫内时,虽然名为清理魏朝党羽,但实际上针对的却是王安。”

“皇爷讨厌内臣和外臣有勾结,自然也不会让外臣干涉到内廷。”

刘时敏说着,自信的笑了笑。

“我们只要记住,谁是我们的主子,不要逆了皇爷的意,谁都动不了我们。”

“嗯。”

听着刘时敏的话,魏忠贤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今日,杂家算是知道了,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次日一早,刚刚跑完早操的士卒们正在埋锅造饭。

朱由校正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在旧衙门吃着饭。

一碟小咸菜,一碗白粥,三个馒头,如此的朴实无华。

本来,大明皇帝吃饭还要奏乐。

但这个规矩在张居正时期被取消了,万历也不是个喜欢吃饭的时候听乐的人,就没恢复。

历史上,崇祯为了救国,急病瞎求医,觉得皇帝要有皇帝的威严,又给恢复了。

别说崇祯那厮节俭,那种吃饭方式,一顿下来得花个上百两银子。

如此简简单单的饭菜,朱由校却是吃的香甜。

嘴里咬着根牙签,翻看着聊天记录,耳中听着魏忠贤的汇报,朱由校将牙签吐了出去。

“朕知道了,你让人盯着就行了。”

“奴婢领命。”

魏忠贤闻言,有些不安心的看了上方的皇帝一眼,而后退了出去。

看着离开的魏忠贤,朱由校手在桌子上敲动。

魏刘王杨四贼?

对于缪昌期关于太监的评价,朱由校心中冷笑。

太监对于外臣来说,什么叫贼?

不和他们同流合污的就叫做贼。

皇帝鹰爪叫贼。

“国贼。”

将聊天记录揉成一团,丢了出去,朱由校心中不屑的道。

而与此同时,一个被急召入京的人,到了通州。

“真冷啊。”

用棉袄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袁世振脑袋伸在窗帘外,看到道路上连个鬼影子都没。

进京,特别是大冬天的进京,是会要人命的。

但袁世振也没办法,皇帝在圣旨里催促的紧。

而且,他的好友李汝华也给他来信说明了缘由,袁世振敏锐的察觉到,新皇帝这是要重用他。

他是个干事的实官,从来不怕得罪人,怕的是没人用他。

“东家,小的听说皇上如今在南海子,我们是先去吏部述职,还是直接去南海子面圣?”

对于本次进京,怀抱野望的袁世振,将窗帘放下。

“皇上要见我,直接去南海子吧。”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