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男人的角斗场

2个月前 作者: 陈向隐
第五章 男人的角斗场

?李群玉被掳走,李港及以李港为核心的议员委员会很快就收到了消息,而年轻又性格比较温和的国王李尔纳,夹在母亲与大臣的斗争之间并没有什么主意,甚至连新婚之夜被鸠占鹊巢,王后被掳走了这种奇耻大辱也并不恼火,本来他自己也排斥这位王后,所以他对这件事儿,是置身事外的态度。这可就苦了李港,只能自己针对对手。

?在与姜岩廷的视频通话中,姜岩廷在视频中直言:“李部长,你是想利用这个女人,控制国王对吗?可是呢”,他邪恶的一笑,“我却认为这女人来路不明,在国王大婚之夜潜入内宫,意图刺杀国王,我呢,就帮你抓了。”,说着,他更是对着摄像头把手伸进了女性的领口,向下伸,变态的程度真是令人发指!

?他说得也没错,与国王成婚那日,为了安全起见,李群玉的确用了替身,夜里那次停电,正是为了她与替身交接,哪成想聪明反被聪明误,却被人利用了这个时机。

?而此刻的她,一看就受尽了折磨,披头散发,嘴被胶布封着,双手被用绳子反绑在椅子上,衣服上都是血渍。

?姜岩廷更加无耻放肆地道:“女人的感觉,也不错嘛!(要知道之前可都是盛传他喜欢男人),李部长,您都把二小姐许配给国王了,三小姐……就留给我如何?我保证,隆隆重重的迎娶。”

?李港红了眼睛,开口问道:“说吧,你想要什么?”

姜岩廷瞬间抓住了李港的要害,原来他是在乎他那个小女儿的呀!

“哈哈哈哈!”,他突然放肆大笑,一把撕开了李群玉的衣服,影像就在那一瞬间黑了,只剩下他的声音,“我想要李三小姐呀,噢对了,要说清楚我这个人没什么耐心!”

通话就这样停止了。

十个小时后,李港手机里收到了一条消息,“恭喜您,李三小姐安全了,因为这个冒充二小姐的女人她把一切都招了。”

与此同时,冯弗阳已然背着李港秘密召集了几位议会大员,以紧急通知他们商量如何自保之策为名,因为根据情报,李港为了保护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和救出那个已经被抓去的二女儿,已经出卖了他们。

议员们自然不会立马就信,这时冯弗阳就出示了自己手机里收到的讯息,果然有一份内部高级机密文件,文件里详细记录了议员们的公私生活,包括和他们有关的见不得光的那些人和事。这些机密以姜岩廷的名义发送出来,顷刻间就动摇了人心。

很快,他们各自手机里也收到了属于他们各自的致命档案,涵盖了他们从公到私及至三代九族所有性命相关的脉络。

这下议员们信了,皆自愤慨不已,有沉不住气的当场就要去找李港算账,但被冯弗阳劝住了,他说:“诸位不要冲动,以愚之见,当下尚不宜与李部长翻脸,反应该更加沉着应对。首先,发消息来的人若真想针对咱们,那他直接把这些情报递呈给王上就可以了,由此可见他并不想真与诸位为敌。想来诸位在朝为官,在报效国家的前提下图得不过是个富贵平安?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我们都曾经十分信任李部长,愿意追随于他,可现如今看看他是怎么对我们的呢?先王委他以重任,他却狼子野心想控制新王,若非如此,如何做得出在得知王上不中意李三小姐的情况下,另一个女儿乃将死之身都要争这王后之位?霍常委,若下官没有记错,您的女儿霍淳儿更加德貌双全,还是王上曾经的同窗,那较李家女儿可是更合适的王后人选?诸位再想,新王也是郑王后生的,就算她也想控制自己的儿子,她至少不会害他吧?因为这显然对她没有任何好处呀。到头来,李部长和她争权夺利,却拉我们一起下水,现在更甚是出卖我们,以愚之见,在危急之时,他想找个替死鬼推出去并不难,是你吗?是您吗?还是我?他是亲卫军最高的指挥官,虽然军权没有集中在手,可若他真想胁迫王呢?同时他还直接掌管着最大最合法的情报局,他要想让我们谁永远开不了口,一点儿都不难,到时死无对证,我们有理也说不清了。所以为今之计,愚以为我们唯有按兵不动。现在有人传递这些信息给我们,我想无非是告诉我们要擦亮眼睛,站好队伍,不要被利用了尚且不自知,同时,我想,这也是一种警告,倘若我们其中有人不识抬举,那想干掉我们的可就不止李部长一股势力了!”

他虽然分析得面面具到,但这些人中可不乏政治老狐狸,于是听罢后,都不表态。

冯弗阳看了看,又道:“当然,诸位也可以有自己的判断。我说的只是一己之见。噢,另外还听说,李部长送女儿进宫还有B计划,如果李二小姐无法得到王上的宠爱,那就伺机刺杀王上,这样一来,扶先王年幼的另外两个王子之一上台,就更好控制了,而他这个计划,太后已然心知肚明。”

片刻后,霍德瑞说话了,“那可就真是狼子野心了!”

他可是先王重臣之一,他这么一开口,权威可想而之。冯弗阳心中一笑,暗道:“此事成了!”

果然离间大计一成,李港可谓是腹背受敌!于是,他收到姜岩廷的威胁短信后,第一个反应是到国王李尔纳处老泪纵横的一表忠心,他还是李尔纳的教练官,对李尔纳的性情十分了解,他相信李尔纳不是心狠手辣之人,与他之间的师生情分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主意,可是,事实上他错了。当李尔纳听完李港的哭诉,听到自己现在宫中的王后不是真的李二小姐,真的李二小姐已经被自己同母异父的哥哥掳走了,李港请求他下旨惩治狂妄之徒姜岩廷后,他沉吟了片刻竟说出了句石破天惊的话,“既然哥哥喜欢,那就送他吧。”,可想而之李港闻听此言时的表情。

他知道自己输了,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但他毕竟是位老政客,如何肯如此就认输?王不听话,那就去找能让他听话的人。

这些人,自然就是先王部下,这些人自然也都不愿意这个国家以后由一个女人说了算。于是,他转而去找那些同僚,想让他们联合起来一起上书指正姜岩廷的罪状,姜岩廷一倒,郑太后也只能一心对自己的儿子了。失去外姓的儿子,凭借她一个女人,又能掀起多大风浪?

姜岩廷虽然被先王赐予李姓,但他说到底是姓姜的,只不过也不知道他生父是否真的姓姜罢了,这个不重要。总之,他才是威胁国本的最大风险因子,杀了他,李氏王权才能稳,他们这些朝臣才会立得住。

那么先去联合谁呢?李港想了一想,马上就有了主意,这个自然是先王其它妃嫔的家族势力,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也是他多年老朋友的当属霍德瑞。

于是,他去找了霍德瑞,霍部长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他,还与他筹谋了一番。

李港以为找到同盟,又重新燃起了斗志,思忖之下,他决定舍弃李群玉,于是他给姜岩廷回了一条消息,内容是:她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既然她居心不良,诬陷忠良,要杀要剐就随你处置吧。

姜岩廷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攻心的机会,他立即把这条讯息就给李群玉看了,不想李群玉非但没有中计,还一口咬定这就是姜岩廷的阴谋,是他编造的,仍旧誓死不招任何口供。

然而,事实上她内心的壁垒已然崩塌了,这些天,她受尽凌辱虐待,早已生不如死,可她依然守口如瓶,所坚信的,所捍卫的,无非就是李家,就是以她父亲为中心的那个组织,她的信仰让她凛然相信:牺牲她一个根本不算什么。

可是,如今父亲对她的舍弃,虽然她认为这是无比明智的决定,但还是在知道的一刻心里说不出的失意。这些天里她不是没寻过死,可姜岩廷自然不会给她这个机会,她每寻一次死,都会换来一次他更加变本加厉的侮辱。最后,她变得麻木了,要杀要剐随便,反正我就一条,死也什么都不说。

再说回中央,李港很快联合了很多同僚,他知道此事必须速战速决,于是在他竭力主张召开的大议会上,他掷地有声的抛出了姜岩廷的罪状。

其一、私自挪用国库公款,挥霍无度。

其二、骄奢淫乱,伤风败俗,极其有辱皇室颜面。

其三、私造兵器,这条可是大死罪,并且条条件件皆有实证。

其四、忤逆犯上,毫不把王上放在眼里。

他说完了,就等同盟军补刀了,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霍德瑞了,这时,就见霍德瑞缓缓站起身,对国王敬了个礼,不疾不徐地开口道:“若说廷王爵挥霍无度、私生活颇为另类,这点大家早已众所周知。至于说挪用公款么,他自己每年享受的王爵供奉本身就不少,所以从常理推断,没必要冒挪用国库公款的风险。至于私人情感问题嘛,那我们就更加无权多说了,现在已然是新时代了,我们国家并没有明文法律规定不可同性相恋。再来,他不是真的王族血脉,严格说伤的自然也不是咱们王庭的颜面。”,他说到此,李港已经目瞪口呆。他这最后一句话,细想起来有讽刺姜岩廷是野种的意味,对郑太后也是一种讽刺,同时他也在提醒国王李尔纳,你和那个人是不同的,你可以以他为耻,却不可以与其为伍。

他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李港是万念俱灭,他说:“至于私屯兵器这种事,臣以为那纯属无稽之谈。他一没有那个胆子,二也没那个能力。综上所述,臣以为,李部长定是遭受了什么奸人蒙骗,提供了假罪状。”

李港蒙了,心想霍老鬼这到底唱得是哪一出呀?狠狠地阴了他一把,却又不把他往死里整,难道就不怕他调过头来搞死他吗?

但霍德瑞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之所以说李港是受奸人指使,那是他早下好了下一步棋,并且他可是很清楚国王和李港的渊源的呀,他怎么能自己这么明目张胆地去踩李港呢?这种事儿得交给别人来做。

果然,另一个议员开口了,他也在冯弗阳召开的那个会议到场的成员之中,只听他说:“恐怕不是如此吧?蒙骗?李部长是谁?谁敢蒙骗他?只有他蒙骗别人的份吧?”,这话一听就明了了,还需要多说吗?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李港自己做了一堆的假证,目的就是为了来陷害姜岩廷。

国王李尔纳沉默着,不吭声。

这时,又有人站了出来,是个常委会以外的次一级官员,他呈文道:“王上,下官也有稟启奏。”

李尔纳闻声,挥挥手示意常侍官拿上来,他展开上书公文,看了片刻后,又不做声响地收了起来,沉默了片刻才又开口道:“我以为,有乱臣贼子是想趁机搅动风云,离间我与兄长的关系,也离间我和重臣的关系。但李部长不察,被利用实属失职,这样吧,李部长,你先暂停一切职务,配合调查,以证清白。”,他环视了一圈群臣,又道:“乌撒多蒙部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查办。”

乌撒多蒙起身,应了一声,“是。”

乌撒多蒙是谁呢?他是上议院七大委员之一,也是司法部长,他也的确谁的人都不是,至少当前看不出来,执法以刚正不阿著称。所以国王委他去查案,合情合理。

这一下,各方势力斗来斗去的就都干瞪眼了,显然,国王的态度很明显,他是维护李港的,可同时,他又巧妙地打压了李港,又同时,他又平衡了各方势力,他才十八岁呀,所以说他其实并不简单。

就这样,这一回合的所有较量至此画上了一个句号,国王李尔纳成了最终赢家。那么那个臣上奏的是什么公文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