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强兵以富国

2个月前 作者: 凉月凉了
第316章 强兵以富国

“这小伙子精神。”

往后靠在椅背上,朱由校对坐在他背后的诸部尚书道。

“这精神头,一看就是个能胸有大志之人。”

“陛下睿见。”

听到皇帝的话,兵部尚书黄克瓒出言道。

“臣往日巡视武略院,发现武略院众生员以此子为先。”

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

虽然是以文举人的身份被卫所推荐进了武略院,算是进了令人看不起的军事系统。

但卢象升没有却并没有因此而颓废。

或者说进了武略院,在见到了几次前来巡视的皇帝后,卢象升心中为王先驱的想法更甚,对于兵法上的学习更加用功。

而一个文举人在武略院学习,搁后世差不多就相当于新兵队伍里混进来一个研究生,属于特别吸引人目光的那种。

对于卢象升,不管是身为武略院祭酒的陈寅、陈策,还是兵部尚书的黄克瓒,那都是相当的关注。

武力这么强,还是个举人,这就是个翻版的熊廷弼啊。而且相比于熊廷弼的那个急性子,这卢象升的性情,就平和了许多。

而卢象升也很争气,武略院的各项科目都是优等。

“十矢十中!”

就在朱由校欣赏的看着身形魁梧的卢象升时,他已经完成了射术的考核,随着负责看靶的士卒竖起旗子,报出卢象升的成绩后,在场的众人纷纷鼓起了掌。

“彩!”

“年轻人好箭术!”

用一种欣赏的目光看着卢象升,毕自严目光微动。

“比朕的射术好。”

不知道毕自严在想什么,朱由校转头对毕自严道。

“朕让人给朕找了把强弓,但至今都拉不开。”

“今日一见,颇为艳羡啊。”

“陛下年岁尚轻,身体还未长熟。”

听到皇帝的话,毕自严笑着鼓励道。

“待年富力壮,必可拉开强弓。”

“承毕师吉言。”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朱由校是一清二楚。

这具身体,偏瘦,缺乏锻炼。

想要能开强弓,还需要很长时间的锻炼。

“二号生员,广宁卫吴襄!”

就在朱由校和毕自严聊天之时,下一个生员上前,开始考核射术。

对于吴三桂的爹,朱由校并没有多做关注。

吴三桂的出现,是大明京营势弱,边方藩镇化的一个代表人。

他是被人推动着走上的那个位置。

压制对方毫无意义。

“汉高祖刘邦的诗,做的是磅礴豪迈。”

看了眼正在射箭的吴襄,朱由校突然对身后的一众重臣道。

“诸位爱卿觉得,哪一句最符合现在这个时候啊。”

“这。。。”

听到皇帝的话,在场众人纷纷对视一眼,思索起了刘邦的诗词。

“臣以为,是《大风歌》中,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句。”

第一个回答的,是吏部尚书周应秋。

皇帝的这题,直接就是送分。

刘邦一生做诗多少没人知道,但到如今只有《大风歌》和《鸿鹄歌》两首。

而符合现在武略院大考这个场面的,也就只有求才的这句话了。

“是么?”

“玉京星阙杳然迹,无人唱彻大风歌。”

听到周应秋的话,朱由校摆了摆手,不再说话。

当皇帝不再说话之后,射术接着进行。

而射术考完后,就是三长书面考试了。

皇帝让人在军中考算术,除了参与过军事之人外,很多人都搞不明白其中的意义。

军事,除了对拼士卒是否勇武外,就是拼经济了。

而军队中经济的基础,是数学,是算账。

军中的物资统筹、伤员壮丁、人员配给、修堡耗费,这些都需要将领去关注。

只能领着大头兵在战场上往前冲的将军,不是一个好将军。

而第三项的军法,则是考校生员们对军法的熟悉程度。

在钱粮供应充足的前提下,军队的军纪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

而第四项的策略,则是对兵法的熟知程度,以及随机应变能力。

当时间来到傍晚,太阳已经开始落山,武略院的大考算是落下帷幕。

“臣等恭送陛下。”

中军都督府的门口,陈寅带着一衙门的人送走了皇帝和六部尚书。

试卷已经被兵部带走,由兵部尚书和虎贲卫中郎将赵率教联合批阅。

三日后,当武略院众军生的成绩被批阅出来后。

卢象升,毫不意外的拔得头筹,武略院大考第一名。

“这个卢象升,是个大才啊。”

手中拿着卢象升关于练兵的策问,英国公张维贤忍不住向身侧的定国公徐希臯道。

“我打算上书陛下,让我家的那小子拜此人为师,你觉得如何?”

“他才二十来岁,尚未立下功名,行此拜师之举,过于早了吧。”

听到了张维贤的话,徐希臯有些意外的看向他。

张维贤说的小子,是下下代英国公继承人,张世泽,皇帝身边的小跟班儿。

这就是要在卢象升身上下注了。

“大明武勋衰落了这么多年,现在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要整顿京营的皇帝,我心里高兴啊。”

闻言,张维贤笑眯眯的到。

大明武勋在朝堂上失去话语权,偃武兴文是一个因素,京营糜烂,失去战斗力也是一个因素。

枪杆子不硬,说话没气劲儿啊。

“陛下整顿京营,设立了亲军四卫,现在豹韬卫去了辽东,虎骧卫去了凤阳。接下来龙骧卫还要北上蓟镇,而武略院大考前五十名,是要入龙骧卫为将官的。”

“现在京营人数相比于太祖成祖年间,还是太少。往日里,我就听说陛下对这个卢象升很是关注,我估计将来这卢象升也是要带一卫京营的。”

“这样的话,的确可以让他去拜个师。”

闻言,徐希臯点了点头。

他现在倒是不急着下注,他儿子徐允祯是虎骧卫的武德使,而且他侄女还是皇后。

他什么都不做,就算是握不住权势,家势恩荣也不会衰减。

就当张维贤和徐希臯两人谈话的时候。

武略院的第一期考试合格的两百名生员,已经收拾好了行礼,前往亲军四卫任职。

前五十名,跟着他们的副校长,陈策将军和王在晋一起去了蓟镇。

而往后的一百五十人,则是到其他三卫任职。

运气好的,留在京城虎贲卫。

倒楣的,前往辽东,到孙传庭麾下报道。亦或者去凤阳到祖大寿麾下任职。

站在安定门五凤楼上,看着出城的龙骧卫士卒,朱由校满心的豪迈。

这都是他的兵,放到边关去历练上一段时间后,就是天下强兵!

特别是这些人里还有将农民练到能正面硬撼螨清八旗的卢象升在,让他更是有信心。

明末能练出强兵的,一个孙传庭,一个卢象升。

一个带着秦军,打的李自成仅剩十八骑逃亡。

一个带着天雄军,在队友拖后腿的情况下,壮烈战殁沙场。

有这两人在,他何愁天下不宁。(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