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河东变天下态势,莫言漳洺防线

2个月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519章 河东变天下态势,莫言漳洺防线

第519章 河东变天下态势,莫言漳洺防线

时间拨回到太兴元年,刘聪病逝,其子刘粲继位汉赵皇帝。

此后,汉赵国内的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辅政大臣靳准,因其女得宠于刘粲,排挤掉了同为辅政大臣的尚书令范隆,逐渐窃取汉国政权。

不久靳准发动政变,杀死刘粲,并将居于平阳的匈奴刘氏宗室无论少长,皆斩于东市,自号大将军、汉天王,又遣使向司马睿称藩。

而身为汉赵宗亲的刘曜闻平阳靳准叛乱,宗亲大多被害,大怒,亲自率领军队由长安出发赴平阳平叛。

在路上,遇到了从平阳出逃的太保呼延晏与太傅朱纪。

他们对刘曜说:“如今靳准杀害宗亲,距离太祖最近的只有您了,不如明尊卑、全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与靳准作战。

避免靳准将大王打为叛乱,让不明百姓生疑。”

刘曜认为呼延晏两人所说不无道理,随后便即帝位,将逃出平阳的范隆等诸大臣,全都官复原职。

为了拉拢驻守河北石勒,共同平定叛乱,封其为大将军。

刘曜军随后同石勒军成犄角之势,进攻平阳。

不久,平阳面临两面大军的攻打,连战连败,城内将士十分害怕,为了活命,靳准为部下靳明所杀,其众又共推靳明为主,让他为大家寻一条活路。

靳明多听闻石勒的残暴,不愿意出了狼窝,又入虎穴。

刘曜平时的名声还不错,再三思虑,还是决定送传国玺于刘曜,准备投降刘曜。

石勒得知靳明降刘曜不降自己,大怒,派主力骑兵急攻平阳,靳明低挡不住,向刘曜求救。

刘曜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征北将军刘雅、镇北将军刘策迎接靳明。

平阳士女一万五千人,都随靳明归于刘曜,可刘曜很快就斩了靳明及靳氏男女,为在平阳遇害的刘氏宗亲报仇。

太兴二年,平阳被石勒攻陷,这时,刘曜同石勒已成剑拔弩张之势,随时都有可能兵戎相见。

但因刘曜在关陇立脚不稳,有后顾之忧,所以不敢同石勒马上翻脸,便派人授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加殊礼,以冀州二十四郡封石勒为赵王。

想以此先稳住石勒,以便腾出手来对付关陇地区的敌对势力。

石勒也担心平阳的地形,让自己的骑兵没有了优势,随即接受了刘曜的任命,退回了襄国。

但是心中对于刘曜和汉赵,已经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在石勒停止进攻后,刘曜也以极快的速度,发动了对关陇的攻势。

到太兴三年为止,刘曜已经接连收取了秦州、雍州,初步占领了关中地区。

如今天下的态势是:

实力最强的,是立都建邺的晋廷,占据蜀地以东,整个长江中下游,还明面上控制着豫州刺史祖逖、梁州刺史周访、并州刺史刘琨、凉州刺史张茂、广州刺史陶侃。

至于王浚,已经在太兴元年,因病去世,势力被石勒吞并。

第二,是汉赵国,占据着吕梁山与太行山之间的广袤地区,以及关陇,还名义上统领着占据冀州、幽州、秦州、兖州、徐州的平晋王石勒。

第三,是成汉国,占据着整个巴蜀地区,几乎不与外界沟通。

第四,则是白国,占据着河北的司州地区、冀州的南部三郡,合八郡之地。

太兴三年

二月

白国,司州,淇阳郡,朝歌北郊,匠作院

此地是白国禁地,是负责生产白国军队所需要的兵器、甲胃、弓弩等军用品,占地百亩,常年有一支千人的卫尉军驻守。

“乒乒乓乓!”

一个小院落,并没有任何植被,取之而代的是满院的废渣、铁料、铜料,

一个膀大腰圆,上身赤裸,只有一件皮围遮住前半面的工匠正在大汗淋漓的敲打着铁砧上的刀具。

没过多久,大汉将打好的绯红刀胚,闷入一旁的冷泉水缸中,滋滋作响。

又来回很多次,大汉才觉得满意。

大汉名为莫言,是白国莫氏子弟,据公族府的世族谱系记载,白国朝歌莫氏,出于白国墨氏,为墨翟之后。

世代为匠,以制作兵器、甲胃闻名,是白国有名的匠作大族。

莫言是莫氏这代子弟中最杰出的匠人,年仅三十二岁,就已经入职白国匠作院,成为大匠,名入白国十大杰出匠人之一。

匠作院中有匠人三千,其中大匠只有数十人,普通匠人数百,匠人学徒上千。

全力运转之下,每日可以产刀兵千把、甲胃百具、弓弩五十具,其余军用品千余。

装上刀把,莫言怜惜的抚摸着手上的这把新刀。

只见其与寻常刀不一样,样式仿若关刀,又比关刀的刀面长。

此刀通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两面开刃,重十五斤。

这是莫言专门为对抗石勒等北方骑兵,走访对战过石勒铁骑的白国将士,依据之前的各种兵器样式,研究所得。

建兴三年,白军惨败石勒军,被石勒劫掠广平,凭借骑兵之利,屡次凿穿战阵。

白军只有依靠精锐营将士抵挡,普通将士遇到石勒军普通骑兵,只有死路一条。

而即使是精卒,苦于没有对抗骑兵的趁手武器,战果也堪堪持平,若遇到石勒的宿卫军、黑骑军,只有依靠长矛结密集战阵对抗。

后来石勒军对白军的长矛阵也有了应对之策,以骑射远远集射,让白军损失巨大。

若恰好没有带长矛,就算是精锐营也很难取胜。

于是白国向匠作院下达了任务,让他们研究对抗骑兵的利器。

这几年不断有大匠拿出作品,但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小改小变,最多的就是将原有的长枪,再加长一丈,可这样很难携带。

最后又演变成了几段枪杆,战时临阵组装。

公孙府,白枢看着眼前的风格迥异的长刀,眼睛中流光四溢,对着堂下的莫言柔声道:

“莫师,此真能轻易的让步卒对抗骑兵?”

莫言自信的回道:

“旦请为公示。”

白枢与莫言、匠作院丞、秘书左丞王式、亲军司马等来到试刀地。

空地之上,几个拟人的木桩,上覆白式最精良的甲胄。

莫言拿着刀,递给木桩旁的一名军士,吩咐了几声,回到白枢身旁。

只见军士拿着该刀,腰间用力,刀协劈而下,甲胃与木桩瞬间被其分为两段。

这还没完,只见军士原地转圈,挥舞着长刀,在自身六尺范围,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刃风,脚步移动,砍断了一旁的两个相近木桩。

“善,大善!”

白枢抚掌大笑,对着莫言道:“此刀可有名乎?”

莫言恭敬道:“未曾取名。”

白枢看着军士递上来的长刀,挥舞了几下,爱不释手道:“此刀即为莫师所铸,便命名为莫刀吧。”

莫言大喜,大拜道:“多谢大司马!”

“传令,匠作院大匠莫言,献刀有功,赏千金,赐田百亩,爵上造。”

莫言简直要晕了,连白枢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一旁的匠作院丞看着迷迷糊糊的莫言,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老莫,这次你可是立下大功了,你们莫氏就要从你开始发迹了。”

莫言连忙回礼,感谢院丞的引荐。

院丞摆了摆手,以示不必要,因为这次他也沾了莫言的光,得以潜入公心。

他这个院丞是匠作院左丞。

匠作院有左右丞,左丞地位略低于右丞,但同属五品官。

左右院丞是管理匠作院的最高官员,属匠作大臣麾下,但是也要接受尚书省五兵曹的领导,也就是受匠作大臣、五兵曹的双重管制。

有了这次的引荐之功,他就能在白枢的推荐下,超过右丞,升入五兵曹。

正好五兵曹的一个尚书侍郎今年乞骸骨,空了一个位置,他有很大的希望可以补上这个缺口,脱离匠作院这个出力不讨好的地方。

二月十五日

白枢将“莫刀”拿给自己的父亲,白国太子白翟展示,郑重的表示,白军可以凭借此刀,组建一支专门针对骑兵的精锐营。

白翟让白枢与自己进宫面见白焰。

在白焰的许可下,白翟与白枢开始就现有军队建制开始改变:

如今的白国现有七万余人。

其中河内郡的野王驻有五千人,防备汉赵;

广平郡驻有一万三千人,防备襄国的石勒大军;

安平郡驻有一万人,依旧防备石勒。

朝歌驻有中军五万人,作为白国主力。

自从白枢趁着石勒南下攻打晋豫州刺史祖狄时,河北兵力空虚,出兵占据了清河、安平、平原三郡。

之后,为了防止广平旧事,白枢依仗漳水与广阿泽,仿照洺水防线,修筑了漳水防线。

又在安平郡下博东,漳水沿岸的武强乡,设置武强镇,作为防线核心。

在整条防线布置了一万人,用以防备石勒大军南侵,以平定三郡立下功勋的段界为该防线的镇将。

由于广阿泽是漳水与洺水的连接湖泊,两个防线可以形成一条线,所以白枢将整个防备北方石勒的防线,称之为漳洺防线。

白枢以镇北将军元安为大镇将,安北将军马燮为左镇将,安东将军段界为右镇将。

如此整个漳洺防线,保护着防线以南的安平郡、清河郡、平原郡、广平郡、平阳郡、顿丘郡。

而防线设立后,效果也十分显著,石勒多次派兵来攻,都无果而终,悻悻然撤兵回师。

调整后的白军建制如下:

将骠骑营划出白国六营,单独成立骠骑军,以安北将军马燮为骠骑将军,领一万骠骑军,驻守洺水防线。

下令于广平郡设置马场,圈养战马;于武强镇设立互市,与北方各族通商,高价收购战马。

设置莫刀营,划入白国六营,以新式莫刀为制式装备,兵额五千人。

为了更好的防守国家,命国尉府新募三万步卒,使得白廷可动用的朝歌军队达到十万人,全国军队十一万。

由于白国据有八郡之地,有民百余万,再有白国数百年的积累,所以供养十一万军队,绰绰有余。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