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139章 万箭穿心

2个月前 作者: 鲫鱼汤要加香菜
139.第139章 万箭穿心

第139章 万箭穿心

“孔明可知此处是何地?”

种平只当做没察觉出周围环境的不对,话锋一转,询问起更了解徐州地理的诸葛亮。

诸葛亮垂着脑袋,细细想了想。

他早上随二位师兄上马车时,见马车是面西南而行,路上不曾改变方向,种平同郑玄讨论《商君书》时,诸葛亮正坐在角落做功课。

他感受着车厢的晃动,虽是在思考,却仍能分出心神,听郑玄对种平的教导,利用这时间,他完成了诗赋略的作业。

所以,自沂水往西南行,约莫两个时辰,应当是……

“若亮猜的不错,我等此时是在莫儿谷前。”

诸葛亮略加思索后,缓声道。

“莫儿谷?”

种平听得“谷”字,雷达疯狂作响,忙问:“可有地图吗?”

“少府是担心谷中会有匪寇埋伏吗?”

诸葛亮见种平面色变化,心中猜出几分,他微微一笑。

“当地人称此处为‘莫儿谷’,概因其中有猿猴攀缘,每至夜分,林中常有‘莫儿’之声。若有人至其中察看,往往受谷中猿猴群起而攻之,此处地势较四周略低,故称‘莫儿谷’。”

“亮也听闻,这‘莫儿’二字,实为‘没儿’,村民以猿猴精怪之说恫吓儿童,禁止儿童入谷玩耍,口口相传,有了猿猴吃婴孩的谬言。”

谷中既然猿猴集聚,看来的确是难以设伏的。

种平提起的心稍微放下了些,随即感叹:“孔明博学多识,平所不及也。”

诸葛亮很坦然地接受了种平的夸赞,种平能看出,现在的小丞相是在赞扬肯定的氛围中长大的,他不会因为别人的称赞而觉得扭捏。

而是会落落大方地行礼感谢,认真表达“自己还需要继续学习”的谦虚想法,并不自满骄傲。

诸葛玄的确是很会教育孩子。

种平想起了自己“教”过的曹昂……他那只能算是引人入歧途吧。

要是有空,真想跟诸葛玄取取经,请他写个诸葛家书之类的。

种平思绪乱飘,喃喃自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什么品种的猿猴会发出类似‘莫儿’的声音?”

“孔明,你可曾切实听过猿猴鸣叫?”

种平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不曾。”

诸葛亮如实回答,他自幼居住在琅琊,怎么会见过山谷中的猿猴?只是在书卷中读到过些许描述而已。

种平面色一沉,直截了当地问:“谷周是否少村落,但有通往远处村庄县城的小道?换言之,若是有人再谷中生活经营,周遭是难有人察觉得了的,且交通便利,连接县城?”

诸葛亮领会到了种平的言下之意,猛地睁大眼睛。

“难道说……谷中的那些‘猿猴’……都是人吗?!”

种平沉默以对。

没有再猜下去的必要了,答案已经迫不及待跳到了二人面前。

“少府!”

太史慈掀开了车帘,自许都带来的那些士卒和诸葛家的随从间隔交杂,围做一个牢不可破的圆圈,将坐着种平和郑玄的车马护在中间。

种平原先只是低声询问诸葛亮,不欲引得郑玄注意,担心会让郑玄受惊,如今却是难以掩瞒。

他当机立断跳下马车,拜托许邵:“劳烦子将先生带着康成先生往东去,平记得子义曾至东处取水,子将先生只需送康成先生过河即可。”

“少府就不担心邵慌乱之下,无法掌控马匹吗?”

许邵惊讶于种平对他的信任,他以为这事种平会交到麾下士卒手中。

种平眼睛往许邵虎口处一扫。

“子将先生若是欲同平并肩而战,平亦不会推拒。”

许邵注意到种平的视线,他作为相士,对于人的五官,躯干,站立行走的姿态敏感,情有可原,但种平能一眼注意到他基本上一直拢在袖中的手掌,倒是让许邵有些诧异。

“军阵作战,非邵所长,少府保重。”

种平既然看出他的马术和武力不俗,许邵也不再遮掩,冲种平行了一礼,便取代了太史慈的位置,护送着郑玄往东边去了。

种平心说你当我这么多集柯南白看了吗?第一次见面时下船下得那么稳,看不出来你有功力在身上才是奇怪好吗?

郑玄的车马在运送他那些手稿书籍的车之后,安排起来还算是简单,不会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种平请许邵带走郑玄,行动起来就要方便得多。

“子义,能看出那些伏兵的身份吗?”

种平这时候也不说匪寇了,谁家流匪穿皮甲?

太史慈挑下迎面而来的箭矢,半个身子挡在种平身前。

“不确定,若说是士卒,不该这样杂乱的射法,倒像是我从前在北海,那些流寇屠戮行客,劫掠财货的行径,可看穿着,却又是有属的兵卒,真是怪事。”

种平眉头一动。

这形容,怕不是曹老板收编的青州军?

那这莫儿谷中原先的那些人,又去了哪里?

种平知道现在不是深究的时候,他身边能用的,止有一千人出头,且敌暗我明,正面相抗实乃下下策,他得想个法子……

眭固自投降了曹操,如今也是个都尉身份,与黄巾时为的小渠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曹操迎天子后,他自觉地位也水涨船高起来,看那些青州兵时,总有些高人一等的姿态。

识时务者为俊杰,他这个最早识时务的,岂非俊杰中的俊杰?

眭固想起二根手下那个不知道名姓的小黄巾同他讲的楚霸王,汉高祖,先入关中先为王……大家都讲究一个时间先后不是?

想到这里,他总忍不住嘿然一笑,他觉得自己有这个领头的资本。

那姓种的降了我,不还得好声好气地跟我学射箭吗?

眭固清楚自己的倚仗就是自己的这些“兄弟”,但投了朝廷跟以前可就不同了,没了杀人、掳掠和那些个小娘子的滋润,他要怎么和“兄弟”们交心,得到更多的“兄弟”呢?

眭固开始觉得不自在,他厌烦那个姓乐的天天在自己面前晃,还想要分兵整合军纪?

这是我带来的弟兄,凭什么让你空口白牙得了好处?

这做了降兵,到底不如当初做匪寇来得痛快。

眭固在无人时这般琢磨着,他以为曹操做得太不地道,难道他刚卸磨就要杀驴了?

要我的兵听话,那是听谁的话?没了这些弟兄,我岂不是案板上的面团,随你们揉搓拿捏了?

眭固心底生出危机感,他决定要收住“兄弟”们的心,只有依旧掌握着那些跟他一块儿投降的兵,他才能被看重,才能继续占着这个“先”位,享受高人一等的感觉。

于是某一天他收到手下兵卒欺辱老妇的消息时,他选择包庇不理。

跟以前他们做的事情相比,这算个什么?

眭固得到了那个士卒的感激,他听那个士卒说出了自己心底的想法:“早知道降了姓曹的,要过这样的日子,不如当初继续外逃呢”。

原来他的兄弟们跟他抱着的是同样的想法。

眭固找到了让“兄弟齐心”的良方,可惜……他发现这法子不止他会,曹操也会,甚至曹操能许诺给他手底下的人的东西更多。

眭固终于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屠一城获得的杀戮快感,成箱成箱搬出的绸缎铢钱……他在满意快意的同时却又觉得心慌,他觉得他手下的那些兄弟离他越来越远了。

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他恐慌自己某一日醒来变为孤身一人,罪责加身,像是陌路的霸王,被枭去脑袋,挂在枪头,成为别人的功勋。

他知道自己从前这样做过许多次。

他得是那个“先”,怎么能叫人踩在身上做梯筏?

曹操手下的兵太多了,不能每一次都保证屠城这样的好差事正巧落在他们头上。

这时候眭固手下的人说,有个叫郑玄的老头要逃离徐州,听说他是个名士,送他出徐州的是诸葛氏,车马成群,定然携带着不少财货,为什么我们不去分一杯羹?

眭固动心了。

他看着兄弟们眼底浮动的贪婪,知道再没有哪一次机会能让自己受到从前那样的爱戴与支持……

“大帅,这劳什子的名士可真软蛋,咱们吓他一吓,连铢钱明珠散落在地上都不顾了,屁滚尿流地就窜了,哈哈哈!”

身边的士卒捧起地上的钱币,塞进嘴里舔了舔,又将整张脸埋进钱币之中。

“离上次嗦到钱味儿,还是十几天前,那姓陶的真不是什么好鬼,哄着那姓夏侯的做了好几回前锋。”

“哼,不过是个卖了于大帅的叛徒!天天跟在那姓乐的后头,不知道嘀咕什么坏水,还是咱们大帅好。”

“啧,废话,咱们大帅把咱们当兄弟,那能一样?要我说,那姓陶的就是靠送兵讨姓乐的欢心!”

眭固享受着手下人的吹捧,他知道这些人口中的“姓陶的”,指的是陶升。

陶升原来是于毒麾下,于毒死后就投降了曹操。

眭固一直看不上陶升,这人不过是个黄巾中的小头目,降得时间远比他晚得多,只是投降后听了乐进的要求,将手下打乱进曹军中,每日领兵操练,便比他还早当上了都尉。

软骨头,呸!

每每路上碰见陶升,眭固总要在心里那一句,方才解气。

“只这些财货便叫你们满意了?”

眭固不屑地瞥了眼地上的铢钱,这些日子的掳掠也是开了他的眼界,他从前也是不知道,一个县城便能抢到弟兄们一两年的花销。

士族,名士。

说得好听,这时候同那些村夫又有什么区别?不都是跪地求饶,化做烂肉被踩进泥里?

不过都是一捧土罢了。

“留下些弟兄去搬这些铢钱明珠,剩下的同我继续追!”

眭固随意点了几十人留在后头,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放郑玄等人离开。

一来他是背着曹操出来打野食,消息自然要处理干净。

二者这也是他们以前穷惯了造成的后遗症,遇到财货便如蝗虫过境,寸点不留,杀人是为了方便剥衣服,遇到灾年,也是为了选肉厚丰满的地方……

在眭固看来,郑玄是个老头,肯定是逃不快的,因此只派了人远远缀在后头,猫捉老鼠似地看郑玄等人陷入慌不择路,却又提不起速度的窘境。

追了不久,郑玄等人估计也知道带着财货是逃脱不得了,眭固眼看着马车上冒出个壮汉的脑袋,面上无比肉痛地将马车横辙砍断。

“先停下!”

眭固招呼一声,只是他身边士卒眼看能追上马车,财帛动人心,兴奋不已,哪里能冷静下来,这时车马连接处断裂,车厢“哗啦”一声塌了顶,木块木板和两个车轮“骨碌碌”“噼噼啪啪”地就往下方滚。

这些人所料不及,冲在最前端的,大半被沉重的木头和车轮碾了去,一时间惨叫与骨裂之声不绝于耳。

眭固大声喝骂,心中滴血,这一次损伤的弟兄可不少,只是损失越大,收获也越好,散落的马车残骸中,是精美的玉石和铜器,他曾经见过人私下收这种铜器去买,工艺好年份久的,一样便抵得上一斛珍珠。

这可真是……

眭固舔着嘴唇,怪不得是名士呢,可真富啊。

很显然跟在他身后的弟兄也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对于即将得到的财富而言,死的那点人根本算不得什么。

“去,把这些宝贝搬回去,记得把肉泥血迹这类的脏东西擦干净,别影响了品相。”

眭固难得记住一个文雅的词语,赶忙用在这堆铜器上。

“继续追!”

他们的眼睛里闪着贪婪的光,前面还剩三架马车。

被追到这地步还不愿放弃……里面得是什么样的财富?

眭固领着兵卒,循着车辙不断深入,追寻。

他们被钱财迷住了眼,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兵寨越来越远,四周的兵卒也越来越少……

终于,眭固身边只剩下千余人,他们一路行至河岸边,满心都是喜悦。

铢钱、明珠、玉器、铜器、锦缎、名贵木料制成的木箱、金银器皿……

屠城得来的财货还需上交出去,这些劫掠来的宝贝可都是他们自己的。

想到有了这笔钱能过上怎样的快活日子,眭固身后的兵卒几乎抑制不住笑声。

眭固听着耳边一声声的崇敬,心中自得之意,亦是到了顶点,他无不恶意地想,曹操拿屠城收买自己弟兄们的心又如何?

终归大家还是心向着他的!

“大帅,您看,那最后一辆马车倒再河中!看来那姓郑的是渡河逃了。”

“无事,谅他也逃不远,先入喝看看这马车中是何好物,放到现在方肯丢下来。”

眭固笑逐颜开,吩咐十几人先下水察看,他追了一路,这时已有些疲惫,随意跨坐在河边石块上休息。

种平早早埋伏在河边林中,只等着眭固等人全数下河,车马倒在河中央,这些人若是想取财物,只能绕过车马至河中最宽阔处。

那里水流湍急,行动不易,种平可下令射箭取了这些人性命,而毋须再派兵出战。

可惜事违人愿,眭固本人竟能忍住对财物的渴望,停在岸边,而只让士卒下河。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再等下去,难免横生枝节。

种平想到此处,也不犹豫,转身对太史慈道:“子义领军中善射者往河心射箭,请分百人随平杀敌。”

“百人够吗?”

国渊跃跃欲试,提议道:“我等弃车马而藏于林木,全赖少府决断及时,如今作战,还需少府分兵保护,实在不安,我等亦是弓马娴熟之辈,愿从少府差遣。”

种平一时迟疑,他内心是不想让国渊等人随同作战的,不说他们日后皆是有为之士,若折在此处,太过可惜,单提如今这些人尚且是学子,种平便觉得应该以保全他们的安危为主。

只是……

种平不确定把国渊等人留在林中是否是更好的选择,他无法断定眭固手中是否有火箭之类,不利于他们的武器在手中。

他无奈之下,也只得同意了国渊的提议,不过将原先要分出作战的兵卒,从两百人扩大成了六百人。

“杀!”

眭固突闻喊杀之声,整个人一惊,瞬间清醒过来,眼看着林中奔出数百人来,哪里不清楚自己是中了对方计策?

他有心召派入河中的弟兄回援,回首入目皆是寒光泠冽的箭矢,将只顾着搬财货的士卒们扎成大大小小的刺猬。

鲜血染红河水,飘浮在水中的绸缎金光闪闪。

眭固目呲欲裂,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

“妈的!”

他想起背水一战……他觉得这一刻自己很像故事里的楚霸王,背后的就是乌江……

但是韩信是谁?

眭固在晃动的人群中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真是可恨!

他记起自己还有着高超的箭术,他还没输。

霸王只是故事,他不要做霸王。

眭固扬起弓,他伸出手想要从背后掏箭。

他摸了个空。

这时他恍然想起,为了能够装更多的珠玉,搬更多的财货,他早就和他的兄弟门丢掉了箭筒。

种平心说我到底为什么跑到战场上来了?我不是已经打定主意只做谋士了吗……

他有段时间没摸过刀剑了,虽然走位依旧灵活风骚,但也仅仅只能自保而已。

可在其他人眼中,从容不迫躲过刀光剑影的种平显得如此独树一帜,游刃有余,简直就把“身份不一般”几个大字顶在了头顶。

是以种平明明一直成功躲避掉了各种袭击,可遭受的攻击不减反增,眭固和他手下的人认准了种平,无论什么兵器招式全往他身上招呼。

过分了啊!

种平嘴角抽搐,柿子专挑软的捏是吧?!

在场的也不是只有我一个软柿子啊!

种平骂骂咧咧,余光瞥见一把滴着血的朝着国渊面门而去。

所乘车马既用做了障眼法,除了被许邵送走的郑玄,其余人自然都下了马,诸葛亮便按着乘坐马车的顺序,跟从在几位师兄身侧。

种平原本请太史慈在林中照顾诸葛亮,只是他同眭固作战后,林中伏兵也就显露出来,眭固虽然只有百人可用,却依旧派兵入林,意图使法子点燃草木,逼种平救援林中军队,他好趁机逃跑。

太史慈知道种平担忧眭固会纵火烧林,因此心中警戒,眭固手下方入林中,便被太史慈发现。

树木繁茂隐蔽强,此时却也成了弊端,眭固麾下士卒利用树木草叶遮掩,太史慈一时间竟也无法奈何不得。

其中诸葛亮年幼,这些人又见太史慈有意护这少年,心中以为诸葛亮定然是郑玄孙子之类的人物,身份矜贵,若是能擒到手中,不怕种平不退兵。

他们瞄上了林侧的国渊。

种平眼看着国渊躲不掉这一匕首,急得恨不得背生双翼,他现在没有满属性体验卡能用,加不上武力,即便想救人也赶不上,情急之下,只得大呼“子义!”。

太史慈耳朵一动,手中长刀掷出,正中一人后心,与此同时拉弓搭箭一气呵成,一箭仿佛携带千钧之力,几乎将那袭向国渊的匕首刺穿。

“当啷”。

匕首落地的声音在纷乱的战场模式如此清晰,种平松了口气,扶住面色煞白的国渊,方欲开口安慰,又见一人借着树木藏住身形立在诸葛亮身后,伸手似乎要扼住他的咽喉,更是一惊。

“孔明小心!”

种平骇得差点魂飞天外,手还在抖,温热的血液便已经溅到自己的脸上。

他这才意识到千钧一发之际,他成功扑到诸葛亮身上,将太史慈射落的那把匕首刺入对方胸膛。

卧槽。

种平手一松,匕首再度掉在地上,他缓了缓,伸手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将呆在原地,一动不动地诸葛亮推到了太史慈身边。

战局已接近尾声。

眭固死死盯着林中隐约透漏出的种平衣摆,心中不甘,却只能试图渡水而逃,做最后一博。

“放箭!”

种平不知道眭固穷途末路,他只是不想再拖下去了,再战下去,恐怕是自己这边折损更多。

太史慈点点头,高高扬起右手。

下一瞬,箭矢如雨落下。

河中的眭固万箭穿心。

他不是霸王。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