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白府对白王入宫,宫门破白册之乱

2个月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570章 白府对白王入宫,宫门破白册之乱

第570章 白府对白王入宫,宫门破白册之乱

残月高悬,逐渐移动着它的身躯。

估摸着城防换防的时间越来越接近,焦急的崔浩等待在白王府门前,不断来回踱步。

身后拉车的马匹不断发出嘶啼声,摆动着自己的头。

他不知道自己今日所作所为是否正确,但他知道,做了这件事,他的心就安了。

“吱呀呀!”

白王府的侧门打开,一名中年王府管家从中迈出,对着崔浩说道:

“殿下有请!”

急忙回完礼的崔浩,跟着管家进入装潢文雅的王府。

才踏入侧门,就可以见到两侧站岗的精锐士兵,一双冷眸,不断在崔浩身上扫视。

顾不得护卫的无礼,一心只想尽快见到白王的崔浩脚步加快,使得管家也不得不小跑起来。

“崔相,这边。”

差点走错地方的崔浩,赶紧跟着管家的指引,来到一间房内。

映入眼帘的是一名俊朗的年轻人,正是大夏的第三顺位继承人,白王稳。

“崔相深夜到访,又如此焦急,可是有大事发生?”

见到崔浩如此着急,白稳内心一咯噔,不由得率先出言问道。

“殿下睿智,确有十万火急之事。”

“奉茶。”

白稳即使内心也想知道,但良好的皇家教育,让他下意识的冷静下来:

“崔相先喝口茶,慢慢说。”

接过一旁侍女递来的茶水,但却没有喝,而是放在一旁的小桌子上,先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献平侯要谋反?”

不外乎白稳惊讶,要知道献平侯白册可是有神印的白氏子,以往为国家立下的功勋比自己还要多。

更何况,白氏的记录中,从来没有白氏子悖逆的先例。

他不由的怀疑是不是崔浩杞人忧天,或是想要利用自己,达成什么目的。

于是他听完后,反倒不那么着急起来,而是吹了吹茶沫,慢慢的喝水。

见听完自己的陈述后的白稳突然变得如此稳重,崔浩知道,自己刚才太过于着急了,让对方起了疑心。

毕竟任谁突然见到一个外人跑进你家,告诉你,你的叔叔马上要伙同外人,谋取伱的家产。

而且没有丝毫证据,光凭着一张嘴。

崔浩连忙起身,对着白稳施礼道:

“是在下唐突了,不过此事千真万确,若是殿下不信,可以去往献平侯府、东海公府几位府邸探查。

再有今日的换防的行文,也在秘书省有记录,殿下可以派人探查。

只是速度要快,如果在下所料不错,此时城防军已经开始换防了。

在下之所以先来寻找殿下,是因为天色已晚,无法入宫觐见,还请殿下明鉴。”

见崔浩说得情真意切,不像是假的,他必须要先做些准备,但也不可全信,

“苏书!”

“殿下。”

适才为崔浩带路的中年管家推门进来。

“去派人查看献平侯府这几日进出的陌生人,是不是增多。

再派人去查一查,看看东海公、襄平公等几位公侯去了哪里。

然后去宫内找本王。”

“是。”

“卢深!”

“殿下。”

一个身着黑色锦衣,佩铁制腰牌,手拿腰刀,头戴斗笠的男子进入房间。

“你马上回去告诉你们指挥使,就说本王说的,让他们去查查这几日献平侯的动向。

若发现不对的事情,立刻禀告陛下。”

“是。”

接受了命令后,黑衣男子转身迅速离去。

吩咐完一切后,白稳起身:

“崔相,与本王一同入宫吧。”

两刻钟后,白王车架与崔浩的马车抵达宫门口。

“来者何人?皇宫禁地,速速离去。”

宫门楼上,一名宫卫大声呵斥道。

白王府的护卫司马上前高声道:

“白王车驾在此,速速开门,殿下要入宫。”

宫门上安静了一会儿,然后一名明显将领打扮的宫门将军,探出头高声道:

“白王殿下何在?”

王府司马立即回转马匹,来到白稳车架前,拱手道:

“禀殿下,宫卫要求瞻仰殿下容颜。”

白稳拨开车架的门帘,昂首挺胸的站在车架上,周围的火把,将他的面容展现出来。

宫门将军伸长了脖子,仔细查看,确认的白王无误。

“开门!”

“吱呀呀!”

厚重的宫门打开,白王车架单独入宫,其余兵马都在宫外停留。

承安殿

当太子白然进入大殿时,就看到父皇白潜高坐,看着手中的什么东西,下面白稳、崔浩正静静地站着。

“儿臣参见父皇。”

白潜摆了摆手,白然走到白稳身旁,低声问道:

“什么事?”

白稳微微躬身,将事情全盘托出。

不敢置信的白然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

“不敢相信是吧,朕也不敢信啊,好啊,真是我白氏的好儿郎啊。”

白然抬头望去,只见白潜阴沉着脸,将东西递给一旁的邓煊,示意拿给白然看。

“这是从秘书省取来的换防文书,以及奉刀卫传来的情报。”

“父皇,这,唉。”

万般言语,最终化为一叹。

淇阳东门,白册的身影浮现出来,负责此处的城门校尉白宁恭敬的迎接着。

“准备好了吗?”

白宁、王滕等人激动地面红耳赤:

“请侯爷放心,兄弟们都已经到了,还有六千人正往此地赶来。”

他们也没有想到,能够如此顺利的就将城门拿下。

“走。”

在白册的带头下,白宁、王滕几位心腹带着入城的三千士卒向着皇宫行进。

“什么人?宵禁时刻,不得随意在街道走动。”

在街上夜巡的几位衙役,对着行走着的叛军呵斥道。

“咻!”

几发弩箭将衙役带走。

叛军中出来几人,将尸体搬到一旁,其余人继续向着皇宫急速而去。

“止步。”

明德门,白宁在白册的示意下,举起火把画了三圈。

没多久,宫门就缓缓打开。

白册大手一挥,叛军犹如流水,涌入宫中。

守卫此处的宫门将军对着白册跪拜道:

“见过侯爷,不过前方还有一道宫门,末将无能为力。”

白册眼中闪过流光,自信道:

“只要外墙没了,仅凭内墙,是挡不住本侯大军的。

传令下去,攻破内墙者,赏百金,封万户侯。”

“杀!”

听闻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叛军得到白册的重赏,士气如虎,呼喊着向着宫内墙杀去。

在白册的预想中,这应该是一次完美的突袭。

内墙守军一定没有准备,只需要片刻,就可攻破。

谁知叛军才到宫墙前,墙上突然举起密密麻麻的火把。

“放!”

密集的箭雨,将蜂拥而上的叛军大量杀伤。

与此同时,刚才叛军通过的外墙外,来了一队军队。

把守此处的将领疑惑道:

“你们哪里来的?”

为首的一员将领笑着答道:

“奉献平侯之令,前来增援。”

听闻是援军,守将眉开眼笑,让手下开门,正想迎上前去,却不料对方突然翻脸,攻杀自己。

抹去脸上的血沫,白政对一旁的将领下令道:

“把守好此处,没有本将的命令,不可放过一人通过。”

身为东宫卫率,又是白氏宗亲,白政对于此次的叛乱,有着极强的痛恨。

吩咐完后,白政带着身后的一千东宫卫队,向着叛军背后攻去。

受到前后夹击的叛军顿时乱了阵脚,不知道该继续前进攻打宫门,还是撤退先解决背后的敌人。

本来攻击宫门受阻,心情就不好的白册,如今见到身后来人,抓过宫门将军,怒吼道:

“你背叛我?”

“不,侯爷,我没有,我也不知道那些人从何而来啊。”

白册将其掷在地上,知道只有向前,攻破宫门才有活路,于是下令道:

“只要攻破了宫门,每人官升三品,爵升五级,赏金赐妻,但有所要,本侯一概满足。”

并亲自带人上前攻打。

有了加赏,以及白册的身先士卒,叛军的攻势突然上了数个等级。

眼见就要拿下宫门。

一队浑身包裹着铁甲,身高八尺,膀大腰圆的甲士突然出现,攻入叛军阵中。

这队甲士虽然人不多,只有三百多人,但凡是碰上的叛军,没有一个活下来的。

眨眼间,就有百余叛军丧命,且甲士本身没有一人伤亡。

白册见到这群甲士,不禁惊骇道:

“白罴卫,他们怎么会出现在此处,他们不应该在皇陵吗?”

因为据白册所知,前两日白罴卫便前往皇陵,进行野外拉练去了,皇宫内只有数十名白罴卫,以及数千禁卫军把守。

又需要分散各处,白册选择的这个点,最多只有千余禁卫军把守。

随着白罴卫不断收割,叛军的士气崩溃了,成片成片的叛军开始投降。

白册也被抓到了白潜面前。

没有说话,白潜也不想和他说些什么,因为自从他做出叛乱之事后,白册就已经不会被白潜视为兄弟。

“拖下去,关入天牢。”

宫中的战事结束,天牢外的不明贼寇也被剿灭,淇阳东城重新被夺了回来。

原本准备支援白册的城外驻军,才开出营门,就被平叛的大军包围,缴械投降。

天明之后,淇阳城的百姓打开门,只见到不断清洗地面的衙役,丝毫不知道昨夜发生的事情。

数日后,献平侯白册、东海公张邈、武原公陈启、安平侯王滕等十二人都被朝廷问斩。

只有襄平公慕容臣虽然一直被软禁在献平侯府,但确实没有做出谋逆之举。

不过因为知情不报,被降为襄平侯,军职如故,其余十二位公侯都被族灭。

靖平三年十一月,朝廷中与白册有关联的六十三位官员,皆被下狱,有过谋划的,尽数处斩。

靖平四年正月,天子白潜以白氏家主的身份,下令四月将在皇陵,召开夏国白氏皇族会议,出镇各地的王公镇守,以及在京的白氏子,都需要参加,不可缺席。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