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安能倚天抽长剑

1个月前 作者: 一只笨蛋鱼
第274章 安能倚天抽长剑

第274章 安能倚天抽长剑

而在这个消息传播出来的时候,人们都在疑惑一个问题。

“纸”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凭借这个东西,陈敦可以从一个毫无贡献的人直接获封少傅,并且还有后续传言,据说天子大悦,要为其加封“安沉公”。

这并不是什么不重要的爵位。

公侯伯子男!

即便是以威武大将军韩信当年的功劳,也不过是获封“淮阴侯”而已,而张良张子房也只是被封为留候。

如今的大汉天下,除却两类人之外,最高等级的爵位也就是:“候”。

第一类:刘氏子弟!

刘氏子弟大多数被封王,开国各地,这是所有人都公所周知的。

第二类:陈氏!

陈氏的先祖被追封为王,且甚至是以国号为封号的王,这样的王爵位的“含金量”甚至不是有些较为贫瘠之地的刘氏封王能够媲美的。

而陈氏的历代家主也会被加封为王,只是这个王就不再是所谓的“汉王”了,而是“安国王”、“镇国王”这一类有特殊含义的封号。

这种封号的含金量自然也是很高的。

陈氏在名义上并没有封地,可是所有人都知道,陈氏是有货真价实的封地“官渡”的,这也是天下人此时呼唤陈氏、介绍陈氏的时候,总是会说“官渡陈氏”的原因。

这里实际上便是陈氏的地盘!

而在封王如此稀缺的情况下,在公这个爵位从未有人获得的情况下,一位“公爵”的封赏便显得尤为显眼与重要。

两种可能。

第一种,天子要抬举陈敦。

第二种,被敬献上去的“纸”当真是一件了不得的的东西,甚至了不得到天子已经不能够小气了。

在这两种情况里,哪一种更加有可能?

孔府

孔家并不是什么贫穷的寒门,反而孔氏的财富并不比陈氏少太少,孔子的门生中有不少是非常善于经营商业的,更何况,孔子本人也做过鲁国的实际掌权者。

这样的家族怎么可能会缺少金银之物?

孔云看着面前收集到的东西,脸上的神色更显得忧愁几分,他看着一旁的贾谊说道:“你与代王关系良好,代王如今并未曾归封地中,你可否去打探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从收集到的这些信息中,我总觉着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似乎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一样。”

“这个叫做【纸】的东西,恐怕会对我们的计划造成极大的影响啊。”

贾谊的神色中带着些许沉默,片刻后他开口看着孔云说道:“好的老师,我会找代王侧面试探一下的。”

他幽幽的叹了口气说道:“希望我们的计划能够平稳进行吧。”

其实儒家想要进入朝堂,或者成为正统并不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之所以会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只有一个原因,儒家想要搬倒陈氏,而非是与陈氏合作。

后元四年,夏秋。

长安城是没有春秋的,气温的变化总是很快,人们短暂的享受了春天的温暖后,即刻就进入到了炎热的夏天,高温烘烤着每一个人。

哪怕是到了秋天也依旧是十分炎热,甚至这种炎热只是从那种明显的热变成了闷热罢了。

长安城中的人们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除却一部分人在关心纸张的问世之外,大多数人都是不理会朝堂政务之事的。

他们不想要将自己捅进麻烦里。

可总有人是例外,比如此时汇聚在长安城中的另外一拨人,那些本应该在咸阳学宫中教书的人。

诸子百家各个流派如今的代表人物汇聚在这里,他们是以咸阳学宫祭酒为首前来的,不算是私事,也不能够算是私人前来。

咸阳学宫如今的祭酒,荀子的后人“荀既”带领着学宫如今的弟子,前来长安城,为的是拜访国子监。

或者说,不是“拜访”,而是名为“交流学习”的“踢馆”。

他听说了儒家、黄老之学的人搞的事情,所以带着这些人来给陈氏撑腰了。

比嘴皮子?

荀子的后人会害怕嘴皮子功夫么?

当年的荀子为何能够成为后诸子百家时代的“子”?他做了什么事情?

除却他的思想之外,荀子做的最令人畏惧的事情便是“批圣”。

当然了,在那个时代还不叫做“批圣”,因为那些人中,哪怕是最有名气的孔子都还未曾成为圣人。

他批遍诸子百家,骂遍天下无敌手,后成为诸子百家当时最强的“嘴炮王者”,诸子都被他骂怕了,孟子都被他骂为“贱儒”。

所以他成了当时代最强的“子”,为那个时代的诸子之首。

荀子的名声不是吹出来的,是实打实的骂骂出来的。

所以此时听到荀子的后人来到长安城,且是以“咸阳学宫祭酒”的身份来的,长安城中有些人就开始害怕了。

比如想要和陈氏斗一斗的“儒家”,再比如那些躲在儒家身后的“黄老经学大家”们。

一些人开始造访荀既所居住的驿馆,想要劝诫荀既不要掺和进陈氏和儒家、道家的争夺当中去。

最先来的是一些儒家弟子,他们脸上带着愤怒的神色前来,直接斥责荀既,一点没有客气的斥责荀既,斥责他不顾大局,明明自己也是儒家的传人,反而是帮助陈氏对付儒家,简直是不可理喻。

而对于这种人,荀既也没有丝毫的客气。

他同样破口大骂的表示,当年是儒家以及孔子的人否定了荀子的地位,并且不承认荀子的“儒家”身份,更是在荀子去世之后公开表示,荀子以及荀氏不是儒家之人,以孔家的身份将他们驱逐出儒家来着。

怎么这个时候,需要用到他们的时候,就又开始承认荀子以及他们荀家是儒家的人了?

用的时候拿来,不用的时候丢掉,这便是儒家所谓的“君子风范”么?

甚至荀既还说出了十分诛心的言论。

“若儒家尽皆为汝等虚伪贪欲之人,仲尼先生只怕要从棺材中爬出来了!”

“欺世盗名!”

“吾不愿与汝等共称人耶!”

翻译过来其实很简单,就是说这些东西不是人,全都是虚伪之辈,孔子见了他们都要从棺材中爬出来。

当然,以上节选的是较为文雅的说辞。

荀既甚至当着这些来人的面,站在驿馆、当着来来往往的人流抚琴高歌。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文化人骂人,从来不带脏字,但却骂的人肝肠寸断,心胆俱裂。

荀既最后指着那几个前来劝诫他的儒家学子,大笑着说道:“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意思就是指着鼻子问这几位:“你们怎么还不快点去死?”

那几位儒生站在人流当中,周围的民众对他们指指点点,此时他们的面皮早已经是丢干净了。

可其中还有一位老儒梗着脖子问道:“先生此举,难道是要以众人言语杀我们么?”

荀既冷笑一声:“我可做不出来孔老二干的事情!”

说完之后,拂袖离去。

然而还没等那些儒生松一口气,荀既猛的又转过头,嗤笑一声,虚空点了点三人:“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说完之后,痛快的转身离去。

那老儒站在那里,面盈充血,神色愤慨,整个人看起来像是被放入了油锅中一样煎熬。

这句话的意思更加简单。

“伱快点去死吧!”

人群中也有人读过书,更是明白这一首相鼠的含义,正在为身旁不明白的黔首们解释着,他解释的声音并不算大,但却刚刚好可以让这三位儒生听到。

于是,被包围在人群中进退不得的三个儒生更加愤怒。

愤怒的火焰燃烧了他们的理智,也燃烧了他们的心血。

“噗——”

那年纪最大的儒生突然面色一红,而后一口鲜血喷出,血雾洒落,他整个人仰着头往后倒去。

此人竟然被硬生生的气死了!

驿馆内

孟寻神色中带着些紧张:“荀兄,我们做的是否太过分了一点?”

荀既冷笑一声:“过分?他们对老师做的难道就不过分了么?”

他摊了摊手:“更何况,我有编造什么事情么?我有夸大什么事情么?此事哪怕是闹到天子面前,我也不惧怕。”

荀既学着那几位儒生的语气,夹着嗓子说道:“陛下,荀既当街辱骂我们,请陛下将其治罪!”

“陛下一听,问他们荀既都干了什么。”

荀既嘿嘿一笑,学着那几位儒生贱嗖嗖的模样。

“荀既把我们做的事情全都说了一遍!把我们披着的羊皮都给揭开了!”

荀既坐直身躯:“他们要是有胆子这么跟陛下说,我倒是对他们还有几分崇敬了。”

“不过你觉着他们会这么跟陛下说么?或者说他们有胆子跟陛下说么?”

孟寻微微摇头,语气虽然平和中带着一丝的怯懦,但说出的话却十分扎心:“他们没这个胆子,孔云也没有,孔家有胆子的都在秦末死的差不多了。”

荀既闭着眼睛:“是啊,真正的孔儒在当年秦末的时候,就已经灭绝的差不多了。”

“如今的孔府不过是汲汲钻营名利的地方罢了。”

“有何惧之?”

孟寻再次沉默:“只是,我们终究是出身儒家,与儒家闹得如此,总归不好。”

荀既再次开口笑道:“有何不好?”

“孟兄啊,你要知道,无论是对于你孟家来说,还是对于我儒家来说,最后能够依靠的都只有陈氏,而非是儒家。”

他声音冷肃:“就如今孔家这副唯我独尊的样子,你觉着儒家能够猖獗多久?”

孟寻再次低头,不置一词。

荀既说的话有道理,就是太有道理了,让孟寻都觉着有些无奈了。

他找不到可以和荀既争执的理由。

“罢了,既然你都如此说了,那我们便做好准备吧。”

他慢吞吞的说道:“做好彻底将儒家踩下去的准备。”

“不要给儒家在短时间内再次起来的机会。”

孟寻这个人,看着比较柔和,和荀既像是两个极端,但其实他比之荀既更加狠辣。

丝毫没有当年孟子的风范。

这头咸阳学宫、国子监、甚至是儒家、道家的众人都抛开杂念准备好了要甩开膀子和陈氏斗一斗的时候,陈氏却悠闲自得的要命,丝毫没有想着要和儒家、道家拼一把的自觉。

院落中

陈彼甚至是悄无声息的打着一套拳,拳法悠然自在,顺带锻炼着他的身体。

陈拓站在一旁,正在小声的说着什么。

而更远的地方陈辟、陈秋两人坐在一起,正在研习手中的书籍。

等到陈拓将所有的事情说完了之后,陈彼这一圈拳也打完了。

他笑着看向陈拓:“你啊,就是想的太多。”

陈彼弹了弹身上的灰尘:“天子将消息散了出去,但却并不解释,明显是等着大鱼上钩。”

“我们只需要等着就是了。”

“陛下是绝对不会让我们打起来的,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亦或者是陈氏,他都需要。”

“只是不知道陛下什么时候动手?”

陈拓沉吟良久,终究是叹了口气。

当今天子的性格仁善,但这个仁善主要针对的是“黔首”,而不是他们这些大族之人。

他看着陈彼低声道:“希望如此吧。”

泰山之巅

泰山向来是神圣之地,可比起来其他的山峰,它其实并没有多太多的东西,只是多了几分人给他增添的几分“政治意义”,若非如此,后世中怎么会因为一个人去过此地,此地便不再有恢弘之意了呢?

是泰山变了么?

泰山没有变。

是人在变化。

陈樊坐在山峰之巅,此时的他看起来较之上一次苍老了一些,但他的神色却更为快乐了一点。

他得意的看向远处朦胧的雾霭,拿出纸张。

陈敦在弄出来此物之后,自然是给陈樊寄了一些。

他以石为桌,画着泰山之巅的风景。

安能倚天抽长剑,斩断忧愁万万年。

代王府

贾谊端坐,面前坐着刘武。

“殿下之心,可有天下之意?”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