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反射结构层

1个月前 作者: 费氏弓背蚁
第284章 反射结构层

第284章 反射结构层

从身体结构上推测,羽鳞飞龙的羽鳞翼似乎并不适合长距离飞行,只是一种不牺牲陆地行动能力的同时具有一定飞行能力的妥协。

但此时,在七对羽鳞翼合并而成的两对较宽翼带来的较大升力与异星较低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羽鳞飞龙庞大的身躯腾空而起,很快接近了还在飞蝗群上空不时飞掠而过的巨大飞龙类。

它的行动相当熟练,身躯向着太阳-确切说是天苑四-的方向,七对羽鳞翼上似乎发生了什么特殊的变化,一时间,整个身躯仿佛完全隐匿在阳光中,遮挡住了对方的视线。

相当于正午时分,天苑四投下的阳光比太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让羽鳞飞龙借助阳光隐匿身形的策略相当成功,直到它爬升到足够的高度,准备开始俯冲,对方才反应过来。

两两合拢成四片的七对羽鳞翼彻底合拢成一对,并摆出一个后掠角,羽鳞飞龙的身躯在光芒中俯冲而下,羽鳞翼上似乎又一次发生了奇怪的变化,反射出耀眼而鲜艳的光芒,颇有些“克拉肯”眩光的意味。

作为真正“献祭”附肢换来飞行能力的类群,巨大飞龙类的飞行速度理论应该比白嫖翅膀的羽鳞飞龙更快一些,但此时,后者有俯冲带来的能量优势,追平了差距。

带着利爪的强壮后肢重重的踢在颈部上,巨大的动能当即让巨大飞龙类身上类似颈椎的骨骼结构折断,身躯重重的向地面坠去。而如猛禽般能对握的指爪则深深嵌入血肉之中,确保将其击杀后松开,丢在地上。

巨大飞龙类的身躯重重的摔在地上,一阵血肉模糊,羽鳞飞龙仰天啸叫两声,紧随其后向下落去,而暗中观察已久的林易知道,自己也该出手了。

地面上,影蛉的身躯也骤然显现,醒目的黄黑相间身躯出现,一对刃化的附肢闪电般弹出,随着后四肢与膜翅的扇动猛然向前扑击,刚刚落地的羽鳞飞龙甚至没来得及敛起羽鳞翼,影蛉便来到近前,附肢挥击而出。

锋锐无匹的刃化附肢挥过,硕大的龙头应声落地,无头的残躯踉跄两步,也随之栽倒在地。在升级过无数次的影蛉面前,寻常野生动物没有丝毫的胜算,即使是异星生物。

随即,影蛉缓缓弯曲腹部,腹部末端的那根得到保留并经过改进的特殊蛰针结构刺入其体内,注入菌毯孢子,开始对基因序列的分析。

事实证明,有些时候,一些奇怪的生物基因序列,确实会带来惊喜。

羽鳞飞龙的羽鳞翼上,密布着一些更加细小,肉眼几乎不可见的鳞片结构,有些类似鳞翅目昆虫的鳞粉,但更为复杂,可以实现一系列对光线的复杂反射,已实现各种不同的效果。

林易几乎是立即察觉到了这种技术的用途-如果在飞船表面安装一层这样的结构,并微观层面上控制,就能很容易的改变反射光线的强度等。

其用途显而易见-正常情况下,飞船需要尽可能考虑隐匿问题,也就意味着必须以吸光的材料作为外壳。而根据埃兹基文明的理论,主力舰进行概率云机动时,是需要让自身的光信号尽可能散射的更广,以干扰敌方瞄准的。

二者相互冲突,因此埃兹基战舰由于自身缺陷问题本就难以很好的隐匿,干脆不去管正常情况下的隐匿,转而追求概率云机动时的干扰效果。

但在林易这里,有了这种技术,二者就可以兼得。甚至这种复杂的反射机制让二者的效率都较之以前更高,唯一付出的只是少量微不足道的物质成本。

至于加工成本,对于机械结构来说或许会是折磨,但生物结构就简单很多,毕竟可以直接蛹化出来,相比原本的结构,工时几乎没有增加。

同时,这种结构也有另一个用途-激光也是光,某种意义上,也是可以进行反射来削弱强度的,只是这个反射,绝对不可能是“做成镜面就行”那么简单。

物体的反光能力是有阈值的,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完美反射。而以反光材料的耐热性,武器级激光剩下的那一部分足以对反光材料造成毁伤。

更要命的是,这一层反光材料被瞬间的高温加热成等离子体后,反而会冲击扩散对内部的其他材料造成毁伤-事实上这也是定向能武器的主要毁伤来源。

也就是说,整块的反光材料或者涂层完全是弄巧成拙,增大激光杀伤力的设计。不过,如果是细密的鳞片状多层反光结构,情况或许会有些不一样。

理论上,这样的鳞片状多层结构是能一次性反射掉一部分激光,并且如果角度合适,形成的等离子体并不会对其他材料造成冲击,反而能发散掉,带走一部分热量。

但这也只是理论。想要真正实现,还需要反复的实验以确定最佳的入射角,以及材料结构等等,羽鳞飞龙的原版羽鳞结构,甚至只能算说是一個灵感来源,参考都很难算得上。

而其基因序列中其余的基因片段,对林易来说收藏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不过,仅仅一个羽鳞结构的灵感,就也不枉林易专门登陆宜居星球一趟了。

随着巢群的进化与发展,野生动物能提供的基因序列参考越来越少,现在,巢群更多的是以寻常的方式研究技术原理,并通过语言化的基因序列制造出应用这一原理的生物结构。

当年进迪克拉陨石坑搜刮到无数基因序列拼凑出无畏兵虿这样的事已经几乎不可能出现了。不过,思索一番后,林易还是决定将这颗他首次发现的地外生命星球称之为迪克拉星,以纪念曾经那个物种迥异于其外的陨石坑。

而思索间,远方的冈瓦纳星轨道,对新结构运用的研究也在同时开始进行-究竟是异想天开但不切实际的空想,还是实打实能加强星虿生存能力的保命结构,就看接下来的测试表现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