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水母之四(三)

2个月前 作者: 玉卷珠帘
第124章 水母之四(三)

第124章 水母之四(三)

在其他亲人的帮助下,她为父母举行了葬礼。她有些麻木地走完了半个多月漫长的流程,把父母的身后事操办好了,心里只剩下疲惫。

而当忙碌结束后,晚上她躺在床上,就开始失眠。

在她终于要睡着的时候,迷迷糊糊地就开始梦见黑色的海水,铺天盖地地朝她倾泻而下。

那便是她脑海里,父母生前最后见到的景象。

后来凌之苇见过一些家庭模式和她类似的人,因此她也知道,如果当时自己的父母没有出事,而是一直好好地活到现在的话,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甚至更遭。

她清楚父母已经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看法了,也不会改变他们的傲慢,而要求凌之苇按照他们的意愿活。即使他们已经离开了那么多年,凌之苇依然在受他们早年给她带来伤害的苦。

她是知道的。

尽管她知道这一点,但面对父母的内疚却也没有散去。多么讽刺,她当年一直想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让父母内疚,结果反而是父母用生命让她内疚了,尽管他们并不是有意这样做的。

于是凌之苇一方面无法摆脱从小被否定自身价值而造成的极度自卑,另一方面又压上了一层更重的心理负担。

这种负担即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就算父母没有走,到今天他们依然会像之前一样针锋相对,谁都不能说服谁。但是只要他们在,就有和解的可能,说不定有一天,她和父母都能走出来。

爱德蒙唐泰斯说,人类所有智慧都隐藏在这四个字里:“等待”和“希望”。这便是人无论境遇如何都不放弃生命的理由,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说不定哪一天,自己的境遇就会改变。

然而他们的离去,让“等待”和“希望”都不复存在了。

这意味着凌之苇这一生都要背负这种无法挽回的痛苦。如果她能知道父母哪一天离开,她一定不会和他们争吵、他们冷战。她会抓住一切时间,去陪伴他们,甚至听他们的话按照他们的意愿活。

可惜并没有“如果”。

人们总是在失去后追悔莫及,因为失去以后就再也无法补救。而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的习以为常,会在哪一刻突然消失不见。每当这时人们就会陷入一种“我本可以”的纠结和自责中。

“我本可以”……

其实如果父母活着,先崩溃的说不定是凌之苇自己。但是就像那句话说的,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父母用意外的离去,让凌之苇一夜之间从受害者的心态变成了迫害者,好像她是一切的罪人,好像她是造成父母意外的原因。

虽然这两件事本身并没有关系,但是她没有办法摆脱这个想法。有时候她又因此有些恨父母,恨父母用这种方式让她不能再恨他们,而只能恨她自己。

不过这件事和凌之苇先前的心理压力正好形成了冲销,加上去了学风宽松的十一中,她竟然没有被击垮,反而好像比以前更好了一点。她在学校开始参加一些活动,偶尔也上台表演,因此认识她、爱慕她的人不少。甚至在刘彦那个年级,都有不少知道她的。

其实凌之苇只不过是用尽方式让自己活下去罢了。

从她那天晚上端起那碗热饭起,她就知道,从今往后,好好活着甚至是她的责任。她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伤害自己、放弃自己,因为父母已经走了,她有义务担着这份罪恶感活下去。

活下去确实艰难,但这对于她,是必须赎的罪。

她在十一中也很努力,性格似乎变得比以前开朗不少,也交了很多朋友,虽然她们未必走进了她的内心。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也是以高分被P大学的心理系录取了。

有时候她以为自己已经走出了父母离世的阴影,但是当她发现,自己依然害怕夜晚黑色的海水,她才发现那道伤痕其实从未愈合,只是它持续不断的疼痛已经成为她生命中的背景音,不再引起她的注意罢了。

这样的她,在见到石哲赟那样的人,是很羡慕的。

她一看就知道,他是和她在完全不一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人。他天生有着过人的头脑,让他在追求分数的学业竞赛中毫无压力。他的父母也十分开明,没有对他的人格造成压迫,让他顺利地长大。顺利得甚至让他觉得人生有点无聊。

这样的人,怎么会知道她的痛苦呢?

一方面她觉得羡慕,但仅仅是羡慕,除此之外她并不想和这个人有太深的接触。毕竟是两个世界的人,石哲赟的行为,常常会提醒凌之苇想起自己的身世。对比起来,显得她更加凄惨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石哲赟想要对她示好的时候,会让她更加愤怒。她会觉得石哲赟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是一种何不食肉糜的傲慢。

但她没有想到,这个人会为了了解她的痛苦,做出那么多。

他好像下定决心,要拯救自己,不管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这些年里,凌之苇还是花了很大的功夫下定决心,去相信他。尽管那时候,石哲赟故意带她去看海,逼她说出自己的心病,那是她第一次对外人谈起她的秘密。但是说完第二天,她又后悔了,觉得石哲赟知道了她内心深处的秘密,也许有一天会以此伤害她,而这种伤害对她来说将会是致命的。

因此哪怕石哲赟什么都没做,甚至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她都没办法驱散这种恐惧。而为了摆脱对这种可能的伤害带来的恐惧,她选择一次又一次把石哲赟推的远远的。在她内心深处的想法是,只要我主动离开,就能避免有一天对方离开我时的那种痛苦。

这样的心情,一开始,石哲赟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的。

或许只有真正受过伤的人才会懂,害怕失去到极致,就是不敢拥有。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