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矛盾(求打赏月票!)

3个月前 作者: 皎皎秦时月
第141章 矛盾(求打赏月票!)

第141章 矛盾(求打赏月票!)

“这次大王让太子前来安抚新郑百姓,也是为了让前方作战的将士能够心无旁骛。”

“希望太子能够不辜负大王的心意。”

蒙恬说着。

扶苏身边的近臣也都是看着扶苏的神色。

他们都希望扶苏能够听取蒙恬的建议。

因为太子要做的事情,明显吃力不讨好,和大王对着干,甚至会引起朝中权贵们的不满。

只是扶苏的做法却让众人琢磨不透。

扶苏忽地脸上没有了表情,像木头一样,非常呆板地道。

“蒙都尉言之有理。今日就先退下吧。”

扶苏十六岁了,早就能做到将自己的情绪掩藏起来,收放自如。

在面对这样心思深的太子时,蒙恬忽地觉得自己对面坐着的少年是一个深渊。

他不知道太子在想什么。

“唯。”

蒙恬退出去后,信又上前。

“太子,下臣私以为,蒙都尉说的切合当下我秦国的实际需要。”

“嗯。”

扶苏淡淡应了一声。

众人听了,反而都一脸担心地看着太子。

他是敢杀燕太子的太子,谁还敢对他放心。

扶苏见到这些人紧张兮兮的,仿佛自己要去做什么大事一样。

“你们的话,吾都听进去了。放心。”

众人听了,这才安下心来。

夜色降临,扶苏不要其他人跟着,只自己一个人坐在船上静一静。

灌夫只好在案上守着,准备等太子不小心掉水里后他去救太子。

夏日里的月下池塘,水天月色相连。湖面上落下洁白的月光,打在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月光、水色浑然一体,交相辉映。

岸边,粱望着黑衣少年坐在船上跟着水流随意漂泊,无奈地叹了口气。

“唉!”

信也从室内走了出来。

“给太子些时间。有些事,早晚要面对的,你我年轻时不也如此吗?”信对太子一直都很有信心。

粱却忧心忡忡地道,“如果太子是能够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就好了。一个执著的人,也许将会取得非凡的功绩,但是执著对个人本身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在这一点上,太子还真是随了大王。”

月光照应在水面上,水光又折射在灌夫、粱、信三人的面庞上。

灌夫身上的甲胄反着光亮。

灌夫突然看向信和粱,他瞪大眼睛,“你们说的话我虽然听不明白,不过我也听得出来,伱们觉得太子这么做不好。”

“可是我却觉得太子是最特别的。我们秦国几百年来,虽然经常出明主,立下了不朽的功业,可是发自肺腑地想要为庶众做事的,只有太子一个人。”

“我就是庶众之一,所以我支持太子。太子是为庶众做事,不是为天下人做事,我觉得太子要比为天下人做事的人更强。”

灌夫说着,眼里满是光。

粱和信听了先是一怔,随后对视良久,信突然大笑起来,他拍着灌夫的肩膀,“怎么,你的臀好了,这就又想着顶撞我们。”

“你小子,仗着有太子的宠信,受完罚之后,我怎么看比以前还嚣张。”粱双手放在袖中,见灌夫将怀中剑抱的更紧,脸上还是写着我最牛三个字。

“看着吧,未来有一天,如果太子有难,你们这些人还在讨论如何去救太子,而我已经用身体为太子挡住了利箭。”

信不由得大笑,“你不要拖累太子,我们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走廊下忽地传来朗笑声,扶苏忍不住看过来。

这帮人一天天又背着自己说什么呢。

坐在船上的扶苏,回过头再看三人时,忽地发觉自己已经一个将船划到了尽头。

这一天晚上,扶苏没睡着。

因为现实把他推到了一个人的对立面。

那个人就是嬴政。

嬴政这个人,他完成了统一华夏的使命,开创了皇帝制度,为中国两千年的文明奠定了基础。

西方虽然总是抹黑皇帝制度,可是他们始终崇拜秦始皇。

他们一面抹黑中国的古代政治智慧、文化、中医;一面却又从中学习吸收中国的政治智慧、文化、中医,恨不得直接抢过来冠上他们自己国家的名字。

言归正传,皇帝制度本身也是非常先进的制度,它的实质是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集中人力物力做大事,而中央集权才使得中国的文化、政治得以长久地延续下来。

整个中国两千年的文明史,桩桩件件,是是非非,哪一件又是能够离开皇帝制度来说的。

扶苏敬重秦始皇。

甚至有时候面对嬴政,扶苏自己也会想,也许他真的是天神祖龙下凡,否则以凡人之力,就算有着六世打下来的基业;

可是凡人到底是怎么做到在经历童年时期颠沛流离、人人喊打喊杀的经历之后,还能保持如此卓越的追求、如此顽强的意志,把收复天下为大业。

而在一统天下这个过程中,多少艰难险阻,嬴政也从来没有放弃过。

别人都是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而嬴政却做到了面对困难时超越困难。

但是现在,作为穿越者,扶苏认为自己的使命就应该是延续秦朝的统治,打造一个盛世大秦。

但是他却看到嬴政的思维观念只适合打天下,对于未来如何对待天下的庶众,嬴政似乎从来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想到未来自己要面临的诸多状况,扶苏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

过去自己还没有想那么远,但是眼下一统天下的大业就要完成。

时间过得这么快,眼看着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就要一幕接着一幕发生了。如果自己不去强行改变某些事,终结某些人,那么秦朝的灭亡还是注定的。

哪有人非要用胳膊拧大腿的。

接下来的几天,扶苏都在酝酿这件事。

属于嬴政的光辉时代,也就一统天下这二十年的时间了。

秦国的未来只能他来掌舵。未来的天下,是他的舞台,是庶人的时代。

这么想着,扶苏顿时浑身充满了干劲。

“启程,回秦国。”

蒙恬在新郑非常高兴,他找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如调整城防,亲自带队在夜间和士兵们一起巡逻,指挥徒隶加固城墙,完善城防。

而扶苏却在沉默了好几天,突然说出这样的话。

“太子,您要回去了?”蒙恬还想多做些这样的事情,人只要做了自认为有意义的事,内心就充满了自豪感,蒙恬也不例外。

更何况,蒙恬将门世家出身,他也确实很喜欢和将士们在一起。

扶苏忽地又恢复了过去的少年顽劣习气,“我要改法你们不让改,不回去做什么。我要回宫,我在这里哪儿都不能去,实在是无趣。”

扶苏也发现了,只要自己犯浑,这些人就拿自己没办法。而你和他们讲道理,你讲一句,他们就会一人十句轮流不断地给自己讲回来。

蒙恬果然没法。

谁让扶苏是太子,他是臣子。

虽然不情愿,但是蒙恬接到命令,还是一五一十跟着去办了,这就准备返回咸阳。

“对了,记得押上公冶举。”

公冶举这个人,他虽然做事不得力,放走了教唆暴动叛乱的主犯;可是他对颍川郡这些地方治理的客观情况以及《秦律》和颍川郡庶众之间的矛盾了如指掌。

此人有用。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