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朕带你们风流快活去

6个月前 作者: 凉月凉了
第537章 朕带你们风流快活去

八月初一,时隔半年。

随着景阳钟的又一次鸣起,京中文武,无论老幼,但凡是个能上朝的,哪怕是病重的,抬也要让家人抬到文华殿上。

这到不是大明的文武百官恭顺了,而是近些日子京城的局势,有点儿特殊。

随着京城的舆论闹起来,皇帝大怒之下,戚金领城建营戒严京中。

随着龙骧卫的骑兵列着整齐的队伍进京,因为皇帝不住京中,而有些不恭顺的人,终于回忆起了皇帝破家灭门的狠辣。

“天子临朝,群臣入见~”

胳膊上搭着洁白的浮尘,刘时敏吊着嗓子高喊一声,早已在外等候的文武众臣列队进入文华殿。

“臣等恭请圣安。”

在内阁首辅毕自严和英国公张维贤的带领下,文武百官躬身行礼。

“朕安,平身吧。”

靠在龙椅上,看了眼下方跪的整整齐齐的群臣,朱由校出声道了一句。

这次没有朕不安,朕甚不安。

套路能用一次,能用两次,但不能常用。

“朕,是为什么回京,想来众爱卿是知道的。”

待到一群人从地上爬起,朱由校开口道。

“礼部侍郎魏广微将昔年张太岳整饬学政的十八条翻了出来,朕又加了六条,合计二十四条,令颁布天下。”

“结果,这朝廷的公文发没发到地方还不知道,南直隶就冒出来个应社,京城也有不少的文人墨客为之羽翼,说朝廷这是阻塞言路,打压士子。”

说着,朱由校看向内阁首辅毕自严问道。

“毕师,对此事你是怎么看的?”

“启奏陛下。”

闻言,毕自严心中一沉,当即拱手到。

“世间之事,皆有朝廷法度,若有违法乱纪之人,当按朝廷法令惩处,事发之地朝廷各有司,有职责者,亦要追究。”

听到毕自严的这话,朱由校勾了勾嘴角。

他问毕自严啥看法,毕自严直接说处理办法。

这就是清楚的表示自己和那些人不是一条船上的了。

“六部九卿,都与毕师一个意思?”

转头看向列在前方的各个实权衙门,朱由校问道。

“臣等皆赞同毕阁老之语。”

闻言,吏部尚书周应秋当即拱手道。

“张太岳所言,宁抗朝廷之明诏,而不敢挂流俗之谤议,宁坏公家之法纪,而不敢违私门之请托。”

“臣等深以为然。”

“士子者,当用心学业,万不可涉足朝事,否恐有遭奸人裹挟之患。”

“启奏陛下,臣詹事府少詹事钱象坤弹劾吏部尚书周应秋,堵塞言路。”

随着周应秋的话音落下,朝堂上突然响起一个突兀的声音。

“士子关心国政,痛斥奸佞,乃是理所应当,臣以为,南直隶士子之举,虽有过激,然事出有因,若朝廷以雷霆之势重惩,恐冷士子为国之心。”

听到钱象坤的话,六部九寺不少的人都惊讶的转头看了一眼。

这钱老哥,胆儿肥啊。

京城飘没头帖子,宣政司压制不住消息后,又补了五百多锦衣卫缇骑,洪承畴已经开始无差别的往西山煤矿上送人了。

戚金已经带兵戒严了京城,今天早上,龙骧卫护送皇帝回宫,这个时候你居然还敢跳出来给那些人说好话?

听到钱象坤的话,朱由校的眼皮子跳动了两下,心中已经有了火气,在琢磨着要不要拿这厮泻火。

“启奏陛下。”

就在这时,翰林大学士韩爌也开口道。

“今岁秋闱将近,如今南直隶人心浮动,朝廷所颁二十四条目,影响甚大,为安天下士子之心,臣以为此政不若缓行。”

“士子乃我大明栋梁之才,不能轻慢。”

随着叶向高的开口,接下来又有人站出来道。

随着叶向高的开口,施凤来、周炳谟、钱龙锡、彭凌霄唐大章等一众詹士府属官也纷纷开口,给南直隶的士子求情。

看到这一幕,同样是詹士府属官的黄立极撇了撇嘴角。

这新皇登基两年了,对他们这些詹士府属官几乎是从不过问,也不想想为什么,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是不识时务的往出来跳。

都是一个衙门里混事儿的,对彼此也是知根知底。

这些人这个时候出声,是为南直隶的士子?那是为了身后的文社。

这次民间的事儿,看似是朝廷新颁二十四条引起了士子反弹,但实际上却是皇帝一直以来的高压政策,尤其是令内务府南下接管南直隶的一些个产业,引起来了整个江南的士绅阶层的反抗。

应社张溥那个愣头青,纯粹就是让人给当枪使了。

皇帝从登基开始就在整顿官场,现在的官员别的不说,起码贪污和怠惰因循的事儿是少了很多。而若是想将这个成果保留下去,就必须要整顿士林风气。

皇帝刚提出来个二十四条,江南就捅这么大个篓子出来,这何止是撞上了刚颁布的“二十四条目”,听说那些人可有不少的都在给顾宪成等人叫屈,觉得朝廷惩处过重。

“启奏陛下。”

就当朱由校的脸色已经阴沉下来之时,黄立极从一群刚刚出声的詹士府官员队列里出来,以示自己和这群人不是一伙的。

“臣听闻,那应社在南直隶及周边诸省风头无两,遍及大江南北,不止是士子踊跃入社,还有官员加入!”

“这些人有结党营私之嫌,违反朝廷之举,强闯官府衙门,殴打朝廷命官,此等恶行绝计不可纵容,当以雷霆镇压,严防宵仿效,成燎原之势!”

黄立极的话一出,朝堂上不少的人脸色都是一变。

若是大江南北的士子都有样学样,那还真会乱到无法想象。

此外,还有一群人则是想到,若是严格执行皇帝签发的“二十四条目”,天下士子不说齐齐,最少有五成恐怕都会被裹挟其中,那才是真正的大事儿!

“毕阁老?”

听到黄立极的话,朱由校动了动眼皮子,转头看向毕自严。

意思不言而喻,表个态。

“启奏陛下。”

听到皇帝的话,毕自严当即厉声道。

“臣请旨,令礼部、宣政司即刻将‘二十四条目’明颁天下。”

“凡是结社,结党之人,立刻解散,退出!教而不改者,尽削已有功名,朝廷大小官职,永不叙用!”

毕自严的话一出,本来一些个似睡未睡,双目迷茫,神游天外之人,纷纷精神了起来,睁大双眼看向了站在首位的毕自严。从方孝孺开始,大明的读书人不知为何就养成了一个要名不要“命”的传统,一代代传到如今,在文社、诗社、书院遍布天下的现在,那真的是有二愣子要名不要命的。

朝廷的二十四条在南直隶诸省公布,再有毕自严的教而不改者,直接禁科举,削功名,恐怕江南真的是要掀起造反之事的。

“启奏陛下,臣反对!”

手中拿着笏板,已经搬完砖的礼科给事中周起元踏步而出道。

“士子十年寒窗,结社也只是为朝廷检讨得失,何以禁止科举,尽削功名。”

“毕阁老所言之事,臣请缓行。”

这一刻,即便是调和派的翰林学士叶向高也实在是不能再保持沉默了,高举笏板道。

“朝廷整顿学政之事,万不可如此鲁莽而行,此道圣旨一下,定使南直隶士子心中愤慨,届时万般皆休,后果如何,孰可预料?

随着叶向高的开口,朝堂上不少人也站了出来。

这一次,不止是翰林院、詹士府这些清水衙门,连六部九寺都有不少属官站了出来,请求“缓行”,甚至于“不行”。

“荒谬!”

“君子朋而不党,小人党而不朋。”

“彼辈结党,过江而塞河上,行路而绝道中,人数众多,且不服朝廷诏令。”

见到这么多人站出来反对毕自严,吏部尚书周应秋一甩袍袖,转身呵斥道。

“一人有话,八方来援,乃是证据确凿的结党营私,尔等为何在此阻拦。”

“难不成尔等亦是那结社结党之人!”

周应秋一开口,礼部尚书孙如游也随后开口呵斥道。

“南直隶之地,虽说文化荟萃,但科举舞弊之事,却是累年有生。”

“今岁南京秋闱尚未开始,那诗社文社,就已将条子都递到了我礼部衙门,言有人必须录用。”

“此等谋逆之行,尔等焉敢说是为国为民?”

“嗯?!”

且不提下方的官员听到孙如游的话有何感想,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却是眉头狠狠的一跳。

什么玩意儿?

有人把作弊的条子都递到礼部了?!

按下心中的惊诧,朱由校装做没听到一般的继续靠在龙椅上,听下方的朝臣狗咬狗。

孙如游的话一出,在场众人纷纷眉头狠跳。

有的事情,做就罢了,但千万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

这孙如游是疯了不成,居然将文社干涉乡试的事儿都说了出来。

“启奏陛下,天下士子无不一心为国,朝廷所出的‘二十四条目’实乃打压栋梁之才的恶政啊。”

心惊肉跳的看了眼上面的皇帝,韩爌也顾不得此刻他在皇帝是个什么形象,连忙高声开口,企图将孙如游的声音给遮掩下去。

“恶政。”

就在这时,站在度支司一众正卿身后的正廉署贴刑千户陆文昭,出声冷笑道。

虽然跟在皇帝身边听用,但陆文昭身上还挂着正廉署贴刑千户的职位,此刻站在朝臣中,却是有些突兀。

“前日一日时间,我就抓到了大大小小宿娼的士子四五十人,这种留恋于烟花之地的鼠辈,焉敢称为我大明日后的栋梁之才。”

“纵然士子狎妓,宿娼,那也是风流韵事,真轮起来也只是小德有亏,何来以贪官污吏称之!”

到底是曾经当过内阁辅臣的人,韩爌的官威还是有的。

“嗯?!!!!”

听到韩爌这话,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拉长声音发出了一阵长哼。

伸手拿起镇山河在这桌子上咚咚就是两下,叫停了殿上的吵闹,朱由校伸长了脖子看着韩爌问道。

“韩大学士说,士子狎妓,宿娼,是风流韵事?”

虽然知道明末风气腐败,官员士子嫖娼成风,但他真的没想到,这曾经的内阁首辅,居然敢当着他这个皇帝的面,说什么士子狎妓,官员宿娼,是风流韵事。

“启奏陛下。”

看到皇帝那好奇的目光,韩爌此刻也是病急乱投医,只以为是小年轻见识的花样少。

毕竟,这位皇帝至今名义上一个皇后一个贵妃,算上那个十二三岁的,也才俩女人。

“诗经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此刻,韩爌只以为是皇帝对士子间的风流感兴趣,当即道。

“秦淮河上,才华横溢士子,有佳人相伴,琴瑟和鸣,此乃风流千古之佳话,朝廷岂可禁止。”

“这样啊,才子佳人,风流快活。”

“风流,风流。”

嘴里喃喃自语了两句,朱由校实在是压制不住胸中的怒气。

一指韩爌,而后转头看向堂上的锦衣卫指挥同知许显纯道。

“许显纯,你带几个人去韩爌韩大学士府上,将他府上的女眷,不论老幼,都送到教坊司,告诉教坊司的人,好好调教一番。”

说着,朱由校已经从龙椅上站起来,双手背在身后,声音中透露着无比的凄寒之气。

“刘时敏,准备大驾玉辂,走承天门,今日,朕就带着这满朝文武,到教坊司风流快活一番!”

“???!!!”

“皇爷!”

“陛下!”

皇帝的声音落下,大殿之上许久无人敢应声。

锦衣卫指挥同知许显纯楞在原地,瞪大双眼,不知道如何动作。

内阁首辅毕自严呆若木鸡,司礼监掌印瞠目结舌。

“愣着干什么,朕的话都不听了吗?!”

见到许显纯没有动作,朱由校看着对方怒吼一声。

“臣,臣,臣遵旨。”

看着皇帝的怒容,许显纯结结巴巴,拱手几次才将话说完。

看着许显纯蹒跚而去的步伐,朱由校的嘴角露出一声冷哼。

娘的,风流快活是吧。

大不了,史书上留个千古骂名,老子今天非得给你们把这个喜欢风流快活的病给治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