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马岱发威!

2015-05-02 作者: 寞冬雪夜
第88章 马岱发威!

胜利不止如此,廖化这边大胜,马岱这边也同样取得了胜利。

马岱的对手是上庸太守申耽,还有申耽的弟弟,西城太守申仪。申耽和弟弟申仪,两人原来都是蜀汉的将领,当时都是迫不得已才投降魏国的。

申耽更是官拜征北将军,上庸太守员乡侯,但这都是以前的事情。要说刘禅玩游戏的时候,申耽、申仪两人的才能都不是很高,平均水平能及格就不错了。但是整个三国,那么多将领,能上的了历史台面的,肯定非同一般。

申耽申仪,本是上庸和西城两地的豪强大族,这两地的百姓全部依附他们,申耽更是深得人心。

另外申耽申仪两人也算是三国时期的一方诸侯了(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有些才仅仅是个郡太守,然后带着两万人马,就敢称是诸侯了,申耽申仪更是有整整八万军马,虽然一直都没见着怎么样的。但是实际上,他们却是是一方诸侯,而且号称整个三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六大诸侯之一,存在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

这六大诸侯,魏蜀吴占了三家,历史上历经三代的,辽东公孙渊家,历史上是直到238年才被剿灭。

另外就是交州的士燮了,也是三国历史上活的比较长的,如果从武将来算,他活的岁数是第三,九十岁,灭他一家的吕岱,第二九十五。廖化第一,据说不是九十九就是一百。

而后世历史上说,廖化可能是活了七十七到八十五之前,其实不然。历史上记载,廖化曾经是黄巾起义时的将领。

那个时代,男人早熟,十五岁可以从军,可是不可能让一个十五岁,刚从军的孩子当将领吧,所以肯定是大于十五岁。然后黄巾起义是公元一八四年,而廖化死于蜀汉灭亡后,公元264年,这期间就是八十年,八十年,最少加十五岁,就是九十五以上,是肯定超过了吕岱。

说多了,士燮雄踞交州多年,而且名声极盛,士燮这人不简单,无论是天朝历史,还是越南历史,都对士燮做了高度的评价。

另外南蛮之乱,跟士燮也有点关系,就是他诱降了雍闿,继而导致整个南方叛乱。士燮在的时候,孙权不敢动他,士燮一死,孙权立刻就对士燮家族,进行分化。结果士燮儿子士徽不干了,起兵造反,然后让吕岱灭了。

以上这几家都是三国时期,诸侯存在最久的之一,不要因为玩游戏上没出现,就以为这些人不怎么厉害,当然不是了。

孟达当年忽悠刘封不救关羽,导致关羽败亡。然后孟达归降魏国。而申耽是不想归降的,他一心向汉,即使他后来投降了魏国,那也是被逼无奈。

他的弟弟申仪和孟达合不来,和刘封也合不来。孟达降魏之后,刘封急于夺回希城,起兵和刘封动手,结果让申仪给偷袭了,大破刘封大军。

刘封什么人?了不得的人物,刘备当时驻扎在西城的十万大军,有一半是刘封的。而且刘封勇武异常,征战多年,结果都让申仪打败了,说明申仪也不简单。

申仪大破刘封之后,申耽被逼无奈,只好投降曹魏。曹丕什么人,早就看出申耽不是真心投降了,曹丕和孙权一样,都看到了手下的名望了,他们都不想让手下做大。

所以曹丕直接把申耽软禁了,给了个闲职,然后官爵也罢免了,给申耽的弟弟申仪了。就这样,申仪靠着出卖哥哥,还有不顾哥哥一家老小在蜀汉,得到了曹魏的信任。

本来申耽应该再无回头之日了,可是孟达又想叛变,结果被司马懿杀了。曹丕随后就死了,司马懿也成了托孤老臣之一了,上庸也不用司马懿驻守了。曹睿上台,苦无人可用,又把申耽弄了回去。当然这都是刘禅,来了之后,导致历史发生的便宜。

历史上,申耽算是终老家中了吧。

申耽、申仪两人出兵五万,带着孟达侄子邓贤,还有一个偏将李辅,一路往西行。本来司马懿是想让黄权领兵的,而且黄权会水军,从水上出发更容易。

可是黄权表示自己不愿意和故主打仗,不想与蜀国为敌,就自动留守了襄阳,司马懿也没有强求,就让申仪领兵了。

马岱接到命令之后,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在汉中到西城,这一条长长的道路上瞎逛游。当然不是真的瞎逛游了,而是找地方准备偷袭申耽。

汉中到西城,这条道挺长的,而且也是在一个狭长地段,虽然没有武都到汉中那么陡峭,不过也强不到哪里去,北面是山,南面是江,就这么一大块地方,打呗。

申耽本来就不想和蜀汉打仗,所以一路上慢慢腾腾地,希望听到那一路败退了,然后就找个机会准备撤退。

可申仪就不一样了,申仪认为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带着本部人马,一路狂奔。所谓兵贵神速,如果能一举攻下汉中,说不定还能封个列侯什么的。

申耽对此没有办法,只能由弟弟去了,不过再三叮嘱弟弟,不要急于求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呀。再说了蜀汉再亲,朝廷再亲,能有自己弟弟亲么。自己一家老小都没了,自己就这么一个弟弟了,不向着弟弟,向着谁?

马岱的骑兵早就发现申仪的先头部队了,申仪除了派出斥候之外,还派出两千骑兵,做先锋,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和马岱的骑兵斥候相遇。

马岱为了诱敌深入,一举歼灭敌军,开始假装溃败,为了演的像真的,马岱甚至自己亲自去和申仪的先锋官,一个叫刘元宝的家伙打了一仗,结果当然是马岱败逃。

刘元宝刚开始还有点心虚,可是发现马岱也不是自己的对手,那叫一个狂妄自大,喜出望外呀!带着骑兵一路狂追。

眼看就要追到马岱了,马岱就带军和刘元宝打一架,然后再跑。刘元宝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反正看到马岱,跟自己冲一阵就败退了,不仅没有警觉,反而继续追击。

刘元宝的追击,把他自己送到了鬼门关。马岱跑到适合决战的地方,自然就不跑了。看到马岱不跑,刘元宝还十分嚣张地冲马岱挑衅。

马岱提刀拍马便到,刘元宝之前胜了马岱正到处吹嘘自己多厉害,现在看马岱冲过来了,更是高兴,大声叫着要生擒马岱。

马岱的武力值有多高,过了八十不到九十,但是三国中后期,几乎就没有几个武力值过九十的,尤其是历史上魏延死了之后,估计能过九十的,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而马岱虽然不到九十,但直逼九十,是西凉少有的猛将,当然了因为马超和庞德的缘故,马岱并不是那么出名,但是,毕竟他也是马家的人,身为马超的弟弟,就算不如马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是收拾刘元宝这种无名小卒,绰绰有余,所以接战不到十回合,刘元宝就不敌,感觉现在的马岱跟之前的马岱简直就是两个人,拨马便逃,马岱也不追,取下弓箭,搭弓射箭,一箭就给刘元宝来了个透心凉。刘元宝的部下,还没明白过来怎么一个回事,自己的将军就被杀了。

不是之前明明打的过马岱的么,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正想着要给自家将军报仇。就发现对方的骑兵冲过来了,这些人一路上追着马岱打,以为马岱打不过自己,所以根本就每跑,也大喊着冲了上去。

虽然只有两千骑兵,但是跑起来,也是地动山摇。马岱这边清一色的弓骑,配斩马刀。根本就不和这些骑兵对冲,而是快要接触的时候,突然分兵,一分为二,从敌军两翼掠过。一边跑,一边射箭。

箭如雨下,遮天蔽日,一阵奔射之后,魏军先头部队,两千人马剩下不到一千人。这些人想拨马掉转和弓骑决战,发现前面的枪骑已经杀过来了。

这才是真正的西凉骑兵,长枪大马,以锥形阵,一个冲锋,就灭了,剩下的不到一千人。这些人致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之前自己一直追着打的蜀军,竟然只用了两次冲锋,就灭了自己。

马岱命人迅速打扫战场,并且处理掉尸体,而尸体上魏军所穿的铠甲,还有武器全部扒了下来。

本来战争杀敌之后,剥掉敌人的铠甲,收走敌人的武器就是正常的,现在马岱这么做,有更大的用处,他要佯装成申仪的先头部队,袭击申仪。

马岱找了一个熟悉魏军的士卒,穿上魏军的衣服,然后去给申仪报信,就说刘元宝阵斩马岱,大破马岱军队,眼看就要攻进汉中,让申仪的大军迅速跟进。

申仪听了这个假扮的魏军的话,那叫一个高兴,二话不说,丢掉粮草辎重,亲率大军,轻装前行,并且派人给自己的哥哥报喜。

申仪快速前进,后方的申耽就一直很担心,一直派斥候严密监视申仪的动向,一旦申仪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告诉自己。

就在申仪轻装简行之后,申耽立刻接到了斥候的报告,申耽大惊,认为弟弟中了人家圈套,派人追申仪,可是为时已晚。

申仪在半道上,就遇到马岱打着刘元宝的旗号,杀回来的先头部队。远远地申仪的手下告诉申仪:“将军,刘元宝将军怎么变高了?还有身后的骑兵,为什么多了那么多长枪?”

“你懂什么?刘元宝将军本来就这么高,而那长枪是缴获的战利品,马岱用的可是西凉的长枪大马!”申仪此时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升官发财梦中了,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迎接自己的是什么。

申仪本部人马,两万人,出去两千骑兵,还剩一万八,除了自己的亲卫,剩下的基本都是步卒。

随着马岱假扮的魏军越来越近,骑兵速度越来越快,脚步越来越沉重,看到对方拔出长枪。申仪总算发现了问题:“怎么回事?刘元宝怎么不减速!”

就在这个时候,其中一个魏国士兵发现了猫腻大声叫道:“不好!他们是蜀军假扮的!”

申仪大惊,但此时再想列阵抵挡已经来不及了。当然了他还是喊了一声:“列阵!”

这个列阵不是要抵挡马岱,而是本能的喊出来的,因为申仪想要逃跑,总得有人断后吧。

魏军听到将军如此叫喊,虽然害怕不已还是列阵了,阵还没列好,就发现申仪逃跑了,而马岱派在魏军中的奸细,不失时机大喊:“将军逃跑了,大家也跑吧,不然只有死了!”

这一声不要紧,给本来就无心抵抗的魏军,一个很大的鼓舞,既然将军都跑了,我们还抵挡个屁。完事了,撒腿就跑。

战场上有一个铁的定律,就是我不一定要跑过敌人,我只需要跑过自己人,就能活下来。所以不少人一边跑,一边丢东西,什么武器铠甲,反正什么重丢什么。

谁都不想死,有人丢就有人跟着丢,而且边跑边丢,甚至还和身边的袍泽比谁脱衣服快。

骑兵打步兵最容易不过了,申仪还没有带克制骑兵的长枪兵,全是刀斧手这类的。这些人又是逃跑,不仅把背后丢给了蜀军,还把铠甲都脱了。

因此马岱在汉水边上,大破申仪,申仪本人都死在乱军之中,申仪的两万人马,逃回去的不到三千人,马岱更是乘胜追击,缴获了大量的粮草辎重,然后就和申耽赶来救援的大军碰面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