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墨门:我真的想平等的爱所有人。

29天前 作者: 皎皎秦时月
第590章 墨门:我真的想平等的爱所有人。

第590章 墨门:我真的想平等的爱所有人。

在诸子百家里,孟子就很反感墨子。

墨子和孟子,他们两是同时代存在的人。

但是孟子曾经公然发表了很多言论专门攻击墨家。

对于孟氏之儒来说,看到墨家这样的学说灭亡,简直是心头一大快事。

所以孟氏儒门弟子后生听到掌门宗师这么说,就很生气。

“师尊,《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曾曰: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像墨家这样的学说,空谈仁义,毫无礼法等级秩序填充,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学说留存于世。那出现的将会是禽兽世界。”

早在孟子,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了墨家这种极端平等、自由、仁爱的世界是很荒唐的。他已经在当时就无差别地攻击了某占据大半美洲大陆的国家。

“孟子曾直言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氏之儒的掌门听了弟子的看法就说,“善。”

早在他们之前的一百年,就已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

“你真的理解了墨家和儒家的学说。墨子主张“兼爱”,是指对任何人都要有相同的爱;而孟子认为“亲亲,仁也”,爱自己的亲人,如爱父母长辈就是“仁”,而这与墨子所谓的兼爱是冲突的,因此孟子认为这“是无父也”。”

他们也认为君王、臣子、父亲、儿子,他们之间是没有伦理等级秩序的。

毕竟孟子穿着干净整齐的衣服坐在席位上和大家论道的时候,墨子戴着斗笠、卷起裤管带着弟子游走田间,帮助民众改造水渠,改进农械工具。

然后孟子就针对墨子的“兼爱”发起了激烈的攻击。

“就是啊。要是我们门派没通过,他会来做我们的领袖掌门吗?”

“而儒家讲究的是道德教化,是基于人性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育逐步改进,而不是用外力强制去改变人。因而孟子厌恶墨子的兼爱思想,尤其是利用过于集权的行为和鬼神奖惩的方式来影响人的思想。”

所以大家都爱听墨子讲话,坚信墨子说的是对的!

只是这些孟氏之儒,都是比较耿直正派的弟子!

“太子这么做,不是公然作弊吗?”

三人议论着,回头就看到掌门坐在那边,脸色黑的似铁。

掌门给了每人头顶一戒尺,迈步离开了。

所以底层民众坚定不移地追随墨子。

这样的墨子,在当时天下人心目中简直酷毙了!

孟子老早就说,墨家理想真的被付诸实践“民主集中”很容易导致集体暴政。

“墨家学说一旦未来治理世界成功,将引发极端暴政!”

当时的民众,已经深受各种战乱和压迫啊!

不过,有一個人,他给墨家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孟子认为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是基本人性规律,而墨子所说的“兼爱”是要求大家对所有人的做到一视同仁,无差别地对待一切人,抹杀了伦理、亲疏、等级、尊卑,是有悖于人性规律的,这样要求的结果很可能导致人人看似善良,但实则情感扭曲,人性的基本规律扭曲,容易走向极端。”

而相比于儒家,后来的法家反倒对墨家的实干精神表示同情。

弟子甲说着,“我看恒阳君是趁着这个机会,趁机收揽墨家。你们想,墨家本来是他父亲的,现在这么一闹,等于是他自己的了。也就是说,借着出公差的档口,把秦国的老班底给收了。”

然后集体暴政会演化出极权的,还带一点鬼神色彩的政体。

事实上,孟子这位大预言家说的一点也没错。

他们不相信儒家的那一套了。

因为对于底层的民众来说,他们更愿意接受墨子的兼爱平生,也就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地位。

秦帝国的诞生,本身就是对墨家理想的终极实现!

没想到吧!看着暴虐的大秦,实际上是一群过去追求兼爱平生的狂热墨门信徒们铸就的。正是他们过去一百年间的点点滴滴作为,后来再有嬴政彻底灭了六国,最终把大秦推到了一个菌果主义国家文明高峰。

“若是恒阳君引领墨家,必要从兼爱改起!因为兼爱平生而得到民众拥护的墨家,却也因为兼爱平生而走向了极端。”

这两个预料,自然在后来全部都应验了!

所以墨子被孟子批判为禽兽,不仅仅是对墨家漠视等级礼制的批评,也有对墨家极端化倾向的担忧。

所以孟子固然说民贵君轻,坚持认为民众的生机才是最宝贵的。

“怎么说呢,恒阳君做我们掌门,师尊去哪里。”

见到了这些场景后,民众自然不会相信儒家。明明上面的人都做不好,你凭啥让我做好。我做好不就是我吃亏吗。

“但是墨家通过‘天志、明鬼’的影响来实现即有明确鬼神奖惩说,鬼神奖赏兼爱的人,惩罚不兼爱的人,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

这就是偶像的魅力所在。

可是,当孟子和墨子一同出现时,广大的下层民众却并没有追随孟子,而是更加喜欢墨子。

当时的禽兽不含道德辱骂的意思,尚书中有‘百兽率舞’之语,孟子这话中的‘禽兽’与‘百兽’相似,指与人类文明相对的自然动物界。

“无论是组织内部惩罚、还是明鬼奖赏惩罚,都是外力强迫。”

“精以刀者,必死于刀!精以枪者,必死于枪!”

“另一方面,墨子试图在“兼爱”的基础上使世人‘非攻’,和平然后‘尚贤’,创造出一个不需要暴力也能令人幸福的新天地。但是墨子主张的“兼爱“需要通过高度集权统一的政治形式来推进实现。”

但是!跟从孟子的民众还是少数。

“从墨家学说诞生之时,就注定了日后墨家会和秦国融为一体!墨家已经融入了秦国,秦国的太子自然会拼命维护墨家。”

这么一来,顿时就又理解了为什么秦国这样的国家,竟然是墨家和法家并存!

孟氏之儒对墨家进行了激烈的鞭挞,坚信墨家继续这么走下去,是没有未来的。

弟子乙:“嘿,经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

弟子丙:“他不会是预谋的吧?”

弟子乙:“这怎么预谋,票是我们投的。这算……趁火打劫!”

弟子丙:“我突然感到很兴奋,未来恒阳君会怎么改墨家。其实我一直以来都很担心,我以为我们孟氏之儒会被秦国给趁机处理掉。可是没有,反而是子张氏之儒等处理了。”

“他真的是做事干净利落啊,说砍就砍了!那两个门派,只会毁坏祖师爷的声誉。”

弟子乙:“这说明他做事公道啊!”

弟子丙:“可是他给秦墨家撑腰啊。”

弟子甲无奈摇头,“那不正说明比赛是公平的吗,结果秦国自己都没料到。所以这次诸子百家集会的结果,将会使得天下人所信服。”

弟子乙道:“再说了,恒阳君能让我们留在这里说话,已经不错了。要不了多久,诸子大会里的每一件事都要被人传出去任人评头论足了。”

弟子甲说起,“恐怕孟子都没想到,我们蒙氏之学都竟然有朝一日成为了秦国的一份子。真不知道,未来是怎样一个时代。为往圣继绝学,他还真是……”

“真是什么?”

“胸怀天下大义。正符合墨家风范。”——

在诸子百家仍旧处在紧张激烈的氛围之中,试图让自己的门派得到秦国官府的认可,未来得以存续时。

扶苏也在琢磨,他要怎么推行墨家来治国。

那些儒生们的酒后议论、师生会谈,都落入了扶苏的耳中。

儒家的问题比墨家自身还多,玩这一套还不如法家来的实在,起码法家讲究法理,儒家却会走向道德绑架,道德压迫。

而秦法家在天下人心目中,却又是最毒的学说。没有人喜欢被人当做畜生一样奴役。

最优解就是墨家。

第一,秦国人内部不抵触墨家;

第二,天下六国人也都喜爱墨家学说;

第三,墨家的学说,非攻符合战后天下的心声;

第四,也是墨家学说自身的优势,尚同!目前来说只有秦法家和墨家明确提出过天下要为一家的学说,以秦法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自然选墨家。

但这是一条很新的道路。

历史上从没有人这么做过。

也就是说,未来,扶苏将不再能使用已知历史资讯和信息了。

秦国的历史将走入一片真空空白区。

光是想想,扶苏都未来不可思议。因为现在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么做,未来的历史会变成什么样。

目前他已经改了无数人的生命轨迹,而现在又要给秦国的思想动刀做个大手术。

但是,总比过去好多了,扶苏一直在儒家和秦法家之间徘徊不定。最终他选择了墨家去解救秦国,逆天改命。

起码现在的扶苏,心中有了明确的方向。

不会再像过去感到迷茫,对未来如何接替秦始皇的政治遗产感到困惑。

邵平送来的消息,顿时让扶苏从暗室中走了出来,他仿佛获得了新的双眼,见到了新的光明!

“太子,要我说,这孟氏之儒批判表面上是在批判墨门,实际上是在指责秦国。我们秦墨家和秦国政体,一向是一体两面。只是因为秦墨家被我们的政治组织架构所吸收,在天下的名声渐渐小了,但是秦墨家就是秦国的政体根本。”

“他们指责秦墨家,这是在给太子施加压力啊。”

扶苏挑眉,“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孟氏之儒,他们指责墨学的地方,都是很合理的啊。”

“你觉得你能做到平等的去爱每一个人吗?”

人当然做不到平等的爱每一个人。

邵平对曰,“法不容情。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秦国早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法。”

“但是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那样的问题。多年前,我和我的老师有过一次辩论。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制度,完美的政治架构,决定于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人!”

“所以说,再好的制度,再明确的法律,一旦人出了问题,再谈这些都是没有用的。”

“既然是人的问题,就要回到根本的人性上来。所以说,邵平,你能够做到平等的去爱每一个吗?”

邵平先是听得精神一振,被扶苏的气势所感染,当扶苏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他自然低下了头。

“没有人能做到。”

“所以说,要改变墨家学说,那就只能从最讨厌墨家的对手孟子之学中去寻找方法!”

“儒家和墨家,过去有什么恩怨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眼下这个档口,天下诸子百家要被重新整饬。倘若自己要立墨家为国学,以墨家的宗旨来治理天下,那将面临很多现实的拷问。”

“因为墨家的学说也有很多空洞的地方!”

“比如仁爱!”

“这一块内容是绝对空洞的。”

邵平一怔,“太子,您不会是想要通过儒家指责墨家的缺漏,然后用儒家的兼爱去填补墨家的学说吧。”

这件事的影响可太大了,邵平觉得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做出个判断更不要说决定。

而且这两家过去吵得那么凶……

扶苏反问,“伱不觉得这很合理吗?墨子的学说本来就很空洞,提了些大致的理念之后。墨子就去探索实践了。”

事实上墨子著作文章,留下的言论比起儒家的经典少之又少,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劳作,在创造,在改变,在实践。

若说季布一生爱打抱不平,那墨子的一生就用四个字形容。

‘不服就干!’

墨子在看到了儒家让自己不满的地方,直接出去自立门派。

自立门派,可是也没功夫写多少学说文章,他提了关键的理念之后,直接拉了一帮农夫、工匠,对他们说,哥带着你们去开创不一样的人生,创造不一样的世界。

然后墨子就干了一辈子。

而这时候,孟子还在研究孔子的学说,完善儒家学说的理论。。。。

从一开始,墨家就是注重实践的学派,他的学说是可以拿来用的,那都是墨子在田间地头和劳动人民打交道摸索出来的经验,是以他们帮助商鞅给秦国设计基层管理模式是最实用的。

秦国的基层治理,那是七个诸侯国之中最有实效的。

只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当初商鞅变法吸收了很多墨家学说的底层组织模式!

当时的商鞅到了秦国后,肯定是和当时的墨家巨子乃至门徒有过密切交流。因为墨家的对民众基层管理的模式,正和商鞅变法的内容是契合的。

最经典的比如连坐制度和行伍制度。这些法规,竟然和墨门学说里的组织法是一样的!

而墨门的实用实干精神,也一直贯彻到了秦国人的血液之中。

他们不爱听那些叽叽歪歪的长篇大论,只要有用的,有实际效果的,能为他们带来实际好处的。

这些特质,其实是墨家传入秦国后带给他们的。

而儒家,因为它不实用、流于空谈的弊端和特性,所以造就了它独一无二的价值——教育。

儒家就是用来熏陶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言行举止的。

曾经有人说,儒家的思想,本来就是给社会上中上层的人使用的。

只有他们能够用得着这些东西。

对于庶民,说什么礼仪呢。饭都吃不饱,衣服没得穿。

当扶苏提出用儒家来弥补秦墨家学说后,邵平心中顿时萌发了巨大的落差感。

他觉得自己和扶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大王,会同意吗?”

扶苏感觉,自从韩非走后,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能够理解他的人了。

若非要说有的话,缭算一个,还有就是嬴政了。

嬴政很睿智一个人,但是嬴政不相信那么多的广大民众是可以被人救赎的,他坚信底层的庶民非常愚蠢。

只有对他们严苛约束,严刑峻法才能让他们听话。

很显然,嬴政已经在阻止民众变坏、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件事上走向了一个极端。

扶苏自然是坚信,肯定有人是可以被教化的,不必通过严刑峻法约束他们。

“我回去会向君父说明这件大事的价值。一旦操作成功,秦国的历史将被改写。”

邵平没想到,扶苏竟然认为嬴政不是阻力。

邵平慢慢苏醒记忆,人家本来就是父子。

但是想了想秦国多年来的情况,邵平很无力地说,“恐怕希望渺茫。”

“我会拿利益打动他,并且说服秦国的高层。以墨家之术治理国家,用儒术伦理填充墨家兼爱理论中的空白。”

“那秦法家呢?”邵平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如果太子能够用利益说动大王,可是阻力还有秦法家呢。

法家背后代表的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

“这两者并不矛盾啊。我们谁能说商君是秦墨家的实践者又或者是秦法家的开创者呢。而且秦以墨门之学治理天下,这不是在为秦法推广到天下消除现实阻碍因素吗。”

邵平却已经满头大汗。本以为扶苏只是一个构想而已,没想到现在都已经到了商量如何使用墨家的地步了。

扶苏也是深受墨家精神影响,决定了就直接干。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