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昌黎行朝鲜复国,军械利天时助燕

2个月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538章 昌黎行朝鲜复国,军械利天时助燕

第538章 昌黎行朝鲜复国,军械利天时助燕

七月二十五日

正在临渝前线与夏军对峙的慕容皝,得到宇文部袭击昌黎郡,劫掠了龙城的消息。

由于燕国所有军队都在临渝前线与夏军对峙,所以国内并没有太多的军队抵挡宇文部骑兵。

慕容皝考虑再三,命大将军慕容恪、骠骑将军慕容军领兵两万,回师龙城、昌黎等城邑。

又令慕容垂所部两万余高句丽军,无须前来临渝,转军龙城,协助慕容恪、慕容军进攻宇文部。

凭借着临渝的城墙,慕容皝以八万,抵挡白枢十余万大军,绰绰有余。

另一边,为了完成天子的任务,阎其领兵抵达宇文部境内后,径直来到宇文部治所,紫蒙川。

找到了宇文部首领,宇文逸豆归,要求其率领部众,随自己进军辽东。

宇文逸豆归本是宇文部所设置的东部大人,原首领是宇文莫圭,去年宇文莫圭去世,留下横跨漠南的宇文部。

宇文逸豆归趁机驱逐了宇文莫圭钦定的下一任首领宇文乞得龟,自领宇文部首领一职。

同时为了取得大夏的支持,派人送去了数千匹马、数万头牛羊,以支持大夏北伐的事业。

又派出与自己不合的一切部落,前去夏国应征,成为阎其的部属。

白枢见其亲近夏国,便没有追究其篡位之举,反而让其继承了北平公、鲜卑大单于之位。

如今阎其带兵前来要自己出兵,宇文逸豆归也不敢不答应。

虽然宇文部如今依靠着大夏的名号,压着拓跋部,在草原上一家独大,但是对于夏国,他还是不敢翘起自己的尾巴。

在阎其的催促下,宇文逸豆归终于带着三万多人,与阎其部两万人,出击辽东。

也就是慕容皝得到的宇文部来袭的消息。

不过慕容皝并不知道,宇文部来袭的背后,还有着夏国的支持。

八月三日

慕容恪、慕容军所部,在龙城附近抓住宇文逸豆归的部队,宇文部只是草原军队,没有燕军精锐,所以很顺利的被其击败。

当慕容恪二人,以为宇文部失败,放松警惕时。

阎其突然率领所部突袭燕军。

燕军准备不及,被其击溃,宇文逸豆归虽然打硬仗不行,但是打顺风仗,还是很积极的。

当即领着部众,追杀燕军,缴获了很多兵器、军备。

阎其并没有在意这些小利,而是让其继续去劫掠昌黎诸县,以达到让燕军回援的目的。

自己则率领所部,围攻昌黎。

在北平失陷后,燕国就将国都,迁回了昌黎。

所以如今,昌黎被围,慕容皝很是焦急。

八月十日

慕容皝再次从临渝抽调三万人,由大将慕容汗带领,回师昌黎,同时派人催促慕容垂加快行军,不然治他的罪。

而留在临渝的燕军,只有五万人。

在慕容皝以为敌军只有宇文部、阎其一路时,他不知道的是,从渤海出发的夏海路军,已经登陆了带方郡,轻易的击溃了燕国留在带方的少数守军。

夏侯勃、白桉所部两万人,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准备、登船、行使,终于是抵达了朝鲜半岛的带方郡。

夏侯勃看着不断涌入带方的夏军,对于这个地区的燕军战力,有了新的认识,太垃圾了。

为了增强己方的气势,夏侯勃不再派人夺取其余诸县,而是继续突袭乐浪郡的郡治朝鲜。

他准备联络被燕国打压的,囚禁在朝鲜城的原晋国所属的朝鲜王室,让其重新臣服大夏。

八月十二日

接到慕容皝催促令的慕容垂,终于不敢再拖慢行军,斩了几个故意拖慢行军的高句丽将领,整个行军速度一下子提了上来。

至于慕容垂为什么要故意放任高句丽军拖慢行军,也是因为内斗的问题。

如今留守昌黎的是世子慕容儁,向来与慕容垂不合,所以慕容垂才对支援昌黎的行动,不上心。

八月二十一日

加速行军的慕容垂在青山附近,遭遇了四处劫掠的宇文逸豆归部,轻松将其击溃。

慕容垂与慕容汗所部,汇合在昌黎城下。

阎其见大军来袭,放弃了包围昌黎的计划,与宇文逸豆归所部,开始与燕军在昌黎城下对峙。

九月

慕容皝又接到坏消息。

夏军从带方郡登陆,一连击破海冥、带方、朝鲜,扶持了一个被燕国灭掉的朝鲜王后裔建,赐名王建,以大夏朝廷的名义,敕封其为朝鲜王。

在夏朝鲜王王建的名号下,以往臣服于燕国的南部三韩地区,立即反叛。

夏侯勃、白桉领着汇聚而来的朝鲜军三万人,加上夏军两万,共计五万人,渡过了马訾水,正在攻打辽东郡的西安平。

西安平内只有三千守军,估计此时已经陷落。

慕容皝简直已经疯了,立即传令慕容垂,马上回军襄平,在襄平阻止朝鲜方向的夏军。

这时候,白枢也通过回来的海船,得知了夏侯勃所部抵达朝鲜半岛的消息,再加上这几日临渝敌军炊烟减少的情况,知道临渝城内的敌军,已经不足了。

九月三日

白枢下令强攻。

正好,这几个月来,夏军一直在调集攻城用器械。

于是在攻城车、投石车、井阑、冲城车等强力攻城器械的进攻下,加上夏军特有的大型床弩,筑造的高台上数千弓弩手的集射下,燕军被打得抬不起头来。

久居辽东苦寒之地的燕军将士们,这是第一次看到来自中原王朝的力量。

不是蛮力,而是智慧的力量。

九月二十日

经过半个月的攻打,临渝城已经摇摇欲坠了,虽然慕容皝不断调集军队填补城头的空缺。

但燕军比较多是骑兵,少步卒,不像夏军中,有相当数量的精锐步兵。

九月二十五日

在连日持续不断的攻打下,临渝的多段城墙,被夏军的投石车击毁,燕军再也不能依靠城池据守。

白枢派出白国六营,强行将缺口处的燕军驱逐,清理出了数条可供骑兵通行的道路。

在白枢的命令下,呼衍英等骑将率领夏军骑士,从缺口处疾驰而入,临渝彻底陷落。

好在燕军守城不行,逃跑很在行。

得知城池失守,慕容皝下达了撤退令。

燕军慌不择路,拥挤着前往马厩,想要取出战马,逃命。

最终,燕军只有三万多人逃出临渝,回到昌黎郡的宾徒,其余或是死在了守城战中,或是死在了路上。

就在临渝之战分出胜负时,其余两路也迎来终局之战。

退往龙城的阎其、刘诚、宇文逸豆归所部五万人,被慕容汗领兵突袭。

阎其、刘诚领所部兵两万,与慕容汗率领的三万人缠斗。

谁知一侧的慕容恪、慕容军率领的燕军一万人,居然击溃了宇文逸豆归所部三万人。

阎其、刘诚部被宇文部溃军所冲击,裹挟着向后逃命,慕容汗乘势掩杀,该部大溃。

北疆长史刘诚自愿带领三千精骑为大军断后,被慕容汗包围,死于慕容汗之手。

阎其仅带着一万余骑,逃亡紫蒙川。

对于战友的蒙难,阎其十分悲伤,找到宇文逸豆归,想要讨个说法,要不是宇文部溃败,己方也不至于如此惨败。

可宇文逸豆归一手自己弱的道理,让阎其没有办法,再加上自己身处宇文部大本营,所部粮草均赖宇文部供养,只得吞下暗亏。

领兵返回夏境。

再有辽东的慕容垂与夏侯勃、白桉之战。

等到夏侯勃领着夏朝联军,抵达襄平时,慕容垂以最快的速度,赶了回来。

双方慕容垂部两万人,据守襄平,夏侯勃、白桉、朝鲜王合部五万人,攻打襄平。

在夏军军匠所制造的投石车、冲车等朝鲜人闻所未闻的攻城利器下,襄平告急。

尽管,慕容垂所率领的高句丽军善射,但是对上夏军的弓弩,也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好在聚集而来的朝鲜军也是一群乌合之众,才从土地上出来的一群农夫,只是接受了夏军所派驻的将领,夏国给予的简单兵器,才形成了战斗力。

不过在夏军的指导下,朝鲜军的战斗力提升得很快,而且亲夏的趋势也愈加明显。

这是因为夏侯勃、白桉在战斗中,不断提拔朝鲜军中亲近大夏的本土将领,让战后,夏军撤退,能够在朝鲜王国中留下足够多的亲夏势力。

虽然燕、夏两国的将领,都不拿高句丽、朝鲜的将士当人看,随意损失在城防之战中。

但是夏军对朝鲜军的指导更加深入,将将领安插到了朝鲜军的军侯一级,使得朝鲜军的士气比之高句丽军更高。

慕容垂知道,再不作出改变,襄平可能无法驻守了。

是夜,趁着月明星稀,慕容垂带领着城内一直没有加入战斗的,燕军精锐骑兵,从北门悄悄出城。

攻向早就看好的朝鲜军营寨。

果然,即使有着夏军将领的指导,面对着燕军的夜袭,朝鲜士卒直接炸营。

任由夏军军官如何弹压,也阻止不了。

慕容垂杀溃朝鲜军后,依靠战马之利,驱逐着朝鲜溃军,前去冲击夏军营寨。

见夏军毫不留情的射杀冲营的朝鲜将士,慕容垂知道,无法乘势击溃夏军营寨。

便转道焚毁了朝鲜军中的攻城器械,然后回到了襄平城中。

天明以后,夏侯勃、白桉、王建等人统计战后幸存的朝鲜士卒,最终竟然只剩下一万多人。

可是统计尸体,只有数千人,很显然,大部分都趁乱跑回了家乡。

任谁也不想在襄平这个绞肉机下,丢掉自己的性命。

没了炮灰,夏军只有自己上了。

可攻城器械都被慕容垂焚毁。

无奈,夏侯勃只得让随军军匠重新制造。

十月

辽东气候转寒,夏军没有预料到辽东的气候如此寒冷。

才制造好攻城器械的夏军,还没来得及攻城,就已经龟缩在营寨中,终日抱着火盆度日。

夏侯勃知道,如今才十月,再往后气候定然更加寒冷。

与白桉商议后,决定退兵。

十月三日

夏军焚毁了才制造好的攻城器械,开始回军带方,准备从带方渡海回国。

襄平之战就此结束。

至于慕容垂为什么不追,只因为城中的情况,必夏军还要严重,燕军根本就没有准备好足够过冬的衣物。

使得高句丽军将士,冻死者每日近百人,燕军骑兵,也不能长时间待在户外。

而夺下临渝的白枢,望着天空中不断飘落的大雪,知道这一战,到此为止了。

十月十日

白枢下达了班师令。

留驻临渝攻城战中,所获军功最大,得到白枢认可的北平太守慕容轩,驻守临渝,擢其为安北将军、辽西太守、幽州司马。

让幽州镇守、东武王白林,移镇北平。

以蓟州、北平、临渝,作为幽州防线的核心城市。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