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你我要做的事情【本卷完】

2个月前 作者: 一只笨蛋鱼
第260章 你我要做的事情【本卷完】

第260章 你我要做的事情【本卷完】

独夫之心?

刘盈听得一脸茫然:“先生,为何要有独夫之心?”

“难道不是要做一个仁德的帝王么?”

陈彼抚掌而笑,脸上的神情中带着些许笑意:“陛下,我所说的独夫之心,并非是陛下所理解的、也并非是世俗意义上的独夫之心。”

他叹了口气说道:“昔年,始皇帝陛下曾经将“寡人”改为“朕”之称呼,自此之后除却帝王之外,无人能够自称为“朕”。”

“这便是一种“独夫之心”。”

“而在始皇帝陛下之前,天子和王又可以自称“寡人”,何为寡人?孤家寡人也。”

陈彼的神色十分慎重,他看向刘盈:“陛下,臣所说的独夫之心便是如此。”

“在您成为皇帝了之后,在您成为万王之王了以后,您就不应该幻想着自己的身旁还站着什么人。”

“可是朕不能。”

陈彼还是对于刘盈以及吕雉的事情有些看不惯了,当然他更加看不惯的事情是刘盈对待诸王的态度!

他甚至开始有些后悔起来了——

若说刘邦是天生的帝王,那么刘盈便很适合做一个君子。

后悔当年为什么没有坚持一把,没有直接和刘邦拼一把,利用陈氏的势力将代王留在长安城。

他这个时候甚至没有自称为“朕”,反而是用“我”这个称呼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无奈:“我无法做到这样的狠心。”

他看向刘盈:“陛下可是困倦了?”

“朕会听从先生的其他劝诫,但此条劝诫、上奏,恕朕无法接受。”

这是收回中央权力最好的时机!

刘盈的声音中甚至有些哽咽了:“他们都是我的弟弟啊!您要我如何将他们视作贼寇呢?”

这个时候刘盈将称呼改成了“朕”,他轻声说道:“朕不会将他们削国的,诸王谋逆,也有朕的过错,所以朕会放过他们。”

即便是扶苏在刘盈的面前都要甘拜下风。

形成了一郡城而八郡县的九县之地。

官渡郡。

或者在刘盈看来,自己走的路才是“正”。

是的。

若当年将代王留在长安城,之后努力影响刘邦令代王登基的话,此时的情形恐怕就不是这样了。

这简直是令陈彼心中愤怒,也在侧面让陈彼意识到了当年刘邦所说的那句话“此子不类我”,实实在在的,刘盈在每个方面都与刘邦很不相似。

“诸王有罪,罪在朕躬。”

陈彼为刘盈讲述着帝王所应当有的情绪以及思维,可刘盈听着听着偷偷打了個哈欠,把陈彼弄得有些无奈了。

在刘邦为陈氏的列贤封王,继而将陈氏如今的家主陈居封为“镇国王”的同时,其实还有另外一道圣旨,那便是令官渡兼并诸多县,以官渡为郡城,统辖周围的八县。

他的声音很平静:“诸王便在长安城中过完一生吧,至于他们的封国?朕会让他们的长子继承。”

陈氏已经做好了将其交出,再次变为郡县的准备。

将这九县之地的官渡郡列为镇国王的封地,或者说是陈氏的封地!

哪怕到了如今,刘盈依旧认为诸王是他的兄弟!

哪怕都到了这一步了,刘盈依旧这么觉着!

刘盈则是无奈的说道:“先生,我知道您的意思,只是我做不到啊。”

刘盈则并不是如此。

这个时候将诸王的权势收回,继而囚禁在长安城中做一个有名无分的王才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扶苏只是一时脑子没有转过来,但是性格却是很倔强的,只是用的方法有错、走的道路有错,可以扭正过来。

名义上的郡县,实际上的诸侯国!

他平视着陈彼:“我知道先生入宫所为的是什么,无非是请我在诸王谋逆被评判之后,进行削国之策,将天下再度掌控在我的手中。”

陈彼平静的坐在那里看着固执的刘盈,眼神中带着深深的疲惫与失望。

代王或许会仁慈,但一定会意识到另外一件事情。

“您的身后有万千臣民,但您的身旁却不应该有人,您的身前也不应该有人。”

百年难遇的时机!

诸王的势力还不算强大,中央朝廷的势力还足以镇压所有人!

陈彼甚至是陈居、乃至整个陈氏都做好了准备!

只要刘盈能够做到将封国如数削除,而后派遣郡守前往克制地方诸王的势力,那么陈氏也会将官渡郡的权势交出。

刘盈的神情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在这个时候他的固执像极了一个皇帝。

可看着面前的刘盈,陈彼扯了扯嘴角,将心中的这个打算再度收了回去。

他是性格天生如此,无法改变、无法扭正、

“我又如何能够狠下心来呢?”

“您是“独夫”,只有一个人行走在漫长而又如履薄冰的这条帝王之路上。”

也罢。

他垂下眼眸:“陛下既然已经有所决断,那么臣就不便多言了。”

陈彼看向远处未央宫的方向,这个时候就需要另外一个人的出手了。

吕雉。

陈彼不相信,吕雉也会放过那些诸侯王。

这简直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

所以他安下了心。

未央宫

吕雉眉头一挑,她看着身旁的内侍,脸上的神色中带着古怪:“你说什么?谁的内眷求见哀家?”

那内侍微微低着头,虽然也觉着有些不可思议,但却依旧道:“启禀太后,是陈相的夫人。”

陈彼的夫人?

吕雉的嘴角更加古怪了,这人来找自己做什么?

不过她还是看着内侍道:“快请吧。”

不过片刻,一个身着华丽衣衫的中年女子便缓缓走了进来,神色平和,看起来与陈彼简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气质。

“臣妾参见太后,太后长乐未央——”

吕雉连忙笑着将其搀扶了起来,拍着她的手说道:“你啊,就是太客气了。”

“来长安也有半年了,可否还习惯长安的生活?”

安柔微微点头,性格看起来和善而又柔弱:“启禀太后,一应事务具都习惯,只是家中两个孩子总吵着想要出去顽劣,闹的我整日头疼。”

吕雉大笑着:“这说明他们喜爱长安城啊,年轻的稚子们都是这样的,你也不要太过于拘束了他们。”

“有镇国王在,难道长安城还有什么危险?”

“便随他们去顽闹吧。”

安柔也是笑着附和,两人又聊了几句,终究是吕雉先按捺不住自己的疑惑了。

她牵着安柔的手:“镇国王身体可还好?”

安柔点头:“家父身体还好,只是近些时日总是担忧。”

“担忧?”

吕雉疑惑的问道:“镇国王可是有什么忧虑的?”

“莫非是担忧诸王霍乱的事情?”

“有大将军及太尉在,应当是没事的。”

安柔叹了口气,声音和缓:“家父担心的倒不是这件事情了,而是在忧愁,忧愁等到诸王之乱平定后该如何处理。”

她意味深长的说道:“陛下的性格和善,只怕无法妥善处理诸王的事情。”

“而就这般放任诸王归国,只怕是放虎归山,待到之后诸王休养生息后,恐怕又是一次诸王之乱。”

“所以家父才这般心忧。”

吕雉心中一动,试探性的说道:“镇国王的担忧倒是有道理——”

她像是转了一个话题一样的问道:“陛下狠不下心倒是一个问题,只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陛下的性格便是如此。”

吕雉转而问道:“不知镇国王的身体如何了?”

安柔低着头:“家父如今的身体堪忧,已经缠绵病榻之上许久了,如今上朝也是勉强,过几日便要告假。”

她叹了口气:“就连良人的身体也堪忧,白日要上朝,晚上要在父亲的病榻之前照料父亲的身体。”

“这般下去也是撑不住了,过几日也要告假。”

告假?

吕雉心中那颗心脏缓缓的放到了肚子里,整个人都放心了些许,她明白这是陈氏两人给她的一个信息。

我们两个是臣子,也不会真的逼迫陛下做什么事情。

毕竟陈氏只是有权力的臣子,而不是真正的权臣。

所以他们“顺其自然”。

可他们同样要“问心无愧”,所以——

关门,放吕雉。

我们处理不了,自然有人能够处理的掉。

我们对付皇帝会有变成权臣的危险,但有人对付皇帝却是天经地义,且皇帝本人也没有办法对抗的。

换句话说。

陈氏的态度很明显了,他们允许吕雉利用这个空档和时间为吕氏以及自己牟一些利益,但与此同时吕雉要做的事情便是让刘盈这个脑子清醒清醒。

至于若是吕氏的势力发展的太大,陈氏限制不了怎么办?

拜托。

陈氏威胁要杀了皇帝那是谋逆,但陈氏威胁要杀了太后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清君侧”。

陈氏没办法对付皇帝,但对付你一个小小的太后和吕氏那可是手拿把掐。

这是一次肮脏的利益交换,但交换的双方,无论是吕雉还是陈氏,都十分满意并且愿意达成这笔交易。

简称:“共赢”。

意思就是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都能赢两次。

只有皇帝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不,或许皇帝也没有受伤,毕竟诸王死了对皇帝才是最大的好处不是么?

这是一场三赢。

德仁四年春。

大将军韩信、太尉陈得大破诸王,诸王皆被擒拿到了长安城中,而大将军韩信等也领士卒兵临诸侯国城池之下,随时准备听从王令,诛杀逆贼。

而就在这么欢快的环境当中,一个消息从镇国王府传出,一下子如同一盆冷水浇灌在人的头上。

将所有人的情绪都给冷却下去了。

镇国王病危!

是的,大汉王朝的柱石,镇国王病危了!

左相陈彼告假在家,照料在陈居的病榻之前,而在镇国王病危之前,曾撑着最后一口力气请求朝中诸多大臣不必理会他,全力照拂好附近的朝政。

在镇国王病危、陈相告假,这两位大汉的柱石、也是镇压吕氏的强大人物相继远离朝堂后没几日,诸多臣公们就发现了一件事情。

吕氏卷土重来了!

甚至更加猖獗。

有一个天大的“孝”字顶在头上,有站在吕氏身旁的右相萧何帮扶,此时的朝堂上当年高皇帝留下来的大臣全都是吕氏之人!

陈居病危!陈居告假!韩信在外!

只剩下萧何!

萧何还是吕雉的人!

于是,不断的有人朝着镇国王府的方向而去,希望镇国王能够出面主持朝政,这个时候的他们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可是在来到镇国王府后,看到那缠绵病榻上的陈居,他们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并不是他们心疼镇国王。

而是陈居此时已经昏迷不醒!这样的人如何能够主持朝政?

而照料镇国王的陈彼则是衣衫不整,满面沧桑,像是老了十岁一样。

谁能忍心在这个时候——在这个镇国王不一定哪天就没了的时候让陈彼出山照拂朝政?

没有人有这个脸面。

他们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朝堂上吕氏的势力越来越大。

德仁四年,春末。

韩信在所有人的期盼中,带着诸王回到了长安城。

这或许是韩信第一次直白的感觉到朝堂上那些惹人厌烦之人的“期待”,期待着他回来。

韩信挠了挠下巴,听闻京城的事情后第一时间前往镇国王府探视。

然而令诸多大臣失望的是,韩信去了镇国王府后,浑身上下都带着颓废的气息,他口中不断的念叨着:“怎会如此?”

人们无法从他的口中问出什么,但谣言却渐渐的传开了。

镇国王恐怕时日无多,就是这一两个月的功夫了!

人们更加恐惧——

在这种恐惧的氛围中,诸王暂时先被囚禁在了廷尉大狱中。

因为朝堂上,天子与太后发生了一场巨大的争执。

关于诸王的。

刘氏诸王,何去何从?

代王封地

刘恒弯下腰,看着田地间生长出来的春苗,脸上带着一抹由衷的感慨:“春种秋收,夏日炎炎。”

“以令天下黔首能够吃上饭。”

“像是这养育了所有人的大地一样慈爱。”

“这或许才是刘氏之王应当要做的事情啊。”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