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婚姻大事

2个月前 作者: 小虾米·海米
第72章 婚姻大事

夏晓荷是个沉稳的姑娘,从来不做冒失事。带男朋友见父母是一件大事,必须先跟家里打声招呼,让他们有所准备。

她把电话打到了马会计家。这时候,村里已经有少数几户人家装上了电话,马会计家就是一个。

“五一”回家夏晓荷得知,妹妹夏心草一年前就已经跟马家的老二建国偷偷好上了,又不知什么时候珠胎暗结,瞒不过父母了,这才宣布恋情,并急着要结婚。

双方父母都觉得不太合适。并不是俩孩子在一起不合适,而是他们各自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还没有成婚。

花溪村有个不成文的风俗,一个家里,小的不能比大的先成家,否则,就好像大的是娶不上媳妇的光棍汉或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马家老大建军在南方打工,说是处了个对象,却从没带回家来,更没有结婚的计划,夏家的二姐晓荷连男朋友都没有,弟弟妹妹却要先结婚,打破了秩序,总不太好。

那次夏晓荷话都到嘴边了,想说自己已经处了男朋友,可最终还是没有勇气。

有了与赵义的那个第一次,当然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她的内心不再挣扎。这次夏晓荷回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告诉父母,自己也有男朋友了,结婚是迟早的事,别再为这件事纠结,耽误了妹妹心草的婚事。

听说二姐要带男朋友回家,心草的兴奋程度不亚于父母,立即指挥马建国开三轮车去客运站接二姐和男朋友。

这几年,马会计带领二儿子建国和三儿子建设,由扣蔬菜大棚转为做棚菜经纪人,买了三轮车专门用于收菜送菜,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堪称花溪村首富。

马家老二马建国今年25岁,在农村算是大龄男青年。夏家三姑娘夏心草也已经21岁,也到了婚配的年龄。两家是邻居,彼此知根知底,双方父母又多年交好,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一桩婚事了。现在可好,不用父母操心,两个孩子自己就修成正果了。

夏晓荷和赵义乘大客车来到龙泉镇,远远地就见到妹妹在三轮车上向她招手。死丫头,三个多月不见,肚子都开始显怀了,还有脸出来瞎嘚瑟。夏晓荷心说。

“姐,这个就是我赵哥吧,欢迎来到咱龙泉镇。”

夏心草可不顾这些,从三轮车上跳下来,落落大方地接过赵义手中提着的礼品往三轮车上放。

夏家四兄妹,最数这个夏心草爱说话。其实,她的哥哥姐姐原本也应该是开朗活泼的,只因为出身农家,在求学的道路上经受过困苦,才一点点变得惜字如金了。

赵义中午水喝多了,坐了一路的车,这会儿内急。马建国带他到客运站里上厕所。

趁这个工夫,姐姐把妹妹拉到一边,嗔怪道:“心草,你这身子,咋还毛毛草草的呢?”

“没事儿的二姐,要掉早就掉了。刚怀上的时候,我俩都吓得要死,特别是建国,怕我爸会揍他。我就天天蹦啊蹦,你说怪不怪,咋怎么蹦也不流产呢。“心草没心没肺地说。

“死丫头,你还傻笑呢,亏得没出啥事儿,不然你哭都哭不出来。“

二姐气得推搡了一下妹妹,又爱怜地挽起她的胳膊。

“二姐,这个姐夫挺好啊,长着一张娃娃脸,显年轻。就是个头儿不太高,也就一米七吧,好像还没大哥高。“心草说。

“管好你自己得了,还替我操起心来了。什么姐夫,爸妈还没答应呢!姐可不像你,胆儿那么肥敢偷偷就把生米做成熟饭。”

夏晓荷说这些的时候是心虚的。好在妹妹大大咧咧的,根本没识破。

这时候,那两个方便的人也回来了,四人上了三轮车,向花溪村开去。

夏晓荷推开院门时,母亲已经迎出了房门,见赵义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个小赵不知哪里跟自己的二女儿还挺连像的,俩人很有夫妻相。

赵义把礼品一一放到屋里的大柜盖上,是两条软包红塔山烟,两瓶董酒,两盒茉莉花茶,两盒大虾酥糖。

夏母说:“这孩子,来就来呗,还带这些东西干啥!”

赵义说:“婶儿,第一次来家时串门,哪能空手呢,这就是当晚辈的一点心意。晓荷说了,您不让我叔多抽烟,那这烟就由您保管着,您啥时候批准我叔抽就啥时候抽。至于我,坚决听晓荷的,永远也不碰烟。”

这孩子真会说话!夏母心中对二闺女这个对象又增加了几分好感。一高兴,中午除了做了一桌子的菜,还烫了一壶酒,让老头子陪赵义喝。

赵义端起酒杯,却很有节制。席间,一口一个叔,一口一个婶儿地叫着,叫得老两口心花怒放,叫得夏晓荷也暗中欢喜。

晚上,母女三人睡东屋,父亲陪赵义睡西屋。

母亲说:“晓荷呀,你这个对象妈看着挺好。爱说话,也挺会说话,不像你们几个那么闷。马家给心草和建国定的婚期是‘十一’,你也不小了,该定就抓紧定下来,该结婚就结婚吧。早点成个家,总比一个人住独身宿舍好。”

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由母亲作主,母亲同意了,这门亲事也就算定了下来。

夏晓荷和赵义从花溪村回凤凰城不久,就听说厂里要排号分房子,无房户优先,大学生优先,赵义和夏晓荷占了这两条,两人毫不犹豫就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加入了排房行列。

领到了红本本,两人再在一起的时候,便没有了过去的顾忌。

化肥厂职工宿舍303一直没有派进去新人,赵义住在二楼,常常洗漱完毕后,就悄悄溜进夏晓荷的房间里,提前过起二人世界的生活。

年底,令全城人都看着眼热的化肥厂小区建成了。化肥厂的住房分配名单很快也下来了,赵义和夏晓荷在新建的化肥厂小区分得了一室一厅的新房。虽然是顶天七楼,但是也足以令他们大喜过望了。

拿到钥匙打开这间属于他们自己的一室一厅三阳房子,冬日的阳光洒满了卧室、餐厅和橱房,墙壁洁白耀眼,这就是他们未来的家呀!

两个人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共同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如此年轻就分到了这么好的房子,赵家的父母骄傲,说儿子的大学真没白念。四对哥嫂也羡慕,说还是老疙瘩有福气。厂里上下则议论说,刚领证没结婚就能分到房子,也就这俩人,咱厂子谁也不好使。赵义是厂长秘书,夏晓荷是厂长女儿的同学,谁能有人家关系这么硬!这些议论只能在背后,又有谁胆敢去找行政科理论?更不用说找厂长。

有了房子,又领了结婚证,就算成家了。夏晓荷和赵义商量,结婚就不大操大办了,摆两桌,两家父母和兄弟姐妹在一起聚一聚,就算结婚了。省下的钱,新居还得置办些家具和家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