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明公在上

1个月前 作者: 二月风似剪
第118章 明公在上

时间匆匆,就王莽慵懒的享受着与班殊的新婚蜜月时光之时,阳朔四年也终于走完了这平平淡淡的一年。

但是在这剩下的时间里还是发生了一些令长安朝野上下意外的事情。

闰十二月时,刚刚到任御史大夫才仅仅一年的于永薨了。

御史大夫作为三公之一的职位,骤然出现空缺,肯定也是会迎来一阵争抢的。

毕竟这可是位极人臣的三公之位,说不让心动那机会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经过了一阵时间的拉扯之后,御史大夫之位也就落在薛宣手中。

而薛宣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这也离不开光禄大夫谷永的举荐,谷永上疏刘骜道:“圣王不以名誉加于实效;御史大夫任重职大,少府宣达于从政,唯陛下留神考察!”

而刘骜是作为大汉天子是出了名的听人劝,所以在谷永这份夸赞之下,刘骜也听进去了。

于是乎,也就下诏以薛宣为御史大夫,升任为三公之职。

当然之所以会让谷永举荐薛宣也是为了王莽。

王莽一直都在心心念念的想要外放出长安到地方之上任职。

然而地方太守之位都是重中之重的位置,若是在任太守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想要弄出一个合适的太守位置,还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在经过了王音一些运作之后,趁着于永薨逝的契机,王音也终于将现任的广汉太守给调换了位置。

然后作为利益交换,王音让谷永举荐薛宣为御史大夫,王莽出任广汉太守。

虽然,这其中过程有点波折,但终归还算是顺利,王莽也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广汉太守的任命。

所以,就在鸿嘉元年之初的时候,王莽就要卸任长安的一应职务,离开长安去到广汉赴任太守之职。

当然这种交班程序也不是说走就能走完的。还是需要几天时间来办理的。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王莽依然还是挂着中常侍的职位,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

由于谜底的揭晓,也使得严尤,文齐,廉丹三人反应过来了当初的王莽之言。

此刻,三人也都不由自主的纠结住了。

三人都知道王莽是条大腿,但是在外放之后,还能不能继续做大腿,这就要打个问号了。

所以,三人这段几天也都不由辗转反侧,开始纠结自己要不要跟着王莽一同去广汉赴任。

虽然等了几个月都不见严尤,文齐,廉丹三人的反应,但真到要见真章之时,王莽还是忍不住期待起来了。

这一次也算是一次小小的人格魅力测试。

如果自己的人格魅力当真能够吸引人才到自己帐下效命,王莽自然也是喜闻乐见,开心不已的。

至少这说明王莽这段时间花的钱没白花,付出的心思也没白费,还是收拢到了一些人心。

但如果严尤,文齐,廉丹三人犹豫了,没有跟着王莽一起去广汉的大好天地,去施展抱负,那对王莽而言,其实也算得上是一次打击了。

就在王莽耐着性子在家稳坐钩鱼台时,严尤来了。

坐在书房之中的王莽,听到严尤来时,心中之喜,顿时跃然而出。

立刻就吩咐了仆人,将严尤请至府内中堂接见。

自从知道王莽要离开长安出任广汉太守时,严尤的心中就经常回响起王莽当日之所言的两句话。

第一句是,“如此广阔天地,吾等亦当大有作为!”

第二句是,“君子当怀凌云志,敢上九天揽星辰!”

严尤出身的门第并不高,他也清楚自己的如果不能早日择一明公拜之,可能就会蹉跎一生而毫无作为。

所以,在辗转反侧之后,严尤毅然决然的做出了心中选择,他要跟着王莽一起到广汉郡去。

王莽从书房来到中堂之时,一眼就看到正在中堂等待他接见的严尤。

王莽当即笑道:“伯石。”

严尤听到王莽称呼他的表字之时,立刻反应过来,回旋转身对着王莽一拜道:“将军。”

王莽看着严尤如此恭敬的态度,心中喜悦之极。

王莽立刻招呼仆从准备茶水。

然后与严尤分为主客坐在了中堂之内。

王莽先笑道:“伯石能来,吾欣喜之至。”

严尤拜道:“将军,卑下有一不情之请,还请将军成全。”

王莽回道:“伯石但说无妨。”

严尤深吸一口气,然后起身到席榻之外,对着王莽便就拜道:“卑下恳请将军不弃,广汉之行,尤愿为将军鞍前马后,以供将军驱使。”

虽说王莽早就猜到了严尤此来的意思,但真等到严尤正式张开口请求之时,王莽还是非常激动的。

王莽忍住心中的欣喜,说道:“伯石可知广汉之苦?广汉虽亦属蜀中之郡,但比起巴蜀二郡,尚还不如。广汉地广人稀,野人遍地,想要在此处做出功勋,实在艰难。面对如此之难,汝还愿往?”

严尤抬头看着王莽眼睛,他发现王莽眼中并无一丝忧虑之色,心中更是大定。

于是乎,又拜道:“将军所往,亦是卑下之所往。”

王莽听着严尤的话,心情好到了极致,当即笑道:“大善!汝既然随意追随于吾,吾亦不负汝之追随。”

王莽起身过来,亲自扶起严尤。

严尤此刻也甚是感动,对着王莽又是一拜:“明公!”

这个时候严尤也对王莽改变了称呼,一声明公喊出,就意味这两人在此刻已经形成了有着尊卑上下的幕僚关系。

可以说,严尤已经彻底把自己的未来押在王莽身上,所以,这一声明公叫的也算是真诚至极。

王莽扶起严尤,又说道:“广汉虽是贫瘠,但亦是吾等大展拳脚之地。此地东西可联通巴蜀,南北又可控边羌。若能以此为盘,以控东西南北之势,广汉之地必成蜀中之最也!”

听到王莽如此之言,严尤就明白了。

原来王莽早就对广汉深有研究了,就等着一个契机去到那里施展抱负了。

严尤也是一位非常珍惜机会的人。

既然现在王莽已经给他描绘了广汉之要,此刻严尤心中也便再无顾虑,所以在这一刻他也忍不住想要立刻跟随王莽到了广汉之后,一展身手,完成平生之所愿!

就在王莽严尤二人畅想着广汉郡之时,王莽府上的仆人又来禀报了。

“老爷,文齐,廉丹求见。”

听到仆从此言之后,王莽和严尤顿时笑了起来。

王莽对着仆从言道:“去请他们二人至中堂来见。”

仆从听到王莽的命令之后,立刻就去府门之前带领着文齐,廉丹而至。

两人到了中堂之后,一眼就发现了严尤身影。

不过此刻两人也不再纠结这个,二人一进堂中就立刻一拜道:“卑下拜见将军。”

王莽看着两人笑道:“快快请起。”

文齐,廉丹二人起身又拜道:“将军,吾二人愿随将军至广汉,鞍前马后,以供将军驱使。”

这俩人一点都不带含糊的,直接就这般一拜,说明了来意。

王莽顿时笑道:“如此,大善也!吾万万没想到汝三人竟能同于一心,愿意随吾至广汉郡中。”

文齐,廉丹回道:“将军早有明示,吾二人思虑良久,以为将军之志,乃凌云摘星之志也。吾二人无所长,唯有一心忠义,愿追随将军左右,于广汉建功!”

王莽说道:“如此甚好,吾有三位贤才臂助,广汉定能在吾等手中光耀大汉,成为吾等凌云之梯!”

这时候文齐和廉丹也又对着王莽一拜,改了之前的将军称呼,直接对王莽喊起了明公。

作为三人的明公,王莽的心中既是惊喜,又是感慨,当然也有压力。

毕竟,广汉郡尚还算是蛮夷之地,虽然刘邦起家也是在蜀地汉中之地,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蜀地一直以来的蛮夷之态。

而且,王莽对广汉郡的所有想法,其实也都只是一种纸上谈兵, 真实广汉,王莽能不能真的驾驭也是两说。

所以,王莽在真的接到了广汉郡太守任命的时候,心里其实也是挺紧张的,也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不能驾驭这一蛮夷之地。

不过,此刻王莽也算是安心不少。

严尤,文齐,廉丹三人虽不算顶级之才,然三人也算是各有所长。

严尤善于兵法,有统兵平乱之才,广汉地处蜀中,汉羌杂居,羌人反复不听教化,若能有严尤及时处理,王莽定能省心不少,专于发展广汉其他方面。

文齐长于内事,且又为广汉本地之人,有其辅助内政,必然能够使得王莽更快了解广汉之实情。

廉丹虽无严尤,文齐之所长。但性格凶狠,睚眦必报,若能使用得当,使其震慑那些反复无常之羌族部落,必然也是一把利器,能让王莽更加省心的收拾不听话的羌人部落。

所以,有此三人作为臂助,王莽想要治理广汉,其实也会容易不少。

王莽对着三人说道:“既然汝等能够放心长安之富贵,追随于吾。从此以后,吾亦不负于汝等。将来若有时机,吾必以侯许之。”

王莽也是会画大饼的领导,小团队刚刚拉起来,王莽就开始给他仨画起来封侯大饼。

其目的除了笼络人心之外,也是为了给这仨鼓舞士气,让其更有斗志!

可以说,王莽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