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旧时代的余孽【求订阅】

2个月前 作者: 一只笨蛋鱼
第231章 旧时代的余孽【求订阅】

第231章 旧时代的余孽【求订阅】

蒙恬微微一愣,而后站在脸上带着恭敬的神色道:“多谢。”

这门口的门童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门童,但却是上党赵氏,也就是曾经的皇族的门童,宰相门前三品官,更何况是在皇族身旁侍奉的人呢?

他站在门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而后深深的吸了口气,朝着门内走去。

在门口,蒙恬再次停顿了下来,他回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天空。

天空依旧辽阔而又湛蓝,一如当年他被始皇帝启用的时候一样,一如当年文皇帝站在皇位上挥斥方遒的时候一样。

天地不曾改变,改变的是生活在这片天地中的人们。

赵氏的府内十分的朴素,丝毫看不出来这是曾经赢姓皇族所居住的地方,或许对于如今赵氏的子弟来说,这才是最好的生活吧。

一路上蒙恬见到了很多曾经的宗族子弟,原本他们应当在皇宫中、亦或者宗族内过着高高在上奢靡的生活,可如今他见到的子弟们大多数都十分勤俭、甚至有人身边连一个随从都没有。

可是诡异的是,这些子弟脸上的神色也好,精神面貌也好,都比原本在宗族中的时候要强上许多。

这是一件令蒙恬不解的事情。

或许旧时代的一切的确应该被扫进故纸堆中,但秦国的结局不应该如此的荒唐。

这才是秦国!

“臣!谨遵陛下之令!”

他沉声道:“大秦如今退守函谷关,虽然暂时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地位,但却尚有余力,只要公子回去,再请出陈相出山,秦国定然可以再次鲸吞天下!”

他看向蒙恬沉声说道:“蒙卿,你先回去吧。”

这才是秦国应该有的结局。

他猛地抽出腰间长剑,将长剑放在蒙恬的肩膀之上:“蒙卿,你先回去吧,朕将族中事务交由会弟后,便即刻返回咸阳城!”

他要端坐在那高高在上的皇位之上,带着和他一样属于旧时代的余孽们将那些前路的障碍一一扫平,而后再带着荣光和辉煌退出历史的舞台。

“政叔伯的天下、扶苏兄长的天下,如何能够让胡亥那个狗东西如此糟蹋呢?”

可此时的子婴却突然哑然一笑。

他笑着说道:“坐罢。”

或许是今日的风太舒服了,也或许是这几日看到的文书太多了,亦或者是跪伏在地上的蒙恬声音中的恳切实在是太重了。

他想起来了前几日与陈居的书信往来,也想起了两人之间关于天下的讨论与争执。

此时的子婴平静的想着。

言语中已经不再称呼子婴为“公子”,而是“陛下”了。

蒙恬看着站在那里,手持长剑,眸光锐利的少年,脸上、心中那一口憋闷的气终于散了出来!

这才是秦皇室的子弟!

这才是秦皇的族人!

“这才是配得上大秦的结局!”

他本不欲争夺天下。

蒙恬说着便激动了起来,他看着面前的子婴,跪伏在地上:“请陛下回宫!”

让子婴成为五世皇帝,真的是一件好事么?

蒙恬听到子婴让他回去的话,本来想说些什么,但却突然反应了过来,之前子婴唤他蒙将军,如今唤他蒙卿,这说明什么?

说明子婴接受了他的请求!

他猛的抬起头,就看见本来坐在那里的子婴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无尽的从容,他负手站立在池塘边上,而后低声轻语:“陈相不会再出山了,秦国这一次,能够依靠的没有陈氏,只有我们这些旧时代的余孽了。”

“秦国即便要覆灭,也要如有老秦人的骨气,带着无尽高昂的秦魂在战斗中死去。”

“若是我没有猜错,将军已经将朝廷内的几个人全数说服了,让我回去做五世皇帝?”

子婴回过头,看着蒙恬:“蒙卿的不甘心,我同样不甘心。”

或许

他的执念是错误的呢?

或许是他站在这里太久了,久到子婴从沉思中反应了过来,抬起头看向了蒙恬:“蒙将军?”

于是,子婴出来了。

蒙恬有些局促的坐在子婴的对面,神色中带着些慌乱,他的手微微的抓着自己的衣角,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蒙恬微微点头,他抬起头看见了子婴那平静的像是能够看穿一切的眼神,呼了口气,平息了下自己心中的局促和不安。

他沉默的看着赵会:“只是从今日起,赵氏族中的一切事物要交给会弟了,我与上党赵氏再无关联。”

这是子婴公子么?

蒙恬并不是没有见过子婴,只是那个时候的公子子婴高贵奢华,但却不如现在这样的自在,他能够感受到寄情于山水中的子婴好像比从前更快乐。

会事堂中

赵会的神色中带着忧虑:“子婴兄长,你当真要回去么?”

秦国历任国君圣贤,六世余烈而争夺的天下,难道就要荒唐的毁在胡亥的的昏庸手里么?

他想给秦国一個体面的结局。

他开始质疑自己来到这里的目的了。

子婴却是率先开口了:“将军是来请我回去的吧?”

“狭路相逢,猛虎而斗。”

“不过是再重复一遍当年始皇帝陛下的旧事而已!”

子婴笑着说道:“会弟不必劝了,我已经做好了决断。”

“是的公子。”

而这种不解在蒙恬看到子婴的时候达到了最巅峰,他看着坐在山水亭之间,面前摆放着棋盘、悠然自得的子婴,脸上带着茫然的神色。

秦已经是属于旧时代的事情了,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旧时代的一切都应该被扫进故纸堆中才对。

“大秦的臣子们还在,臣手中的长剑依旧锋利,当效仿当年武安君,为始皇帝陛下平定天下而一统六合!”

子婴坐在那里,平静的看着蒙恬,良久后幽幽的叹了口气,神情中带着些许唏嘘,他的目光偏向远处的池塘,那池塘上的波澜道道而起。

子婴闭着眼睛说道:“陈相已经帮我们了许多,甚至制造了许多迷雾蛊惑世人,而有陈氏的佐证,上党赵氏这个三十年前迁居而来的家族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他睁开眼睛,扶着赵会的肩膀低声说道:“无论你听到了什么、无论将来我发生了什么、秦国发生了什么,你都不许带着赵氏族人出山!”

“你要给我牢牢的记住,上党赵氏乃是官渡陈氏的姻亲,已然居住在上党三十余年了!”

“与秦国的赵氏赢姓没有任何关系。”

“记住了么?”

赵会低着头,眼角红润:“我记住了。”

子婴这才笑了笑,他转过身去,看着远处的方向:“当年昭襄王先祖与陈氏的约定,果然是救了我赵氏一脉啊。”

与昭襄王有了约定之后,陈氏的族人就一直在想如何保存秦皇一脉,并且在他们没有根基的时候不让人发现。

在三十多年前,陈氏让一部分人伪装成“上党赵氏”的人居住在上党。

若是有人来上党查探赵氏,他们查不出任何问题,只能查到上党赵氏的人三十年前便从河东迁居到了上党,之后一直居住在这里。

传续到赵会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了。

仆从、日常生活起居全部正常,只是赵氏的嫡系族人不多,好似是子嗣绵薄的样子,所以一直深居简出,见过他们的人并不多。

而子婴带来的皇室子弟,也大多数是深居简出,不怎么露面,没有几个人认识的,大部分还是幼童,待到他们长大了,自然也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上党赵氏”。

这是一个布置了三十多年,耗费了心血的“局”。

而这个局最终也的确是护住了赢姓的嫡系一脉,令他们能够安然生存,并且继续传承。

官渡

子婴一身素袍坐在了陈居的对面,脸上的神情中带着些许的平和:“先生,您怕是也没有想到,我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吧。”

陈居笑着说道:“的确没有想到。”

他微微摇头:“但我看到如今的你,能够坚信,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子婴低声问道:“先生觉着我能够再次带领大秦而一统天下么?”

陈居有些沉默,他避开了这个问题,只是说道:“能否一统天下又能如何呢?难道我说不能,陛下便会再次退回上党了么?”

子婴轻笑一声:“当然不。”

他的神色坚定:“我要给大秦一个体面的结局,将军最好的死亡方式是死在战场上,而大秦的覆灭也一定要轰轰烈烈。”

“哪怕粉身碎骨,也是如此。”

“我便是大秦最后一个祭品!”

陈居将手中的茶杯放在子婴的手中:“陛下的决断我不知是对是错,但我陈氏祖训“仰无愧于天,俯不愧于地、问心无愧于己”,这句话今日我同样送给陛下。”

“愿陛下能够一往无前。”

子婴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抚掌而笑:“那就承先生吉言!”

待到子婴离去之后,陈居坐在那茶室中,望着远处的方向轻轻的叹着气。

“陈氏或许不能够救秦,但却应当救一救这天下了。”

四世皇帝元年的最后一日,秦国的国人们听到了迄今为止最好的消息。

蒙恬将军找到了公子子婴,并且子婴公子愿意回到咸阳城。

五世皇帝慨然而登!

改元为“武烈”。

武烈元年,五世皇帝子婴登基,而号令天下,秦国范围内的郡守以及一部分楚地的郡守全然听从,秦国再次汇聚在了一起。

老秦人们此时并没有完全的放弃秦国,他们依旧愿意为秦国而死。

当子婴宣布征兵的时候,不少昔日已经回到家中的士卒们再次驾车而来,他们重新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军伍之中,与昔日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们再次并肩作战!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便是大秦!这便是老秦人!这便是秦国士卒!

一时之间,那慷慨激昂的高歌声再次回荡在这一片大地上,听到这歌声的六国余孽再次感觉到了被秦国所支配的恐惧。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武烈元年夏七月,五世皇帝子婴站在高台上发动了对故赵余孽的进攻!

昔日横扫天下无敌手的秦国士卒们再一次以无敌之势粉碎了故赵余孽,邯郸城再一次臣服在了秦国的铁骑之下。

而这一次,五世皇帝子婴没有给邯郸郡守任何的机会。

屠杀!

五世皇帝子婴以慷慨激昂而又充斥着血腥的杀气,让此时还剩下的九个势力感到恐惧,这便是大秦么?

即便是没有陈氏的大秦,也如此的强大而又不可抵挡么?

章台宫中

子婴神色慨然的笑着,他看着面前的奏疏,脸上的神色平和无比。

相较于天下其他人的恐惧,子婴自家人知道自家的情况。

秦国的士卒的确是依旧横扫天下,也的确是勇猛无双,无人能挡,但那是因为这些士卒当年便已经征战了一回天下。

都是一些老卒了,怎么可能不勇猛呢?

那些人在害怕秦国士卒的同时,他们忘记了、也不敢去查探秦国士卒的消息,所以才忽略了这一点。

如果用玄幻一点的语言来形容此时的秦国,那就是“燃烧精血奋力最后一搏”,如果用常规一点的言语来形容如今的大秦,那便是“回光返照”。

大秦这个国家,跳过了中年这个阶段,直接来到了垂垂老矣的暮年。

它就像是一个手持长剑站在夕阳的余晖下,看着远处想要扑上来吃掉自己尸体的秃鹫,愤怒的大吼着:“老子跟伱们拼了!”

“杀一个不亏,杀两个血赚!”

一身血腥气,但却站的笔直。

子婴幽幽的叹了口气,大殿外的脚步声响起,刘邦缓缓走了进来,神色恭敬而又带着些臣服。

他是佩服这位年轻帝王的。

回来不过是三个月,便以自己的才学压服了满朝文武,并且让天下朝着他想的方向去前行,这难道还不足以让刘邦敬佩么?

只是刘邦的脸上带着些许的迷惑,他不知道此时的子婴喊自己过来做什么。

难道是有什么要紧事情么?

他走到大殿之内,看向子婴,低头轻声道:“陛下,不知您唤我前来有何要事?”

PS:这才是我给大秦写的结局,真正的结局。哪怕要死,也要站着死!也要轰轰烈烈的死!子婴的谥号已定,秦武烈帝!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