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御状

2015-05-02 作者: 洙瑜
第78章 御状

虽说是朝会,但正月十五之前,新年里的早朝是三天一次,基本上就和走过场似的,群臣们在一起叙叙年景,皇上身边的内侍就该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了。

然后大家就开始互相拜年,相约去喝个茶,听个曲,串个门什么的。

结果初九这天内侍才喊完话,太和殿内就不约而同响起了好几个声音,“臣有本奏!”

陈御史和陆御史他们一看,不光他们三个,还有另外几个御史也同时开了口。

正准备退朝的朝臣们一愣,这才新年的第二个早朝,这些言官们就纷纷都有本奏,难道又有谁被他们逮住了?

一个个在心里估量,那个倒霉蛋是谁,会不是自个?

大过年的,要被参了,可真是晦气。

说不准,皇上一个不高兴,小错都重罚了。

有那私底下贪赃枉法的官吏,就一个劲在心里头犯嘀咕,派菩萨保佑。

正打算退朝回去和新进入宫的美人们游戏一番的永安帝有些不快,大过年的,找什么事啊!

“陆爱卿先说吧。”他随手指了一个,“你们其他的,一个个来。”

山羊胡子的陆御史双手执笏,声音洪亮地说:“臣与陆大人、秦大人联名,共参二皇子殿下,强抢民妇,始乱终弃,民妇身怀六甲却罔然不顾,以致龙嗣流落民间。”

什么?

永安帝强忍拍案而起的冲动,他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

一向都是谦谦君子的烺儿,怎么会强抢民妇?

更何况,以烺儿的玉树临风,皇子身份,看上谁,用得着抢吗?连他都听说过不少烺儿出行,路上的少妇、少女争抢着掷鲜花、鲜果的事情。

他的儿子,真想要女人,出行一圈就能勾搭回来一串,还用得着抢?

“呈上来!”永安帝吩咐对身边的内侍道。

内侍忙走到陆御史跟前,拿到奏本给他奉上。

奏本上写的有鼻子有眼,连景烺身上哪儿有什么印记都讲得一清二楚,这要不是和他有关系的人,断然不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事实倒也如他所料,那民妇算不上强抢,更近乎诱骗,如果不是女方原本有桩亲事,根本算不上什么,当做侍妾抬进府就是。

永安帝快速看完,眉头皱成一团。

陆御史在下面正气凛然,滔滔不绝地说:“……前日里,臣与陆大人,秦大人听闻此事后,就连忙查探真相,原来,那女子本是一位举子的未婚妻子,两人青梅竹马,两情相悦,本打算举子会试高中之后就完亲……”

“受了夺妻的羞辱,本有望会试夺魁的举子,从此心情郁郁,一蹶不振,以致会试失败,成日里借酒浇愁,前些天才因酒醉闹事被人一刀捅死。举子的母亲年少丧夫,中午丧子,闻听这消息就上吊自缢了,好好一个富足乡绅落得个家破人亡……”

“……此女如今即将临盆,二殿下却音讯全无,那女子说,她也不是要告二殿下,只是盼着臣等带个话给殿下,让她们母子有个归宿。但臣等想,此事若是不禀报皇上,传扬出去,只怕伤了天下举子的心,举子为国之未来栋梁,若是动摇,国之不固啊,皇上!”

永安帝越听下去,脸色越难看。

做为一位皇子,看上个女子哄两句勾走了也不算什么,关键这个混账,竟然将人家定过亲的姑娘哄骗到手后,又丢弃不理。

而且,居然还被御史们逮住了告到他跟前。

真是太丢脸了!

“皇上!”陆御史中气十足,话声在太和殿里回旋,“民可载舟,亦能推舟,更可覆舟,皇上驾驭着国之大舟,须令民众富裕幸福、国泰民安,方是大仁政。二殿下始乱终弃,且令举子家破人亡,若既往不咎,臣恐怕事情传扬开,会令民怨沸腾啊!”

平日里永安帝最喜欢陆御史慷慨激昂,像自个手里的一把好刀,震慑住那些国之蛀虫。

这会儿轮到自个儿子,永安帝就开始后悔今个点了他先说。

嗓门大,什么都敢说,只差没讲,如果他不处理这个儿子,大邹朝就要亡国了。

不就是一个女人嘛,犯得着这么上纲上线的?

永安帝内心其实不以为然,别说皇子们了,就是官员祗候,甚至他们的家仆,私下里哪个没有欺男霸女之事?

只要不是太过分,引得民怨,他一般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水至清则无鱼嘛。

可这个混帐,霸人妻女不说,居然毁了一个举子的全家,迟迟不把已经怀了龙嗣的妇人接进宫里,最重要的是,还没将事情处理干净,让御史们查出此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令他颜面扫地!

虽然生气,但那是他的儿子,而且还是个从小就聪慧,表现十分出众的儿子,他甚至为了这个儿子对立太子一事犹豫不决。

平日里永安帝表现出不看重景烺,一方面是减少别人对他的关注,一方面是为了打磨他。

要不然,他早就该立皇后嫡出的大皇子为太子。

没想到,还没等他进一步考察下去,景烺就闹出这么大的事情。

听陆御史讲完,永安帝阴沉着脸说:“陆御史,你说的对,朕一向都说民为重君为轻,这事如果查实,纵然是皇子,朕也定不会轻饶,你先退至一旁,刘爱卿上前说话。”

一个长相笑咪咪,一团和气的胖子双手执笏慢吞吞走到了殿中,“皇上,臣也是参二殿下,殿下看中了城北金家的二百亩良田,那金家不卖,他让春熙楼里的玉桑姑娘勾引金家老大,令他在春熙楼花费万金,最后不得不将家里的数百良田抵债,以至于妻离子散!”

“那玉桑姑娘说,二殿下见许她重金不能打动,就答应她,事成之后,为她赎身,并给她安排良家子的身份,娶为侧妃。”

“什么?”

永安帝一听,差点没从他那张金雕龙椅上跳起来。

这不可能是烺儿干的!

他不相信!

等看了刘御史呈上的奏本,里面时间、地点、人证、物证一应俱全,永安帝不得不信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