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产业众祖孙对策,五老房家族新制

1个月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641章 产业众祖孙对策,五老房家族新制

第641章 产业众祖孙对策,五老房家族新制

时间飞逝,光阴寥寥,一年丧期结束,已经及冠的白贺并没有急于前往朔州要回兵马,而是沉下心来,开始参与家族事务。

每日早起在五老的督促下读书、练功,午膳后陪伴于祖父膝前,学习如何处理家务,晚膳结束,于书房畅游于书海典籍之中,不亦乐乎。

一日,白贺接过白续递过来的书册,上有统计白氏至今的产业,并询问他的见解:

【马场有三,内有马三千二百匹;

铁矿有五,内有采户千人,铁铺有十,内有铁匠百人;

船厂有一,内有船匠三十人;

酒楼有十五,内有掌柜、伙计共计百三十一人;

庄园有二,内有佃户百户,良田百顷、中田百、下田百,护卫百二十人;

宅院有六,淇城(五进)、武州(五进)、朔州(三进)、洛阳(三进)、邺城(二进)、长安(二进);

淇城县公(白复爵)者千户食邑;

汾城县侯者(白仇爵)三百户食邑···】

阅览完毕,白贺略微思索,随后说道:

“祖父,孩儿认为家中产业的特点就是分散、全面,但主要集中在武州、长安、淇城、洛阳四地,其余地方虽有,但很少。

不过朔州有些特殊,其内有家中两座马场,一座铁矿,这对于家族的发展特别重要。

因为家族所赖以存续的,就是手中的那四千军队,而朔州是保持家族战斗力的重要支柱。”

“那你以为,可否需要改变?”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引以为家族箴言也。”

白续扶须笑道:“你能有如此见解,可纵行天下而无虞也。

白贺接过,自行阅览后说道:

“如此甚好,今天下乱世,百姓且都朝不保夕,万不可将族产放于一处,想必这是祖父的安排吧,孙儿领教了。”

“孙儿谨记。”

白续十分满意白贺的聪慧,又加大难度考验道:

“你既然明了我的安排,知道其利,也当知道这其中的弊处,可有什么真知灼见?”

白贺摇了摇头:

“可有具体章程?”

“哈哈”白续对白贺愈加满意,从案几中的众多文书中抽出一张蔡侯纸,递给白贺道:

“你能够三思而后行,可建功立业矣,不过你已经在家中待了许久,该去外面看看了,不能只是读书,也应该行路。

白贺摇头道:

“没有深入各地考察,不了解各地实情,短时间内,孙儿没办法制定出来。

“分散虽然有利于躲避战乱,但其缺点在于不利于统合,甚至很容易造成与主家失联,以至于数年经营该处却不为家族所控。

此乃我耗时多年制定的规制章程,你看看,可有不一样的见解。”

孙儿认为,应该效法国家规制,制定家族的规制,以形成定制,依家法而行,依章程而定。”

白贺谦虚道:

“祖父休要打趣孙儿,您一定是早有见解,只是给孙儿挖了坑罢了。”

若祖父准许孙儿多加走访,熟悉各处利害,孙儿或可为祖父递交初步章程。”

“毒辣,真没想到你的眼光能够看透如此,少年可畏啊,老咯来咯。”

我白氏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而不灭,专在一个谨字,居安而思变,居危而思存。

还需要给家族的变法留出一条活路,不然积重难返,恐步先祖后尘。”

“祖父的想法已经是十分成熟了,孙儿并没有太大的补充,只是孙儿认为,制随人变,任何规章制度是无法百年千年不变的。

“哈哈,你小子。”

“白忠!”一名老仆从门外进来,拱手道:“老爷。”

“去将白思,还有五老叫来。”

没多久,白思、白仁、白义、白礼、白智、白信六人进入厅堂,依次落座。

除了白思、白贺,在场具是白氏仅存的老一代白氏子。

白续尊敬的看着五老道:

“我准备立下白氏章程,为后世立制,五老认为如何?”

听了这话,五老眼神亮了起来,领头的白仁激动道:

“无制无以立家,我等早已等待此刻久矣。”

随后白续便说出了他的安排。

设五房,分为仁温房、义良房、礼恭房、智俭房、信让房。

以五老分任五房房主,下设从事、主簿若干。

白仁入仁温房,主家族宅院、田产、庄园等日常管理事务。

白义入义良房,主家族金库、武库的存储、管理、看护等财物看管事务。

白礼入礼恭房,主家族祭祀、家法、宗祠、谱牒等族人关系事务。

白智入智俭房,主家族教育、藏书、修书等文化事务。

白信入信让房,主家族商事、外事、情报等对外事务。

又在家主身侧设记室,内有随身书记数人,添以家族青年才俊,随家主左右,协助处理家主事务,并攒积经验。

另有武备院,设教头数人,统一管理、训练家族所有护卫,护佑家族,抵御外来武力攻击。

加之原有管事院,设管事、下人、侍女若干,负责家主宅院的日常管理。

因为如今家族草创,所以很多房院的职位都是没有人,只等家族人数增加,虚位以待。

再有白氏子人数稀缺的特殊原因,白续决定废除以神印划分高下的祖制。

神印今后只作为嫡庶之分,即有神印者为嫡出,无神印者为庶出。

只要不主动脱离家族,或因为违背家法而被家族除名、划出谱牒,无论嫡庶,在家中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一样的。

即凡白氏中人无论嫡庶,皆可享受家族开设的族学教育,且由家族免去一切学杂费,供养到该子及冠。

在白续看来,因为白氏极其严苛的家法族规,以及少妻妾的传统,使得白氏子弟人数一直很少。

那些庶出子中也多有能力者,所以需要将他们纳入家主体系,为家族效力。

这也代表五老的后人,也可以留在家族,与家族同呼吸、同命运,不再如同以往,因为没有神印,被强行划出家主,另开族谱。

值得一提,白续的建制,不仅让庶出的白氏子弟能够享受嫡出的待遇,而且提升了家生子的地位,可以担任家族管理事务。

(家生子,是常年侍奉家族,将家族视如己出的外姓人,因功被家族冠以白姓,地位与庶出差不多,甚至与主家关系比庶出子更近。)

白续新制的推出,直接将白氏内外的族人、仆人情绪推上了顶峰,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对新制的讨论。

“家主,李老、贺拔长老、宇文长老、赵老等人联袂登门拜访,所有要事相商。”

(本章完)

关闭