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质子”【4k一更,求订阅】

3个月前 作者: 一只笨蛋鱼
第114章 “质子”【4k一更,求订阅】

第114章 “质子”【4k一更,求订阅】

往日里早就开始纷争,议论立储的大臣们此时一格格的如同鹌鹑一样,一言不发,没有比之前嬴驷暴怒下的几位公子好多少。

嬴驷虽然性格很好,几乎不跟朝臣发怒,但一旦发怒,便是天翻地覆。

“踏踏踏——”

一阵阵脚步声响起,嬴驷从后殿中走了进来,脸上神情看不出什么,像是前几日的事情未曾发生过一样。

可诸多大臣们却一句话都不敢说,他们的鼻尖似乎还能够闻到那飘荡在空中未曾散去的血腥味。

嬴驷看着一言不发的人们,却是嗤笑一声,语气中带着玩味:“哦?”

“今日诸位为何如此安宁啊?”

“今日不议立储了?”

他的脸颊上带着笑容,像是一个慈祥和善的邻家大哥一样,但语气中带着的韵味却让在场的大臣身体猛的一抖。

此时唯有一个人开口了,且说的还真的是立储之事。

众人听到这个时候还有人敢提立储之事的时候,心脏几乎都从胸腔中跳了出来,然而当看到是谁开口的时候,心又被他们放了回去。

若是这个人说的话,那倒也是没什么事情。

正是陈野!

陈野缓缓站了起来,身旁的侍女连忙搀扶着他。

“启禀王上,关于立储之事,臣有奏。”

嬴驷听到陈野开口,也是缓了缓脸上的神色,笑容中多了出来一抹真诚。

“老师?有何事?”

陈野站在那里,静静的像是一颗支撑大秦的松柏一样。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肃穆的神色:“立储之争,即便是我这个不上朝的老头子也听到过,这实在是太过于荒谬了,此例绝不可开!”

陈野转过头,看向朝堂上站着的衮衮诸公,神色急厉带着些许怒火。

而每一个被他看到的人都不敢抬起头与陈野对视。

“如今中原五国纷争,几乎所有的中原国度全都是插手了,刚于之战之惨烈乃是数年来都未曾见过的。”

“在这一场持续到如今的战争里,五国各自至少死伤了近十万众!”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不想着如何让秦国的利益变得更大,而是在国内掀起来了一场利益之争?”

陈野嗤笑一声,语气中带着满满的不屑:“这样子的诸公,不如送去妇人宅中帮助妇人们织布!”

“也好为秦国的税收做出些许贡献了。”

陈野的话就差指着这些大臣们的鼻子骂他们,说他们连屋子里的妇人都不如,至少妇人织布还能够为秦国贡献税收,可他们却只知道吃喝与争夺利益。

若说这话的是其他人,在场的人早就是暴起指着对方鼻子骂了,甚至有可能撸起袖子与对方大干一架。

可现在说出来这种话的是陈野。

陈野是何人?

堂堂安国君,秦国柱石、秦国内与商君一样是首位爵封二十等、两个儿子一个是司寇一个是将军,咸阳学宫的山长、甚至孙子都已经是诸位公子伴读,惹得诸位公子去争夺的贤才

更何况,就算没有这些,他们也不敢还口。

因为台上那位王上正扛着一把屠刀,看似笑眯眯,实则带着血腥气的等着他们呢.

即便是苏秦、张仪、赢疾、司马错等人都是乖巧的低着头站在那一言不发,没看见安国君的两个儿子都站在这一言不发的挨训么?

连自己儿子都骂的安国君,难道还不敢骂你?

开玩笑

陈野发怒起来,比嬴驷还要可怕,毕竟嬴驷发怒只是扛起屠刀,大不了就脑袋落地,二十年后还是一个好汉。

但陈野发怒则是指着你的鼻子骂,骂的还特别难听.

你不仅不能反驳,还要陪着笑脸。

而且得罪了嬴驷伱不一定会死,毕竟嬴驷是君王还要担心“仁义之名”,但得罪了陈野,君上绝对会杀了你

先例就是之前直接被杀的血流成河的“立储之争”

陈野看着低着头一群等着挨骂的人,心里刚刚消散的些许怒火又是爆发了:“诸位也都是秦国的贤才!更是有几位爵封十五等!”

“怎么都跟吃干饭的一样?”

“现在知道闭嘴不言了?之前呢?之前你们在干什么?”

“忙着争名夺利?”

“秦国若是出了什么问题,你们去哪争名夺利?”

“嗯?”

“回答老夫!”

陈野喷的是怒发喷张,大殿内的气氛是十分严肃凝重甚至还有些许尴尬。

高台上的嬴驷脸颊上带着些许笑意,他轻咳一声,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老师转过身子,一双眼睛盯着自己。

下意识的,嬴驷的身躯微微一抖。

好像事情有些不妙啊。

只见陈野神色肃穆,眼睛中的神色却是带着狠厉和阴沉:“王上,朝堂之上的事情,老夫在家中不知道,难道您也不知道么?”

“您只顾着和群臣争论,难道就没有想起来当初臣为您上的第一课么?”

“难道就没有发现中原五国的混乱么?”

“此时即便是秦国不插手,也可以与南边的楚国暗中合盟,甚至是与楚国交换利益!”

“可您在干什么呢?”

嬴驷有些讪讪的坐了下来,脸上带着尴尬的神色,而此时那原本低着头的群臣们却偷偷笑了。

还以为安国君的脾气变好了,没想到安国君的脾气还是那么暴躁。

既然连王上都挨骂了,那他们还有什么委屈的?

难道他们还能比王上更尊贵、更委屈不成?

嬴驷轻咳一声,声音中带着些尴尬,他强行扭转话题说道:“老师说的有道理,如今倒也还是不晚。”

“前些日子寡人才收到楚国传来的国书,这国书上所说的内容倒也确实是与老师所说相仿。”

说到楚国国王来的国书,他的脸上划过一抹玩味的神色。

“楚王说,楚赵曾经有仇,如今赵国与五国征战,他想要借机复仇,想要借道秦国而伐赵,愿意献上两座城池为礼,请求寡人的同意。”

“诸位觉着如何?”

在场的众人一愣,继而纷纷议论了起来。

借道?

这种事情可以说没什么可以讨论的余地,直接了当的拒绝就是了。

毕竟上一个被借道的国家,如今已经是没了.

即便是秦国并不害怕楚国,但何必冒这个风险呢?

看戏不好么?

然而还没有等众人开口说什么,坐在高台上的嬴驷又开口了:“楚王说,若是秦国不信任他,他可以亲自来到秦国,自己作为人质。”

“或者送自己的某位儿子前来为质子。”

在场所有的大臣听到这话,脸上都是带着些迷茫的神色,他们不理解楚王的脑回路到底是什么。

借道来秦国,并且愿意带着自己的儿子一同前来当人质。

这是图什么呢?

“王上.这,这,这个,这个楚王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楚王就不害怕秦国扣住他,之后向楚国要钱款城池么?”

“甚至若秦国有歹心的话,那么楚国不就危险了么?”

而反应过来了的大臣却是莞尔一笑:“只怕是借道是假,但借此机会互换质子是真吧。”

嬴驷哈哈大笑起来,他看着众多大臣说道:“不错。”

“楚王恐怕只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与秦国互换质子,即便是我们提出让楚王来,他也绝对是不会来的。”

嬴驷嗤笑一声:“楚王可是惜命的很。”

他摇头叹气:“关于质子的事情”

嬴驷其实是有些犹豫的,他并不是很想在这个时候交换质子,尤其是不想在这个时候与楚国交换质子。

他刚刚拿出来这封信,其实只是为了打断陈野

陈野瞥了一眼坐在台上,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嬴驷,微微的翻了个白眼,而后上前一步,轻声说道:“王上,楚王信中并未说什么时候交换、也并未直接明说交换质子一事。”

“王上不若回信,表明借道之事朝堂之上无法通过。”

“询问楚王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

“这一来而去之间,怕是也要一年半载的光景了。”

“臣看着刚于之战似乎也要结束了,五国恐怕都有些撑不下去了吧?”

他的语气中带着嘲讽:“赵国因为赵王变法的缘故,所以国内的青年人口尚且可以撑得住,但他们国内的粮草恐怕是已经要耗尽了。”

“至于魏、韩两国,只怕是早就撑不住了,如今全凭借着一口气硬撑吧?”

陈野眨了眨眼睛说道:“王上何不以秦国的身份调和五国之战?便以“黔首之苦”“仁义”之名调和,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获得一波声名,更是伴随着五国势力的下降而变相的让秦国实力增强。”

“水涨船高之下,中原几国与秦国的差距就更大了。”

嬴驷微微思索后便直接点了点头:“安国君说的有理,那此事便按照安国君所说的来吧。”

惠文王更十二年,秦王嬴驷出面,调和魏赵韩齐燕五国之间的战争。

言称刚于之战已然导致几十万的人员伤亡,各国之间的纷争也应当已经是到达了极限才对,既然如此为何不早日停止?

这个时候的五国其实都已经是清醒了,并且开始后悔。

但一来没有一个合适的台阶,二来谁都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一直咬着牙强撑着,一口牙几乎是都要咬碎了。

如今有秦王出面调和,倒是一个个的顺着台阶就走了下来。

惠文王更十三年的春天,秦王嬴驷拖着病体与几国的国君在刚于举行了盟会,这一次的盟会虽然是嬴驷主持,但其中的主角却并不是嬴驷,而是其余五国的国君。

在这里,五国国君签下了盟约。

史称“刚于之约”。

刚于的签订得益于秦国强大的实力,这一次的盟会比任何一次的盟会持续的时间都要长,从惠文王更十三年的春天一直讨论、或者说争论到了惠文王更十三年的夏天

几国国君几乎是无法在盟约上达成一致,因为战争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所有人都想要在盟约中获得些许利益,以弥补自己损失的那一口“气”,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才恍然之间明白了一件事情。

之前能够一直压着几国盟军打的秦国到底有多么强悍.

仅仅是一场刚于之战便是让他们损失至此,那之前一直在不断的抵挡三国、四国、甚至是五国、六国合盟伐秦的秦国,到底是有多么深厚的底蕴?

但转瞬一想,似乎秦国与他们之间的战争并没有持续这么久,所以损耗应该不是很大。

但又转念一想,他们一个强大到几乎可以说是七国第二的国家打一个四国合盟,并且还是处于衰落期的“魏国”“齐国”以及不算强国的“韩”,搭上一个还要抵御匈奴的“燕国”都打成了这样。

那压着全盛时期“魏武卒”“孙膑”以及“燕、韩、赵”三国打的秦国,实力到底是多么强悍啊

当然了,之所以能够想到这件事情,也是因为五国争论的时间太长了,导致嬴驷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开口威胁,诸位若是谁不满,不如与秦国较量一番?

可以说,刚于之约的签订,完全是因为秦国强悍的实力压迫

在这样的压迫下,几国不仅迅速的完成了之前几个月都未曾能够完成的盟约签订,更是暗自达成了其他的一些盟约.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国家很突出。

他不仅没有和其余四国达成盟约合盟,反而是拒绝了四国的合盟邀请,转身找了秦国

宫殿中

嬴驷也是一脸诧异的看着面前的赵王:“赵王找孤何事?盟约不是已然签订了么?”

“难道赵王还有什么想要更改的么?”

赵武灵王神色怪异,他看着面前一脸病弱,看样子好似是活不长了的嬴驷,轻笑一声:“草原上有一句话,牛羊才会成群,猛虎顶多会寻找一个志同道合之伴。”

“秦王,你我两国的实力强大,若是能够联合在一起,何曾畏惧其他国家呢?”

“既然如此,我为何要放弃与强大的秦国联合,而去寻找几个弱小的国家联合呢?”

“那并不能够让我得到什么,反而会让我失去很多。”

听着赵王的话,嬴驷心中微微一挑眉,这还真是瞌睡了送枕头啊

他正愁如何与赵国合盟,从而交换质子呢

然而嬴驷面上不显,只是开口说道:“原来如此。”

“只是.”

“秦国之实力与赵国联合,不是正如赵国与其余几国联盟么?”

“赵王想要与强大的国家联盟不错,可秦国为何要同意此事呢?”

PS:准时送到!!晚上九点半的6k一定也能准时送到。

求追订!!!想攒一攒的开个自定也行啊么么么么哒、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