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3个月前 作者: 梦中锦鲤游
第114章

第114章

情人节这天,《暮光之城·暮色》新书发布会在岳山市举办。

有了以往的经验,发布会前后两天,岳山市新华书店周围都有交警出动执勤。

对于张一行的事情,岳山市领导班子尽量给予便利。

这也是没办法,此时所有的商业机遇都几乎在大城市、沿海城市,对于岳山市这种内陆小城市来说,招商引资十分困难,愿意来落户的企业很多都是重污染企业。

这就像发达国家总是将污染企业搬到落后国家一样。

内陆小城市、偏远村庄为了发展承载着不可承受之重。

而织梦文化可是纳税大户。

不说外省发达城市,就连省内兄弟城市都想挖一挖墙角,岳山市领导不是不知道。

为了能留住张一行及织梦文化,市里不但在商业政策上予以扶持,就连张一行在学校里的一切需求都给予了关照,培英中学校长时不时就要被拉去市里开会,学校也因此受惠不少。

这也是为什么各个学校都要争抢张一行前去就读的原因之一。

商业扶持是利益绑定,学校关怀是情感维系。

这让胡苇时这位大城市来的姑娘都感觉有些受宠若惊。

坐在新华书店布置的会场中,张一行对胡苇时道:“等开春装修好我们自己的书店,以后发布会就不用选择新华书店了!”

胡苇时点点头,笑笑道:“满怀期待!”

《暮光之城·暮色》自从在《最小说》连载之后,半年的时间里,都稳坐同期文章头把交椅,并推动《最小说》期刊订阅量一路飙升。

张一行成功借助了《哈利波特》引发的魔幻狂潮,用这部披着魔幻外衣的校园青春爱情故事,完成了自己的转型。

从此以后,人们再看到他写爱情,便不会过于惊讶了。

现在媒体来了很多,外面的读者队伍更是排成了长龙,但大家对此已经见怪不怪。

张一行看看外面忙碌的交警,对旁边孙雅文道:“大冷天的,一定要关怀到位,我们不能把别人的付出当义务!”

孙雅文点点头,“放心吧,已经全部安排好了!”

胡苇时也叹道:“市里真是费心了!”

张一行嗯一声,想了想,又对孙雅文道:“开春后,找关系在岳山脚下拿地建个院子,以我个人的名义!”

胡苇时笑笑,“这么大兴土木,是想安家,还是想安上面的心啊?”

张一行呵呵不回答,一切尽在不言中。

胡苇时扭头对孙雅文道:“雅文,顺便帮我也建个,以后我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魔都可享受不到这种生活!”

张一行道,“那干脆再把周哥一并拉上吧,那就更稳妥了!”

如今公司对发布会举办已经驾轻就熟了。

会场上除了摆放《暮光之城》书籍,周边衍生商品也是琳琅满目。

等到了签售环节的时候,排队进入大厅的读者们看到这么多商品,一下子就走不动道儿了。

而此时书店外,对面马路上。

一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小个子正带着墨镜打量着书店门口的人流。

如果能摘下他的墨镜,便能看到他满眼的狂热。

就在前天,郭景明也举办了他的《幻城》新书发布会,但因为他只能算是个新人作家,所以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

出版社和他签订的是买断合同,不论《幻城》销量多少,他的分成一共就两万多。

他此时并不知道,他错过了一笔巨额财富,出版社将凭借这本小说赚个盆满钵溢。

“写小说、办杂志,再将小说影视化,张一行所走的路,正是我要走的路!”

对于张一行,郭景明是又嫉妒又羡慕。

第一次看到《最小说》时,他觉得张一行和他应该是知己才对。

抱着这种心态他向《最小说》投递稿件,结果竟然被拒稿了,这让他对张一行愤恨不已。

等到再看到《最漫画》时,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张一行走的路径,和郭景明自己的想法简直是不谋而合。

只可惜啊,张一行和他尿不到一个壶里。

就这样在外面盯着人流缓缓移动,足足蹲守到最后一名读者进去,郭景明才离开此地。

脚已经站麻了,这让郭景明走起路来有些趔趄,但他紧紧捏着拳头,心里激荡不已。

而此时魔都,韩寒高调宣布自己加入赛车圈,并向媒体炫耀了自己的拉力赛赛车执照,开始了自己的赛车生涯。

他并不知道,他的一生之敌刚刚明确了未来的发展道路。

他唯一发愁的就是自己的钱还有多少,因为他是挂名加入车队,还需要自己掏钱参加比赛维修汽车。

无奈之下,他只能白天赛车,晚上拼命给《最小说》写稿。

下午四点多,发布会终于彻底结束。

织梦文化所有参与发布会举办工作的人员都松了口气。

尽管已经经验充足,但连续几天的忙碌,还是让大家疲惫不堪。

张一行也靠在椅子上,不停揉着发酸的手腕。

看到大家已经开始收拾会场,张一行对孙雅文道:“回头包场组织大家看电影去吧,公司所有人分批组织去看,冯导的电影,总得表示一下!”

自从《地球上的星星》上映后,尽管第一周票房不如去年大腕云集的《大腕》,但随着时间发酵,电影口碑一路走高,吸引了越多越来的观众进入电影院。

华夏的父母们,一直将孩子的教育问题看得比天大,所以当这部电影口碑传开后,很多父母带着孩子一起走进电影院,希望从这部电影里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这部电影最后更是直接引起了教育部门的注意,一些教育专家纷纷发声表达自己的观点,韩涵这个显眼包更是被拿出来当做案例反复论证。

结果就是很多学校都收到了当地教育部门下达的命令:学校务必组织老师去看这场电影,看完之后写观后感!

当张一行得知这个消息后,颇有些哭笑不得。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有时也会放个电影给大家看,让学生写观后感。

今天终于倒过来了!

你们也有写观后感的时候啊!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