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上官氏

2个月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229章 上官氏

第229章 上官氏

汉元年(始元元年)

三月

白公鹤薨逝,世子白烔继位,按照白国的意思,上谥号“昭宣”,是为白昭宣公鹤。

【世系】

武祖(享龄五十五):姒姓白氏罴【遗言】:武儿没想到吧,善待家臣。

襄祖(享龄六十三):姒姓白氏武【遗言】:桓儿加油!重视学堂传承。

桓祖(享龄四十一):姒姓白氏桓【遗言】:姬瑕你个坑货,你TXX。

···

惠简祖(享龄九十三):姒姓白氏纶【遗言】:位高者易寒,位卑者易燥。

昭宣祖(享龄九十):姒姓白氏鹤【遗言】:独阳不盛,孤阴不长。

九月

辅政大臣之一的车骑将军金日磾去世,而作为丞相的田千秋一味谦让,不敢与霍光对抗,上官桀、桑弘羊也无法独自抗衡霍光,于是天下政事皆出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

汉四年(始元四年)

长安,上官别院

上官家族的根基在安陵县,故而在长安只设置一别院,作为在朝为官的上官桀等人的落脚之处。

上官桀看着院子中玩耍的六岁孙女,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安儿!”

在一旁正看着女儿玩耍,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上官安听到父亲的呼唤,立刻上前。

“父亲!”

“为父有一个想法,可以保证我上官氏百年富贵,只是可能需要你做一点牺牲,为父实在不知如何抉择,所以想让伱自己决定。”

上官安疑惑,但还是说道:“父亲,孩儿身为上官氏子弟,理应为了上官氏的未来着想,若是真的能够有利于上官氏的发展,孩儿又有什么舍不得呢?”

“你可知当今陛下年岁几何?”

“听说有十二岁了。”

上官桀扶着胡子道:“正是,而且当今陛下还未曾娶妻,也就是说这内宫之主的位置,还处于悬空状态。并且当初先帝崩逝,带走了太后,使得内宫没有主事之人。

若是我上官氏能够将女嫁于陛下,如此一来,就可轻易掌握内宫之权,而我上官氏也能够成为陛下的舅族,就可一跃成为不逊于吕氏、白氏、窦氏的大族,将来更不需要白氏的扶助。

况且,你的妻子是大司马的女儿,想来大司马也不会反对这门亲事,如此天赐良机,岂能错过?”

上官安听后,看向天真可爱的女儿,有些不忍心,因为上官家族历史的原因,上官氏向来重女轻男,就连历代上官氏的家主都是上官女。

而自己接受家族影响后,也是颇为喜欢女儿,如今父亲要将自己的年仅六岁的女儿就这样嫁人,自己实在是心有不愿。

“父亲,这,音儿还小啊,就这样送入皇宫,不太好吧!”

上官安从内心里反对这件事。

上官桀听后,脸立即垮了下来。

“糊涂,不就是一女儿吗,只要我上官氏能够成为天下望族,何惜一女?”

上官安因为常年在长安长大,所以性子颇为懦弱,被上官桀这么一吼,立即就有些萎靡了,但为了女儿还是说道:“父亲,就算如此,还是要得到祖母的同意吧!”

上官桀多年沉浸官场,岂能看不出上官安心里的小九九,冷哼一声道:“你放心吧,我们过几日就回安陵,去看望你祖母,到时候,我自会提起此事。”

上官安没办法,只好同意,只是看向上官音的目光愈加伤心。

安陵里,这是安陵附近最大的聚落,也是长安县下的一大乡邑,其中上官氏是安陵附近几个乡邑的大族。

“母亲,桀儿来看你了。”上官桀笑盈盈的对着一个老态龙钟但是却颇有精神的贵妇人问候道。

上官湘看着上官桀带着自己一家老小来看自己,也是十分高兴。

“桀啊,在朝堂上和那些人勾心斗角,苦了你了。”

“母亲,您这是什么话,都是为了上官家,孩儿甘之如饴。”

“好好好,好啊!”

“四弟,既然来了,就坐下,光站着算怎么个事!”

说话之人是上官桀的大姐上官何,也是当今上官氏的掌权人。

上官氏从第一代始祖上官芮开始就在安陵立下根基,依靠白氏的帮助,开始从商,在一两代以后,凭借和白氏商号的合作和扶持,上官氏已经成为安陵里甚至是百里内最富有的家族。

上官芮久居深宫,常年在仁后白蕙身边服侍,接触过不少政务,眼光十分长远,知道不能仅仅靠经商而使家族兴盛,又因为自己深受仁后女制的影响,故而更加依靠白氏的帮助。

很快就安排家中子弟进入长安县衙门成为小吏,保证自家的产业不会遭受敌对势力的打击。

上官氏向来是女子掌权,但是她们又十分明白当今天下,还是以男子为主,故而在官场上,还是多用男性,后来又出了上官桀这个十里八乡有勇名的子弟。

恰逢武帝寻求对外扩张,上官家族很快就意识到了机会,果断联系白氏,希望推举上官氏进入当时还叫郎中府的光禄勋府。

而白氏念着仁后的香火情,又派出子弟,评估上官氏的发展、人员情况、思想倾向、对白情感后,也愿意接受他们的投靠,便同意了。

所以才有了,上官桀被举孝廉,成为郎官,又跟随李广利出征匈奴,东征西讨,立下功勋后,被迁为侍中、水衡都尉兼任光禄大夫,又被武帝看重,成为辅政大臣,一步步走到高处,成为了如今仅次于大将军霍光的左将军上官桀。

又因为常年深陷政治泥潭,久居长安,少回安陵,少接受家族教育,所以导致了上官桀的思想,偏向了当今天下的主流思想,不再和上官氏内部的想法一致。

“上官桀!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上官桀的大姐上官何满脸怒气的问向他,在听说上官桀想要用自己的孙女,去换富贵后,上官何忍受不了了。

身为女子,又是上官家族商号的负责人,经常与外界打交道,十分清楚外边对待女子的行为,她不止一次庆幸自己生在上官氏,所以对用女子做交易的行为深恶痛绝。

“其他家族这样做也就罢了,你身为上官家的子弟,竟然也生出了用女子做交易的想法,你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上官何一下站起身来,怒斥上官桀,哪怕他身为当今天下最尊贵的几人之一。

上官桀很久没有受过别人的指责了,脸上也有些不好看,但是谁让她是上官家当下的家主呢,自己还需要家族的支持。

“大姐,怎么说话呢,什么叫交易?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如今皇宫中内宫之主空悬,而音儿又不仅是我上官家之女,也是大将军的外孙女,几乎没有阻挡的力量。

成为皇后,天下最尊贵的女子,难道不是对她最好的安排吗?难道不符合上官家的祖制吗?”

上官何语塞,但是她从内心厌恶这件事。

“反正我不会同意这事,我上官家的女子,向来有自己择夫的权利,没有与外界做交易的先例。就连对待白氏,也是以情感为先,没有过交易的情况发生。”

上官桀将目光转向一直没说话的上官湘。

“母亲,您认为呢?如今我们上官氏已经到了发展瓶颈,再不抓住这次机会,下一次就不知道在几百年后了。反正孩儿意已决,就算族中不答应,我也会这么做。”

上官湘睁开眼,浑浊的眼睛,竟然会让人感到内有乾坤。

“桀儿,你也知道,我上官氏发迹于仁后,是从深宫中逃出来了,你应该明白皇室之间的事情有多复杂,参与的后果有多严重,深宫之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如今音儿还小,尚且不明白争权夺利,你能保证她在深宫中的生存吗?况且,皇后的权势与否,取决于皇帝,就算当今陛下性情平和,将来夫妻恩爱。

可是谁又能保证有好结果呢?古往今来,王室皇室中的夫妻之情,有超得过仁帝仁后的吗?可是你也看到了仁帝崩逝后,仁后和白氏的下场。

哪怕白氏数百上千年的底蕴,都尚且要退避,才保得如今的权利,可是也再没有辅政摄政的机会了。

又看其他皇后家族,吕氏如何?窦氏如何?田氏如何?卫氏又如何?他们现如今在哪里呢?也就吕氏靠着白氏的支持,存活了下来,可是如今仍然待在吕公国,尊贵如吕公,没有皇帝的命令,竟然不得出府一步。

窦氏田氏卫氏就更别说了,破家族灭,岂不怜悯?

而我上官家,发迹不过百余年,又有什么信心去参与这天下最激烈,最残酷的争斗呢?白子说过:人当知足,知足才能常乐,家族也应当如此,知足,知足才能常兴啊!”

上官桀如今已经被权势蒙蔽了双眼,又哪能听得进去母亲如此苦口婆心的劝导,愤恨的说道:“既然母亲不同意,那孩儿也没有必要再说了。

但是孩儿身为上官家的人,理应为了上官家而奉献,如今成为天下亚氏的机会就在眼前,孩儿实不愿放弃,音儿是我的孙女,我有权利决定她的人生。

哪怕家族不支持我,我也会做这件事,一切都是为了家族的荣耀。”

说完转头走了。

“上官桀,”上官何起身想要说些什么,被上官湘阻止。

“由他去吧!”

“可是母亲,他如今做的这一切,风险太大了,恐对家族有大害啊!”

“他已经决定了,所以任我们如何劝说,已经没有了意义,更何况,如今他身为左将军,在家族中掌握的权利,也不比你小,你又能做些什么呢?”

“这,可是母亲,若是他因此闯下大祸,不管我们如何推脱,他始终是姓上官,家族恐因此覆灭啊,我们怎么办呢?”

上官湘抬起头,看向门外,缓缓说道:“既然我们能将他推上去,也能将他推下来。”

然后看向上官何,笑着道:“你知道当年吕氏之乱时,吕公国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吗?”

上官何看着母亲的眼睛。

“您是说?”

见母亲点头,上官何也明白了,随即下定决心。

“我明白了,母亲放心,女儿知道如何做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