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第60章 东郡曹操

2个月前 作者: 鲫鱼汤要加香菜
60.第60章 东郡曹操

第60章 东郡曹操

种平冷着脸骑在赤兔身上。

他指尖触碰到袖中卷起边角的书信,心绪复杂难言。

种平不知道自己是该感叹荀攸的“神通广大”,还是愤怒于自己这样轻易被蒙在鼓中。

他从未像现在这样痛恨自己的孩童身份,也许在荀攸眼中,和种邵配合,送种平出长安,是为在他考虑。

但种平宁愿不要这番好意,他知晓自己留在长安或许也做不了什么。

他只是觉得不安。

自他穿越,已经有十多年,可这十多年中,能够留下牵绊他的东西何其之少?

假如……

假如,父亲,叔父,老师……他们都亡于这场兵祸,那我……

我是不是成了无根浮萍,在这样一个举目无亲的时代,我又要去何处找我的归处?

已经没了来处,难道,连这归所也要失去吗?

种平一瞬间觉得心头有种难以遏制的孤独和难过,死水般沉在他心间。

他清醒地发觉自己的怯懦和无能,并为此感到痛恨。

他痛恨自己。

“郎君,我家主君吩咐过,出长安后,郎君是想入颖川,亦或是按信中所言去东郡,全由郎君做主,我等皆从郎君心意。”

身旁的荀家仆从不敢抬头看种平,只是压低嗓子出声提醒。

种平捻了捻书帛边角,经了一路的揉搓,帛书的边角塌塌的打着卷,难以展平。

“……去东郡。”

种平垂眸,荀攸信中所言,他已记在心中,荀彧已在东郡,他可去投至荀彧身侧,以图安身。

或者……

“东郡太守曹孟德有讨董之义,忠爱朝廷之心,伯衡在外,若有联络诸侯,救朝廷于危难之意,可自此人入手。”

种平几不可闻地诵出荀攸书信中的一段,他明白荀攸写下这般话语,是出于谨慎,是恐他在东郡难以立足。

与其说荀攸是真想他说服曹操出兵入长安,还不如说,这书信其实是为他写的荐书……

种平很想露出个笑容,嘴角提起一半,却又颓然落下。

他不知道自己该做出个什么表情。

种平勉强打起精神,想要领兵入长安,如今可以求助的,的确也只有曹操了。

他出来的匆忙,并未佩戴印信,在曹操这里,有荀攸书信和荀彧能证明身份,若换作其它诸侯,恐怕自己都一定能见上面。

再这此时的曹操,尚且还是忠汉之臣,知晓长安危机后,应当会愿意领兵去救。

东郡离长安,较之其它诸侯所在,也算是近……

种平打定主意,颖川与东郡想邻,改起路线来,倒也算是快。

种平一路上惦念着长安情形,在外难得消息,一想起种辑那个轴性子,种平一颗心提起来就悬在嗓子眼,忐忑不已。

以种辑的性格,若是突然激动,搞不好便要与张济拔剑相对……

种平勒住缰绳,暗暗叹气,只希望荀叔父能帮忙照看父亲吧。

他原先总以为种辑在朝堂之中,除了荀攸和王允外,难有关系相近之人,这次出长安,知晓了种拂父子与种辑尚有联络,心中也是一松。

虽不知为何种辑要隐藏同种拂的交际,但终究是血缘亲族,在朝中能有些助力,父亲总不至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咕——”饥饿感猝不及防击中种平的肚腹,他觉得自己体内仿佛变成了一根空心水管,只剩饥饿空洞回荡,腐蚀着五脏六腑。

不行,得寻些饭食裹腹。

种平抱着一丝微弱的希望,摸了摸上半身,无论是衣袖还是怀内,全都干净无比,竟然个铜板也无。

穿越十三年,种平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郎君可是腹中饥饿?”

身旁的随从十分见机,主动提议:“郎君急行数日,不若先停下休息,我等去买些饭食来?”

“竹笥豆饭!炉饼!粔籹!”

巷外小贩的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种平听着喧闹的吆喝声,不由得回忆起先时在长安时的情形。

也不知牛叔如何了。

“一起去吧。”

种平目露怅然之色,自入了城镇,他便不再骑马,而是主动牵着赤兔行走。

偶尔也有行人被赤兔的雄健吸引目光,但也知这般好马,非是常人能有,故而只是侧目而视,并不敢上前。

“郎君要些什么?”

小贩见种平身上襜褕价值不菲,行走之间自有一番气度,猜出这位客人定然出身不凡,因此将态度极低,殷勤地推出刚出炉的粔籹:“这都是刚做的,热乎着呢!”

“郎君若是不喜甜,试试这炉饼也可。不是小人夸口,小人家的炉饼,整个东武阳县都是有名的!像咱们太守大人,都好这一口儿!”

小贩极力推销自己的炉饼,话中透露信息却引得种平注意。

东武阳县?

种平下意识咀嚼着这个地名,他总觉得自己似乎做过相关的阅读理解……

难道是东郡的治所,那个东武阳?

种平揉了揉了眉心,这一路他忧思郁结,竟不曾关注自己这一行人已到了何处。

他还以为入东郡,还需些时日,原来竟是已经进入东郡中了吗?

“此处可是东郡?”

种平以防万一,出声询问一句。

小贩颇有些奇怪:这小郎君看起来也是个大家子弟,怎么会连地理都不通?

只是像他这等平头百姓,哪怕不解为何面前这小郎君态度如此怪异,也知晓不是能自己多问的。因而尽管心中拿不准种平的意思,却还是如实回答:“咱们东武阳县正是归在东郡里头。”

“二年春,绍、馥遂立虞为帝,虞终不敢当。夏四月,卓还长安。秋七月,袁绍胁韩馥,取冀州。

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肱不能御,太祖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按照史书,曹操可不该是东郡太守,种平自嘲一笑,这难道就是蝴蝶效应带来的影响?

也不知我要见的这个曹操,该是何种模样。

“荀司马现在应该还在府衙办公吧?”

种平状似不经意般喃喃自语。

他需要有人给自己引路。

小贩一听心中便是后怕不已,下意识便将种平当做了自颖川来东郡探亲的荀氏子弟,心想怪不得这小郎君不识得地理,原是初次来此地。

“郎君若是想去府衙,小人倒是可以帮忙指路。”

小贩热心肠的收起摊,将手在麻衣上仔细擦干净,不等种平回应,自告奋勇地就往外走。

初平二年的曹操啊。

现在的曹操应当已经三十六岁,还是那个心向汉室的热血之士,以成为“汉征西将军”为目标。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种平略微出神,以太守之身,让荀彧这样人,弃官来投,或许荀攸给他那份书信,是真觉得曹操是那个能“定”朝廷之人?

他下意识抚上发间玉簪,若是曹操能……

我当尽我所能,助其一臂之力。

一行人跟在小贩身后,沿着主街走到尽处,又转过两个巷道,眼前豁然开朗。

小贩眼看已快到府衙,不敢再上前,只冲着种平行个礼,躬着身,极快地顺着来路退回去,种平甚至来不及道声谢。

绘着祥云凶兽的灰色门面,配上高耸的乌色檐角,还有把守在门外的两排军士,都显示出府衙主人的受到的重视和地位的不凡。

种平一时有些犯难,他手上可没有能够自证身份的凭证,若是冒冒然这般上去,恐怕不仅见不到荀彧,还得被这些兵士给乱打出……

这可怎么办?

种平摩挲着腰间的小银鱼。

递拜贴?

不,每日想要拜会荀彧的人不会在少数,纵然递了拜贴,荀彧应该也不会一一去看,若是拜贴垫在底部,恐怕最后不过沦为废纸一张,被随意处理了去。

他转而看向身后二人。

身为荀家仆从,应当会有什么凭证在身吧?

在种平犹疑不定之时,府衙门口守卫的士卒也注意到了停留已久的种平。

“府衙重地,小郎君因何来此?”

几个士卒对视一眼,其中一人进去通禀。

另一个看上去是个头领的则下阶,恭恭敬敬走到种平面前,行礼询问。

若是一般平民,敢在府衙门口逗留,这些士卒决计不会如此反应,恐怕早早就动起手,直接将人赶离了。

然而种平锦衣华服,腰间别着两条栩栩如生,一眼便能看出是造价不菲的银鱼,虽然年幼,却是通身的士族气度,见而忘俗。

腹有诗书气自华。

种平毕竟也是读了十几年书的,身上到底也沾了些文人雅士的味道。

此等风范,他们这些士卒也就在荀彧身上见过。

两个荀氏随从主动自怀中掏出枚木印,面对官衙前的士卒,眼中多少流露出几分傲气。

“尔等只说是荀氏族人求见主君即可。”

几个士卒闻言,互相看了看,只当种平便是荀氏子弟,虽不敢怠慢种平,却也不能贸然领几人入内。

其中一人接过木印,对着种平匆匆行了一礼,急忙入内,向荀彧禀告去了。

(感谢洛蕨,墨o客的打赏)

前面一章已经补了字数,可以放心订。

的话,从明天开始是日更两章6k

目前主角已出长安,后面以主角视角为主,可以放心看。

这两天掉的有点狠啊……

感谢

春秋一梦

nIcI

寒冰133

的打赏()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