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院线之议

2个月前 作者: 梦中锦鲤游
第197章 院线之议

第197章 院线之议

张一行最近有点忙,先是作为学生代表出席了罗城一中的开学典礼,为新入学的学弟学妹讲话。

然后又作为优秀毕业生,回母校培英中学给一群初中生做演讲。

今天,则又应邀奔赴韩家集小学。

韩家集小学的欢迎仪式像以往一样又土味又隆重,一群低年级小学生分列校门前的路两侧,兴奋地齐声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看着孩子们脸上画的红彤彤的小脸蛋,张一行也不禁哑然失笑。

他幼儿园第一次参加儿童节目,就是画了红脸蛋红嘴唇,脸上还扑了粉。

这么多年来,这副妆扮竟然从来没有变过。

陈建国热情地挽着张一行的胳膊,不停朝两边等待的新闻记者挥手。

一共两拨记者,分别来自罗城县新闻中心和岳山市新闻中心,凡是张一行在本地参与的活动,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陈建国迎着摄像机满面笑容,嘴里却与张一行小声道:“干完今年,我就要调到教育局,学校下一任校长,应该就是军义了!”

张一行点点头,转头瞧瞧教师队伍里的赵军义,头发已经有斑白了。

他本来就年龄大,估计再干几年就要退休,退休前再当几年校长,想来他心里也会很高兴。

从韩家集小学毕业已经五年了,教师队伍中大部分都是熟悉的面孔,也有个别几个新老师,当然也有一部分老面孔不见了。

走到教师队伍前与众老师寒暄,张一行握着曾经四年级班主任崔兵的手道:“老师,少抽烟!”

崔兵满面红光,笑道:“每次来你都这么说,我听你的,现在正在戒烟呢!”

张一行有些意外,“那挺好,吸烟有害健康!”

看着崔兵老师一副健朗的身子骨,张一行也心中有了猜测,前世大学时听到的崔兵老师退休后癌症去世的消息,大概率是谣言了。

那就好!

那时候因为联系不便,很多老师学生分别后就没了消息,各种版本的谣言也不少。

哪个同学混嘿道人没了,哪个班花被人包养了,哪个老师车祸了……

一个个消息都是“我听说”,很难去证实!

除了赵军义,大部分老师都很激动,有个今年新来的年轻女老师第一次见到张一行,高兴地都跳了起来。

众老师们对此也已经见怪不怪,纷纷拿新老师打趣,还撺掇着张一行与这位老师合了张影。

随后,张一行又随老师们参观了一下曾经就读的教室,当看到教室内墙上与牛顿鲁迅等名人画像挂在一起的自己照片时,张一行只觉得耳朵里都是乌鸦嘎嘎叫声。

终究成了夏洛!

赵军义在旁边哈哈道:“怎么样,我选的照片,精神吧!”

“噢~”张一行一边点头一边附和道:“精神!”

见张一行点头,赵军义不禁洋洋得意。

张一行给他一个温和的笑容,心里却想着等回去后就从赵金麦身上找补回来。

与五年前相比,韩家集小学的变化很大,除了学校自身的发展建设,张一行多年来也多次对学校给与了捐赠。

比如学校的图书室,取代了教室角落的图书角。

比如篮球场以及一些体育设施,曾经学生们打篮球,都是在操场里的泥地上。

比如各个办公室里的打印机,让曾经的手动油印机光荣下岗。

张一行对赵家村小学和韩家集小学抱有的情感最深,校园里有他的童年。

母校和故乡,一起记录着张一行的成长。

下午,全校师生齐聚操场,听张一行为一群孩子发表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曾经老师问我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我要当老师!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作家!

或许,这个问题老师也曾问过伱们!

今天,我也再问你们一次: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听到张一行这么问,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叫喊声:

“我要当作家!”“我要当医生!”“我要当校长!”……

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张一行仿佛回到童年!

……

第二天一早,张一行又去参加惠城广场的奠基仪式。

县里的大小领导几乎全都来了。

张一行听完郑万龙的规划,对他道:“新惠城百货的顶楼留给我!”

郑万龙疑惑道:“留给你做什么?”

张一行道:“开个电影院,总不能我都拍电影了,县里的人想看都没地方看吧!”

郑万龙琢磨了下,点点头道:“是这么个理儿!”

他又好奇道:“只有罗城县吗?其他城市有没有开始布局电影院?”

“算不上布局吧,只是在接触一家正打算做院线的企业,计划入股!院线这东西,除非自己的地产,否则到头来利润全交租金了,变相为地产打工,而我又做不来地产,所以入股院线才是最好的选择,轻松上阵。”

“地产行业就是个大屎坑,像罗城县这这种小县城还好些,就那么点儿人,就那么点儿道道。”郑万龙叹口气,又问道:“合作哪一家院线?”

“万答!”

听到万答,郑万龙不禁笑笑。

曾经罗城县也有一家百货商场叫万答,只不过与王建临的万答扯不上半点关系。

像这种蹭名声的行为,在小地方还是很常见的,反正老百姓们也分辨不出来,大企业又天高皇帝远看不到这些小虾米。

只是随着惠城百货的崛起,那家万答百货也成了过眼云烟。

去年万答王建临成立院线分公司,今年开始有了动作。

作为房地产行业,万答通过布局院线作为房地产的业态补充,抬高企业整体价值,等到电影行业市场井喷,又开始层层加码布局影视上游。

只是哪怕是十几二十年后,这些纷纷投身院线的企业,普遍不赚钱甚至赔钱,像万答这种依托自身地产的院线还好些。

那些租赁场地做院线的,几乎要拿出票房的一半做租金。

实体店类企业就是如此,一旦市场繁荣,房东就会抬高租金,这是永远也无法解决的痛点。

拍拍张一行肩膀,郑万龙感慨道:“你向来有远虑,轻松上阵也好,遇到问题也容易抽身!参与万答院线就罢了,别被忽悠着进了万答地产!地产这玩意,早晚得搭进去几个头面人物!”

张一行意外地瞧了郑万龙一眼,果然一如既往的有眼光!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