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攻其不备

2个月前 作者: 小虾米·海米
第102章 攻其不备

夏晓荷起床来到厨房时,母亲已经把小米粥熬上了,正往笼屉里摆馒头。

“妈,不是说不用您做早餐了吗?早晨睡不着可以去楼下公园跟那些老头老太太打打太极拳。”

夏晓荷从后面扳着母亲的肩,作撒娇态。一夜的缠绵让她的心儿还荡漾在春风里。

“别把我手上的馒头弄掉了。你俩起那么晚,我外孙上学那么早,能吃上饭?一会儿饭做好了你们先吃,我等你爸回来一起吃。”金玉英边埋头摆馒头,边说。

“妈你说什么?”夏晓荷惊叫道。

“嗨!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爸下田干活还没回来吃饭。”

金玉英盖上锅盖,用手理了理下滑到前额的头发。

夏晓荷回房间时,吕濛初正在卧室里的卫生间刷牙剃须。

“吕老师起来啦?我还以为从此君王不早朝了呢!”夏晓荷调皮地说。

“求你改个称呼,以后别叫我老师了,整得我每次都有下不去手的感觉。”

吕濛初用湿毛巾擦干净嘴巴,在夏晓荷的脸上亲了一口。

“不叫老师,叫什么?叫老吕,叫着叫着就叫成老驴了。叫你吕哥?好像是于春梅们的专属。那我就叫你濛濛,够萌的吧。不跟你开玩笑了,方才在厨房,你猜我妈跟我说啥?说要等我爸回来吃饭,你说吓人不!”

夏晓荷收起笑容,脸上现出忧愁。

“真的?这还真得引起重视。现在老年人阿尔兹海默症发病率可不低。咱学校教你们地理的秦老师,多聪明一个人,前两天在学校见到都认不出我了,愣管我叫老佟,还问佳惠放学没。”

听吕濛初这么说,夏晓荷更加紧张,她说那我今天上午先不上班,带我妈去医院做个体检。

跟母亲一说,金玉英一个不同意十个不同意,说我没病没灾的,去医院干啥?你爸那年如果不去医院,就一直是好人一个。查出病来了,倒早早要了他的命,还白白花了那些钱。

夏晓荷拗不过母亲,只得叮嘱她时刻注意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说,吃过早饭便下楼上班了。

刚坐进接她的专车里,手机就响了,是副市长谷开山。

“小夏呀,听说你有喜事了,怎么也不请大家喝杯喜酒啊!”

谷开山说话从来都是这样随随便便,不摆领导的架子。

有司机在,夏晓荷不便多说,忙接过话头:

“领导,您取笑了,算不得什么事儿。您有什么指示呀?”

谷开山说,还是动迁户上访的事,希望群众事务服务中心能拿出个化解办法。

夏晓荷表示,到班上后就立即带领大家研究,尽快形成工作方案报市政府。

真的是冤家路窄!

如果这通电话早五分钟打进来,又要向吕濛初解释一番。

昨晚,参加完毕业20周年聚会,躺在床上谈论起每一个同学的过去和现在,吕濛初和夏晓荷都有些激动,慨叹世事无常,当初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二人竟然走到一起睡到一处。

说到动情处,难免又是一波又一波鱼水之欢。

本来接下来可以相拥而眠了,吕濛初却貌似轻描淡写地说:

“我的尖尖角小可爱,也不知道在我之前,除了赵义,还有没有人不仅远观而且亵玩。”

够歹毒!

在你最忘情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有这种疑惑,为啥领证结婚前不问清楚?

夏晓荷挣脱他的怀抱,佯装去洗手间,洗了身体,在镜前端详自己身体和面容半天,暗自庆幸,亏得自己不是什么美女天仙,职场上省却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回到床上,她并没有立即躺下,而是倚靠枕坐着,讲起一段往事。

那是她到群众事务服务中心第二年春天。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凤凰城原来的垃圾填埋场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求,“垃圾围城”问题日渐凸显。垃圾焚烧发电,是“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生活垃圾的最佳方式。当年的凤凰城人代会,通过了在龟鼋镇建设垃圾焚烧厂的议案。

消息一出,龟鼋镇群众立即就炸锅了。

龟鼋镇是凤凰城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居民大多以种植蔬菜为主。建垃圾焚烧厂,污染了空气和水环境,菜还能长好吗?即使能长,那菜还有人愿意买吗?

几个人一挑头,当地居民就组团频繁去市政府上访,去群众事务服务中心请愿,反对在龟鼋镇建垃圾焚烧厂。

村民这么一闹,城市居民也对自己所食的蔬菜安全问题产生恐慌。

一时间,龟鼋镇建垃圾焚烧场成了最大社会热点问题。

当时的群众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老郝还有两年多就退休了,本来以为在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单位混一混,可以安安稳稳地实现软着陆,没想到横空出现了这样一件大事,他感到束手无策。

老郝每天被喊到市里开会,因为工作不力一次次挨尅。索性称病躲在家里不上班了,每次都让新来的副主任夏晓荷去市里替他搪灾。

几次协调会后,夏晓荷理出了头绪。

一是“垃圾围城”问题迫在眉睫,必须解决。

二是建垃圾焚烧厂是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最佳方案,必须执行。

三是在龟鼋镇建垃圾焚烧厂是最佳选择,不可更改。

四是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做当地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大家接受并支持建厂。

五是要想让群众接受并支持建厂,就要解除他们心中的顾虑。带他们去已经成功建设垃圾焚烧厂的地区参观考察是最直观最便捷的办法。当然不能带所有人去,就带鼓动大家上访的那几个骨干去参观,其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搞定了这几个挑头的,其他人群龙无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在星期一协调会上,夏晓荷条分缕析地抛出了自己的观点,立即得到主持会议的主抓城建工作的常委副市长谷开山的赞扬,并指示办公厅工作人员立即联系火车站购买卧铺票,组团去幽城参观考察。

时隔一天,星期三,副市长谷开山便带领由20多人组成的考察团赴幽城参观考察垃圾焚烧厂运行情况。

作为这一行动的倡导者,凤凰城群众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夏晓荷自然在列,而且任考察团副团长。

“睡了吗?”

夏晓荷见吕濛初两眼半睡半醒,问道。

“岂敢!夫人的光荣历史,为夫哪能等闲视之,必须洗耳恭听。”

吕濛初确实是扮出闭目养神心不在焉的假相,两只耳朵却在兢兢业业工作着,认真捕捉夏晓荷讲述的每一句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分辨她是和盘托出还是有所保留。

顺着逻辑推理,离开凤凰城,老鹰捉小鸡的戏码快要上演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