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上了马车,满脑都是朱景洪的印记。
恍惚之间,马车返回王府之内,她被侍女搀扶着下了车。
回到同心殿还没落座,就有人禀告黛玉在哭。
宝钗正想翻翻账目,听到这话不免叹了口气,然后便动身往寒香院去了。
朱景洪走了,虽然只带走其其格和诺敏,但也让这王府冷清下来。
走在巷道之间,宝钗竟感到一丝寂寥。
此刻她想起了朱景洪的话,过一两个月或许可以出城,去到城外别院居住。
至于原因,还是防的某些人狗急跳墙,住在城内容易被人一网打尽。
“奉天靖难……最好还是不要发生吧!”宝钗叹息道。
事实上,朱景洪的猜测没错,当天夜里太子又旧事重提,想要谋划控制皇帝,然后提前继位。
不是东宫学士们不忠心,只是这种掉脑袋的买卖,朱景源确实不放心外人,所以只能跟元春一起商量。
且说朱景洪这边,正月二十五他离开京城,二月十五才出玉门关,到三月初八时他才赶到哈密城。
而在三月里,宝钗上奏皇后,说住王府睹物思人,阖府上下郁郁不欢,故而请旨前往别院居住。
皇后心善,自是允了。
再说朱景洪这边,他只在哈密休息两天,然后便继续启程赶往吐鲁番。
大明和准噶尔的大战,是耗费极大的消耗战,持续三四年让大明艰难,准噶尔这边就更困难了。
即使有罗刹、哈萨克等输血,但因为补给线太长的缘故,其粮草军械转运压力仍是极大。
所以在年初,吐鲁番的拉锯就结束了,叛军撤回了乌鲁木齐一带。
三月二十五,朱景洪来到了吐鲁番,这里已被扩建成要塞,里面存放着大批粮草军械。
明军的主力,则散布于吐鲁番周围二十里内,而这已算是驻军非常紧密。
朱景洪奉旨前来统兵,这一消息早就到了前线,所以军中上下无不盼着他来。
在关内他是乘车,但在塞外则是骑马,马鞍两侧是弓箭和佩刀,只不过这些东西基本没机会用。
朱景洪是轻车简从,这样目标小更安全。
可他防了外人防不到自己人,才一靠近那连片的军营,就被发现行踪并迅速传开了。
然后,便是大面积的轰动,正在修整的士兵们,纷纷跑出了营帐,向着朱景洪所在方向奔去。
好在朱景洪随行侍卫够多,加之有临近军官将领赶来控场,才在朱景洪周围形成二十米方园的“安全区”。
坐在马背上,听着周围众人的欢呼声,朱景洪脸上带着浅笑,整个人自信且又强大。
周围的欢呼声,诠释了什么叫众望所归。
这样的场景,朱景洪倒觉得平常,但太子和睿王两个人,确实该来实地看一看。
他们看了,或可生出投子认输之心,如此也能免遭祸事。
“退后……退后……”
“把路让开……”
在欢呼声中,侍卫和将领们艰难开路,声音很容易被呼喊声盖住。
老实说,朱景洪享受被人膜拜的感觉,但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当然不能在此地过多耽搁。
“诸位……”
朱景洪开口了,并做出让众人安静的手势,于是现场很快就静下来了。
“诸位……我这次是来打仗,不是街头卖艺杂耍,你们帮我围在此间,意欲何为啊?”
和底层士兵对话,朱景洪从来不摆架子,多数时间还会开开玩笑。
“往后各卫所,我肯定要去看一看,接下来相处的时间还多,你们何必围在此处!”
“听我一言,各自归营,勤加操练,要打胜仗……可还全得仰仗你们!”
地处高位的人,说出这样谦虚的话,自是让下面人受用得很,心里对朱景洪也就更尊重了。
但要达到这种效果,非得如朱景洪这边,有前面逆天的军功打底。
换个人来说这话,即便不是嘘声一片,那也不会引起旁人共鸣。
见众人仍殷切围着,而且远处还有人过来,朱景洪正色道:“本王今日,便下第一道军令!”
“全体都有,立~~正!”
朱景洪的军训之法,在大明朝已推行好几年,亲军各卫所、京营各卫,以及各地都司、行都司,基本能坐到了统一口令。
此时朱景洪下令,在场所有人几乎同时立正。
扫过一眼,朱景洪很是满意,然后依旧严肃道:“各自归营!”
“是!”
众人齐声高呼,而后果真遵从命令,参拜之后各自回营去了。
朱景洪得以继续往前,大概十几分钟后,他来到了吐鲁番要塞南大门,此刻这里已聚集大批高级将领。
为首两人,是此前领兵的两位都督,分别是史光柱和柳芳。
看到这苍老的许多的两人,朱景洪可以想象这两年来,他二人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在他二人身后,则是京营几位总兵官、侍卫亲军各卫指挥使、京营各卫指挥使、安西行都司和青海行都司诸将。
除了这位将领,还有负责监军的两位,分别是御马监掌印太监刘忠,右都御史梁潜。
右都御史乃正二品大员,此职务并不常设,如今设立专为监军,可见可见西北军机之重。
事实也确实如此,侍卫亲军的十万战兵,有两万五千人受他调遣,京营二十万有七万五千余在西北。
大明朝最精锐的军队,三分之一集中在他手上,另还有两个行都司,四川、陕西、甘肃、朔方五个都司,以及蒙古、藏地、女真诸部归他调遣。
林林总总加起来,朱景洪手中指挥的兵力,差不多有二十万之巨。
“拜见殿下!”众人齐齐行礼。
跃下马背,朱景洪走向众人:“诸位免礼!”
“谢殿下!”
众人起身之后,便向朱景洪迎了过来。
“十三爷终于来了,臣等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啊!”
说话的是柳芳,他此刻说的绝对是真心话,只因在西北领兵压力实在太大,朱景洪来了他就能松口气了。
这时石光珠说道:“十三爷一路辛苦,臣等已备好酒席,专为殿下接风洗尘!”
朱景洪笑着说道:“正好也乏了,诸位如此盛情,我就却之不恭了!”
全程只有两位都督搭话,其余总兵或是指挥使,在这种场合就没说话的资格。
与两位都督说笑着,朱景洪与众人一道进了要塞,很快便来到了不远处的军营,这里也是总督署的驻地。军营中已摆好酒宴,还备有西域舞女,那抹亮色让朱景洪忍多看了几眼。
朱景洪到了主位上,目光扫向在场数十名高级将领,笑着说道:“诸位……都坐吧!”
在场几十号人,朱景洪基本都认识,其中不乏有他的死忠。
比如虎贲右卫指挥使侯璟、金吾左卫指挥使石崇、耀武中卫指挥使王杰……
落座之后,朱景洪环顾众人,好一会儿才开口道:“诸位,自正统十二年秋,我从西北离去……至今已逾三年矣!”
“这三年来,诸位辛苦了!”
听到这话,众人心中皆感慨无比,只因过去那些的日子确实不好熬。
“西北苦战,圣上命我前来统兵,自接旨至今我深感惶恐,只觉西北安慰朝廷大局系于一身,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然圣上信重,即使艰难,我当与诸位勠力同心,共克贼虏!”
朱景洪的讲话声音不大,却铿锵有力决心十足。
乃至于他说自己惶恐,众人却觉他有一往无前,必能克敌制胜的信心。
没办法,朱景洪这几年来指挥的大规模会战,全部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让大批的将领因此而升官拔擢。
所以,军中对他有充分的信心,也对他义无反顾的信任。
也正式基于这一点,皇帝才会特意让他来统兵,只为能最大可能获取胜利。
“为求全胜,我在来时路上想了许多,两个月来也算有些心得,今日乘此机会……便想与诸位共享!”
言及于此,朱景洪取下头戴珍珠折檐帽,说道:“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众人只想与朱景洪把酒言欢,并趁此机会向他拉进关系,所以此刻不太想听这些。
好在只有四点意见,让众人稍微好受了些。
“第一点,要为全军提振军心,让全体将士都明白,此战我军必胜,为此……”
所谓的第一点,朱景洪又分了几个小点来论述,小点之中又单独强调了一些事。
此刻说的全是干货,在场众人虽是心痒难耐,但此刻也得认真听着。
第一点后是第二、第三、第四……
这一番论述下来,竟是半个时辰过去,朱景洪说得口干舌燥,已陆续喝下了三杯茶。
“今日我出到此间,诸位替我摆酒接风,对此本王很高兴……”
“但在大战将其之前,尔等却醉于酒肉声色,本王很不喜欢!”
朱景洪前面讲的那些话,已让众将心情沉重,此刻他语气严厉道出这些,更让众人心生惶恐上下慑然。
“西北之战关乎重大,我都心怀忐忑寝食难安,你们却如此放松随便,这是要打胜仗的态度?”
在场都是高级将领,作为统兵将领这样不留情面开炮,很容易使得将领们离心。
此前统兵的石光珠和柳芳,就不可能对这么多人,说出如此严厉的话。
而这大明朝,也没几个人能这样,恰好朱景洪就是其中之一。
其所依仗的,一是皇嫡子的身份,二是他那逆天的军功战绩。
所以此刻,在场将领全低下了头,根本不敢与朱景洪对数。
而石光珠和柳芳,此刻接连出席,在朱景洪案前叩拜道:“臣等有罪,还望殿下严惩!”
两位老将都请罪了,其他人那里还敢安坐,纷纷离案下拜请罪。
虽然这些人没其他心思,但表面看这称得上“逼宫”。
所以还是那句话,得看当事人是谁,如果是其他人来统兵,此刻还真就难以收场了,总不能真的处罚这么多人。
但对朱景洪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
只见他仍坐在位置上,沉默几秒后说道:“世人都言法不责众,但你们都知道,我从来不遵世情!”
“你们是有过错,但今日本王履新,也不想使诸位难堪!”
“但有句话我得跟你们说清楚,军法无情军令如山,往后谁若再有逾矩之行……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换句话说,朱景洪这是不打算罚谁,普通人这样做会被认为是妥协,但现场众将都没有这样的想法。
可见他们这些人,对朱景洪是何等敬畏信服。
“刚才我讲的四点意见,接下来你们要严加执行,我会不定期随时检查,谁若搪塞……严惩不贷!”
经过刚才的敲打,众将全都收了心,从闲散模式切换到了战斗模式,他们其实不害怕打大仗。
现在的问题是,刚才朱景洪讲得太多,他们即使听得再认真,也记不住那二十多个小点。
对此朱景洪早有准备,接着说道:“方才所言,我已命人抄录,饭后各去领取!”
看着仍跪着的众人,朱景洪拿起筷子,对众人说道:“现在各归其位,吃饭!”
吃饭就真的只是吃饭,虽然现场摆有美酒,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他们已经没有心情去喝。
原本的接风宴,在沉闷的气氛中吃完,随着朱景洪起身立场,在场将领们也陆续离场。
眼下他们最迫切的事,就是拿到朱景洪的“讲话稿”,而石光珠和柳芳二人,则是被朱景洪叫了过去。
朱景洪的军帐内,两位总督再次请罪。
但此时朱景洪态度谦和,亲自上前将两位老将扶起。
“方才出言严厉,辜负两位老将军美意,还请二位不要怪我!”
“岂敢岂敢!”
石光珠二人再度告罪,他们这两个老狐狸,当然清楚朱景洪发飙的目的。
为了让所有人收心,为了让各支军队形成合力,朱景洪的办法简单却很有效,只是旁人没办法去用。
“殿下所言极是,若不使军心合一,岂能众志成城共克贼虏!”
“臣等愚钝,无殿下之勇谋,只能尽力追随,只盼殿下不要嫌弃!”
两位老将把身份摆得很正,一言一语都表明对朱景洪绝对支持,这让朱景洪心安了许多。
此番统兵作战,朱景洪下辖军队实在太多,两位都督这样的高级将领,接下来必将成为他的臂膀。
他朱景洪只有一个人,所以接下来的集团作战,少不了让这两位都督负责。
“二位如此大度,我也就安心了!”朱景洪面露喜色。
面子是相互给的,两位老将如此诚恳,朱景洪自然不会再摆谱。
接下来,朱景洪跟两位老将详谈起来,了解了更多有关军队的情况,以及最新的敌军动态。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