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奉刀报圣心难测,先祖言新战法出

2个月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536章 奉刀报圣心难测,先祖言新战法出

第536章 奉刀报圣心难测,先祖言新战法出

“卑职燕国卫长羊克有报:据燕国内部细作所说,经情报长核验,确认无误,燕王慕容皝已经出兵东征高句丽,且亲自领兵,兵力有四五万之众。”

“卑职赵国卫长刘忠有报:据查,赵国权臣齐王石虎,已经起大兵进入关中,意图消灭割据陇右的赵国叛臣郭权。”

两则从燕国、赵国而来的消息,让白枢意识到,这是一次绝佳的好机会,若错过了,恐怕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天赐良机。

摆了摆手,让全流退下。

白枢看着王式,平静道:“将适才所拟诏书焚毁,再有诏太子、国相、国尉、中书令、尚书令、镇军大将军、镇北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几人入宫。”

王式躬身接令,然后亲自从侍郎手中拿过笔墨未干的诏书,投入火盆之中。

是夜

太子等九人连夜入宫,心中皆湍湍不安,感觉有大事发生。

在承宣殿,几人趁着白枢未到,就着殿中烛火通明的火光,相互交流心中所思。

其中苏岸、原建、张野等反对出兵的人,心情都不错,因为入宫时,已经得到小道消息,说白枢延袭广平王爵一代,还加食邑,这是安抚广平王府的举动。

适才从白桉口中已经得到确认,说明陛下已经下了决心,要改变出兵的决心。

而元安、白武两人都板着脸,显然是也认同了苏岸等人的分析。

“陛下到!”

几个还在交谈的大夏重臣连忙回到各自的位置,拱手垂立。

只听到白枢走上陛阶,坐定高榻的声音,异口同声道: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安。”

“朕安,诸卿请坐!”

九人按照品阶、地位依次落座,目光都放在了白枢身上。

白枢脸上看不出一丝信息,平静道:

“对于出征燕国之事,朕已经有了最终决议了。”

在场的众人虽然都已经有所猜测,但是都不自觉的吊起了心。

“朕意,今月出征燕国,不得有误!”

“啊!”苏岸等人不可置信。

“陛下,不可啊,国库空虚,强行出征,大夏有亡国之危啊!”

尚书令张野忍不住了,连忙起身激动地劝阻道。

而一旁的白武、元安以及白桉都已经喜色溢于言表了。

就在苏岸也要起身时,白枢连忙打断道:

“诸卿的担心,朕知道,然据燕国、赵国国内细作来报,燕国、赵国上月均已出征,燕国征高句丽,赵国伐陇右郭权,燕国国内空虚,赵国无力北扰。

正是大夏出兵之时。”

苏岸还是起身担心道:

“陛下,恕臣无礼,虽然时机天赐,但朝廷国库空虚,就连陛下的禁库也是见了底,这是不可逆的事实。

若想发动这场北伐,定然需要加征赋税,强拘劳役,国内定然民怨沸腾,于国大害。”

白武、元安本想起身支持白枢之言,但听到苏岸如此说,心中也不忍再不顾百姓死活,强行发动战争。

只有白桉高兴的跳了出来:

“苏相言过其实了吧,据我所知,去岁征代,代国为了让我国退兵,赔偿了数十万头牛羊,十万匹战马,如何能够所国库空虚。

怕不是你们这些人贪墨了国库,害怕被查出来,所以说国库空虚吧。”

苏岸也是老臣了,家族也陪着白氏走了千余年,白氏内部的一些事情,他们三族再重视不过,所以,对于白桉是个什么东西,家族早有定论。

苏岸没有管他,只是坚持对白枢进谏,绝对不能不顾国情,强行发动北征,如果今年不行,明年不行,再过个十几年,大夏恢复了实力,还能敌不过一个小小的燕国吗?

时间是站在夏国这里的,白氏千年的时间都等过来了,还等不了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吗?

白枢看着言辞凿凿的苏岸,知道他都是在为大夏、白氏着想。

声音不免有些亲近的对他道:

“苏相所言,朕心中明白,不过朕也绝非不惜民力,穷兵黩武之人。

如果说朕能够不加赋税、雇佣民夫、加倍军饷,可能征燕否?”

“这。”苏岸有些犹豫了,不加重国民负担,当然可以了。

白枢又看向崔巍、张野等人:“可否?”

原建坚定的出列道:

“若陛下真的能够做到所说之事,征燕之事,臣坚决支持。”

“好。”白枢从坐榻上站起来,霸气道:

“既然你们没有意见,立即将休假的将士召回来,四月二十五日,朕要亲征燕国。

朕决议,留太子白锴与皇后夏侯曼一同监国,国尉原建驻守国都,镇军大将军白武领兵驻守平原,与山阳王白机一同防备石赵偷袭。

其余各镇守王、刺史司马加强防备。

令镇北大将军元安、车骑将军夏侯勃、骠骑将军白桉随大军出征。

另调集北疆府长史刘诚领北疆胡兵两万,东夷校尉阎其领宇文骑兵三万,随军出征。”

“臣等谨遵皇命。”

等到众人都出了大殿,白枢将太子留下。

“太子。”

“儿臣在!”

“为父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你亲自去办。”

白锴脸色立即肃穆道:“请父皇下令。”

“伱也知道,白氏数百年的积累,在这十几年间,已经用了一些,就如本该由你掌握的一些宝库,基本都被为父用完。

但自从你祖父崩逝,为父接过家主之位,才终于明白,我家与其他氏族的不同,是真正的天命之族。”

白枢一改以往的严肃,有些感叹的看着穹顶说道,随后又看向白锴道:

“有些事情,等到你继承了朕的位置,就自然知道了。

适才为父之所以敢大放厥词,正是因为有历代先祖为朕打下的底气啊。

在太行山中,有几座宝库,你今夜就带着白罴卫,将他们取出来吧,一定要在二十五日之前全部取出,大军耽搁不得啊。”

白锴恭敬的施礼道:“儿臣遵命。”

摆了摆手,白锴当即退下,随着白罴卫统领,领着五百白罴卫连夜出了淇阳,向着太行山赶去。

大殿陷入安静,白枢眼神空洞,显然陷入了发呆之中。

“真这样做,真的对吗。

家族数百年的积累,都被我挥之一空,只为后世留下百分之一的兴复之金,恐怕百年之后,先祖们恨不得打我吧。”

随后看向四十七祖白珂留下的箴言:“君子藏器,时至,动之不悔。”

“原来,先祖早已预言啊。”

白枢的眼神愈来愈犀利,直至恢复到以往的严厉、冷冽:

“既然如此,就让朕,挥发出白氏最绚烂的一击吧。”

在白枢的心里,白翟逝世的一瞬间,他就明白,当初父亲为何如此犹豫。

自从父亲白翟选择称帝的时候,白翟就知道了,白氏再也不能如同以往那样,历经千年而不倒。

白氏在今后的某一天,绝对会承受天命所带来的惩罚,这个惩罚,比之当初秦灭白国还要来得重,甚至最后只会有一位白氏子存在。

但这是白氏需要承担的代价,就如同先祖白平所言:“欲戴九旒,必承其重。”

在白枢这里,就是“欲戴旒冕,必承其重,欲承天命,必受其咎。”

在古往今来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可以延续千年万年的王朝,而随着王朝倒塌,其王朝主定然会随着旧王朝的覆灭,被新王朝的家族所清算。

而白氏再怎么特殊,也不会逃过这个历史的定律。

不过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白枢对着铜镜,不自觉的抚过眉心璀璨的神印。

在诸多白氏子中,白枢的神印,最是神异,也最是辉耀,这也是为何白氏家主多待在家中,而少出门见人的缘故,这很难解释。

四月二十五日

白枢在阅兵台誓师出征,此次出征的兵力将达到十万,加上北疆军、东夷军、幽州军,合计十六万余,招募的运输粮草军备的民夫,将达到近五十万。

这还是大夏运用上了河运、海运的缘故。

六月

夏军抵达蓟州,其余各部也纷纷前来汇合。

整个蓟州城外,旌旗蔽日,扎下的营寨,连绵数十里,望之无边。

在白枢的安排下,大军分为四路。

一路白枢亲领十万大军,其中步骑各半,由蓟州出兵围攻燕国国都北平,称为中路军。

一路由镇北大将军元安率领,两万骑兵,由蓟州绕过北平,攻打辽西郡及其周围郡县,作为大军侧翼,成为偏路军。

一路由阎其带领,领北疆骑兵、宇文骑兵合计两万人,绕过燕山,从宇文部境内,东击燕国昌黎郡,称为西路军。

一路由车骑将军夏侯勃、骠骑将军白桉率领,共两万人,从渤海登船,由海路抵达朝鲜带方郡,从背后对燕国发起攻击,称为海路军。

在蓟州为各方面大将做出重要指示,将士们都休息完备后,各路大军,依次开拔。

最先动身的是阎其的西路军,因为需要绕过燕山,还要穿过宇文诸部,路途极远。

然后是夏侯勃、白桉的海路军,他们需要赶到渤海郡登海船,白枢已经命令水师都督、东海王白柏,带着数百艘大船、千余艘大小战船,在渤海湾待命。

这是大夏第一实行登陆作战。不过从晋国多次登陆作战而来的经验,再经过夏国安插在晋国海司的细作多年的探查,

传回来的情报,已经让夏国有些底气,对付没有见过世面的燕国,还是可以的。

等到西路、海路出发后。

六月十一日

白枢正式麾军东向,誓要毕其功于一役,将燕国全部收入囊中。

白枢以东武王白林为前锋大将,让其带着三万大军,先行出发,大军缓缓压上。

而镇北大将军元安、幽州刺史呼衍英所率领偏路军,也同时出发,先行侵入北平、辽西,为大军探查情报、占据郡县。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