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与娜英的决裂(4000)

3个月前 作者: 梦中锦鲤游
第110章 与娜英的决裂(4000)

第110章 与娜英的决裂(4000)

“卧槽,什么吊歌,真他妈好听!”

“第一次听,确实好听!”

“别说话,听歌!”

录像的摄影师此时已经有点怔住了。

这首歌本身阳光好听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气氛,操场里正举办运动会呢,这气氛直接将这首歌的魅力值拉到了满格!

回过神来,检查一下设备,看到确实录着呢,摄影师松了口气。

“没听过这歌啊?不会是刚写的吧,那今天来的值了!”

等到张一行抱着吉他下台,摄影师就关掉了摄像机,稍后再随便录制几段比赛影像,就可以收工了。

张一行装好吉他,背着回到班级所在看台。

短短一段路,一群人喊他名字。

小三峡轻松拿到了女子组百米短跑第一名,和赵金麦两个人已经回来了。

赵金麦在张一行前面坐下,好奇道:“同桌,刚那首歌真好听,叫什么,我没听过啊?”

小三峡也在旁边点头,似乎很是认可。

张一行哈哈笑笑,回道:“奔跑!”

当天晚上,张一行在运动会上唱歌的视频就被做成新闻,进入当天的罗城县电视台。

新闻播出没多久,罗城县电视台就接到市电视台和省电视台的电话,于是在第二天,该新闻又进入岳山市和省电视台新闻频道。

视频渐渐开始更大范围的传播。

《相约一九九八》很火,但业内人得到的信息,是原歌词是作为一首诗歌发表的,能够成为歌词走上春晚,在他们看来是机缘巧合。

而《少年包青天》主题曲《无愧于心》,更像是一次针对电视剧人物的命题作文。

真正让张一行开始受到业内人关注的,还是《夜空中最亮的星》,通过这首歌,他们发现,张一行似乎除了写歌词,还学会谱曲了。

此时《溯》《起风了》和《Planet行星》还没有开始传唱。

《奔跑》的出现,立刻就成为张一行作词能力和谱曲能力的又一个佐证,关键是他还能唱,虽然相对业余,但这玩意可以修啊。

一个本身就有广泛知名度,又具备词曲创作能力的少年才子,一下子就引来了诸多唱片机构的浓厚兴趣。

面对纷纷扰扰的电话,张一行全部选择拒绝,包括娜英,毕竟他本来就没有当歌手的想法。

但月底的时候,娜英来到了岳山市。

张一行在岳山市的家中接待了她。

坐在沙发上,娜英看着张一行感慨道:“六年没见,你都长这么高了!”

张一行笑笑,“是啊,一晃都六年了,娜姐你也越来越红了!”

娜英笑笑,清清嗓子道:“一行,我就直说了,我来,还是希望你加入我的公司!”

对于娜英开公司,张一行从电话里听她讲过,是她与姐姐娜欣一起创办的。

张一行摇摇头,“我说过,我没想过当歌手!”

“别浪费了天赋,伱不知道现在业内有多少人想着签你,又有多少人喜欢你写的歌,加上你本身就有知名度,一旦出专辑,音乐圈你就站稳了!”

“没兴趣!”

看到张一行一口回绝,娜英脸色有点僵硬。

“一行,你这是和钱过不去!”

“赚钱的方式有很多,我喜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赚钱!”

娜英撇撇嘴,“呵,写书,拍动画片,做玩具,你喜欢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多了些?再多加一个唱歌又能怎样?再说了,你不刚唱了一首歌吗?”

张一行看她一眼,娜英面无表情与他对视。

“我做这些东西的前提,是我喜欢,不反感。我一直在写书,至于做杂志、漫画以及动画、周边玩具,都不过是写书后自然而然的衍生而已,它们与写书是一个文化产业链条,这条文化产业链驱动着我需要这样前进,而不是被赚钱驱动着前进。”

“有区别吗?”

“初衷不同,自然有区别!”

娜英不屑道,“可你写过歌,看起来也喜欢唱歌?”

“喜欢写歌唱歌,不代表我想要进入娱乐圈当歌手。也许哪天我心血来潮了可能出个专辑玩一把,但至少目前我没这个打算!”

“你写书做动画,最终还不是一样为了赚钱!”

“我刚说了,初衷不一样,如果赚钱是我的初衷,我不必如此费力搭建文化链条,说句你可能觉得吹牛的话,对于我来说,赚钱反而容易,遏制赚钱的欲望却不容易!”

张一行没有撒谎,如果他人生的目标是赚大钱,是当首富,对于他来说,那就有太多捷径可以走。

可在他看来,欲望是很可怕的东西,一旦任其野蛮生长,是很难压制的。

如果放开赚钱的欲望,他可能以后就会一直循着未来的捷径去赚钱,比如各个大厂,比如比特币,最终不得不周旋于资本与权利之间,在刀尖上跳舞!

张一行没有当首富的想法,更不想引起有心人的关注。

而且捷径走起来,是会上瘾的,如同赌博。

走过捷径的人,一旦再让他去走蜀道难,他就会嫌苦嫌累走不下去了。

娜英脑子里回荡着张一行的话,越琢磨越觉得浆糊,眉头都皱成了疙瘩。

张一行笑笑,难怪娜英的师傅评价她是狗脑子。

娜英沉默半晌,良久,突然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最烦装逼的人!”

她站起身吼道:“一行,我不明白你到底怎么想的,可能赚钱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你都天后了,赚的还不够多吗?”

“不够,当然不够,钱当然是越多越好,这东西怎么可能够呢?”

“所以,这就是你我的不同了!”

就在这时,张一行的手机响起来,是郑万龙的电话。

电话接起来,郑万龙的声音响起,“有个叫娜欣的跑来找你爸签合同,人已经扣这里了!”

张一行瞥了一眼娜英,沉声问道:“我爸……”

“放心,她一进惠城打听你爸我们就盯着了。你爸表现还不错,不肯签,说他当不了家,娜新给他支票让他填,他说自己零花钱够了用不着,两人就争吵起来了,万象这才出面把人给扣了!”

“好了,我知道了!先扣着吧!”

挂掉电话,张一行敲敲桌子,向娜英问道,“你自己来的岳山吗?”

娜英摇摇头,“还有我姐!”

“她呢?”

“谁知道去哪鬼混了,一到岳山就说要见个朋友,我们就分开了。”

张一行盯着娜英的神色变化,见她不似做伪,对她说道:“她偷偷去找我爸,想让我爸签个合同!”

娜英纳闷道:“你爸就是我姐的那个朋友?啥时候的事儿?”

艹艹艹!

见张一行阴沉着脸不说话,娜英也终于反应过来情况好像有些不对劲,慢慢也琢磨过味儿来。

“你说签合同?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姐不是那样的人!”

嘴里辩解着,可最终还是越来越没有信心,声音慢慢消失,整个人仿佛霜打的茄子一般。

张一行摇摇头,叹道:“人没事,只是被扣下了,你走的时候把她领走吧!”

娜英蔫了好久才回过神来,喃喃道:

“一行,你不在京城,不在娱乐圈,很多事你可能不太了解!不怕你笑话,什么天后地后的,算个屁!在贵人和资本面前就是卖唱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我不像你,小小年纪能做生意做的这么好。而我除了唱歌什么都做不了,公司也都是靠着我姐打理!我能走到今天,除了因为能唱,是一个一个酒局喝出来的,是一桌一桌麻将输出来的!”

“这种日子我过够了,娱乐圈的人,哪个不是想着法儿的往上爬,我也一样!我不想一直当歌手,我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爬到最高处,我要成为资本!!!”

看到娜英最后有些歇斯底里,张一行没有说话。

娜英说累了,无声地朝门口走去。

张一行知道,这大概是两人最后一次交集了。

娜英到了门口,停下了步子,转头叹息道:“小老弟,以后找老婆,千万别找娱乐圈的,这个圈子,除非有背景,否则好姑娘走不出来的,即使侥幸走出来,也顶多只能在十八线混混而已!好了,我走了!”

张一行见她真情流露,点点头道谢一声。

当天,娜英就接了娜欣一起赶回了京城。

回到家的时候,她收到张一行发来的一份传真。

那是一首歌,名字叫《飞得更高》!

娜英苦笑,认识六年,向张一行邀了几次歌都没成功,没想到最后掰了却拿到了一首经典的。

离别赠礼啊!

以后是真的没脸和他打交道了!

娜欣垂头丧气地坐在沙发上,回来的路上,娜英已经和她大吵过一架,她觉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挫败过。

“难怪张一行待在小小的岳山市不出来,那里已经成了他的后花园了!”

回到罗城县,张一行去了一趟惠城百货。

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惠城已经成为了整个县城最红火的百货商场。

相比蓝天、万达等商场的门可罗雀,惠城的门口从早到晚都是川流不息的人流。

买东西去惠城,已经几乎成了罗城县人的一种共识。

因为代言合同今年上半年就到期了,惠城百货的宣传广告已经没有了张一行的巨幅照片。

但墙上的照片能去掉,人们脑海里的照片去不掉。

五年的深刻印象,已经让所有人自动将张一行和惠城百货挂上钩。

除非张一行去代言别的百货商场。

但蓝天万达等几个商场都联系过张一行,希望他能够去代言,为此开出很高的价码,但都被张一行拒绝了。

郑万龙对此自然也是知道的。

坐在办公室里,郑万龙正在研究一份资料,是关于新的惠城百货代言人的。

而张一行则瘫坐在沙发上,优哉游哉抱着小茶壶喝茶。

郑万龙最看不惯张一行这种懒散的样子,走过去将资料拍到他身上,“帮忙参谋参谋!”

张一行放下茶壶,拿起怀里资料看看,是几个代言人选的信息资料。

将《阳光快车道》主持人大丙的资料抽出来,张一行假模假样道:“这个我接触过,还不错,感觉能火!”

郑万龙接过资料看看,“大丙啊,嗯,和我感觉差不多,这人有潜力,主持功底没得说,幽默风趣,节目也火,新人性价比也高,行,那就他了!”

将秘书叫进屋里,代言人的事情嘱咐好,秘书便转身出了办公室。

张一行又拿起茶壶,对郑万龙道:“昨天的事情,谢了!”

“嗨,没必要,反正你爸也不会签,这点倒是真出乎我的意料!”

“无欲无求嘛!”

“可也太无欲无求了些,简直是胸无大志,若不是有你这个好儿子,你家得苦一辈子!”

张一行敲敲茶几,不满道:“喂,那是我爸,我还在这坐着呢!”

郑万龙哈哈笑笑,“你爸这种老实人,做不了大事,但让人放心,坐到仓库主管的位置,也就到头了,位置再高,他坐不住,心太善,也压不住人。”

张一行对此无所谓,家里不缺钱,只要老爸干得开心就成,“嗯,你看着办!”

郑万龙坐直身体,“再考考你,接下来,你说惠城该如何动作!”

张一行不屑地撇撇嘴,但还是开口建议道:“农村几乎每个村都有小商店,把他们的店招,全换成惠城百货的吧!”

郑万龙啧啧感慨,笑道:“依然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一行,你又和我想一起去了!”

不,我只是知道你的打法而已!

直到张一行重生前,张家堂村里小商店的店招画面上还一直是惠城百货的广告字样。

晚上回家,张一行特意等到父亲下班,坐着他的嘉陵摩托回家。

“爸,我给你买辆新车吧,你想开什么车?”

张光宗随口道:“买车?买时风啊!时风时风,路路畅通!”

张一行顿时无语,“你买三轮车干什么?”

“拉化肥拉玉米啊!”

“我是说买辆汽车,你以后开车上下班,比摩托车舒服!”

“上班开的?那不买,嘉陵多省油,刘得华都骑嘉陵!”

张一行顿时有些凌乱。

没多久,家里还是买了一辆车。

在张光宗的强烈要求下,家里多了一辆时风三轮车。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