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天不佑秦国耶?【一更,求订阅

3个月前 作者: 一只笨蛋鱼
第187章 天不佑秦国耶?【一更,求订阅

第187章 天不佑秦国耶?【一更,求订阅】

陈赞与武安君白起一同出战,并且各自率领一支军伍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秦国朝堂上下都是反对的。

因为他们没有听说过陈赞的声名。

或者说,是没有听说过“陈赞”的声名,但当他们知道“陈赞”便是许多年来十分稳健的老将“瓒沉”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

继而他们开始迷惑,为何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将军会隐姓埋名,更名换姓。

甚至掌管“廷尉”的那位得到了新王信任的官吏指出了质疑,怀疑那位是不是做了什么违反秦律的事情,所以才会隐瞒自己的名字。

李斯实在是没有想到陈赞的陈和官渡陈氏的陈有关系,更没有想到一位出身如此显赫的“贵族”竟然会埋没自己的名字。

所以当司寇陈仲站出来的时候,他还有些迷茫,这事儿跟陈氏有什么关系?

然而当右相陈鲈也站出来的时候,李斯心中就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了,他好像知道陈赞和陈氏有什么关系了。

据他所知,当年的武安公一直没有子嗣传承,所以文安公陈慎将自己的一位嫡子过继给了陈瞻,而这么多年来那位“过继的儿子”并没有传出什么声名。

他们都以为是那位没什么本事所以留在陈氏中被“奉养”,难道

而后的事情便十分简单了。

当陈赞暴露出来自己的生父是文安公陈慎,父亲乃是武安公陈瞻的时候,好似所有的质疑都消失了,所有人都不再怀疑他的能力,所有人都开始信任他。

甚至不只是这些“肉食者们”,就连那些在行伍中的士卒们也十分信任他,并且士气再次提升了。

陈赞看着这一幕,只觉着心中嘲讽,他努力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是没有自己父亲的声名管用么?但当他怀疑自己的时候,又想到那天晚上他的两位父亲与他所说的话,只觉着心中一口豪气冲天而起。

他要让天下人知道,武安公的儿子,文安公的儿子,绝不是什么沽名钓誉之徒!

秦魏交界处

山林中

龙阳君所率领的军队驻扎在这里,依靠着这里易守难攻的特性已经守了足足十几日了。

他修长的身姿站在那里,眼前带着些许的凝重之色,身边的士卒也都是小心谨慎,但却已经没有对这位“龙阳君”的不屑了,因为从这几日的行军调动中可以看出来,这位的确是有大才的。

“唉。”

龙阳君长长的叹了口气,他看着远处的那秦军大帐,手不由得放在了自己的胸口,他总感觉有些不安,好似会发生什么一样。

他看着周围的山林,又看着秦军大帐,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脸上骤然出现了惊恐之色。

“唏律律——”

一道道马蹄声响起,龙阳君直接从身旁的士卒手中夺过缰绳,而后朝着远处的秦军大帐而去!

“将军!将军!”

身后的士卒迷茫而又恐惧的大喊着,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将军夺过马朝着秦军大帐冲了过去,这不是找死?

魏武卒们看到此等情形,一咬牙什么都顾不上了的,当即朝着远处冲去!

对峙了十几日的情形,一朝便被打破了!

而此时,预想中龙阳君被射成筛子的情形并没有发生,凑到了近处之后他才发现,那秦军大帐中已经不剩下多少人了!

龙阳君猛地勒马而看向远处魏都大梁的方向,他已经顾不上远处秦军剩下的人手了:“立刻调兵!回返大梁!”

看到远处秦军大帐情形的时候,谁还能不知道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于是大军即刻开拔。

可.

终究是晚了。

秦军大帐中

只剩下些许秦军以及众多的马匹、牛羊,以及驯服了的动物等在大帐中来回的行走,时不时的荡漾起来些许尘埃,让人错以为这里还有许多人的样子。

每到夜晚,这几千人都会点燃巨大无比的篝火,时不时的操练出声,佯装成大军并未离开的样子。

就在龙阳君等人动身的那一刻,另外一支与魏将晋鄙对抗的军伍中。

一个人影缓缓的从军帐中走了出来,此人身穿铠甲,手中握着一把长剑,周身血气冲霄。

赫然是已经“故去”了的武安君!

武安君白起!

他的身旁,蒙武站在那里,神色不变,周围的秦军们神色也没有丝毫变化,因为他们早就知道自家主将没有死亡,而是伪装成死亡的样子,诈骗对面的事情。

这便是他们之所以会一点动乱都没有的原因之一!

“咳咳.咳咳咳.”

武安君轻咳几声,他抽出腰间长剑,纵向远方,神色冷酷无比,像是万年不变的寒冰一样:“今日杀敌!”

“破魏!”

下方的将士们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色,他们忍耐了这么长时间,终于等到了这个合适的机会!

晋鄙虽然是当世名将,但他毕竟比起来白起还差了一个段位,他也没有想到有主将竟然会诈死!白起的军事能力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许多年!

所以,当晋鄙看到那骑着高马而出,神采奕奕的武安君白起的时候,晋鄙整个人都傻了!

他自然是一瞬间反应了过来,明了白起之前是在诈死,但他麾下却有无数没有什么文化大字不识的士卒!

武安君白起的名声太过于血腥了!

他们不得不害怕!

“武安君英灵,这一定是武安君的鬼魂!”

“武安君死而复生,他又活过来了!!他是魂魄!!他要杀光我们!!!”

而那在秦军最前方的白起,只是咧开嘴一笑,那笑容中仿佛带着尸山血海一样,不显得“慈悲”,更显得“血腥无比。”

他举起手中长剑,高声喊道:“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这一道怒吼声瞬间击穿了那正在害怕和恐惧中的魏军士卒的心,他们开始害怕,开始恐惧!

白起的威名和他的杀名一样显著!

被武安君白起杀了的人,比此时战场上的所有人加一起还要多!

即便没有轨迹中“长平”的四十万冤魂,他也是当之无愧的“杀神”。

所以,“降者不杀”落在众多魏国士卒的耳朵中就变成了“不投降就杀”,继而变成了“投降的慢了就杀”。

屠刀就在他们的头顶!

无论晋鄙这个时候怎么安抚士卒的心,无论他斩杀了多少想要后退的士兵,魏军都无可控制的“炸营”了!

而晋鄙屠杀士卒想要控制军心的行为,也成为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士兵们放下手中的武器却被自己的将军屠杀,而这个时候他们无法再忍耐下去了!

于是,一颗大好的头颅伴随着绊马索的出现而滚滚落地。

魏军士卒中另外一位领头者捧着晋鄙的人头,跪伏在白起的面前,献上了这位魏将的人头。

魏名将,晋鄙,死在了这个无情的秋天,死在了自己士卒的手中。

他的死,也为魏国的灭亡敲响了“丧钟”。

大梁

龙阳君带着兵马回返,但他还未曾抵达大梁的时候,就见到了无数的流民从大梁的方向而来。

他不可自控的朝着大梁的方向飞奔,心脏几乎是要不再跳跃了。

沿路无数的灾民在告诉他一个事情,魏国的都城,只怕被攻破了.

而事实也正是这样。

当龙阳君回到大梁的时候,大梁已然被攻破,魏王葬身于无尽的大河之水中。

《华夏战争史·秦魏之战》中是这么记载这一场战争的。

“在这一年,一位秦国著名的老将绽放出来了属于他的光辉,这是极尽璀璨的一战,也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不可能出现的几场战役之一,他完成了数个不可能。”

“第一,秦将武安君陈赞仅仅以五万士卒,便攻破了有着十万魏武卒守护的大梁,这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众所众知,十万死士守城至少需要三十万的将士攻城才可破。”

“而这样的情形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在那个落后的时代,粮草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第二,陈赞在那个落后的时代,在短短的十天内引黄河之水而倒灌大梁,这同样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如今看来都觉着困难,更何况那个时代?几乎被认为是神迹。”

“第三,陈赞究竟是怎么欺骗了龙阳君整整十五天,将龙阳君的士卒拖在了战场上那么久的?他将“攻心”之计策用到了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后世再也没有这么能够算计人心的将领了。”

“而这一场战役也为陈赞积攒了足够的军功,使得他能够封“君”,他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被封为“君”的人了,此后即便是军功再盛者,也只能够被封为“候”彻候亦或者关内侯。”

“这场战争的影响不止如此,自此之后人们听到“武安君”的名字就开始害怕,他也是秦国一统六国中,最关键、最坚定的第一步,魏国覆灭,自此,天下再也没有能够阻挡秦国的人了。”

“或者说,之前也没有。”

战争结束了。

龙阳君随着魏王葬身在了那一片滔滔不绝的黄河之水中,不愿意留下为秦国效力。

而魏国的宗室也死的七七八八,几乎没有人可以承担的起来“魏伯”的爵位,所以魏国也就成了第一个彻底覆灭的国家。

但在大军回返的途中,武安君白起,真的逝去了。

事实上,他之前诈死的原因便是因为他感觉到自己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只能够躺在病榻上,用大补之物吊着性命。

最后的出面,便已经将他最后的一丝“光火”消耗殆尽。

而与此同时一起发生的是,宫中传出来了消息。

方才登基三年的庄襄王子楚,吐血昏迷,晕厥不醒。

秦国黔首们都在悲叹。

难道真的是天不佑秦国耶?

——————————————————

PS:关于子楚的身体,不是强行剧情杀,后续会讲的,所有的剧情我都不会简单的用“历史的惯性”去强行圆,包括之后秦的覆灭,我都会尽量用合理的理由的。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