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谁去?(求打赏月票!)

3个月前 作者: 皎皎秦时月
第175章 谁去?(求打赏月票!)

第175章 谁去?(求打赏月票!)

扶苏觉得,用二十万兵马去攻打楚国,根本就是逞个人之威风。

有些话虽然没有摆在明面上说,但是事情的真相如何,众人也都是心知肚明。

这下就是李信,也不得不服了。

因为太子提出的主张显然是能够让秦军的伤亡数量大大降低。

没想到,太子这么年轻,这打仗的作风竟然有些像大将军王翦。

在太子的主张中,秦国等候一年备战所带来的利益要远远大于直接率兵二十万攻打楚国。

李信低下了头,他左顾右盼。

曾经阿谀逢迎嬴政的心意,赞同他李信二十万攻打楚国的高官现在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殿中又是一片沉寂。

扶苏相信,只要嬴政心动了,一切都好说。

比起给自己一个机会来到朝堂上表现自己,扶苏可不仅仅满足于在文武大臣面前秀一下自己的想法;折服嬴政,让他采纳自己的意见,才能挽回历史上那场损失惨重的败局。

在历史上,秦王政灭掉魏国,本来是在灭掉燕国之后的事情。

可是因为少了一个燕丹,少了一个荆轲刺秦,攻打燕国就像是拿木耒平地一般,根本毫无悬念。

燕国根本没有阻挡的实力,更加没有这样的意志。

当强大的秦国打到燕国的家门口扫略一空,燕王喜只是带着燕国百姓一路北上逃跑。

与此同时,攻打楚国的战事,也被提前了。

扶苏现在的想法就是拖,一来给秦国保留实力,二来给自己寻找机会。

在历史上,明年的秦国将发动两场伤亡惨重的战争。

其中一件现在就在发生,那就是王贲攻打大梁。

史书上没有记载大梁的百姓到底因为水攻死了多少。只有‘王贲水攻魏都大梁,城坏,斩魏王假,魏灭亡。’

短短几句话。

可是现在扶苏知道的,大梁城里已经死了的不下五万人。

更不要说等到城都被水攻坏了,大梁人又要死亡损失多少。

而另一件战事,就是扶苏眼下极力阻止的。

‘楚将项燕大破李信、蒙恬于城父,秦军大败,七都尉战死。’

这个历史记录,短短几个字,仍旧是非常可怕的。

在秦律中,对于将士带兵出去作战有着严格的规定,高级指挥官不可离开营地,阵前带兵的最高指挥官只有都尉衔的将官。

而一都尉带领的兵马,有一万人。

七都尉战死,意味着有起码七万人的军队数量遭受重创。

可是拿这个死亡数量和当时李信、蒙恬带兵攻打楚国的二十万数据去比较,相当于秦国在攻打楚国的战事上直接损失了一半兵力。

这是非常可怕的数字。

以二十万兵力去攻打楚国,绝对不是秦王政和李信二人的异想天开之举,他们绝对是选用了最精锐的军队前往。

最精锐的队伍,往往是指青壮年组成的。

一个国家最中坚的力量,损失了一半。

也就不怪嬴政后来不再任用李信。

反而不知道那场战争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同样出兵攻打楚国的蒙恬却没有受到秦王对其能力的质疑,后来嬴政非常重用蒙恬。

看着嬴政心动了,扶苏心里自然满是自豪。

当然,让嬴政采纳自己的意见,也是提升自己在朝野中声望的最快、最佳方式。

权力的本质,其实来源于信任。

“用十万的兵马,如何能够应对楚国三十万精锐的敌袭。?”

扶苏的想法这回终于对上了他的胃口。

但是扶苏年纪浅,经验匮乏,他能顺利执行?

“君父,儿臣愿意带十万兵马,亲自前去阵地防守。这一年期间,儿臣愿意以性命担保,这楚军绝对从我们这里拿不走一城一池。”

这样的话在朝堂上说出来,倒是让一众秦国男儿血脉贲张。

嬴政虽然欣赏扶苏的血性,可是一听到性命二字心中莫名难受。

这种话能说出口吗,晦气!

“如果真的要防守,筹备兵马粮草,一举吃掉楚国和齐国。倒也是个妙招。诸臣以为,朝中除了太子,还有谁能够胜任这件事呢?”

扶苏顿时像被踩贬的鞠,满腹的话卡在了脖颈里。

朝中诸位武将,一个个互相看着。

这秦国多少年来,从来都是只打不防,大家都擅长的是攻城略地,几时又去做过防守的事情。

而且是以十万兵马去防守三十万随时可能进攻秦国的军队。

朝中一片寂静。

李信早就脸色发绿,不说话了。

这回败在太子手里,他能怎么样,只能是认了。

诸将之中,蒙恬最先站了出来。

“大王,臣愿往。”

见识过太子本人带兵出征时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部署安排后,蒙恬相信太子的主张是绝对可行的。

至于这防守的事情,家父蒙武多年来专门负责后方防备以及安抚管辖城池的事宜,自己和父亲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

也是时候让自己报效大王对自己的提携之恩了。

自己身上没有太多军功,却蒙获大王的器重,将自己不断擢升,成为能够带领数千将士的将军。

底下的人一直都在质疑自己的能力,这些年来,他听手下的人窃窃议论也听够了。

任嚣、屠唯二将闻言,二人对视一眼后也站起上前,“大王,臣也愿往。”

其他将官也纷纷站了出来。

这些人都很聪明,他们看出来了,说是防守,其实还是要打仗。只是这次是守着城池打,为的是给国中争取准备的时间。

只要有仗打,那就是好事。

这些将官都是闲不住的人。

嬴政看着扶苏,他正站在角落里,脸上散发着绿色,整个人非常幽怨似的。

“那你们可愿意宾服于太子?”嬴政问着众人。

蒙恬听了,自然是欢欣鼓舞,“臣见识过太子之能,自然愿意听从太子调遣。”

其余的将臣都不敢答应。

任嚣则想借机给太子和诸将都有一个台阶下。

他没打过仗就是没打过,但是要得听劝。

“大王,太子乃尊,我们乃卑。我们本就都该听从太子调遣。只是太子年少,经验不足这是肯定。”

“如果太子要带着臣去打仗的话,若是太子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臣等到时候自然会力谏太子。”

“尤其是在太子安全这些问题上,臣等都知道太子以国事为重,若是太子不顾自己的安危,到时候臣等可就难办。”

“大家说,是不是?”

任嚣说的话,正中大家的心坎。

出兵打仗,本来就是团结合作的事情,不是让你一个人出去耍威风、卖弄智谋的。

如果你只想一个人调兵遣将,不把我们这些臣子多年带兵打仗的经验当回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又怎么能够服从你的号令。

众将都对任嚣的话表示赞同。

大家都把目光看向扶苏。

扶苏……

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感动过,所有人都把他当个宝贝,给他机会。

他怎么能错过。

“旁人的话,我肯定都要听。任将军的话,我却要考量再三。不为什么,味儿太冲,说的好似我堂堂太子是个刚愎自用之辈。”

众将闻言自然哈哈大笑。

这话接地气,大家都喜欢。

任嚣脸色一窘,可是心里开心啊。而且太子能公然这么调侃他,可见是没有暗暗记恨他所以才会当着大众的面讲出来。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