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非良时提前战备,两汉立中原混战

2个月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505章 非良时提前战备,两汉立中原混战

第505章 非良时提前战备,两汉立中原混战

十月五日

白国,白宫。

白公焰找到卧榻假寐的白王标:

“父王,元安来报,天子与司马颖已经安全离境,如今大概已经上了渡船。”

发须皆白,面若沟壑的白标闭着眼,轻微点头,表示知道。

白焰略微停顿,又问道:“如今河北各地,鲜卑人、匈奴人、乌桓人肆虐,蜀地的李雄几近占据整个蜀地,手下也以羌人为精锐。

洛阳周边以及长安附近,因为这些年的司马氏内乱,百姓十室九空,比之汉末,更甚,我们何时出手?”

白标缓缓睁开眼睛,盯着虚空:

“莫急,莫急,此非良时。”

“可难道就任由胡人在中原肆虐吗?”

白标转眼看着白焰,冷静道:

“你看你,又急。

祖先曾言,白氏非天下主,莫要越俎代庖。

今天下之乱,起因在司马氏,若非司马诸王相争,何有如此大乱?

可为何诸王相争,究其根本,乃内无忧,而外无患。

自从武帝启用宗室封国,封遍群臣诸公,我白氏的特殊性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此举不可谓不高明。

若白国在此时举兵,哪怕是打着诛除胡夷的旗号,也不会得到朝廷的帮助,反而会腹背受敌。

届时,晋廷强行转移目标,胡人也会以奉晋廷之命,攻我白国。

届时北有鲜卑人、乌桓人,西有匈奴人,东有辽东诸族,南有晋廷大军。

四面受敌之下,哪怕能够勉强挡住各处攻击,占据冀州,可焉能长久持力,天下又将会陷入四分五裂之中。

我预想,五年之内,晋廷必衰,若此时被晋廷牵扯精力,不仅除不了胡人,反倒会被胡人所乘。”

“那我们就这样看着,不做丝毫准备吗?”

白标看了眼白焰,没有回话,重新闭上眼睛,进入假寐。

白焰退了出去,公孙白翟迎上来:

“父亲,祖父怎么说?”

白焰略显疲惫道:

“传令下去,命令司金曹全力运转起来,三年之内,我要见到装备十万大军的兵甲。

命令尚书台发布购粮令,凡是运粮至白国的商人,官府溢价收购,要备足一百万人,三年的备用。

发布购马令,凡是运马匹至白国者,官府双倍收购。

命令五兵曹发布招募令,重新将之前弃甲的老卒招募起来,在五千营之外,再置骠骑营、强弩营、殿中营、精卒营、五兵营。

合六营,每营五千人,共三万人。

命令吏曹每年扩招五百官吏,一共三年,作为储官,以备后用。”

白翟连忙将白焰的吩咐记下来,略微思考后,忧虑道:

“父亲,如此庞大的计划,需要海量的钱财物资。

这些年天下纷乱,河北的商路被破坏,前往蜀中的商队也多次无功而返,西域的商路也是时断时续,只有江东、关东与海外的一些商路、航道能够维持。

故而这些年国库收入减少泰半,依照如今的国库储备,再加上宫中的禁库,只能够实现一半的目标,还差一半,难道要提高征税吗?”

白焰眉头紧蹙,下定决心道:

“不可提高赋税,先祖有言,若走投无路,决不可加赋,这样,为父手中还有几座宝库,凭借我的权限,可以调用。”

说罢拿出一块令牌,在白翟耳边说了三个宝库的位置。

这三个宝库,一个在太行山深处,一个在朝歌城郊,一个在修武县城内。

白翟听说里面的金银珠宝,能够完全实现刚才的计划,甚至不需要动用国库,心中大定。

白焰告诫道:

“记住,该动用国库还是要动,须知财不可外漏,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贪念。

切记取东西的时候,带上白罴卫,绝不能让其他人知晓,哪怕是其余族人。”

“孩儿谨记。”

十一月

逃回洛阳的司马衷、司马颖,见到了司马颙的头号大将,张方。

司马颖与张方经过多日的商量,最终同意了张方的意见,迁都,迁往司马颙势力腹地,长安,以避开司马腾、王浚的锋芒。

十一月五日

晋廷下诏恢复“永安”年号。

永安元年(建武元年)

十一月九日

张方带着两万雍州兵,挟持着在洛的天子司马衷、成都王司马颖、豫章王司马炽等,开始向长安动身。

张方见众人开始动身,准备学习董卓,焚烧宫殿和太庙来使关东众人心中绝望,放弃追击他。

但在原司马颖的心腹谋士,中书监,范阳卢氏出身的卢志所劝阻,张方见卢志是前汉名将卢植之后,放弃了焚烧洛阳的打算。

十二月

司马衷一行人顺利抵达长安,司马颙带领雍州文武出城迎接,司马衷暂住长安行宫。

十二月三日

司马衷下诏任命司马颙为太宰、大都督、雍州牧。张方为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

又一次废掉了皇太子司马覃,立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并更改今年年号为“永兴”,大赦天下。

十二月五日

司马颙认为失去了所有兵权和地盘的司马颖,对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价值,反倒会妨碍自己,于是在他的指示下,天子司马衷下诏:

“天祸晋邦,冢嗣莫继。成都王颖自在储贰,政绩亏损,四海失望,不可承重,其以王还第。”

司马颖被废除了皇太弟之位,并被责令即日离开朝廷、返回封地成都国。

可如今成都被李雄所占据,司马颖只得停留在汉中,不得前进。

十二月九日

司马颙自行选置百官,改秦州为定州,又立随着司马衷前来长安的,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

十二月二十日

在手下将领的簇拥下,李雄自立为王,声称反晋复汉,立国号为“汉”,自称“成都王”,可称之为“成汉”,建年号“建兴”。

又下令废除晋朝法律,承袭其父李特的约法三章,扩充为约法七章,并下令赦免境内的所有罪犯。

设置六公百官,任命自己的叔伯兄弟分别担任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宰。

又拜请巴蜀名士、鬼神道高功,隐居西山的鬼神道成都国祭酒,范长生,为丞相,并尊称范贤。

十二月二十九日

匈奴大单于刘渊,在南郊筑坛设祭,自称自己的祖先曾与汉朝相约为兄弟,兄长灭亡了,应该由弟弟来继承。

于是追认并尊奉汉终帝刘珙,立国为“汉”,自称“汉王”,建年号为“元熙”,追尊刘珙为孝怀皇帝。因在古赵国境内,可称为“汉赵”。

又下令赦免境内所有囚犯,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立妻呼延氏为王后。

同日,署置百官,设立三公九卿,任命刘宣为丞相,以幽州寒士崔游为御史大夫,宗室刘宏为太尉,其余的人授官各有等差,以区别于晋制。

由于自晋以来,司马氏对世家大族的妥协,修改了炎汉时期的中正制,将下层士人晋升的门路,彻底堵死。

这导致了底层士人对朝廷多有不满,而司马伦、司马亮、司马颖等诸王得以起势,就是因为广受封国内,不得志的寒门士人。

而如今刘渊、李雄起势,也得到了不少仕途无望的寒士的帮助,崔游、孙秀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孙秀出身江东孙氏,原来还是吴国宗室,吴国灭后,孙秀一脉彻底落败,在扬州中正那里,他的评价十分低,因为他的家世太低,所以一直无望仕途。

直到在司马伦那里谋得一职。

崔游则是清河崔氏的旁系,也已经落败,与主宗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家中都揭不开锅了。

听说刘渊在广纳贤才,不论身世,为了求活,只得投靠于他,至于其匈奴人的身份,有活命重要吗?

永兴二年

正月

听闻刘渊建国,还号称大汉,割据并州的东瀛公司马腾首先不能忍受。

不管是从司马氏子弟的角度,还是从朝廷的角度,亦或者从卧榻之侧的角度,诸夏之人的角度,司马腾都不能放任不管。

正月三日

司马腾派出麾下大将聂玄,领兵三万,讨伐刘渊。

正月二十三日

双方战于大陵,聂玄军大败,军士被匈奴骑兵所追杀,十不存一。

司马腾闻询大惊,连忙带着并州二万多户百姓逃往山东,投奔自己在东海国的兄长司马越。

随后,刘渊乘胜进军,派遣建武将军刘曜接连攻下太原、泫氏、屯留、长子、中都等城池,基本上占据了西河国、太原国,并改国为郡。

另说长安众人。

司马颙见刘渊、李雄反晋,东海王司马越又在徐州起兵,广发檄文,召集关东诸侯,西进奉迎司马衷。

司马颙准备先和平其余诸王,解决外患,再讨论权利之争。

于是让司马衷下诏,以同是宗室兄弟的名义,先赴国难,下令宽恕司马越,要召他回朝,担任太傅之职,与太宰司马颙共同辅政。

但是司马越好似看出司马颙的小心思,不受封授,在众诸侯的推举下,司马越为盟主,又以平昌公司马模为北中郎将,镇邺城,引以为翼,带着十余万关东诸侯联军,攻打关中。

无奈,司马颙只得以刘乔为镇东大将军,领兵五万据守河桥来抵御司马越。

四月

司马越等盟军与王浚所派督护刘根的精诚合作之下,凭借其手下鲜卑骑兵的速度,袭击河桥,刘乔溃败。

由于道路狭窄,被骑兵追杀,雍州军中践踏致死者数不胜数。

司马颙听闻刘乔惨败,心中恐惧,恰逢司马越等关东各诸侯,派人来劝说司马颙,叫他送回司马衷回到京都,司马越可与司马颙划分陕地而治。

司马颙准备同意,但是张方的不同意。

司马颙害怕张方学习司马伦部将王舆,劫持自己,于是暗地里令张方的亲信将领郅辅,在夜里取了张方首级,将其送给司马越等关东诸侯。

言:“劫持陛下西归,全是张方私自行至,如今罪首已逝,愿意同各位兄弟共建大晋。”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