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上党王天降玉玺,忠贞士利欲熏心

2个月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477章 上党王天降玉玺,忠贞士利欲熏心

第477章 上党王天降玉玺,忠贞士利欲熏心

三月六日

河内郡,孟津

上党王刘虔正坐在车上,等待渡船。

自从得到母后的信件后,他连夜启程,从上党郡出发,前两日就已经到了。

从生下来开始,他就对帝位没有丝毫的野心,因为不管是谁,都会对他说,那个位置是你大兄的,你今后的任务,就是辅佐他,治理好这个国家。

虽然甄氏将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了大兄刘璿身上,少年时候,还有些嫉妒,可当他成年,就封以后,他就释怀了。

因为他知道,这是人之常情,特别是当他的第一个儿子出世后,他就发现,他成为了他的母后,他总是对世子的感情,多过于其他儿子。

前几日,母后的书信到了他的桌子上,他不敢相信,这泼天的富贵居然砸到了他的头上。

本来自己的侄子刘深死了,他前面还有五个兄弟,他是最后一个,轮谁也轮不到他,没想到母后如此爱护自己,居然让自己立即前往雒阳,准备继位。

他以为自己在做梦,可是在母后派来的使者催促下,他昏沉沉的上了车,门口一直“守护”他护宗军居然放行了。

再看向两边不断倒退的景象,他终于确定了,这是在南下,而雒阳,正在南面。

他这一路上一直在幻想,成为了皇帝,自己要怎么做,最后他还是决定要做一个好皇帝。

至少要让世人知道,他刘虔并不弱于他的兄长,刘璿能做的,他刘虔也能做到,刘璿做不到的,他刘虔依然能够做到。

因此他上位后,平定江东,实现烈庄遗命,将成为他的头等大事。

“大王!”

刘虔被这声呼唤声惊醒。

整理了一下声线,略带平稳、威严的回道:“何事?”

“雒阳使者来宣读朝廷诏书,请大王下车。”

刘虔只觉得鲜血涌上了头顶,整个人颤抖不已,这是极度激动的缘故,他用双手死死的捂住自己的嘴,以免自己发出声响。

“大王?”

刘虔使劲地掐自己的大腿,剧烈的疼痛让他迅速冷却下来。

“本王知道了,这就下来。”

深吸了一口气,长长的吐了出去,由此三次,刘虔终于觉得可以见人了。

打开车门,掀起帘子,他看到了前来宣诏的天使,正挺拔的站在不远处,高举着诏书,一旁的羽林军护卫在左右。

纵使他已经十分平静下来,看到使者,仍旧免不了心跳加速。

他踩在下人的背部,踏在地上,带着自己的府吏,缓缓走到使者面前,躬身道:

“臣,上党王刘虔恭迎天使。”

“太皇太后暨太傅、太师诏上党王刘虔。”

“臣刘虔听诏。”

“兴泰三年三月五日,太皇太后···

经诸臣廷议,太皇太后、太傅、太师定夺,决定立孝宗懿皇帝之子,新兴王刘恂为太子,继睿宗渊皇帝之位,···

故令上党王刘虔即日起立刻归上党郡上党王府,无奉诏,不得离王府一步。

钦此。”

看着一动不动的刘虔,使者略带怜悯的说道:

“上党王,还是快快奉诏,启程返国,不然过了时间,朝廷可是要怪罪下来的。”

刘虔仿佛没了灵魂,呆呆的接过诏书,打开一看,与使者所念别无二致,希望彻底破灭。

“大王,既然朝廷有令,我们需要在今日之内,启程返回,不知几时启程?”

一旁负责看护刘虔的护宗军校尉,冷冷的上前来询问道。言语中透露着一丝逼迫。

对于他来说,刘虔若是成功继位,自己也能鸡犬升天,故而来时极具恭敬,一反在王府时的公事公办。

可是如今刘虔已经与平常诸侯王没什么区别,自己就不能再像来时那样对待他了。

因为对刘虔太过亲近,若被护宗中郎将得知,以为自己与诸侯王勾结,恐怕性命不保。

刘虔没有回答,而是如行尸走肉回到了车上,上车时“脚凳”没有立稳,险些踉跄,可刘虔仍旧没有反应,自己爬了上车。

护宗军校尉叹息的摇了摇头,下令回程。

车辆“咕辘辘”的重新动了起来。

夜,黑沉的夜,没有一丝星辰的夜,刘虔看着这黑夜,就如自己的内心一样,没有丝毫希望。

“大王,大王。”

一声微弱的呼喊声,在车旁,刘虔透过摇曳的火堆光亮,仔细的辨认着那人,有些熟悉,但是不知道是谁。

只见那人在车旁朝着刘虔施以大拜。

刘虔有些疑惑,起身走近,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对孤大拜?”

“大王,奴婢名叫李渔,就是您上下车的脚凳啊。今日奴婢腹中疼痛,跪伏不稳,险些将大王摔倒。

可大王并没有让人将奴婢斩首,或做出任何处罚,奴婢念大王之恩,故对大王大拜。”

刘虔叹气道:

“伱一为奴之人,尚且知道感恩,孤乃王者,竟然因为一王位,险些生出了对母后的埋怨,不顾母亲的养育之恩,还能称之为人,配为王吗?”

李渔反驳道:

“大王对奴婢这样的人都如此仁义,由此可知,对于其他人就更加仁义了,怎么不能称之为王呢?

要奴婢说,就算是为天下之主,也未尝不可。”

刘虔没有怪罪李渔以一介奴婢之身,说此大逆不道之言,因为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念及于此,不由得再次一叹。

“大王何故作叹,是有什么烦恼之处吗?若有用奴婢的地方,还请大王尽情驱使,奴婢必定粉身碎骨,也要报答大王之恩。”

刘虔正好心中烦闷,而李渔不过是一奴隶罢了,就算他说什么,难道还有人相信一奴隶之言,而不信自己一个刘氏诸侯王之言吗?

便将此件事情经过都告诉了他。

李渔欣喜道:“这是天要大王为帝啊,奴婢正好可帮助大王。”

刘虔不相信,李渔解释:

“大王有所不知,奴婢乃官吏之后,家父官至雒阳丞,秩俸四百石,家中世代有为官为吏者。

然家父卷入已故蜀侯诸葛亮所牵头的奸细案,家父被政敌诬陷,被判有罪,家父不堪受辱,身死狱中。

奴婢及其亲属皆被牵连,故被贬为官奴,来到大王府中,为一脚蹬。

不过奴婢有一兄长,同样被贬为官奴,来到大王府中之前,奴婢听人说他在新兴王府做事。

若大王有所用,奴婢可立即前往寻找兄长,为大王除去前路的障碍。”

刘虔陷入挣扎中,最后利欲超过了理智,同意让其联络兄弟,并从车上递给他一把匕首,以及一些钱,告诉他留在孟津,一定能够等到新兴王刘恂。

李渔双手接过匕首和钱袋,恭敬的跪别刘虔,躲开护卫的巡逻,消失在夜色中。

三月十日

新兴郡位于雁门郡与太原郡之间,是从雁门郡中分出来的新郡。

因此刘恂抵达孟津的时间要晚于刘虔。

刘恂的车驾停留在之前刘虔停留的位置,他自己来到黄河边上,看着滚滚而逝的黄河水,一股豪气涌上心头。

他指着此水,对左右的府吏朗声道:

“孤要做此水,让天下人对孤侧目,让万世留孤之名。”

抒情一番,刘恂有些累了,因为渡船未到,所以他准备上车休息。

“刘恂!!!”

刘恂皱着眉闻声看去,声音从脚下传来,低头一看,只见一张狰狞又肮脏的面孔瞪着自己。

刘恂被惊吓跌倒,李渔握着匕首,狠狠地刺入刘恂胸口,又趴在他身上,连续捅了数刀。

“有刺客!”

两旁的新兴王府府吏赶快拉开李渔,只见刘恂口吐鲜血,不能说话,胸口血淋淋一片,瞪大着眼睛,不敢置信。

“大王!!!”

“留活口!”

李渔看着围上来要抓自己的护宗军,大笑一声,以匕首自尽。

由于李渔的弟弟,同样在给刘恂做“脚蹬”,所以靠着与其弟相似的面貌,没有一个人发现,“脚蹬”掉包了。

新兴王府护宗军校尉看着身死的李渔,泄愤似的将其剁成肉沫。

三月十日

朝廷得知新兴王在河内郡孟津遇刺身亡。

太后甄氏悲痛欲绝,下令廷尉府彻查新兴王之死。

并下诏王府所有奴婢为新兴王陪葬,又将护宗军校尉贬去汉吴前线为卒,其余人员或贬或走。

纵使如此悲痛,但是甄氏还是在伤心之余,下达了立上党王刘虔为太子的诏书。

三月十二日

才走到高都的刘虔接到了被册立为太子的诏书。

刘虔知道李渔行事成功,于是这次没有上次那样激动,而是十分平静的接受了诏书。

上党王车驾又掉头往原路回,向雒阳而去。

三月十六日

刘虔又一次抵达孟津,在原处等待渡船。

在刘虔抵达孟津之前的四日中。

廷尉卿贾充根据李渔的奴隶印,查到了他的具体身份,是上党王府的奴隶,并不是新兴王府奴隶。

又发现李渔所用匕首,非平常人可用,其锻造手段是由朝廷大匠所独有,通常是赏赐给王侯使用。

又根据王府之人的描述,形成了李渔的弟弟李治的画像,派出缇骑向河内郡及其周边搜捕。

在白国边界,抓到了意图贿赂白国官员,入境的李治。

根据李治的供述,致使李渔行刺之人,正是上党王刘虔。

人证物证俱在,上党王刘虔密谋刺杀同胞兄弟新兴王刘恂的事实,已经十分清楚了。

朝野哗然,在群臣的强烈要求下,太后甄氏不得不下令废除刘虔的太子之位,并削除他的王位,送进宗正府专门软禁皇亲的牢狱看押。

“放开孤,孤是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你们敢对天子如此,大胆!···

哈哈,天命在孤,天命在孤···”

孟津的渡口旁,刘虔被一群军士拿住,大喊大叫,依然已经疯癫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